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教学教案下载样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1704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4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文化教学教案下载样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旅游文化教学教案下载样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旅游文化教学教案下载样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旅游文化教学教案下载样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旅游文化教学教案下载样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文化教学教案下载样章.docx

《旅游文化教学教案下载样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文化教学教案下载样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文化教学教案下载样章.docx

旅游文化教学教案下载样章

旅游文化教学教案下载-样章.doc

 

第三节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

文化与旅游关系紧密,不可分割。

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是中国旅游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一、旅游文化是旅游和旅游业的灵魂

(一)

1.旅游首先是一种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

Ø旅游是文化演进的历史

Ø旅游首先是一种文化活动和现象

旅游是人们求知的课堂

旅游是一种主动、积极、自由的文化活动

旅游是个体审美和个体人格的一种升华

旅游是文化交流的需要

2.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

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离开了文化旅游业就无从谈起

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都需要旅游文化来修复、开发、拓展、点缀、提高,同时旅游文化也能指导旅游者认识其中的至高价值,欣赏其中的至美特征,接受其中的至深哲理。

Ø旅游业新的发展点是文化

二、旅游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1.旅游文化与哲学

(1)哲学对旅游文化起指导作用

旅游的本质是追求自由。

而根据卢梭的《论自由》: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人的本质也是自由的。

要摆脱枷锁,取得自由,旅游便是最佳选择。

在这种哲学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旅游便以求得心灵上的解脱——自由作为旅游的最终追求目标。

像哲学的“天人合一观”一直号召人们投身于大自然,对旅游起积极的引导作用,也丰富了旅游文化内涵。

(2)哲学与旅游一身兼二任

在旅游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哲理,产生种种感悟。

如面对亿万年的化石、冰川、古墓而发人生苦短的感慨,而有人却以此自警自勉,更加珍惜时间,更加珍惜人生。

旅游是一种使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相融的活动,是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相互交流的过程。

旅游的积极作用就是要在旅游的过程中帮助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2.旅游文化与宗教——天下名山僧占多

宗教给人一种神秘、肃穆、精神、澄静感,从旅游角度认识有种休闲、探奇、感性、放松的功能。

其旅游价值主要在于:

一是宗教本身就是旅游资源,含有丰富的旅游文化内涵。

宗教独特的建筑使旅游者感受到世俗社会所没有的浓郁的神秘的气息。

二是宗教对终极价值的追求使劳累疲惫甚至迷失的心灵找到平衡的基点,慰藉的依靠。

3.旅游文化与文学艺术

(1)旅游文化与文学

Ø旅游产生了文学

旅游是文学创作赖以产生的手段和基础。

《腾王阁序》、《岳阳楼记》

Ø旅游丰富了文学。

Ø旅游文学是反映旅游生活的文学

Ø景以人传,景以文传,旅游文学丰富了旅游文化,丰富了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提高了旅游景点的知名度。

名人效应。

江山也要文人捧。

Ø因景成文,借文传景,文景相映,对自然景观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使自然景观笼罩上一层浓浓的文化氛围。

(2)旅游文化与艺术

Ø旅游与艺术的依赖和运用——离开了艺术,旅游就无法生动

许多旅游资源本身就是艺术。

Ø旅游对艺术发展的影响——旅游产生艺术,旅游推动艺术

如园林、亭台楼阁本意是为旅游而建的,却成为一件艺术品。

4.旅游文化与社会心理——指导基本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规范,指导生活目标。

5.旅游文化与风俗习惯

Ø旅游为民俗资料的传承做出贡献;

Ø旅游丰富了民俗内容;

Ø察风观俗是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

Ø民俗充实了旅游内容,丰富旅游文化。

总之,旅游文化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与许多学科存在交叉关系,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第二章旅游文化的历程与传统(对旅游的认识过程)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旅游文化发展的历程及其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影响,进而熟悉中国旅游文化的传统。

二、教学要求

1.掌握中国旅游文化发展的历程

2.掌握中国旅游文化传统

3.掌握中国旅游文化发展历程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影响

三、参考书目

1.甄尽忠.《中国旅游文化》,郑州:

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2.王会昌、王云海.《中国旅游文化》,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3.俞学才.《旅游文化》,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4.胡幸福.《中华旅游文化》,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5.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沈祖祥.《旅游文化概论》,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历程

2.中国旅游文化的传统

五、教学步骤

1.回顾上章内容,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时间3分钟;

2.分析、讲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3.总结概括本节所学内容,布置案例(或者习题)。

时间2分钟。

六、教学方式

1.多媒体教学为主

2.讲授为主,辅以案例分析。

七、教学时间6学时

八、作业要求

完成习题1,2

1.何谓玄游?

2.阐述中国旅游文化的附会传统,试举例说明?

九、教学内容(省略)

 

●景观文化一般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一是景观的形。

他是物质的外露的东西,是旅游者接触景观文化最初也是最直接的感受,是景观文化的外在表露,是景观文化的物化体现。

景观的形是可以仿造的。

二是景观的意。

他是文化的、内在的东西,是景观直接依托和体现的文化,是景观的小文化。

景观的意是无形的,是凝结在景观内的文化意识,是景观的文化内涵,是旅游吸引力的灵魂所在,是无法仿造。

自然景观的人化过程其实就是人赋予自然山水意的过程。

如不系舟多建有船首、船舱和船楼,然而不系舟的意义并不在于“形”,而是在于“意”,在于它的象征意义:

通常是园主人不满现实生活,追求遁世隐逸思想的折射。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古时文人以泛舟江湖,游历山水来化解自己胸中的愤懑。

上海豫园亦舫、苏州拙政园的香洲、岭南清辉园和余荫山房的船厅都是上述理想的物化体现。

而旅游只有观景与会意皆备,才能真正窥视景观的真面。

很多风景名胜之所以出名,并不在于其形,而在于其“意”。

岳阳楼之所以成为天下名楼,主要不是在于它的建筑,而是因为它所具有的韵味深长的文化内涵。

是范仲淹所抒发的心系国家安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

三是景观的背景文化。

是外在于景观的文化、思潮和社会。

景观的“意”受制于景观的“背景文化”,是景观的大文化。

不同的景观是人们不同生活方式、宇宙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思维方式和行为心理的反映。

所以只有对景观的社会背景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能读懂景观的意。

中国古典园林的兴起本身就与士大夫以心性作为立足点的中隐意识紧密联系。

封建时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希望既能超脱身在朝野的烦扰与羁绊,又不必遁隐山林,忍受寂寞与清苦,这样就有园林的兴起。

所以中国的园林一方面追求静境,另一方面又取法自然。

四是景观的阅读文化。

他是旅游者对景观的认识、理解和利用,是旅游者的审美活动。

因为个人所拥有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并不相同,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美学趣味、评论标准,常常会对同一景观品出许多不同的味道。

景观阅读的最高境界不是走马观花式旅游所能实现的,而是需要细心品评鉴赏才能得到的。

 

第一节旅游文化的历程

在了解了旅游与文化的基本内涵及中国旅游文化的独特性后,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过程。

一、旅游文化的形成期——秦汉

1.先秦——由神本走向人本旅游文化

(1)旅游形式

皇帝巡游:

当黄帝政权稳固,被尊为黄帝时,就开始“旁行天下”了。

为此,他发明了舟车,使旅行更为方便。

安徽的黔山因黄帝的游玩驻留而被称为“黄山”。

继黄帝之后,尧、舜、禹个个都是旅游爱好者。

修“好远游,舟车所至,足迹所达,靡不穷揽。

故祀以为祖神”,修成为了古人心中的旅游之神,古人每当外出旅游时,都要先祭祀祖神,是为祖道,或祖饯。

尧去西方拜见西王母,此后到西方拜见西王母成为了华夏帝王的西游情结,只要有可能都要做昆仑游。

舜死于“巡狩”南方,最终死于苍梧之野。

其妻娥皇、女英闻讯循迹寻夫,也身投潇湘。

湘妃竹。

夏朝太康是历史上第一个因游玩而丧国的,整天耽于游猎。

继位两年后的一天,他带着宠妃和亲信去游猎,竟然一去十旬不归,且不知去向,朝野为之一片混乱。

后弈乘机造反,夺取政权。

后羿夺了夏朝的王位。

他仗着射箭的本领,也作威作福起来。

他和太康一样,四出打猎,把国家政事交给他的亲信寒浞(音zhuó)。

有一次,后羿打猎回来,寒浞派人把他杀了。

周朝开始,“巡狩”成为一种制度。

周代昭王姬瑕及其子穆王姬满,其孙历王姬胡、历王儿子姬静,幽王宫涅,个个是旅游爱好者。

游学----孔子携弟子游学。

有着高尚文化情操的、有着强烈求知欲望与较高审美素养的文化人,在审视大自然的过程中,不忘寻觅大好河山中蕴藏的自然美和高尚品格(山水比德说)。

寓教于游。

游说----孔子、孟子。

孔子在鲁国惨淡经营几十年,当上了司空、司寇,本想能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谁知齐国使了个奸计,80个美女,120匹好马,把鲁定公弄得晕晕乎乎,早不把孔子放在心中。

孔子一怒之下,“道不合不与为谋”,于是带上弟子周游列国。

(2)旅游产品

Ø连云港将军崖壁画——民族风情旅游鼻祖(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

Ø甲骨文——旅游文化的载体(甲骨文本身是文物,而由其延伸的文字成为旅游文化载体之一,像周易、四书五经等文学典籍都为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而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中国旅游永远的魅力所在。

Ø司母戊鼎——精美的旅游文物(本身不但是一件精美的艺术文物,而且是中国祭祀文化的象征,折射出封建社会特有的宗教情感、观念和理想,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Ø诸子百家争鸣——确定了中华文化的人文主题:

重伦理道德和个人修养的实用的、理性的价值标准。

不同区域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产生不同的作用:

①齐鲁地区

齐都临淄是文人聚集之地,对旅游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中国旅游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近游观——重人伦的文化,当孝子为家庭。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提倡郊游,将郊游看做是修养身心、陶冶性情的生活方式。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远游观——志在四方,为国为君建功立业。

当忠臣为国家。

桑弧蓬矢,志在四方。

小男孩一生下来,家长就用桑树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去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通过这种仪式,希望孩子长大后志在四方,建功立业。

既然志在四方,就少不了远游。

义利观——重义轻利。

先义后利,见利思义,重义轻利。

旅游本质具有自由性和非功利性,所以孔子义利观对旅游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而西方探险旅游则带有明显的伊利观,如15世纪哥伦布航海日记:

我很细心,不辞烦劳,注意其间有无黄金。

我国的张骞出西域是为政治而非经济,明朝郑和下西洋也是为了和各国取得联系,使臣所到之处,照例是先读永乐皇帝的诏书,给所在国国君赠送礼物,随后便是采购珍奇物资,从无掠夺所经过国家的事情发生。

尚古观——信而好古,述而不作。

为文化遗产和文物遗迹的保存立下了汗马功劳。

尚故意识对后世的影响:

✧评价旅游景点越古越好;

✧杜撰名胜,抬高身价;

✧沿波讨源,重视古人古事的介绍

与民同乐——贤者与民同乐,故能乐其乐。

重民传统体现在历代帝王不敢恣意远游。

在中国古代,凡敢置国家大事、民众疾苦于不顾,而一味远游者,几乎无一例外地要受到舆论的谴责。

把旅游看成是政治的一部分,不肯轻易脱离政治来谈旅游。

山水比德说——主张游山观水,用山水比喻象征人的道德精神,(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色彩。

不同的旅游需求,由于不同的旅游个性而产生了不同的旅游效果。

山水比德说将人类对大自然的恐惧转化为人类可以理解的知己力量,将大自然从神秘异己变为理解亲和,表明人的山水意识已经从神的羁缚中解放出来,因而进入了人类与山水融合的新时代。

旅游场景中儒家的仁者心境:

挺拔昂扬的山岳,恒古不变,山上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仁者穿戴齐整,态度温和庄重,面对静谧的高山,悠然豁达地审视,心中感叹万物流转,光阴荏苒,似乎从博大的景物中,静观了天地之心对一切生物的厚爱。

山巍峨高耸,胸纳诸类,养鱼万物;山润泽大地,遍予而无私。

山水比德说的意义:

♦一方面反映了儒家重人伦的色彩,自然的美要经过“人化”之后,要体现出一种伦理关系上的德,才具有美的价值,带有一种牵强附会的感觉。

♦另一方面,又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

山水比德说将人类对大自然的恐惧转化为人类可以理解的知己力量,将大自然从神秘异己变为理解亲和,表明人的山水意识已经从神的羁缚中解放出来,因而进入了人类与山水融合的新时代。

♦最后,山水比德说为旅游活动在人生中的崇高地位的形成奠定了哲学和美学的基础。

两千多年来,中国人几乎无不受孔子这两句话的影响,到大自然中去旅游赏美,美化心灵与激发艺术灵感。

由孔子所总结的欣赏自然美的传统,代代相续,流传至今。

欣赏,能得到美的巨大感染力,它能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使人忘忧去烦,消除杂念,到达纯净自由的精神境界。

构成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名山大川,承天地之灵气,接山水之精华的思想,是中国旅游文化的一大特色。

♦孔子这种比德论的山水审美观虽然还没有在纯粹意义上达到山水审美的超然境界,但对后世的影响却连绵不绝。

②楚文化区

以老庄为代表的早期道家先哲们认为旅游就是人们投身于大自然中,获得悠然自得的感受和精神上的满足与自由,并认为这种感受和精神上的满足和自由来自于自然界的天然美。

天地自然之美是客观存在的: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老庄的自然说的审美观使得旅游变得更轻快、烂漫,更富有朝气和活力。

庄子逍遥游,神与物游,是一种艺术化的人生态度,对于欣赏我国的旅游文化,将身心与大自然融合,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美好境界,对以后历代旅游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逍遥游是一种旅游哲学,是在人类不自由的社会条件下要求精神解放,是庄子站在哲学的角度对自然进行欣赏,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庄子对旅游的贡献:

道法自然的旅游氛围:

美在自然,天放而成,天机独得。

道法自然,天趣自然。

自然说的旅游审美主张是旅游变得更轻快、烂漫、更富有朝气和活力。

一方面,他还原了自然山水作为审美对象的本来地位,其次它奠定了中华民族自然审美意识的主要原则,即崇尚朴素、淡雅和自然。

三是自然说热爱自然,尊重自然,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审美态度对保护自然资源和旅游环境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鲲鹏图南的远游精神:

鹏程万里,青云直上。

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浪漫主义,借旅游寄托自己的理想,将现实与虚幻结合。

在庄子看来,现实中的旅游是不自由的,他受着种种条件的限制,不自由的旅游不是真正的旅游,真正的旅游应该是“逍遥之游”:

具有自由性和非功利性,雀跃而游,不知所求。

性命兼修的旅游养生思想:

食气、养形。

食气即气功。

虚静的旅游方式:

清心寡欲,产生超级解脱,达到人生的终极目标。

神与物游的旅游审美

豪迈奔放的旅游风格:

鹏程万里的旅游风格,对后人旅游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是增强了对旅游客体的丰富的想象和幻想色彩。

二是增强旅游主体的审美情感和能力。

屈原的诗歌也为中国旅游文化添上厚重的一笔。

屈原对祖国山河充满强烈的感情,激发后人对祖国名山胜水的向往,奠定了旅游的文化基础。

屈原以“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鼓励后人要做远程旅游。

屈原的上下求索和庄子的鹏程万里是古人幻想旅游的两个实例,表现了古人探险旅游的设想。

③吴越地区

釉陶、丝绸、青铜是良渚文化的印证。

吴越人的崇奉鬼神、纹身等习俗,都是旅游资源。

④巴蜀地区

悬棺、歌舞。

丰富了旅游娱乐活动。

2.秦汉时代的壮游

旅游观念发生了转变——认为旅游有许多好处,观风察政,养身修性,格物致知,愉悦人生。

由于观念的转变,秦汉的旅游颇为兴盛:

(1)旅游者的广泛性大为增强:

Ø皇帝巡游:

秦始皇继承周朝的“巡狩”制度,使巡游天下成为他在位12年中耗时最多、用力最勤的一件国家大事。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从齐鲁儒生那里拣来“封禅学说”,带领三万人的封禅队伍,从长安出发,浩浩荡荡,一路东行,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来到泰山脚下,凿山开道,摆开仪仗,轰轰烈烈地登上泰山山顶去祭祀上帝,是为“封”,在泰山脚下祭祀地,是为“禅”,表示自己出自于“天命”。

秦始皇称帝的第二年,便开始巡游,先后共进行5次远途巡游。

勒石记功,立石歌颂自己的功德,泰山五大夫松亭;奠定封禅制度;开辟海上巡游(徐福出海寻求仙丹,现有没有找到,倒是开辟了中国到日本的航路,对中国后世海上旅行影响颇大)。

秦始皇一生不知疲劳的巡游,开启了旅游壮阔豪放的时代风格,而他自己最终也是死在旅途上,与一车臭鱼一起拉回了咸阳。

汉武帝在位几十年共巡游30次。

泰山无字碑。

——开辟了许多道路,为旅游设施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立石刻碑,留下许多文物古迹,提升了巡游地的文化内涵,是现代访古思幽旅游的基础。

Ø出使西域:

张骞,公元前138年和119年,两次出使西域。

第一次历时12年,达到大月氏---今阿富汗境内,第二次大到中亚。

为丝绸之路做好铺垫。

班超,投笔从戎,为恢复一度中断的丝绸之路,受汉明帝之命,率36名随从出使西域,以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英勇果断,袭击匈奴使者100多人,经过30余年的努力消除匈奴的干扰,挫败匈奴对南道各国的控制,使之尽归于汉,重新恢复丝绸之路。

Ø商贸旅行:

丝绸之路。

全长1000多公里,设立有驿站,备有马车、骆驼供行人使用。

Ø学术行游:

《史记》,是中国修学旅游的象征。

司马迁为了写一部真实可信的内容丰富的历史著作,决定出外旅行,进行历史事实的考证。

Ø平民旅游;春游和秋游。

(2)旅游的设施大为发展——道路和旅馆

秦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空前庞大的帝国,保证皇权能及时触及每一个角落,秦始皇先自己西北试游一次,发现交通阻赛,原六国道路各不相接,大小不一,关隘重重。

于是他一方面要求天下“车同轨”,一方面拆除各处的关隘险阻,修筑道路,不惜倾全国之力,先后以咸阳为中心,修“驰道”两条,一条向东直达黄海边,一条向西直达东海边。

路的质量标准极高(路宽70米,中间为御道,两边为人行道,道编植树,每5公里设一亭,食宿邮传设施皆配套建成)。

后又从咸阳向西北到九原(今包头)修“直道”,全程约1400公里。

在通往西南的方向上修有“五尺道”,抵达云南曲靖。

南向则于岭南修“新道”四条。

除了道路,还修了“灵渠”水路,沟通长江水系和漓江水系。

(3)旅游的文化内容更为丰富

除旅游文学外,山光水色,市井风貌、民间风俗和异域奇闻都在散文诗歌中有所表现。

总之,秦汉旅游文化呈现出一种特别宏阔的气势,极尽多元开放之特色。

二、旅游文化的勃兴期——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个360年混战的时代,人们为了对抗现实,不得不寻求一条精神出路:

把灵魂放逐于自然山水的旅游活动中,所以魏晋南北朝是旅游文化的勃兴期。

其主要标志是:

●以形媚道、澄怀味象的审美情趣的提高;——儒家的山水比德说只注重自然美的社会属性,而忽视了其自然属性,对自然美本身所具有的线条、形体、色彩、气韵等美学内容,缺乏应有的关照。

而以形媚道则确认自然界存在的形式美。

“澄怀”要求人们在欣赏自然山水时应该具有纯洁的审美心理,应有清虚淡泊的内心境界,排除一切杂念;“味象”是人们在澄怀的前提下的一种审美手段,即观察形象、感受形象、鉴赏形象、描募形象,“味象”的境界的高低是与澄怀的素质修养有直接关系的。

自然山水是形中寓神,南朝宗炳的“以形媚道”的核心在于确认自然界存在的形式美,而这种有形的自然形势之美是来源于无形的“自然之道”。

●玄游、仙游、释游新型旅游的兴起;

Ø玄游:

追求在山水之中寻求哲理。

玄,本来是指道家精深奥妙的哲理。

语出《劳子》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后来,人们把魏晋时申王弼、郭象等人倡导的以老庄思想为本的哲学称之为玄学。

玄学论有无,折名理,主清净,重自然,强调万物一体,师友造化。

当时的文人,不管出身势族或寒门,皆漠视俗务,清谈玄虚,适意自然,钟情山水,形成了一种诣在参悟玄机、印证玄理和陶冶自然之情、自然之性的游览山水的风尚,这种旅游就称为玄游。

“向谁求取玄元理,多拜名山作法师”道出玄游的奥妙所在。

当时曹氏当权,为政治需要和自身的文学爱好,也搞了些用人唯贤的政策,天下文人雅士于是纷纷云集在曹氏父子旗下。

无奈政治风云变幻,天下大势统归司马懿之后,司马懿对曹氏集团及其附庸的文人雅士大开杀戒。

这些文人雅士于是个个学乖,坐而论道,闭口不谈政治,不谈人事,请谈玄虚之风云而生。

玄游实际上成了一些人逃避现实的借口,在政治失意、精神空虚、思想痛苦之中,转向自然山水去抒发感情,寻找平衡,与田园郊野为友,并从中参悟玄机,印证玄理、安抚人生、陶冶性情,成天讲潇洒,标榜清高(如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装腔作势,以参政为俗,以随俗为耻。

玄游的代表人物是竹林七贤:

由于当权的司马家族党同伐异,弄得正直的官吏和读书人朝不保夕,处境十分险恶,他们思慕老庄,研究玄学,日以玄谈为荣,以玄游为尚,以山水为友。

《世说新语.任诞》记载,名闻遐迩的阮籍、嵇康、向秀、刘伶、阮咸、王戎、山淘等,年轻时相见恨晚,常常千里相聚会,联诀出游,于碧绿幽静竹林里肆意酣畅,热中玄谈。

陶渊明谢灵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玄游家)王羲之(首创兰亭游集,是魏晋南北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玄游集会)贾思勰(《齐民要术》)郦道元(《水经注》)。

玄游,山水已不仅是一种物质,而更重要的是一种自由,一种精神,一种适宜适性的格调,以游历山水吟诗、作画、悟道为名,去寻求自由、潇洒、清雅、脱俗,开始以一种超凡脱俗的虚静的心胸面对山山水水,欣赏领略山水之美,进入了中国美学史上真正意义的山水审美阶段。

Ø释游即佛游,因佛教创始人是释家牟尼,所以称为释游。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动荡和政治黑暗,为宗教的畸形发展提供了滋长的温床。

在现实中看不到出路的人,往往需要精神上的寄托与平衡。

释游是一种为传经、取经或居静修行、坐谈佛理或朝拜佛陀所开展的旅游活动。

在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乱,兵荒马乱、苦海无边,佛教以其大慈大悲、普济众生、因果报应的教义赢得了各层次人群的信仰,释游因之盛行。

释游有两种形式,一是为传经、取经开展的中外修学旅游,代表人物有佛图澄、鸠摩罗什、达摩、朱士行、法显。

二是居静休闲、清谈佛理而开展的山水旅游。

代表人物有于法兰、支道林、释道安、慧远等。

Ø仙游:

是人们追求成仙而辗转奇山异水的一种旅游活动。

仙游的产生与道教密切相关。

道教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

要达到这个目标,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养气服食,二是仙人点化。

养气服食必须寻觅具有仙风道骨的奇山异水。

葛洪、陆修静、陶弘景为了收集道教的神术仙方,广游大江南北。

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旅游的开展,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景观,并产生了宗教旅游文化。

工整的、肃然的道观,香火缭绕,辉煌的寺院,雄伟的石窟,庄严的浮屠等宗教建筑艺术,遍布于祖国各地,给多元化的旅游文化增添了庄严的宗教蕴涵。

六朝时开发出来的道教名山:

青城山、罗浮山、茅山、龙虎山等。

佛教名山:

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

甘肃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新疆龟兹石窟。

●妇女郊游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也是妇女地位相对较高的时代。

妇女可抛头露面,郊游成风。

●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文的开创;

谢灵运(385-433)的山水诗。

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但他当官从不专心,20多岁供职军队文官,跟着军队东奔西跑,嘴里老爱贬诽朝廷,结果被贬到今浙江温州担任太守。

他对政事仍然毫不关心,成天出去游山玩水,后来索性辞官。

他发明了登山鞋——谢公履。

由于家资雄厚,他的旅游除皇家外,也许是中国历史上私家旅游最为排场的了:

通常是几百仆人和门生前呼后拥,甚至专为旅游而筏木铺路。

他在旅游过程中常常抑制不住诗兴大发,留下了许多诗作。

与各类旅游景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文是旅游者对旅游景观的鉴赏,是旅游景观的点睛工作,是旅游者识景的一把钥匙,是中国山水文化的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