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41工业的区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1939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41工业的区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41工业的区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41工业的区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41工业的区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41工业的区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41工业的区位.docx

《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41工业的区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41工业的区位.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41工业的区位.docx

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41工业的区位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2.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3.理解环境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图表,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原因,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及读图分析能力。

2.了解本地工业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2.由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

四、教学重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五、教学难点

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七、课时安排 建议用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建议] 建议教师列举几种不同工业布局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工业为何布局在这里,然后设置相关问题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

鞍钢始建于1916年,是我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上海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是联合重组上海冶金控股(集团)公司和上海梅山(集团)公司,于1998年11月17日成立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下图为两个钢铁工业基地原料来源示意图。

【思考】 图中两大钢铁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有哪些?

从鞍钢到宝钢反映出工业区位因素有哪些主要变化?

1.识记:

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五种导向型工业的特点,主要工业部门和区位选择。

2.理解:

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应用:

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学生用书[P57~P58]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1)投入:

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原料、零部件。

(2)产出:

产品及废气、废水、废渣等废弃物。

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土地、水源、原料、动力等。

(2)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力、运输、政策、科技等。

3.工业选址原则:

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4.工业的区位类型

原料导向型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导向型

接近市场

动力导向型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劳动力导向型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导向型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的地区

[图表导读]

1.读教材图4.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

(2)与农业区位因素相比有何不同?

(3)同一区位因素对不同的工业部门影响力相同吗?

(4)工厂选址的理想区位条件是什么?

提示:

(1)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策等。

(2)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小,区位选择比农业更灵活,但更复杂。

(3)不同。

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成本的构成也不同。

(4)充足的原料和动力;质优价廉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便捷的交通等。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

(1)原因:

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2)表现:

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而对市场、信息等因素的依赖程度增强。

(3)典例

①世界:

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煤炭区位→铁矿区位→港口区位。

②中国:

鞍钢(靠近煤、铁产地)→宝钢(靠近市场)。

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1)环境敏感企业:

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如高技术产品及食品工业。

(2)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如下图)

A:

污染空气的工业,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或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

B:

污染水源的工业,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C:

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3.政策因素

(1)原因:

优惠政策有利于投资办厂时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的变化。

(2)表现

4.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

有时会成为主导因素。

[图表导读]

2.读教材图4.5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对钢铁工业的区位选择有何影响?

提示:

(1)科学技术的进步。

(2)钢铁工业的区位选择变化:

接近煤炭产地→接近铁矿产地→接近消费市场或交通便利的地区。

3.读教材图4.6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既有大气污染,又有水污染的工业有哪些?

(2)既有大气污染,又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有哪些?

(3)印度首都新德里拟建一火电厂,应位于城区的哪里?

原因是什么?

提示:

(1)化工厂、炼油厂。

(2)火电厂、钢铁厂。

(3)西北方或东南方。

印度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火电厂污染空气,应位于垂直盛行风向的郊外。

学生用书[P58~P61]

工业区位因素

教学建议:

此处建议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对工业的影响,展示五种导向型工业的对比。

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影响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土地

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厂的土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水源

工业生产需要有便利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需水量大的工业应考虑近河湖分布

劳动力

工业生产需要一定数量并拥有一定技术的劳动力,一个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的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有影响

政策

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税收、基础设施等方式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

原料

原料种类、数量、质量及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很大

动力

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能量消耗较大的工业应考虑接近能源供应地

运输

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市场

工业接近消费市场,可以节省产品运费,并及时获得市场的供求信息

2.工业区位选择(按主导因素分类)

导向类型

主导因素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效益

原料导向型工业

原料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

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等

接近原料产地

节省运费,减少损失

市场导向型工业

市场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

接近消费市场

节省运费,减少损失

动力导向型工业

动力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

电解铝工业、化学工业等

接近火电厂、水电站

减少能源输送过程中的损耗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劳动力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等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要求不高,工资低,成本低

技术导向型工业

知识与技术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技术要求高

【典例1】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完成

(1)~(4)题。

(1)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

A.市场导向型

B.劳动力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

D.动力导向型

(2)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运量小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3)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考虑,乙类工厂区位选择正确的是(  )

A.能源充足、重工业发达的地区

B.高科技研究开发能力强、协作条件好的地区

C.原材料丰富、劳动力密集的地区

D.交通方便、轻工业基础好的地区

(4)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D.中西部地区

[解析] 第

(1)题,由图可知,甲类工厂原料投入所占比例最高,为原料导向型。

(2)题,乙类工厂科技投入最高,应为技术导向型的高科技企业,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以航空运输为主,但产品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运费较少。

第(3)题,由上题解析可知,高科技企业应布局在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

第(4)题,丙类工厂工资投入最高,劳动力需求量大,科技水平要求低,应布局在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中西部地区。

[答案] 

(1)C 

(2)D (3)B (4)D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进而直接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各种区位因素的影响变化及原因总结如下表:

区位因素

影响变化

原因

原料

越来越小

工业原料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交通条件的改善使运输成本不断降低

交通

交通方便的地方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原料的运进和产品的运出都需要交通运输

普通劳动力

劳动力数量要求降低

工业生产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市场

影响很大

对市场变化快速反应,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

信息

越来越大

信息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信息交流量大的城市越来越能吸引工业聚集

高素质劳动力

要求提高

工业生产中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技术导向型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环境

影响增大

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

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区位选择要求

举例

环境要求

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即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污染程度

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机械厂、仓储厂

严重污染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

污染类型

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时应考虑风向,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已知当地最小风频的地区,工厂宜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水泥厂、酿造厂

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尽量布局在河流下游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

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或居民区

钢铁厂、发电厂

[知识拓展] 

(1)风向与工业

有空气污染的工业部门在选址时不仅要考虑水污染、固体废弃物等环境问题,还要考虑风向,避免对城区造成大气污染。

根据不同区域,有空气污染的工业部门一般有四种选址要求:

①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如某地常年盛行西风,则应布局在城区的东侧,如下图中A处。

②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地带,如下图,从风向玫瑰图知该地区最小风频的风是西风,最大风频的风是东北风,空气污染企业应布局在A处。

③布局在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空气污染企业的布局,可布局在图中A、B两处。

④在城郊热力环流显著的地区,宜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下图中的A、B处。

(2)有水体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如下图河流由A流向B,在选择时自来水厂布局在A处,化工厂布局在B处。

(3)地形影响:

对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部门要布局在通风良好的地形区,避免布局在通风效果不理想的山谷与盆地中,以免废气大量聚集而危害人体健康。

(4)与城市的距离:

占地少、基本上无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区内,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市边缘的近郊区,污染严重的工业必须布局在离城市较远的地区。

[融会贯通]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区位选择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因素。

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降低了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

由于交通和科技的发展,一些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

【典例2】读图,如果炼1吨钢需要2吨铁矿石和1吨煤(图中■代表煤矿区,▲为铁矿区,●为消费市场)。

回答

(1)~

(2)题。

(1)图中布局模式最合理的是(  )

(2)影响上海宝钢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交通、市场       B.原料、动力

C.水源、土地D.劳力、政府

[解析] 第

(1)题,钢铁工业需要的铁矿石量大,应移煤就铁,在铁矿产地建厂,再把钢铁产品运到消费市场。

(2)题,上海周边地区不产煤和铁,但这里市场大,交通方便。

[答案] 

(1)B 

(2)A

活动点拨               

教材P60活动

1.鞍钢是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起来的,而宝钢是以消费市场和便利的海运条件为主导区位因素。

2.由于交通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能够大幅度地减少运费,降低成本,从国外运进石油、煤、铁等原料,又能将产品远销海外,这就为临海地区建立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创造了条件。

3.如下图所示:

常见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方法

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分析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变形图较多,牢固掌握工业区位原理、仔细研究各种工业区位模式图的特征,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常见的工业区位模式图及其判读方法有:

1.柱状图

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即为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如上图中甲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乙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丙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丁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2.直角坐标图

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如上面左图中②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人才与人员数量不同),即为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即为动力导向型工业。

右图中,棉纺织工业应该布局在A处。

3.多维坐标图

读准不同坐标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找出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图中①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70%,即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②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为70%,即为原料导向型工业;③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约为70%,即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对应不同图例,模式一的科技因素约占40%,比例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模式二的市场因素比例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模式三的原料因素比例最大,为原料导向型工业;模式四的劳动力因素比例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4.曲线图

上图表示工业化进程中,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变化示意图。

工业革命后,原料在工业投入中的比重在上升。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生产所消耗的原料越来越少,可替代的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在工业投入中所占的比重在下降,因此曲线①表示原料。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对工业生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曲线②表示科技,曲线中的起伏表示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交通一直是影响工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曲线③表示交通。

5.分布模式图

依据图示信息,我国造纸工业多沿河分布,西部地区也有造纸工业的分布,总的来说是东多西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多,消费市场广阔,所以,造纸工业发达;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广东在我国南方,盛产甘蔗、竹,蔗渣、竹材等都可以用来作工业原料,所以,造纸工业发达。

【典例3】读下面几种常见工业导向型模式图,判断工厂区位选择依次与图a、b、c、d对应的是(  )

A.食品厂、汽车厂、啤酒厂、微电子厂

B.炼铝厂、服装厂、芯片厂、家具制造厂

C.飞机制造厂、制鞋厂、汽水厂、电解铜厂

D.甘蔗制糖厂、电子装配厂、水产品加工厂、石油加工厂

[解析] 从图中可知a、b、c、d对应的工业类型分别为技术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动力导向型,结合选项可知C选项正确。

[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