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计算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1896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计算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学计算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学计算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数学计算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数学计算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计算教学反思.docx

《数学计算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计算教学反思.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计算教学反思.docx

数学计算教学反思

数学计算教学反思

数学计算教学反思

教了四年级的乘法和除法,感觉到学生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差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是不是学生的先天素质差了,还是不是学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意学?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而导致的呢?

我思考了一下,我个人觉得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教材编写者对计算教学的淡化。

编者认为现在科技的日新月异,计算的教学不需要那么多强调,那些稍微复杂的计算可以让电脑和计算器来代替,于是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对这个方面就不够重视。

还有就是他们认为我们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外国的教育相比显得是太薄弱了,所以现在得改,得向创新教育方向去努力。

因而新教材中淡化了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

(2)教材的内容编排对学生的要求太高。

现在的教材内容看似不是那么太多,算起来课时也不多呀。

可是,每一册教材的单元太多,编起来又比较乱,哪是规定的课时能够完成的了的呀,更不要说让学生比较好的掌握了,如此情形怎么办,只有加课时去练习。

尤其是计算的单元,只编排了2、3课时,就草草收兵了,所有的计算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口算,并有灵活运用能力,而学生这方面却往往很缺乏,因此很多学生还根本搞不清楚是什么回事呢。

怎么办?

作为一线的教师,只有花大力气去讲,练,再讲,再练罢了。

这难道不无形中淡化了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

导致学生计算能力的减弱,还有就是考试带来的。

当然如今的教育制度下,不考试看来是不可能的,而且考试也是素质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考试的要求往往比教材的要求高。

因此我想,编写者们,能否给我们教学评价的下线和上线。

也就是说一册书学完了,哪些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是考察的重点,哪些是培优的,给我们这些一线教师一个清楚的认识,免得是就像病人一样,久病乱投医。

1、复习旧知,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自然引入新识。

首先,我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的计算,这些是加减混合计算的基础。

而且,加减混合计算与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和方法有相同之处。

通过复习,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自然引入加减混合计算;从而有效地突出新知识的重点,为突破难点做好了准备。

2、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和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形象的电脑画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根据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一年级学生自然爱玩好动,都喜欢听故事。

所以,我在教学中设置故事情境(关于白天鹅的故事)来贯穿例题及练习题。

通过多媒体这种很好的课堂教学方式,运用动画、声音、色彩等展现故事情境,渲染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大森林里关于美丽的白天鹅的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实际上就是例题和练习题。

这样,使学生就顺利地学会并巩固了加减混合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尽量集中注意力,主动参与学习和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让学生尽量学得轻松些,并体验、感受获得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很高兴能代表学校去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公开课比赛,经过一周的紧张备课、写教案、制作课件、磨课、评课、不断修改,终于把我们数学组的集体劳动成果展示出来。

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是收获却很大,对于我来说,无论是对教材的处理还是教学设计都有很大的提升。

《角的比较与运算》是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三节第二小节的内容。

课本在编写时包含了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和差、角平分线三个重要板块,其中有1个活动、1个探究、1个思考,知识多且杂。

那么,如何在45分钟里将这么多内容成功整合是我前期面临的最重要问题。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线段的大小比较,有两种方法:

度量法、叠合法。

根据教材意图,要利用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迁移能力,用类比思想引出角的大小比较也是这两种方法。

因此我们大胆决定,弱化角的大小比较,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探究体验类比和转化的思想即可,而重点放在认识图形中角的和差关系与角平分线并参与运算中,整堂课以课本上的一个思考图形作线索,不断的变化,贯穿整个课堂,使知识由零散变得集中,体现一题多变。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思考交流,逐渐掌握识图方法。

经过两次磨课,听取了数学教研组的各位老师的建议,我最终确定了教学设计。

接下来就是上课,我在上课时采用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1)创设情景。

请一名学生与老师比高矮引入角的比较。

我在班上找了一个目测长得很高的学生和我比高矮,当他看到自己比老师高,觉得很开心。

这样既不会因为身高而伤害某些学生的自尊心,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其他学生也从比较中归纳出线段的比较方法。

(2)动手探究。

先让同桌两人讨论角的比较,然后请代表上台演示。

演示的学生拼出了叠合法的图形,但是表述完全是错的,但她却一直在说,我鉴于时间的关系,只能一等她说完,就马上打断,小结。

(3)利用课件。

动态的演示叠合法看起来更直观。

(4)问题探究。

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和差与运算。

问题的设计给学生留有充分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随着问题的步步深人,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化,突出了本课时的重点,也分散了难点,最后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5)问题引申,引导学生发现角平分线,并归纳角平分线定义,进行计算。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每位学生都能理解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能从简单图形中获取信息,认识角的和差关系和角平分线,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在几何语言规范表达上还有不少学生存在问题。

课堂不够开放,其实通过开放性问题、开放性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助于灵活地学习知识。

如果重新讲这节课,我想应该会更流畅一些,会把课前预想不到的问题,但是在课堂上发生了的,做得更充分一些,在调动学生展示的方面会多给一些时间,尽量让她们学会表达出相应的意思和方法,鼓励和引导用几何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他们互相纠正。

最后,我想就本次公开课谈谈我的感想:

1要充分预见学生的反映,做好相应的准备。

因为我抽到的班级是知识层次较好的班级,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所以设置问题要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想象空间。

2教学要创新。

课本知识几十年不变,但是由于我们的教学对象的变化、社会的变化等等需要我们与时俱进进行增添、删减和修改,结合实际情况变化。

3讲课之后的评课尤为重要。

实践、反思、学习应当是一个不间断的循环,

及时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反思,总会有些成败得失的感触,如果能及时地记下经验和教训,作为今后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对指导今后的实践,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

只有这样有了比较,才能知道差别所在,才能真正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这次公开课比赛,也正是因为数学组这个专家团队的支持和支招,我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和课堂表现方式,才能达到预期设想。

总之,一堂课的教学,总会有收获和遗憾的。

我要在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中提高自己。

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积累经验。

《神奇的计算工具》一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课,这一课在教材上的内容很少,所以在备这节课之前,我心里的想法是“可讲可不讲”,或者“以学生自学为主”,但是在查阅了一些有关资料再去备课时,却发现本节课却是不可不讲、而且大有讲头。

那么,我是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呢?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主要是从如下四个环节来完成的。

1、立足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

由于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接触过计算器,在课的开始,我仍然还是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当小老师,来介绍计算器的一些基本使用方法,老师只做适当的补充。

2、体验计算器的优势

介绍完了它的基本使用方法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迫不及待地要一显身手了,因为他们那种满不在乎的表情已经是溢于言表。

我打算先让他们尝点儿甜头,当然,也是体会一下计算器的优势。

于是,我出示了如下三道题:

17689+5874、429×203、2940÷28×84。

三道题做下来,大部分学生是旗开得胜,当然也有个别同学由于动作慢或按错键等原因而掉了队。

于是,我适时地教育学生“即使是用计算器,也需要我们认真、仔细”。

3、恰当、合理地使用计算器

这个环节,我安排了“与计算器比赛”的游戏,学生开始不敢比,在我的鼓励下,有几个学生勇敢地站了起来。

于是班里的同学分成了“计算器组”和“口算组”两个小组。

其实,这次我是有意想让“口算组”赢。

于是,我出示了如下四道题:

72÷9、125×8×7、9870÷21、(8913+5468)×0÷458。

果然,“口算组”以三比一赢了“计算器组”,输的同学都大喊“不公平”。

我安定了一下学生们的情绪后,请他们思考:

比赛的输赢是将要的,关键是在今后的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于是,得出了如下一系列的结论:

“人不能被机器所限制”、“计算也要因题而异”、“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口算、简算和计算器算相结合”等等。

4、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在这个环节中,我先出示了一道9999999×9999998让学生用计算器来算,可计算器却显示出了各种不同的答案。

有的同学的计算器显示“溢出与错误”标志,事实上这道题用计算器是无法求出答案的。

怎么办呢?

有的同学想到了列竖式,但很显然这种方法太麻烦。

于是,我在黑板上板书出三个算式:

99×98、99×998、999×98,请学生找出和刚才那道题比较“像”的一道,学生很快找出99×98,接着我又请学生按照规律再写出两个这样的算式,学生也马上就写出了999×998、9999×9998,我请学生用计算器算出这三道题的得数,并观察其规律,经过大家的共同研究,我们终于得出了9999999×9999998的得数,学生们真得好兴奋!

当然,计算器的功能是宽泛的,计算器的使用是充满技巧的,计算器的型号更是各不相同。

在教学中,我始终本着“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巧妙预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神奇的计算工具》是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教师引导的一节课,这节课看似简单,在上课之前到网上观看了其他教师的现场观摩视频,发现自己对教材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仍有许多可挖素材,让学生全面掌握计算器的使用。

我根据“以学论教”的观点,不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教在学生需要教的地方,上出了一节有意义、有效率的课,学生出教室的时候是和进教室的时候不一样的。

以往我们会教给学生怎样开机、关机,认识数字键、运算符号键、显示屏,会板书按键的程序框图。

其实,这些都不需要教。

这样教,并没有起到教学的促进作用。

笔者以为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需要教的,是储存数据和提取数据的方法,以及在使用计算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指导上。

上完这节课,我有一个十分鲜明的感受,那就是“教是因为需要教”。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

“教是为了不教。

”我觉得叶老的这句话可以从教学的过程和终点两个层面上来理解。

我认为的“教是因为需要教”是从教学的起点和过程两个层面上说的,对当下的课堂教学是有针对性的。

《计算工具的认识》一课的内容,数学课中,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我们很少看到理论这样居多的内容,但是分析四年级的教材,使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数学课中,并不是一味、简单的学习计算,一些理论上的东西还是有必要了解的。

备课时,我也参考了相关的教学设计,总觉得这些设计偏重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环境下,要体现出以学生为本,但是,这样的教学设计面对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能行不通吗?

通过课前调查,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计算工具已有一些相关的知识,并且安排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希望他们通过网络能收集到更多这方面的信息,来充实我们的课堂学习。

毕竟网络的学习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大知识的容量,并且能为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但是,后来在课堂中发现,学生收集到的知识是极其有限的,可以说少之又少。

经过了解才发现,有些学生家里有电脑,可对于查取信息的能力和方法上,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一部分家庭生活水平达不到有电脑配置。

显然让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基于这样的情况,我把教学调整为讲授式学习,介绍我在网上找到的相关知识。

显然,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预设。

令人欣慰的是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计算器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我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中介绍计算器的功能,然后,以抢答等形式来加以巩固,对于学生了解的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

一节课下来,我觉得像这样类型的课,根据我们现有的条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该如何上才能跟得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呢?

教师的教学如何做好只要“引领”,而不是死板的传授学习呢?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计算比赛场次”,在课中为了找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结点,我充分利用了学生喜欢体育游戏扳手腕作为切入点。

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借助图示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培养孩子们的探究能力的同时,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此,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场次,通过讨论让学生得出用算式计算比赛场次的规律,让孩子们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而后从大家熟悉的中国女排的短片,来让学生感悟女排的拼搏精神。

当然,此时的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由于有了第一部分的答案,此部分的解答会很自然。

所以,在列表分析中,我用了自学看书的方法,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提出自己的不明白之处。

这样可以让大部分同学带领个别的学生,因为大多学生会看出:

斜线将表格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代表各队之间的比赛,而另一部分是重复的,重复的正好是比赛场次的一倍,所以正确的计算应该是6×5÷2=15。

对于为什么要除以2,学生认识就比较深刻清晰了,从而也就深刻理解了单循环比赛场次的计算方法。

这与新授时单循环的比赛制度是相呼应的。

最后的'练习,我分成了两个层次。

第一:

通过选择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单循环比赛的场次计算方法。

第二:

通过每两人通一次电话,是两人之间联系一次就可以做到的。

而两人互相寄一张贺卡,应该是你寄给我,我寄给你。

需要两张贺卡。

采用对比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题意。

反思:

这堂课我注重学生自己先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经历寻找规律的过程。

充分利用了学生喜欢体育游戏扳手腕作为切入点。

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借助图示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培养孩子们的探究能力的同时,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讨论让学生得出用算式计算比赛场次的规律,让孩子们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但是,在授课过程中如果三个层次的过程有坡度课堂教学可能会更好。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共包括了五个定律和两个性质:

加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或者a×(b+c)=a×b+a×c

连减法的性质:

a-b-c=a-(b+c)连除法的性质:

a÷b÷c=a÷(b×c)

大多数学生对于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的交换律掌握的比较好,对于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常混淆,针对这一现象,我采取对比的方法进行练习:

1.101×87=(100+1)×87=8700+87=8787(乘法分配律拆项法)

34×43+34×56+34=34×(43+56+1)=34×100=3400(乘法分配律添项法)

2.在教学中,我多次次听到学生把分配律说成结合律,在计算过程中,也多次出现这样的混淆。

针对这一问题,我让学生注意观察,乘法分配律有两种以上运算符号,而乘法结合律只有一种运算符号。

让学生在比较中区分,在区分中比较。

3.简算与学生的数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对于学生提高运算能力,大有益处。

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而是需要大力练习。

二、设计对比练习,促进有效教学

4.学习连加、连减的简便计算后,往往会对加减混合产生方法的影响与方法上的障碍;同样,学习连乘、连除的简便计算后,也会乘除混合的计算产生影响。

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从混淆走到清晰,让学生从障碍中走出来。

如,463+82+18,463-82-18,9600×25×49600÷25÷49600÷25×4

5.针对逆向运用,有以下规律

加法结合律:

346+(54+189)=346+54+189

乘法结合律:

8×(125×982)=8×125×982

乘法分配律:

89×75+89×25=89×(75+25)

减法的性质:

894-(94+75)=894-94-75

连除的简便:

350÷(7×2)=350÷7÷2

逆向运用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尤其对a-(b+c)=a-b-c和a÷(b×c)=a÷b÷c的运用在有帮助。

因此逆向运用的训练,很有必要。

在设计和开展本节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出发,不仅考虑到数学自身的特点,同时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能更好地实现目标中的要求,使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开拓了视野,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从而体现出课程标准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

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

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

在学习时,全体学生同时进行操作,当最快的学生做完全部练习时,最慢的学生还没有做到一半。

根据这种情况,可以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他们做完基本练习和提高练习后,可以让他们做相关的练习,他们自学新知,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对有些吃力的学生,可以针对他们不懂的地方,再次给他们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练习。

实现了因人而异的个别化教学,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本节课是让学生经历长方形面积的探究过程,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会正确运用。

我从老师家引入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学习,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小组探究找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然后,计算客厅、厨房、卫生间、及各个长方形的面积。

再算餐厅面积时,生说12平方厘米,他是边长4,用周长公式做的。

我从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引出: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而后,用小判官巩固强调面积与周长的区别。

走进生活,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在安排上,我有些前松后紧,学生探究过长,效果不佳。

合作要求应具体到人,一组一图。

再注意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培养。

听取老师们的评议,我感触很深。

数学课要有数学味,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

长方形面积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计算公式、会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通过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自己探索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感悟到长宽的算理,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本节课中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设计了两次不同目的的操作体验(学生独立操作的时间接近12分),力求通过让学生做数学,逐步达成使学生既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又要在大脑中建立起为什么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宽和边长边长的表象,较好地获得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并为估算方法的形成作铺垫。

从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及课后对学生的提问和访谈看,学生能较好地举例解释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目标达成度较好。

整个学生的认知过程也较好地体现了布鲁纳表象模式理论的三个阶段,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经历三个认知发展阶段:

动作式再现表象阶段映像式再现表象阶段符号式再现表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