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1735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市城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青岛市城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青岛市城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青岛市城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青岛市城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市城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docx

《青岛市城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市城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市城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docx

青岛市城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

青岛市城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

        xxxx大学课程实践    课程名称:

地质灾害评价实践  实践题目:

青岛市城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院系:

专业年级:

作者:

指导老师:

时间:

          目录  1地质灾害概述...............................................................................................................1  地质灾害的定义及内涵........................................................................................1地质灾害的分类...................................................................................................1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特征.................................................................................22我国地质灾害概况.........................................................................................................4  我国地质灾害发育情况.......................................................................................4我国地质灾害发育的空间规律.............................................................................6我国地质灾害形成条件.......................................................................................7我国地质灾害未来发展态势................................................................................9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10地质灾害防治对策.............................................................................................103山东省青岛市概况........................................................................................................13  青岛市自然状况简介..........................................................................................13  青岛市地质构造简介..........................................................................................13  青岛市地质灾害概况..........................................................................................14  4青岛市崂山区地质灾害概述..........................................................................................18崂山区概况................................................................................................................18  崂山区气象条件和地质构造...............................................................................19  崂山区地质灾害概况..........................................................................................20崂山区地质灾害危险因子分析............................................................................215崂山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防治措施..............................................................................23    崩塌灾害点危险性分析与治理方案.....................................................................23滑坡灾害点危险性分析与治理方案......................................................................26泥石流灾害点危险性分析与治理方案.................................................................27  6对崂山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综合防治的建议................................................................29  1.地质灾害概述  地质灾害的定义及内涵  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的演化发展过程中,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包括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区作用有关的灾害。

  目前对地质灾害的涵义及分类还不尽一致。

对地质灾害的涵义可概括如下:

  地质灾害是指以地质作用为主要原因引起的自然灾害,即在地质营力作用下,因地壳物质运动或地质自然环境变化,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或导致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发生严重破坏的现象或过程。

此定义可知,地质灾害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即致灾的动力条件和灾害事件的后果。

  

(1)地质灾害是地质作用产生的,包括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

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形态和物质组成正在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

因此,在形成地质灾害的动力中还包括人为活动对地球表面系统的作用,即人为地质作用。

  

(2)只有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产生影响或破坏的地质事件才是地质灾害。

而那些仅仅是使地质环境恶化,没有破坏人类生命财产和生产、生活环境的地质事件,则只是一种灾变,不构成灾害。

例如,同样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发生在荒无人烟地区,没有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损毁,不能称为灾害;如果发生在社会经济发达的地区,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则称为灾害。

  地质灾害的分类  地质灾害的种类繁多,除地震、火山外,还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瓦斯突出、矿井及地下工程热害、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特殊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海水入侵、冰融等。

根据地质灾害特征,从不同角度把地质灾害划分为多种类型;根据地质灾害形成的动力性质分为内动力地质灾害、外动力地质灾害、人为动力地质灾害;根据地质灾害的活动过程分为突发性地质灾害、缓发性地质灾害等(表1)。

    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特征  滑坡  滑坡的规模  滑坡按滑体的体积大小,分为巨型滑坡(大于1000万m3)、大型滑坡(100~1000万m3)、中型滑坡(10~100万m3)和小型滑坡(小于10万m3)。

我国滑坡总体上以中小型为主,小型滑坡在全国各地所占比例极高,但相比较而言,东南丘陵山区和东部山地小型滑坡所占的比例更高。

而西北、西南和黄土高原区相对中型滑坡的比例较高。

青藏高原区大型和巨型滑坡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滑坡的类型  滑坡按物质成分可分为土质滑坡、岩质滑坡和碎块石土滑坡。

在以往的滑坡点中,以土质滑坡为主,除东部山区外,其他研究区土质滑坡所占比例极大。

依次为西北地区占8%,黄土高原区占72%,东南地区占%,西南地区占%,青藏高原区占53%。

东部山区岩质滑坡占本区滑坡总数的%,而在青藏高原区,碎块石土滑坡占本区滑坡总数的%。

土质滑坡在各种规模的滑坡中,都占到60%以上,而岩质滑坡主要发生在巨型和大型滑坡中,且随着滑坡规模的减小,岩质滑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

滑坡与地形坡度  地形坡度直接影响到滑坡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对滑坡发生的原始地形坡度  进行统计,对今后的滑坡防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按照习惯,将地形坡度分为5个等级进行统计。

(表1)从总体上看,滑坡多发育在坡度区间25°~40°。

巨型滑坡和大型滑坡相对更加集中在10°~40°坡度区间。

随着滑坡规模的减小,发生的坡度区间逐渐上移,小型滑坡在40°~60°区间也发育。

滑坡诱发因素  滑坡的诱发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有大气降雨和地震等。

人为因素主要是人类工程活动,包括坡脚开挖和植被破坏等。

据统计,已调查的滑坡主要诱发因素是暴雨。

暴雨诱发的滑坡占滑坡总数的90%。

地震诱发的滑坡仅占滑坡总数的1%。

一般为巨型滑坡、大型滑坡;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滑坡占滑坡总数的9%,以小型滑坡为主。

  崩塌  崩塌规模  崩塌按崩塌体大小,分为巨型崩塌(大于100万m3)、大型崩塌(10~100万m3)、中型崩塌(1~10万m3)和小型崩塌(小于1万m3)。

从调查数据资料中分析,崩塌总体上以小型为主。

小型崩塌在全国务研究区所占比例极高。

但相比较而言,西北、西南和黄土高原区相对中型崩塌比例较高。

青藏高原区大型和巨型崩塌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崩塌类型  崩塌按物质成分可分为土质崩塌、岩质崩塌和碎块石土崩塌。

在已调查的崩塌点中,以土质崩塌为主。

在东部、东南地区和黄土高原区土质崩塌所占比例依次为%、%和%。

西北、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区以岩质崩塌为主,所占比例依次为%、%和%。

崩塌与地形坡度  同样按5个等级(0~10°、10~25°、25~40°、40~60°、60~90°)进行统计。

从总体上看,崩塌多发育在坡度区间为60~90°,然后依次为40~60°、0~10°、25~40°和10~25°。

各种规模的崩塌在不同坡度等级中分布情况基本一致。

  崩塌诱发因素  崩塌的诱发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有大气降雨和地震等。

人为因素主要是人类工程活动,包括坡脚开挖和植被破坏等。

据统计,已调查的崩塌的主要诱发因素是暴雨,暴雨诱发的崩塌占崩塌总数的81%。

且在各种规

  

      模的崩塌中均为主要的崩塌诱发类型;地震诱发的崩塌仅占崩塌总数的1%,一般发生在巨型崩塌中;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崩塌占崩塌总数的18%,以中小型崩塌为主。

  泥石流  泥石流规模  泥石流分为巨型(大于50万m3)、大型(20~50万m3)、中型(2~20万m3)和小型泥石流(小于2万m3)。

从调查数据资料中分析,泥石流以中小型为主,其中小型占泥石流总数的62%;中型占泥石流总数的26%;大型占泥石流总数的7%;巨型占泥石流总数的5%。

泥石流类型  泥石流按物质组成分为泥石流、水石流和泥流。

在已调查的泥石流点中,以泥石流为主,占泥石流总数的67%;水石流占总数的27%;泥流仅占总数的6%。

在各种规模的泥石流类型中,泥石流、水石流和泥流所占的比例大致相同。

泥石流诱发因素  泥石流的形成主要受暴雨控制。

一般性暴雨(日降雨量50~100mm)极少形成泥石流,大暴雨(日降雨量101~200mm)为泥石流多发期,特大暴雨(日降雨量大于200mm)极易出现大面积泥石流。

  2山东省青岛市概况  青岛市自然状况简介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

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

全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102平方公里,所辖胶州、胶南、即墨、平度、莱西五市9552平方公里。

  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陷,其中,山地约占总面积的%,丘陵占%,平原占%,洼地占%。

全市海岸分为岬湾相间的山基岩岸、山地港湾泥质粉砂岸入基岩砂砾海岸等3种基本类型。

浅海海底则有水下浅滩、现代水下三角洲及海冲蚀平原等全市大体有3个  山系。

东南是崂山山脉,山势陡峻,主峰海拔米。

可以说,整个青岛市区就是崂山支脉向北部的延伸。

北部为大泽山,海拔米。

南部为大珠山海拔米、小珠山等组成的胶南山群。

  青岛的大陆海岸线长公里,加上所属海岛的岸线,全市海岸线总长  公里。

现有海岛69个,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岸线总长132公里。

这些海岛绝大多数距离大陆不超过20公里,最远的千里岩岛,距陆地约64公里。

在这69个海岛中,只有10个海岛有固定居民。

  青岛市地质构造简介  青岛市位于胶东半岛南端,东南濒临黄海,其地形东高西低,中间凹陷。

地貌形态从山区侵蚀构造地貌到山前、山间、滨海堆积地貌均有发育。

在大地构造单元上,研究区位于长期稳定胶辽隆起上,新生代以来的地壳活动特点是稳定—上升—稳定。

研究区内出露的地层以太古界——元古界胶南群的各类变质岩和中生界白垩系各类碎屑岩和火山岩为主。

对研究区的钻孔和自然剖面研究,第四纪地层可划分为中更新统,上更新统的山前组、大站组、楼山组,全新统的临沂组、沂河组和胶州湾组。

在沉积相上,中—上更新统为残积坡积层、冲洪积层,全新统为滨浅海相沉积层、冲积层和冲洪积层。

研究区的第四系分布和厚度明显受古地理控制,虽然厚度不大,但分布很广泛。

  青岛市地区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具一定规模的共有5条,多为北东向,少数为北西向,其中以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其规模大,并有多期活动特征,控制了区域构造格局乃至近代地貌特征。

4条北东向断裂,分别是沧口断裂、劈石口断裂、王哥庄断裂和青岛山断裂;1条北西向断裂,为马山—王哥庄断裂。

这5条断裂在中生代,特别是中生代晚期发生过强烈活动,控制了这一时期的火山活动、地层发育和燕山晚期的岩浆侵入活动。

  青岛市山多坡陡,近年来,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及内外地质营力的长期作用,加之经济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人类工程活动不断加剧,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区内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并形成了大量的灾害隐患,其中,以青岛市崂山区最为严重,因此下文以崂山区为例,对青岛市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措施进行说明。

  青岛市地质灾害概况  地壳不稳定性  青岛属滨海丘陵城市,自新生代中更新世以来,地壳一直处于缓慢隆升状态,  其活动迹象主要表现为某些断裂的继发性活动和地壳差异性升降,前者常伴有地震发生。

青岛自公元前179年至公元1986年,2000余年间,发生过4次震级~级地震,震中均位于不同方向断裂构造及其交汇部位。

尽管区内地震震级较小,但邻区发生地震对青岛影响却较大。

郊庐断裂带许多强震严重影响本区,以公元前70年和公元16竹8年发生的两次一级强震最甚。

胶州湾形成于中生代末期,完成于新生代初期。

沧口断裂可能分割了原为同一侵入岩体的峙山、小珠山花岗岩体,是导致胶州湾形成的一组主要断裂构造①。

该断裂南端进入胶州湾东侧,呈南西方向延伸,与薛家岛一带的北东方向断裂相连。

在1969年渤海级、1975年海城级及1976年唐山级地震时,都曾波及沧口断裂带。

沿断裂带有数个较强的震感点,说明此断裂带是地质构造相对脆弱区。

  水土流失  青岛土壤侵蚀历史长、土层薄、裸岩多,被列为全国水土流失潜在危险最严重地区之一。

  青岛土地总面积,水土流失(以水蚀为主)面积,占总面积%。

全市土壤侵蚀模数为2133t/km2,年平均侵蚀深度,土壤侵蚀总量106t。

微度侵蚀面积,占总面积%,平均侵蚀深,主要分布在市区中部平原洼地及滨海滩地一带,主要地种有水面、河谷平原、水平梯田及郁闭度大于的林地等;轻度侵蚀面积,占总面积%,主要分布于较平坦的坡式梯田、土沙路及郁闭度小于的林草地等;强度侵蚀面积,占总面积的%,大多分布在地面坡度为15~200之间的顺坡耕地、幼林果地、坡式梯田、稀林、疏林地带和部分荒山坡等;极强度侵蚀面积203km2,占总面积%,主要分布于20~250左右山坡地上,包括较陡的坡式梯田、农田隙地、开荒地和沟道坡面;剧烈侵蚀面积144·2km2,,占总面积%,主要分布于山区石砾坡和裸岩区、植被差峻岭上。

  山洪暴发  研究区山洪主要发生在崎山地区、小珠山地区。

前一区域人类活动密集,山  洪暴发造成灾害更大。

  据记载,自清同治四年(公元1856年)至1987年122a,山洪及下游洪水共出现17次;建国后的38a,出现12次。

  山洪暴发的规模及频率与地形、渗透速率、降雨强度与分布密切相关。

发源于唠山的河流共19条,属沿海诸小河,唠顶向四周延伸的各大山脊构成分水岭,将诸河分为东南西北四大流向。

这些河流均属于山溪性、季节性河流,坡陡、源短、流急、出山口窄,独流入海,其中7条河流地形条件易形成山洪暴发。

  据崂山气象局1950一1990年间降雨记录,公式可算得不同规模降雨发生频率。

  综合分析汇流、径流条件,可推定八水河、晓望河暴发山洪临界日降水量150mm,其他几条河流日降水量超过100mm时即可能暴发山洪。

结合崂山李村雨量站40a降水记录分析,唠山每隔2一3a可能有5个地段暴发山洪,间隔5一6a可能有7个地段暴发山洪。

可见,山洪发生率相当高。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山洪易发地段都是主要旅游线路,另外,山洪暴发经常伴随着岩体崩塌、滑坡。

唠山许多危岩体在山洪诱发因素作用下极可能失稳,造成所谓“塌山”。

对此有关部门应予高度重视。

  其他  另外,青岛尚有水灾、风灾及岩土体本身造成的灾害。

洪水灾害是本区较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其原因皆大型降雨所致,尤其是受台风影响的暴雨更为严重。

据胶州史志记载,在公元前209年至公元1985年的20余年间,胶州一带发生严重水灾70余次,1960年6月和1974年7月两次暴雨,洪水冲毁中小型水库92座、塘坝52处,造成相当大的损失。

  以台风和龙卷风为主的风灾,曾使本区遭受过严重损失。

自1840年至1985年,胶州共发生各种风灾21次,其中台风4次以上,龙卷风8次以上,海上台风引起的巨大海潮也严重危及陆地,如1981年4号台风引起的海潮淹没胶州营房镇及小麻湾耕、林地3000余亩,使临海工厂也受到巨大损失。

  青岛工程地质条件总体良好,岩土体工程性质导致的地质灾害,对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主要表现为河漫滩及滨海相淤泥质沉积物的低强度、高压缩性及空间分布不均匀性而导致的建筑物变形、强度破坏。

对于基岩主要表现为断裂构造  引起的局部风化加剧,使风化层厚度与基岩顶面空间变化剧烈,从而给基础方案确定及基础施工带来较大困难,后一类灾害在青岛东部开发区表现十分明显。

  3青岛市崂山区地质灾害概述  崂山区概况  青岛市崂山区位于山东半岛南部,青岛市东南隅。

地理坐标为北36°03′10″~36°20′30″,东经120°24′33″~120°43′。

东、南濒黄海,西邻青岛市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西北邻李沧区,北接青岛市城阳区和即墨市。

东北西南斜长公里,东西宽公里。

2009年总面积38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公里,辖中韩、沙子口、王哥庄、北宅4个街道办事处,158个社区,户籍居民230969人,中心城区居民13万人。

区内含青岛高科技工业园,拥有青岛石老人度假区和崂山风景名胜区,也是韩、日等外国人士在青岛居住最集中的区域,韩国驻青总领事馆设立于此。

该区是最适宜人类居住和投资创业的乐土,崂山素以人文景观和自然之美著称于世,有“海上名山第一”、“道教第二丛林”之美誉,也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区域内集中了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承办着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青岛国际啤酒节、国际家电博览会等重大节庆活动,分布着在世界上有较高知名度的海尔集团等大型企业。

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83亿元,同比增长8%;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增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28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亿元,增长18%;实际到账外资亿美元;实际引进内资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40元,增长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目前,崂山区着力打造青岛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区、国际旅游度假区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加快建设充满活力和人文魅力的现代化新城区,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中实现富民强区的新跨越。

  

  

          图4崂山区示意图  崂山区气象条件和地质构造  崂山区属中低山丘陵区,为剥蚀构造地形,受长期强烈剥蚀切割作用,山势陡峻,沟壑纵横,以崂山主峰为中心,呈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地貌特征,最高点崂山主峰海拔1132·7m。

崂山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受海洋气候影响,空气湿润,雨量充沛,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849·9mm,最大年降水量1426·1mm,全年降水大多集中在6~8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历年日最大降水量267·9mm,小时最大降水量49mm。

区内共有大小河流23条,均属季节性独流入海河流,以崂山为分水岭呈放射状展布,分别向西注入胶州湾和向东、南注入黄海。

区内出露的地层从老至新依次为元古界变质岩、中生界白垩系碎屑岩和厚度较小的新生界第四系山间谷地松散堆积物。

岩体主要为坚硬块状崂山花岗岩和坚硬块状变质岩,其分布面积约占80%以上。

在大地构造上,崂山区地处华北板块南边缘胶南—文威造山带日照隆断东北部的胶南隆起北端,断裂构造发育,以NEE向韧性剪切带和NW向脆性断裂构造为主。

区域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大气降水入渗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资源比较贫乏。

从历史地震分析,该区历史上曾发生过5级以下有感地震,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该区地震烈度区划为Ⅵ~Ⅶ度。

  崂山区地质灾害现状  崂山区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发育的类型主要是滑坡、崩塌和泥石流。

据调查,区内地质灾害及隐患点83处,其中已发生灾害17处(滑坡5处、泥石流3处、不稳定斜坡及崩塌9处),新的灾害隐患66处(滑坡7处、泥石流4处、不稳定斜坡55处),已发生仍有隐患的16处。

现状条件下高风险2处,中风险35处;按未来发展趋势预测,高风险31处,中风险42处。

区内地质灾害及隐患点主要集中分布在王哥庄、沙子口、北宅办事处的范围内,绝大多数灾害及隐患点分布在海拔250m以下,而区内村庄及居民点、旅游景点绝大多数坐落在海拔200m以下,因此区内地质灾害的发生将会给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经调查发现,崂山区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发育类型主要为: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3种类型,区内有重要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共50处,其中崩塌34处,滑坡12处,泥石流4处,各街道办事处不同地段及景区地质灾害及隐患点情况见表2  表2崂山区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分布情况    崂山区地质灾害及隐患点绝大多数分布在海拔250m以下,少数灾害点分布在300m以上。

从地形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