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三农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最终版 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1740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国三农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最终版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中国三农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最终版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中国三农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最终版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中国三农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最终版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中国三农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最终版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三农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最终版 1.docx

《浅谈中国三农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最终版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国三农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最终版 1.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中国三农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最终版 1.docx

浅谈中国三农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最终版1

 

编者按:

中国自古就是个农业大国,其崇农抑商的政策贯彻有古社会,农业文明也创造了巨大的辉煌。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农业、农村、农民都以崭新的面貌呈现于世人面前,开始了新的历史创造。

从互助组、合作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从政社合一到政社分离;从家庭联产承包到个体经营;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到专业合作社;从土地流转到产业经营;从城市化到城镇化……新中国的广大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伟大的社会实践探索,有改革的阵痛,也有成功的喜悦,有教训,更有经验。

在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的当今时代,经济基础的成长必然要求上层建筑有相应的调整,在中央确定了城镇化发展的大方向之后,在千差万别的广大农村如何确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其实践路径若何,怎样通过城镇化有效解决长期困扰人们的三农问题,已经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

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长期从事该领域实践与研究的专家学者一畅所见,以飨广大有志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各界有识之士。

 

浅谈中国三农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齐伍军教授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近70%,70%的农业人口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仅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也是欠发达国家,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在全球排名虽然超过了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人均世界排名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位居世界第108位。

中国不发达主要是农业拖了后腿。

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却只有10%,这一事实反映了中国农业经济十分落后,创造的价值非常低。

发展农业经济,中国经济才会快速发展,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之一。

究竟如何解决中国农业发展模式,如何提高农业产业价值,如何使农村走向城镇化,如何最终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1、中国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重视我国农业发展,几乎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把三农问题放在首位,对三农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国家每年对农业投入很大,但效果并不明显,我国各级政府也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但是始终没有一个有效的发展模式。

因此,十几年来三农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也没有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问题:

1、非市场经济体制阻碍了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首先,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农民无法通过对土地权的处置获得价值增值。

地方政府廉价征用农民土地高价卖给开发商,农民得到的只是地上物的补偿费,并没有得到处置土地应该得到的回报。

农民对土地没有所有权,就无法将土地作为资产与投资人、农业企业合作实现自己的价值增长。

其次,国家虽然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但是始终没有从体制上根本解决问题。

由于没能有效地让资源向农业、农村倾斜,导致城乡资源配置不均衡,除了税收优惠和政策补贴外,没有可以推动农业发展的有效资源。

其三,地方政府重工商轻农业,将大量农民土地征用出卖给开发商开发房地产,忽视了农民利益与农业发展;高度重视招商引资与工商业发展,不重视培育和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发展。

2、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十分传统与落后(农民家庭种植模式)。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低,还停留在一家一户小面积手工作业种植的传统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低下,创造的价值较低。

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非常高,现代化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与信息化。

在美国,3个农民可以种植5000亩土地,而在中国,一家人最多种植几十亩土地。

美国3%的农业人口满足了100%美国人口的吃粮问题,而中国70%的农业人口还满足不了中国100%人口的粮食需求问题,每年还要靠进口大量的粮食来保证我国的粮食需求。

3、中国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农业产业化的障碍。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改革开放初期对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变革与经济技术的发展,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户种植模式,已经明显地成了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最大障碍。

土地分户承包种植,除了土地边界、农田道路与沟渠造成土地浪费土地之外,最大的障碍是无法使用现代化农业机械化、自动化装备进行大面积耕作,无法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化与高品质化,同时这也是中国农业产业化的瓶颈。

美国的农田全部是农业企业在种植,根本不存在农民个人种地问题,并且,美国的农业企业是从种子研发、科技创新、种植、精深加工到终端产品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经营。

因此,美国农业产业效率较高。

美国农业的发展也曾经历过从农庄、农场到农业企业的过程,通过农业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兼并,使得美国农业产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

同时,美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也不断提高,目前美国农业产业已经达到了高度集中的程度,全美国的农业控制在四家农业企业手中。

此外,美国农业发展快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国家对农业的补贴支持力度非常大。

美国农业企业种植价值100元的粮食,美国政府就补贴100元(美元还是人民币?

)来支持农业企业的发展,加上美国农业的高科技推动,高产、高附加值农作物的研发和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使得农产品的价值数倍增加。

与此相适应,农业产业企业利润水平的提高也吸引了资本的介入,在资本的推动下,美国的农业又得到了更快速的发展。

4、中国的农业发展在既缺乏发展理念、发展技术,又缺乏资本的情况下无法实现快速发展。

首先,农业产业化应该以市场价值为导向,农业产业化、产业链应该如何设计,不应该让不懂市场的农业规划部门来规划,应该由懂得市场规律的商业专家、投融资专家来进行可行性研究。

因为种什么作物、深加工产品的市场价值与竞争优势直接决定了对农业产业的投资成功与失败,而我国的农业项目几乎都是农业规划机构给做的规划,甚至不少农业项目完全是为了取得农业产业扶持政策而设计的,而制定农业扶持政策的人并不考虑农业产业终端产品的市场价值与投资价值。

因此,中国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基本都是失败的,更不可能吸引投资人来投资。

中国的农村、农民既没有技术又没有投资能力,更没有发展思路,再加上地方政府对农业发展没有清晰思路,因此,仅仅靠农民手中的资源无法实现农业产业化。

全球农业科技最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是美国,其次,是日本,第三是台湾。

美国通过基因技术来解决提高农产品价值、产量、质量与抗病虫害问题。

日本的基因技术也非常发达。

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户县,有一个葡萄种植基地因使用日本的葡萄种植技术,实现了葡萄的高产量、高品质,一年内五熟,一年收获五茬葡萄。

一位就职于香港某上市公司的美国农业专家,解决了冬虫夏草的工厂化生产问题,而且生产的冬虫夏草的品质比野生的还高,且不含重金属。

因此,种什么作物价值大应该由市场决定。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产业化的原动力。

所谓农业产业化必须建立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上,否则农业产业链不完整,农产品就没有市场出路,更谈不上提高附加值。

要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就必须在有资本介入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农业产业的特点是投资回报率低、投资回收周期长(有的项目投资5年内没有任何回报),我国许多的农业项目,因为事前没有做详细的投资预算与可行性分析,农业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造成资金链断裂而失败。

因此,如果没有投资能力强的企业介入农业、没有资本投入农业,就无法实现农业产业化。

5、党中央、国务院虽然在前两年出台了农业用地土地流转政策,但是,因为没有详细的土地流转机制和操作规则,造成全国各地土地流转模式不统一,并且因种种障碍使得土地流转无法顺利完成。

如,安徽省阜阳市某区仅因两三家钉子户不同意土地流转从而造成土地流转受阻,无法进行下去。

总之,全国关于土地流转没有成功模式,造成土地流转无法进行,直接阻碍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6、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并没有对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带来有益影响。

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应该建立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身份转变的基础上,但不少地方政府并不重视农业产业化模式研究与推广,为了卖地,以新农村建设为幌子让农民住进楼房,腾出土地,政府好取得配套建设用地指标来卖地。

农民住楼房去种地,农业生产资料与农机具没有存放场所,破坏了农民原有居住方式,给农民生产与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农业产业化没有得到发展,农民身份没有转变,农村城镇化也根本无从谈起。

7、大多数地方政府只重视招商引资,不重视通过农业产业化来发展地方经济。

经调研发现,由于每个省都把招商引资作为考核下级政府政绩的重要指标,加上地方政府领导更换过于频繁,扶持农业企业发展周期太长,一个农业企业还没扶持起来,地方政府领导就又被调走了,短期看不到政绩,而招商引资来得比较快,政绩较明显,因此,很多地方政府领导只重视招商引资不重农业产业发展,这也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8、农民奔小康的发展方向不正确。

国家支持农民奔小康,本来应该是就地发展农业产业,就地致富,可是,不少基层地方政府不引导农民就地发展农业,就地创办农业企业,通过就地发展农业企业来致富,而是错误的单纯鼓励农民外出务工,从而造成农村有效劳动力大量外流。

农村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的人,造成许多土地荒芜无人种植,不但无法发展农业产业,仅凭无劳动力种植的土地无法提高农民收入,更无法实现农村城镇化。

二、中国三农问题解决思路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1、要解决中国农村、农民与农业等三农问题,必须从发展农业入手,必须建立在解决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问题上。

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应当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价值规律,不管农业产业化如何发展,最终都必须通过市场实现其价值,否则都将失败。

农业种植模式必须由农户种植过度到农业企业种植,实现现代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与信息化的高效生产模式。

因此,中国三农问题解决基本思路是:

消除农民、消除农村,以农业产业化、农业生产现代化、种植工业化和乡村工厂化、公司化来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建设。

城镇化必须以产业作为经济支撑的基础,要实现农村城镇化,首先必须解决农民过上城市化生活的支付能力问题,也就是必须解决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问题。

由于农产品附加值很低,必须通过科技创新种植高附加值农作物与产业链延伸,通过对农产品精深加工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真正把农民变成产业工人,把农民变为城镇居民。

2、创造成功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土地流转模式。

农业产业化必须有资本与企业介入,因为农民没有投资能力,也没有技术研发能力,要把农村公司化、工厂化必须由企业与资本介入才能实现。

企业要投资农业,需要工厂化种植,以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生产与精深加工来经营,于是需要建工厂与各种经营设施。

企业既需要大量耕地来建立现代农业种植基地,又需要企业生产研发设施所需要的建设用地,因此,农民的耕地与宅基地一起流转是最好的土地流转模式,农民耕地流转后农民不用再自己一家一户种地,宅基地流转后把农村建成了城镇,农民也变成了农业产业工人。

3、农田耕地与宅基地一起流转模式简介:

农民将耕地入股给农业企业,每年农业企业每亩土地按照土地质量给农民相应价值的固定分红回报(如山东省夏津县每亩每年1500元,有的县每亩1300元等),这样保证了农民流转土地后的固定收入,如果农民到农业企业工作,再取得一份工资,这样就保证了农民收入的稳定与提高。

农民宅基地流转后,地方政府将收回的宅基地集中获得建设用地指标,好规划新型城镇建设,将部分建设用地出让给企业建工厂和经营设施,由企业用国有土地出让金加政府补贴来建设农民居住的城镇社区与配套商业综合体,以及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

企业先通过新型城镇商业综合体开发获得资本积累,然后通过资本积累来投资农业种植生产、研发与精深加工。

如果不先通过土地开发获得资本积累,由于农业产业链过长,投资规模过大,企业等不到生产出来终端产品就会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而使企业倒闭。

企业通过新型城镇建设中的商业土地开发获得资本积累后,就有能力进行从农业科技研发、现代高效种植、终端产品精深加工到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经营。

例如,山东省陵县某大豆加工企业,共有大豆深加工产品100多种,其中纳米级大豆蛋白粉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技术几十项,并在全球78个国家申请了专利保护。

农产品大豆的附加值提高了数百倍。

三、中国三农问题解决思路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可行性

1、中国三农问题,必须通过解决农业产业化问题来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农业产业化问题必须建立在市场价值的基础上,即从种植作物选择、种植到深加工后变成附加值很高的终端产品才能实现农业产业化全产业链的价值。

为此,农业产业化模式由经济专家与投融资专家来设计,站在投融资的角度来设计农业产业化,确保终端农业产品的市场优势、市场价值与投资回报率。

2、在农业产业价值高倍增长的基础上解决农民身份转换的问题,通过耕地与宅基地一起流转,在保证农民利益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让农民成为农业产业工人,从而解决农村城镇化问题。

3、农村城镇化建设以宅基地流转与产业支撑为基础,不占用农村耕地,符合国家土地政策,不存在政策障碍。

4、农业产业化在成功商业策划的基础上,在农业企业先期投入与国家政府扶持的基础上,在证明了农业产业化商业模式的价值时引入专业风险投资机构投资推动快速发展,后期实现农业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综上所述,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必须从解决农业产业化入手,通过发展从现代化高效农业研发、种植、精深加工,到产品市场价值的提升,使农业由农民种植到企业化种植与精深加工,变农户种植到现代大规模种植,变农村为新型城镇,变农民为产业工人,以消除农村、农民,用企业与资本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以农民耕地与宅基地一起流转的土地流转模式来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模式,经过实践证明目前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

齐伍军(区域经济战略研究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