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旅游发展规划报告180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1733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38 大小:16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旅游发展规划报告180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某县旅游发展规划报告180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某县旅游发展规划报告180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某县旅游发展规划报告180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某县旅游发展规划报告180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县旅游发展规划报告180页.docx

《某县旅游发展规划报告18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旅游发展规划报告180页.docx(1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县旅游发展规划报告180页.docx

某县旅游发展规划报告180页

第一章总则

为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带来的机遇,落实陇上县委、政府将旅游业发展为未来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使旅游业全面健康、快速、持续发展,根据《重庆市旅游发展纲要》、《重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陇上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陇上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陇上县实施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陇上县县城总体规划》特编制陇上县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陇上县委、县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未来支柱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

——旅游业的开发和经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树立“大旅游”观念,确保旅游业的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

——在旅游开发中坚持三个文化向量坐标:

民间传统文化、绿色文化、古文化,突出陇上县以凤文化等特色文化为内涵的生态休闲的旅游主题。

——把陇上县建设成为重庆西部的休闲旅游胜地。

二、规划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确保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维持陇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突出主题形象的原则,以产品和服务及各种载体来营造富有特色的旅游形象。

——可操作性原则,在功能分区、政策、时间安排上统筹安排以确保建设、管理、开发等方面的可操作性。

——区域联动共存共荣原则,陇上旅游与周边区县联合开发,共生发展。

三、规划分期:

本规划期限为2001—2015年。

其中2001—2005年为近期开发建设期,2006—2010年为中期,2011——2015年远期。

四、规划重点:

____青龙湖风景名胜区

____璧城中心旅游区

____璧丁旅游经济走廊

五、本规划是全县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凡在本区域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开展旅游经营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执行本规划。

六、本规划一经批准,任何部门、个人不得擅自修改和变更,需要做局部修改或补充完善的,必须经县旅游事业发展委员会同意,重大问题须经县委、政府批准后方可进行。

七、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说明书、图件组成,其中文本、图件具有法律效力。

八、本规划由陇上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县旅游局根据本规划进行具体的规划管理。

 

第二章陇上县旅游产业定位

一、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一)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1.旅游开发已初步形成“三山、三湖”的格局。

2.旅游人数不断增加,旅游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势头强劲。

3.旅游业在重庆的知名度显著提高,初步形成青龙湖、白云湖两个品牌。

4.已初步形成了景区、旅游局、管理委员会三个层次的旅游管理体制。

(二)旅游业发展的条件

1.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西部大开发以及重庆直辖市经济结构调整等带来发展机遇。

2.距主城区只有40分钟路程,区位优势明显。

3.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

4.旅游游资源品种多、门类全、文化遗存较丰富。

二、旅游产业定位

陇上县国内生产总值增量的78%来自二、三产业的贡献,乡镇企业总产出又占其中的87%左右,而西部大开发和入世的压力以及陇上缺发展工业的能矿和水资源将使得工业、乡镇企业增长优势减弱。

而陇上县1999年旅游总收入占第三产业的5.95%,且增长速度很快。

因此,在陇上县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将旅游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来培育是可能的、可行的和必要的。

即旅游业在陇上县国民经济中的定位为:

陇上县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增长极

陇上县国民经济中新兴的支柱产业

 

第三章陇上县旅游业发展目标

一、总目标

到2015年规划期末,把陇上县建设成为自然风光独具、人文特色浓郁并具有现代特色的重庆西部的主要旅游度假区,重庆近郊休闲旅游胜地,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届时旅游总收入将达到8.82亿人民币,相当于陇上县GDP的8%左右,使旅游业真正成为陇上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能有力地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阶段目标

1.近期(2001—2005年):

到2005年,年接待各类旅游者达74万人次。

消费者人均花费达200元,旅游总收入1.46亿人民币,占GDP比重的3%,将旅游业作为陇上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培育。

2.中期(2006—2010年):

到2010年,年旅游者达125万人次,旅游人均花费达330元。

旅游收入达4.13亿人民币,占GDP的比重达5.5%左右,旅游业真正成为陇上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

3.远期(2011—2015年):

到2015年,年接待各类旅游者176万人次,旅游者人均消费达500元,旅游总收入达8.82亿人民币,相当于陇上GDP的8%,此时旅游业已成为陇上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表1陇上县旅游发展目标指标

年限(年)

1999

2005

2010

2015

旅游总收入(亿元)

0.48

1.46

4.13

8.82

旅游总收入增长率(%)

35.8

20

23.1

18.5

GDP(亿元)

28.03

48.75

75.01

110.21

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

1.69

3.0

5.5

8.0

第三产业产值(亿元)

8.05

14.42

23.76

39.01

旅游总收入相当于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

5.95

10.14

17.38

22.6

旅游游客人数(万人)

43

73.63

125.15

176.3

旅游游客人数增长率(%)

16.2

9.38

11.19

9.19

旅游者人均消费额(元/人)

111

200

330

500

第四章陇上县旅游资源开发

一、旅游资源特色

陇上县旅游资源较丰富,“三山三湖”赋予陇上“黛山秀湖”之美,而独具扼渝西咽喉的区位优势,加上以丁家万亩苗圃、优质梨园、高新农业园、珍禽养殖场、中国西部鞋城、来凤鱼乐城等为基础的产业文化以及文庙、汉代画像石棺等古文化、“凤文化”等民间文化,更是使陇上旅游特色锦上添花。

二、旅游资源开发总体格局

陇上县应遵循“一个中心、两个依托、六个片区”的旅游资源总体开发格局。

“一个中心”指全县旅游资源开发应以璧城中心旅游区的开发为中心。

“两个依托”一是依托陇上县的凤文化、文庙、古山寨、古遗址、古墓葬等人文类旅游资源;二是依托陇上县多湖多山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

六个片区(重点开发区):

第一个重点开发区是璧城中心旅游区。

包括璧温泉金剑山天池景区、龙梭山万亩桃园景区、璧城文庙和茅莱仙境等。

第二个重点开发区是白云湖-丁家旅游区。

是全县交通地理位置最好,最方便快捷的旅游地。

第三个重点开发区是青龙湖-凤湖仙山旅游区。

该区位于陇上西北部,是大气、水质最好的旅游区,区内除优美的自然风景外,铁围寨、古老寨、凤文化可说是锦上添花之笔。

第四个重点开发区是金堂湖旅游区。

该区有金堂湖,湖畔有露德堂,是开展水上运动、婚庆旅游的好去处。

第五个重点开发区是缙云后山旅游区。

是中长期开发生态旅游、探险旅游、农家休闲旅游的宝地。

第六个重点开发区是云坪乡的登云坪古寨旅游区。

该古寨为重庆市面积最大、保存也较好的古寨,可建成重庆市最大的“古寨游”场所。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

1.发挥资源配置优势,调整并优化开发布局,使陇上县旅游业进入区域化发展的高层次阶段。

2.依托交通干线,辐射沿线旅游开发。

3.认真贯彻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加强旅游资源的环境保护。

4.确定文化坐标,紧紧把握开发建设的文化导向。

即坚持绿色文化,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开发陇上民间传统文化(“凤文化”等),补尝旅游产品短缺。

丰富和提高陇上旅游文化内涵。

四、旅游资源保护

根据陇上县旅游资源的总体布局和旅游资源的等级评价及价值评估,将陇上县旅游资源划分为三类保护区。

一类保护区包括白云湖景区、凤湖仙山景区、青龙湖景区、金堂湖景区、缙云后山景区。

对这类景区的保护应由旅游主管部门协同政府的相关部门共同负责,并设立专门的旅游资源保护基金对其专项保护。

二类保护区包括汉代崖墓群景区、璧城文庙、登云坪古寨景区。

可依照国家文物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定适合本地的法规,并加强宣传,使文物类旅游资源能永留后世。

三类保护区包括璧温泉-金剑山-天池景区、龙梭山桃花园景区、茅莱景区。

对这类景区的保护,应在旅游主管部门的宏观指导下,主要由景区所在乡镇政府负责。

根据景区内各景点在景区开发中的作用和价值大小,对景区内的空间范围分等级进行合理保护。

陇上县各景区的保护宜采用三级保护体制。

一级保护区为各景区内的核心区域,二级保护区为各景区的景观环境保护区,三级保护区为各景区的外围保护区。

 

第五章陇上县旅游市场开发

一、旅游市场开发定位

(一)目标客源市场定位

一级客源市场:

重庆市主城区居民是陇上县主要客源市场,是未来的主导市场。

二级客源市场:

以陇上县城居民为主的当地客源市场和陇上周边市县客源市场。

三级客源市场:

中远距离国内客源市场。

(二)旅游市场阶段性开发定位

近期(2001—2005年):

重点开发本地客源市场和主城区客源市场,为旅游开发赢得效益,提高市场影响力。

中期(2006—2010年):

深度开发重庆主城区客源市场和陇上周边县市客源市场,在重庆市的旅游市场中站稳脚,借它的影响力带动周边客源市场。

远期(2011-2015年):

稳定本地和重庆主城区客源市场;利用陇上县较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积极拓展国内远距离客源市场,进行适度的市场营销。

(三)旅游市场形象定位

结合陇上旅游“文脉”,周边旅游态势以及陇上城市总体规划,以形象共建为指导思路,陇上旅游总体形象可定位为:

“黛山秀湖迎访客,绿野乡风醉游人”。

以此作为对外宣传的口号,并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策划不同的旅游形象主题口号。

1.陇上县面对一级客源市场的旅游形象主题口号

21世纪重庆旅游卫星城—

郊野休闲第一处(山水大观与都市休闲园)

2.陇上县面向二级客源市场的旅游形象主题口号

田园风光新陇上,休闲旅游第一处

而对于本县的常住居民而言,陇上旅游总体形象就显得没有必要,人们更关注的是满足他们实际需要的具体吸引物的形象。

3.陇上县面向三级客源市场的旅游形象主题口号

魅力陇上:

渝西绿色明珠,休闲天堂

二、旅游市场预期目标

2005年:

达到73.6万人

2010年:

达到125.15万人

2015年:

达到176.3万人

 

第六章陇上县旅游发展总体布局

一、旅游发展总体布局

“一中心一带两环”是按照旅游经济运行规律,以客源市场为导向,质量效益为中心,旅游资源为前提,交通条件作为基础而设计的全县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框架。

“一中心”:

璧城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其主要功能为:

陇上旅游者集散地,旅游购物中心。

“一带”:

陇上—青杠—来凤—丁家的旅游经济带,以陇上—青杠—丁家已有的交通、经济为基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开发高新科技生态观光农业区,白云湖旅游度假区,来凤美食渔乐城,丁家花卉苗圃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等组成以田园风光为主的乡村旅游经济区。

“两环”:

即以青龙湖-凤湖仙山旅游区、缙云后山旅游区为中心组成的北部旅游环线,以生态休闲度假为主题;以白云湖-丁家花卉苗木生态农业观光区、金堂湖风景名胜区、登云坪旅游区为核心组成的南部旅游环线。

以观光、休闲为主题。

二、主要旅游区概念性设计

(一)璧城中心旅游区:

由璧城镇都市旅游景区、龙梭山桃花园景区、梅井山-茅莱山景区、璧温泉金剑山天池景区等组成。

▲主题定位:

营造陇上旅游形象

▲功能定位:

休闲、商务会议、购物、体育、美食、保健理疗、宗教朝拜旅游

▲发展目标:

旅游服务接待中心主要集散地

(二)青龙湖—凤湖仙山旅游区:

由青龙湖风景名胜区、凤湖仙山景区、三江峡等景区组成。

▲主题定位:

神奇山水、凤凰文化

▲功能定位:

生态休闲、度假、观光、特色文化体验

▲发展目标:

陇上旅游的拳头产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三)白云湖-丁家旅游区:

由白云湖旅游景区、来凤-丁家花卉苗圃为主的生态农业观光区、马坊景区等组成。

▲主题定位:

生态农业产业旅游,村野文化体验

▲功能定位:

观光、休闲、游憩、娱乐、度假、美食

▲发展目标:

陇上县内及重庆居民周末游憩之地

(四)金堂湖旅游区:

由露德堂、金堂湖、白鹭山等景区(点)组成。

▲主题定位:

异国风情、龙凤奇缘

▲功能定位:

休闲度假、水上运动、教堂观光、异国风情体验、宗教朝觐

▲发展目标:

水上运动基地和浪漫异国风情婚庆度假圣地、婚纱影楼外景摄影基地

(五)缙云后山旅游区:

由八角天池、干湿龙潭、阳龙村农家乐群等景点组成。

▲主题定位:

生态旅游、静态旅游、绿野仙踪

▲功能定位:

生态休闲、科考、野外生态体验、乡俗活动体验

▲发展目标:

生态、环保教育基地、科考、探秘、避暑胜地、市内独特的“世外桃源”农庄、野外拓展训练基地

(六)登云坪旅游区:

由登云坪古寨景区、广普花木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等组成。

▲主题定位:

古寨皇城游

▲功能定位:

古寨皇城文化体验、宗教朝拜、科考怀古、休闲度假

▲发展目标:

重庆市最大的古山寨观光区

三、旅游区开发建设的重点与步骤

(一)开发建设的层次分析

第一层次:

重点建设,以建设促进发展。

这一层次包括青龙湖-凤湖仙山旅游区、白云湖旅游度假区、璧城镇中心旅游区,这是全县旅游风景区中的主体层次。

主要建设分别为扩大风景区游览面积,增加游览娱乐项目,改善和提高接待条件。

第二层次:

重点发展,以发展促建设。

这一层次包括金堂湖风景名胜区,缙云后山旅游区、璧丁公路沿线生态农业观光区、云坪古寨旅游区。

主要建设内容有:

保护和恢复景观,改善内外交通条件,形成区域内游览循环线,组织文化和乡俗活动,构成县内第二大景观。

第三层次:

实行开发与发展并举。

这一层次包括县内其他风景区(点)散布在县内各地的旅游景点和陇上独具特色、各成体系的凤文化、古山寨、文庙、驿道等古文化流派。

开发内容有:

恢复景点建设,开通游路,组织参观和游览。

(二)重点项目规划

(注:

带“★”为重点项目,带“△”为次重点项目)

1.近期(2001—2005年)重点建设项目

(1)璧城中心旅游区:

★建成璧城中心旅游区“三城”:

皮鞋旅游城、温泉娱乐城、美食城;

★修建陇上文化博物馆;

★修建一个三星级饭店、璧城及璧南河沿岸凤文化景观造型设计;

★龙梭山桃花园生态观光休闲项目开发;

△文庙旅游观光项目开发。

(2)青龙湖—凤湖仙山旅游区:

★神秘谷、白虎谷、古老城、铁围寨的开发与青龙湖景区开发一体化;

★凤湖仙山的凤仙文化系列项目开发与园林绿化、基础设施建设;

△青龙湖的水上娱乐深度开发,山上生态旅游项目开发。

(3)缙云后山旅游区:

★五龙到阳龙村旅游道路工程项目建设,建设阳龙村“世外桃源”农庄;

△恢复修建云峰寨;

△环保教育基地建设。

(4)白云湖-丁家旅游区:

★白云湖如意农庄扩建、巴渝八大节庆庄、姻缘庄、八卦女儿楼、后山生态旅游项目续建;

★青杠“中国情爱文化谷”项目开发;

★来凤美食一条街;

★丁家重点发展几家花卉园农家乐;

△璧青公路沿线两边景观建设;

△荷香苑度假村的扩建。

(5)金堂湖旅游区:

★恢复建设天主教堂露德堂;

★法国风味的乡村农庄修建;

△改善景区内外交通条件。

2.中期(2006—2010年)重点建设项目

(1)璧城中心旅游区:

★璧城旅游中心面貌和地位基本形成,重点建设陇上美食城、旅游商品购物城;

★建成璧温泉-金剑山旅游度假区;

△茅莱山开发。

(2)青龙湖—凤湖仙山旅游区:

★各个景区综合开发连成一体,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建设三江峡度假区。

(3)缙云后山旅游区:

★中草药“百草园”建设项目;

★建设八角天池度假村;

★“静态旅游”项目;

△干湿龙潭景点开发;

△天池竹海景点开发;

△修建农事民俗馆。

(4)白云湖-丁家旅游区:

★白云湖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申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璧青公路沿线高效生态观光农业开发项目;

★在丁家建设重庆最大的花卉苗圃生态旅游及农家乐群项目;

★民间游戏活动项目;

△来凤古驿道牌坊群恢复项目;

△来凤翰林院开发项目;

△马坊汉代画像石棺、漫水湾白鹭群、水上娱乐旅游项目。

(5)金堂湖旅游区:

★建设金堂湖水上娱乐世界;

★重庆最大的异国浪漫婚礼度假旅游项目开发。

(6)登云坪旅游区:

★古寨皇城开发;

★申报市级风景名胜区;

△生态观光农业及农家乐项目;

△广普柑桔园和花卉苗圃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开发。

3.远期(2011—2015年)重点建设项目

进一步完善旅游项目建设,两条旅游环线最终形成,旅游业发展的旅游效益和产业带动效应充分体现出来。

(1)青龙湖—凤湖仙山连接缙云后山以及与缙云前山的通道建成,青龙湖、凤湖仙山、缙云后山两个旅游区一体化开发建设;

(2)陇上—青杠—丁家(金堂湖)旅游经济带的格局业已形成,并向周边辐射,开发梅井山等景区组建南部旅游网络。

四、特色旅游项目建设

陇上县在规划期间应建设以下特色项目:

1.皮鞋城旅游项目

2.鱼乐城旅游项目

3.凤湖仙山“凤源流”项目

4.“金凤凰园”项目

5.古寨旅游项目

6.丁家花卉苗木生态农业休闲旅游项目

7.龙凤婚庆旅游项目

8.定向运动旅游项目

9.军事拓展游乐项目

10.静态旅游项目

11.情爱文化谷旅游项目

12.图腾文化旅游项目

13.民间游戏活动旅游项目

 

第七章陇上县旅游产品规划

一、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1.集中抓好传统观光型产品的深度开发和更新优化。

首先集中挖潜,抓好传统产品的深度开发,如金堂湖的婚礼度假游、丁家花卉苗圃农家乐、璧城镇皮鞋城产业旅游等使观光项目和内容由单一变为丰富多样;其次是改进产品组合,配套开发包括乡土、民俗、宗教活动、民间技艺表演等参与性、观赏性强的项目。

2.着力开发旅游精品,推出文化品位高,配套设施完备,管理先进、服务上乘的名牌产品。

目前应优先启动一批有“重庆之最”称号的旅游景区(点)的建设,进一步深度开发青龙湖、白云湖旅游区,多方筹措资金为开发建设注入活力,启动以丁家为中心的重庆市最大的花卉苗圃观光旅游区;完善璧城镇皮鞋城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西南第一的皮鞋产业旅游区;加快金堂湖的游乐项目及环境绿化艺术建设,恢复教堂的原貌,并增加旅游功能设计,建成重庆最大的浪漫婚礼度假区;进一步加大力度对青龙湖配套设施的建设及景点的延伸开发,将铁围寨、古老城与青龙湖的开发融为一体,逐步开发缙云后山、登云坪等几大景区,形成陇上旅游产业的网络化格局。

3.依托重庆主城区,开发一批适应近郊短距离休闲旅游需求的观赏、游览、娱乐性旅游产品。

4.发展产业旅游,形成“大旅游产品”的格局。

陇上县旅游产品开发就是要充分将工业、农业建设、商业贸易与旅游功能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5.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创新文化旅游产品。

陇上县旅游产品的开打要好特色文化牌(以凤文化、饮食文化为主),开辟凤典故苑游、寻古怀旧游、民间文化游和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等文化旅游产品。

6.在不断推出包括观光、度假、专项旅游产品的同时,改进项目组合,搞好产品穿插,大力发展组合型、复合型、兼容型旅游产品。

7.积极发展横向联合,开发跨区旅游线路产品。

陇上县旅游产品开发要加强与周边县(区)市共生发展,在产品开发和联合促销上迈出扎实的步伐,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实现旅游客流和旅游经济交汇循环。

二、旅游产品的优化组合

(注:

带“★”号为重点产品;带“△”为次重点产品)

1.观光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1)近期(2001—2005年)

★璧城镇旅游形象工程开发项目

★璧南河沿岸景观开发项目

★璧城镇旅游广场工程:

增加游憩功能设施,修复文庙大成殿

△秀湖公园开发项目

△金堂湖园林绿化工程项目

△凤湖仙山湖面开发、园林绿化工程

(2)中期(2006—2010年)

★青龙湖景区的深度开发项目

★古老城、铁围寨景区的恢复建设项目

★金堂湖景区的深度开发项目:

改、扩建法国教堂——露德堂

★青杠—璧城镇公路沿线景观绿化工程

△缙云后山的综合开发项目

△登云坪古寨修建工程

(3)远期(2011—2015年)

★来凤翰林院修建项目

★来凤牌坊群、驿道恢复开发项目

★朝元寺牌坊开发项目

△梅景山景区开发工程

△鹭鸶山旅游观光项目

2.宗教朝拜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1)近期(2001—2005年)

★东林寺改扩建项目

★露德堂天主教项目

★龙桂寺建设项目

△白云湖复建佛荫寺项目

△青龙湖金田寺修建项目

△来凤大佛寺扩建项目

(2)中远期(2006—2015年)

★凤湖仙山的道教文化开发项目

△登云坪毗炉寺、香炉扩建项目

3.度假型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1)近期(2001—2005年)

★白云湖度假区的深度开发:

白云湖如意农庄扩建及特色菜餐饮开发,姻缘庄、八卦女儿楼项目开发、后山的深度开发

★青龙湖的综合开发项目

★金堂湖婚礼旅游功能设施建设

△璧温泉娱乐城旅游开发

△荷花苑度假村开发项目

△天池水上游乐园

△天池度假村旅游开发

(2)中期(2006—2010年)

★金剑山绿色野营营地建设

★凤湖仙山旅游综合开发

★缙云后山综合开发:

“静态旅游”项目

(3)远期(2011—2015年)

★三江水库旅游度假项目

4.商务会展型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陇上渝西会议展览中心

★陇上旅游博览会

★璧城皮鞋城博览会

△丁家花卉苗木交易中心的旅游开发

△丁家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的开发

5.绿色生态型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1)近期(2001—2005年)

★青龙湖生态旅游开发

★金剑山森林公园建设

(2)中远期(2006—2015年)

★白云湖后山生态旅游开发

★缙云后山生态旅游项目

6.健身康复型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1)近期(2001—2005年)

★白云湖水上娱乐健身俱乐部、跑马场、攀岩运动中心

★陇上体育馆增设项目

★陇上体育场修建项目

★璧温泉娱乐城建设

★民间游戏活动旅游项目

★金剑山定向运动旅游项目

△陇上县武术馆建设项目

△陇上保龄球馆

△陇上网球、羽毛球训练基地建设项目

△金堂湖水上运动基地建设项目

(2)中远期(2006—2015年)

★三江水库水上娱乐旅游项目

★白云湖射击俱乐部项目、白云湖健身中心综合开发

★金剑山微型高尔夫训练场项目

★陇上军事拓展游乐体验项目

★陇上缙云后山森林浴项目

△登云坪古寨攻寨演练项目

△陇上赛车俱乐部

△陇上举重摔跤俱乐部项目

7.观光农业型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1)近期(2001—2005年)

★龙梭山桃园花果观光旅游项目综合开发

★丁家花卉苗木观光农业综合开发

★优质梨果园生态农业观光开发项目

△重庆市果蔬菜优良种繁殖推广基地产业旅游开发

△野生珍禽养殖开发项目

△500万肉鸡、500万肉兔综合旅游开发

(2)中期(2006—2010年)

★陇上—青杠现代高新农业观光区综合开发

★青龙湖风景名胜区七蕊黄花、云雾茶观光农业旅游综合开发

★缙云后山“世外桃源”农家乐项目

△广普—马鞍村柑桔园建设项目

△五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产业旅游开发项目

△云坪肉兔养殖基地建设

(3)远期(2011—2015年)

△登云坪古寨生态观光农业综合开发

8.文化教育型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1)近期(2001—2005年)

★陇上特色文化博物馆

★陇上文庙大成殿恢复性建设

★状元奇观城旅游项目

△陇上科技博物馆

△缙云后山景区森林科考探秘教育基地

△陇上革命英雄烈士墓革命教育基地建设

(2)中远期(2006—2015年)

★凤湖仙山“凤源流”项目开发

★来凤百岁牌坊驿道“旧景”恢复建设

★图腾文化项目

△部队军营之旅

△冯、蒲状元旧居、坟墓开发项目

△五龙乡阳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