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资格考试《中国法律史》考前练习第8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1436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资资格考试《中国法律史》考前练习第8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从资资格考试《中国法律史》考前练习第8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从资资格考试《中国法律史》考前练习第8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从资资格考试《中国法律史》考前练习第8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从资资格考试《中国法律史》考前练习第8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资资格考试《中国法律史》考前练习第8套.docx

《从资资格考试《中国法律史》考前练习第8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资资格考试《中国法律史》考前练习第8套.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资资格考试《中国法律史》考前练习第8套.docx

从资资格考试《中国法律史》考前练习第8套

2020年从资资格考试《中国法律史》考前练习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

18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

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70题)

1.《大清新刑律》的特点不包括:

()

A.是一部专门的刑法典

B.采用西方刑法典的结构

C.确立新的刑罚体系并大量采用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刑法原则

D.维系了以往的传统旧律结构

2.元代人在《唐律疏议序》中说:

“乘之(指唐律)则过,除之则不及,过与不及,其失均矣。

”表达了对唐律的敬畏之心。

下列关于唐律的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2016年卷一17题,单选)

A.促使法律统治“一准乎礼”,实现了礼律统一

B.科条简要、宽简适中、立法技术高超,结构严谨

C.是我国传统法典的楷模与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

D.对古代亚洲及欧洲诸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其立法渊源

3.周代统治者尊重和善于利用传统习俗的规范作用,强调“礼从宜,使从俗”(《礼记》);《左传》中告诫后人:

()

A.“人弃常则乱兴”

B.“人弃君则妖兴”

C.“人弃常则妖兴”

D.“人弃常则贼兴”

4.宋代神宗时,在中央设置“编敕所”。

其目的是:

()

A.作为司法审查机关

B.解决积案问题

C.确保官员的申诉权利

D.进行编敕

5.下列有关清末修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清末修律的发生时间上早于预备立宪

B.清末修律的主要目标在于“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

C.西方列强有关放弃领事裁判权的允诺促进了清末修律的开展

D.清末各项近代法律的起草是由修订法律馆承担的

6.《大明律·名例律》中解释“谋”:

“称‘谋’者,二人以上。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明律仍然以为谋杀首先是二人以上共同犯罪

B.明律不承认一个人也可以成为谋杀罪的主体

C.明律中对一个人进行的谋杀即单独谋杀的解释与唐律基本不同

D.明律没有继承唐律的做法

7.国民政府于1928年开始起草民法典。

1930年12月26日公布第4编《亲属》和第5编《继承》。

有关此两编,说法错误的是:

()

A.规定继承权受侵犯,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可以请求法院恢复原状

B.仍未确认妻子对丈夫财产的继承权利

C.废除了旧法中长期沿用的宗祧继承制度

D.其相关判例、解释例还规定了直系血亲卑亲属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8.清末修律中首次引入罪刑法定原则的刑法典是:

()

A.《大清律例》

B.《大清现行刑律》

C.《大清新刑律》

D.《暂行新刑律》

9.对明代都察院司法执掌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复核或审理直隶及各省职官犯罪案件

B.复核或审理京师职官犯罪案件

C.不复核或审理京师斩、绞监候案件

D.复核或审理直隶及各省斩、绞监候案件

10.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构是:

()

A.谘议院

B.资政院

C.立宪议会

D.立宪院

11.据史书载,以下均为秦朝刑事罪名。

下列哪一选项最不具有秦朝法律文化的专制特色?

(2011年卷一16题,单选)

A.“偶语诗书”

B.“以古非今”

C.“非所宜言”

D.“失刑”

12.国民政府仿效资产阶级国家诉讼程序的法律原则。

在《民事诉讼法》中规定有“一告九不理”——对九种提起的诉讼不予立案处理。

下列表述错误的有:

()

A.管辖不合规定不受理

B.当事人未成年不受理

C.未经合法代理不受理

D.起诉不合程式不受理

13.清末修律时,修订法律大臣俞廉三在“奏进民律前三编草案折”中表示:

“此次编辑之旨,约分四端:

(一)注重世界最普通之法则。

(二)原本后出最精确之法理。

(三)求最适于中国民情之法则。

(四)期于改进上最有利益之法则。

”关于清末修订民律的基本思路,下列哪一表述是最合适的?

(2013年卷一17题,单选)

A.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坚持德治、排斥法治

D.抛弃传统、尽采西说

14.国民政府于1928年开始起草民法典:

该民法典大量吸收了西方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在婚姻家庭制度方面进行大幅修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仍未确立婚约应由男女当事人自行订定的原则

B.规定未成年人的婚姻应征得法定代表人的同意

C.明确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

D.在父母与子女关系上,明确了以父权为中心的家长制度

15.据孙中山所设计的《建国大纲》,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北伐”成功,宣布:

()

A.“军政时期”开始

B.“训政时期”开始

C.“训政时期”结束

D.“宪政时期”开始

16.下列有关清末司法机构调整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法部专掌全国司法行政事务,不再承担审判职能

B.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专掌审判

C.实行审检分署,检察厅负责对刑事案件实行审判监督

D.建立新式监狱。

改良狱政管理制度

17.关于中国古代法律历史地位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2年卷一18题,单选)

A.《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

B.《北魏律》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

C.《宋刑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仅含刑事内容的法典

D.《大明会典》以《元典章》为渊源,为《大清会典》所承继

18.杜甫有诗云: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对诗歌涉及的典当制度,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

A.唐代的典当形成了明确的债权债务关系

B.唐代的典当契约称为“质剂”

C.唐代的典当称为“活卖”

D.唐代法律规定开典当行者构成“坐赃”

19.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1年卷一21题,单选)

A.《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后正式颁行的宪法

B.《临时约法》设立临时大总统,采行总统制

C.《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

D.《临时约法》确立了五权分离的原则

20.秦代经常使用“髡”“耐”“完”等耻辱刑。

其中,剃光犯人头发的耻辱刑指:

()

A.耐

B.髡

C.完

D.鬓

21.对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制定的《暂行新刑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律在《大清新刑律》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B.该律仍包含许多带有明显帝制性质的名词概念以及与“民国国体”相抵触的条文

C.该律与《大清新刑律》少有实质区别

D.该律从1912年施行,直至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刑法典颁布

22.“名例律”作为中国古代律典的“总则”篇,经历了发展、变化的过程。

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正确的?

(2013年卷一18题,单选)

A.《法经》六篇中有“具法”篇,置于末尾,为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则的规定

B.《晋律》共20篇,在刑名律后增加了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

C.《北齐律》共12篇,将刑名与法例律合并为名例律一篇,充实了刑法总则,并对其进行逐条逐句的疏议

D.《大清律例》的结构、体例、篇目与《大明律》基本相同,名例律置首,后为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

23.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吸收了中西方的思想,其中属于中国传统部分的是:

()

A.司法权,行政权

B.行政权、监察权

C.监察权、考试权

D.行政权、考试权

24.《法经》六篇相当于后世《名例律》渊源的是:

()

A.《囚法》

B.《盗法》

C.《杂法》

D.《具法》

25.《唐律·名例律》规定:

“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

关于唐代类推原则,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4年卷一17题,单选)

A.类推是适用法律的一般形式,有明文规定也可“比附援引”

B.被类推定罪的行为,处罚应重于同类案件

C.被类推定罪的行为,处罚应轻于同类案件

D.唐代类推原则反映了当时立法技术的发达

26.清末变法修律之际,上奏“变法奏议三折”,要求实行变法的是:

()

A.康有为

B.沈家本

C.张之洞、刘坤一

D.伍廷芳

27.下列有关清末商事立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清末商事立法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B.《钦定大清商律》是清朝第一部商律,包括《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

C.《大清商律草案》是由修订法律馆起草的,但未能正式颁行

D.除商法外,清政府还公布了《银行则例》《运送章程》等单行商事法规

28.清末“预备立宪”活动中最先颁布的文件是:

()

A.《钦定宪法大纲》

B.《钦定逐年筹备事宜清单》

C.《预备立宪上谕》

D.《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29.宋承唐律,仍实行唐制“七出”、“三不去”的离婚制度,但在离婚或改嫁方面也有变通。

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变通规定?

(2012年卷一16题,单选)

A.“夫外出三年不归,六年不通问”的,准妻改嫁或离婚

B.“妻擅走者徒三年,因而改嫁者流三千里,妾各减一等”

C.夫亡,妻“若改适(嫁),其见在部曲、奴婢、田宅不得费用”

D.凡“夫亡而妻在”,立继从妻

30.宋代把犯人推翻原来的口供称为:

()

A.反言

B.翻复

C.翻异

D.反供

31.明代九卿会审的九卿没有:

()

A.通政使

B.锦衣卫

C.大理寺卿

D.都察院左都御使

32.1911年公布的《十九信条》的特点是:

()

A.扩大了皇族内阁的权力

B.扩大了百姓的权利

C.缩小了国会的权力

D.扩大了国会和内阁总理的权力

33.关于宋代法律和法制,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宋刑统》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

B.宋代法律因袭唐制,对借与贷作了区分

C.宋仁宗朝敕、例地位提高,“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于敕、例”

D.宋建隆四年颁行“折杖法”

34.关于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10年卷一15题,单选)

A.“八议”制度自曹魏《魏律》正式入律,其思想渊源为《周礼·秋官》的“八辟丽邦法”之说

B.“秋冬行刑”制度自唐代始,其理论渊源为《礼记·月令》关于秋冬季节“戮有罪,严断刑”之述

C.“大诰”是明初的一种特别刑事法规,其法律形式源自《尚书·大诰》周公对臣民之训诫

D.“明刑弼教”作为明清推行重典治国政策的思想基础,其理论依据源自《尚书·大禹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之语

35.下列有关《大清新刑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大清新刑律》抛弃了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以罪名和刑罚等专属刑法范畴的条文作为法典的唯一内容

B.《大清新刑律》确立了新刑罚制度,规定刑罚分主刑、从刑

C.《大清新刑律》于1911年1月25日由清政府公布并正式施行

D.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但仍保持旧律中维护专制制度和伦理的传统

3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依照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规定参议院拥有的权力不包括:

()

A.立法权

B.弹劾总统权

C.弹劾副总统权

D.弹劾并罢免总统权

37.国民政府标榜结束“训政”,实行“宪政”所制定的法律文件是:

()

A.《国民政府组织法》

B.1936年5月5日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C.1947年1月1日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

D.“双十协定”

38.国民政府仿效资产阶级国家“自由心证”的法律原则。

1935年《刑事诉讼法》第269条规定:

()

A.“证据之证明力,由法院自由判断之。

B.“证据之证明力,由法院依法判断之。

C.“证据之证明力,由法院依事实判断之。

D.“证据之证明力,由法院依经验判断之。

3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较秦汉时期有了较大发展,其中确立于这一时期并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制度是:

()

A.春秋决狱

B.朝审

C.死刑复奏

D.秋冬行刑

40.清末,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外交困。

李鸿章谓之“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整个近代史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为中国之崛起殚精竭虑,艰苦探索。

关于他们的法律思想,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沈家本作为清末修律的代表人物,强调宪政共和,实行法治,司法独立,保障人权,严禁刑讯

B.孙中山先生受到西方国家三权分立思想的影响,在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基础上,将我国传统的考试制度和监察制度纳入其中,形成了五权宪法

C.宋教仁主张主权属于全体国民,成立共和立宪国家,建立责任内阁,推行议会政治以监督政府

D.宋教仁同时强调划分中央与地方权限,对外行政权归于中央,对内行政权归于地方

41.1948年国民政府颁布《特种刑事法庭组织条例》,下列表述错误的有:

()

A.分中央、高等特种刑事法庭二级

B.中央特种刑事法庭隶属最高法院

C.高等特种刑事法庭受理《戡乱时期危害国家紧急治罪条例》所规定的案件

D.中央特种刑事法庭复判高等特种刑事法庭判决的案件

42.下列对清末官制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刑部改为法部,大理寺改为大理院

B.户部改为财政部,兵部改为陆军部

C.在中央设置资政院,随后在地方设置咨议局

D.取消军机处、内阁,外务部、吏部照旧

43.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常会召开172次会议,制定并通过《训政纲领》六条,作为“训政时期”政纲,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确立国民党为最高“训政”者

B.蒋介石以党总裁身份直接控制政治会议,集党、政、军权于一身

C.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D.规定“政权”和“治权”的划分

44.唐代的“六赃罪”中不属于官员身份犯的是:

()

A.坐赃罪

B.受所监临赃

C.不枉法赃

D.枉法赃

45.以《北齐律》为蓝本的法典是:

()

A.北周律

B.隋律

C.北魏律

D.晋律

46.宋代路一级设置的案件审理机关称谓是:

()

A.提点刑狱司

B.提刑按察使司

C.肃政廉访司

D.巡按御史

47.有关清末修律,下列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A.日本人松冈义正参与了大清民律草案中总则、债、物权三编

B.《大清民律草案》的基本思路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

C.《大清新刑律》完成前的过渡性法典为《大清现行刑律》

D.《大清律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

48.下列有关《大清现行刑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大清现行刑律》是在对《大清律例》进行整体修改的基础上完成的

B.《大清现行刑律》废除了旧律中名例、吏、户、礼、兵、刑、工的传统体例

C.《大清现行刑律》对纯属民事性质的条款不再科刑

D.《大清现行刑律》仍旧保留了凌迟、枭首、戮尸、刺字等刑罚

49.《唐律》中规定了自首的原则,其中一条规定“遣人代首”是指:

()

A.被遣送之人自首

B.遣送官府自首

C.派遣官府人员接受自首

D.有容隐关系的亲属代为自首

50.有关“保安处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1928年颁布的《中华民国刑法》规定

B.适用对象为有犯罪行为者

C.处分种类仅限感化教育、监护处分、禁戒处分、强制工作四种

D.根据“保安处分”,政府认为谁是有“犯罪虞”的“思想犯”“阴谋犯”等,便可以关押教育,限制人身自由

51.清末中国司法权受侵害,对领事裁判权与会审公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观审制度是领事本人的专有权

B.治外法权不同于领事裁判权

C.领事裁判权即会审公廨

D.会审公廨受理的案件的主体均是本国人

52.主张“王、霸道杂之”,并诏令确定“亲亲得相首匿”原则的皇帝是:

()

A.西汉章帝

B.西汉文帝

C.东汉昭帝

D.西汉宣帝

53.清末修律过程中颁布的《法院编制法》,规定司法审判实行:

()

A.四级四审制

B.四级三审制

C.四级二审制

D.三级三审制

54.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死刑复奏制度”确立于:

()

A.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B.唐代初期

C.隋代后期

D.汉代前期

55.按照周代的礼制,解除婚姻的制度称为“七出”。

该七种离婚的条件包括:

()

A.前贫贱后富贵

B.不顺父母

C.服三年丧

D.有所娶无所归

56.明代霜降后,三法司会同在京王公大臣审理重囚的制度称:

()

A.九卿会审

B.三司会审

C.朝审

D.秋审

57.有关领事裁判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领事裁判权确立于1843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和随后签订的《虎门条约》

B.中国人与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间的诉讼由侨民所属国法院管辖

C.不同国家的侨民之间的争讼适用被告主义原则

D.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与非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之间的争讼,前者是被告则适用被告主义原则,后者是被告则由中国法院管辖

58.1928年国民政府颁行《中华民国刑法》,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部刑法由时任司法部长的王宠惠主持修订

B.以北京政府的《暂行新刑律》及《第二次刑法修正案》为蓝本修订

C.是我国历史上首部以“刑法”相称的刑法典

D.受德、意等国刑法内容影响,特别增加了《保安处分》专章

59.西周时期在审判中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方式“五听”中的“气听”指:

()

A.分析当事人的陈述内容

B.观察当事人陈述时的气色

C.观察当事人陈述时的呼吸

D.观察当事人陈述时的眼睛

60.清末修律过程中,大量法律最终未能正式颁布,下列法律得以正式颁布施行的是:

()

A.《钦定大清商律》

B.《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

C.《大清新刑律》

D.《大清民律草案》

61.有关《钦定宪法大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清廷宪政编查馆编订

B.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C.分正文“君上大权”和附录“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

D.形式上被迫缩小皇帝权力,相对扩大议会和总理权力

62.《汉书-陈宠传》就西周礼刑关系描述说: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

”关于西周礼刑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卷一15题,单选)

A.周礼分为五礼,核心在于“亲亲”“尊尊”,规定了政治关系的等级

B.西周时期五刑,即墨、劓、剕(刖)、宫、大辟,适用于庶民而不适用于贵族

C.“礼”不具备法的性质,缺乏国家强制性,需要“刑”作为补充

D.违礼即违法,在维护统治的手段上“礼”“刑”二者缺一不可

63.《中华民国民法》是“六法全书”体系的组成部分,有关该民法典说法错误的是:

()

A.采用民商合一的体例

B.肯定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下,习惯和法理可作为审判民事案件的依据

C.保留了旧法中长期沿用的宗祧继承制度

D.这部民法典的产生,改变了我国没有单独民法典、民事法律规范依附于刑法典的历史

64.关于秦代刑罚制度,下列哪一判断是错误的?

A.允许被判刑的人缴纳一定金钱或服一定劳役来赎免刑罚

B.年满15岁即需承担刑事责任,不能减轻刑事处罚

C.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加重处罚

D.重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

65.《唐律》规定,官吏犯罪需划分为公罪、私罪,处理上适用的原则是:

()

A.私罪从重,公罪从轻

B.私罪从轻,公罪从重

C.私罪、公罪酌情处理

D.私罪比照公罪加倍处刑

66.有关1931年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根本法的形式肯定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政权

B.采取二三院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国民政府设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

C.规定中华民国国民无男女、种族、宗教、阶级之区别,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D.规定国体“永为统一共和国”。

但人民的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权力的行使,由国民党政府训导之

67.民国期间,被人们戏称为“贿选宪法”的是:

()

A.1913年“天坛宪草”

B.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

C.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

D.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

68.下面关于礼与刑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刑的作用是“惩恶于未萌”

B.礼的作用是“禁恶于已然”

C.礼的作用是“禁恶于当时”

D.刑的作用是“惩恶于已然”

69.秦代“不直”罪和“纵囚”罪在《睡虎地秦墓竹简》所载律文中指:

()

A.罪应重而故意轻判为“纵囚”

B.罪应轻而故意重判为“不直”

C.应当论罪而故意不论罪为“不直”

D.不应当论罪而故意论罪为“纵冈”

70.对国民政府1935年刑法典表述错误的是:

()

A.是国民政府颁布的第一部刑法典

B.实行从新兼从轻原则

C.采取罪刑法定主义原则

D.依据社会防卫主义,实行保安处分制度

单选题答案:

1:

D2:

D3:

C4:

D5:

D6:

A7:

B

8:

C9:

C10:

B11:

D12:

B13:

B14:

A

15:

B16:

C17:

A18:

A19:

C20:

B21:

B

22:

C23:

C24:

D25:

D26:

C27:

B28:

C

29:

D30:

C31:

B32:

D33:

C34:

B35:

C

36:

D37:

B38:

A39:

C40:

A41:

B42:

A

43:

C44:

A45:

B46:

A47:

D48:

C49:

D

50:

D51:

B52:

D53:

B54:

A55:

B56:

C

57:

B58:

D59:

C60:

A61:

D62:

D63:

C

64:

B65:

A66:

B67:

C68:

D69:

B70:

A

单选题相关解析:

1:

本题考查的是《大清新刑律》的内容。

《大清新刑律》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较大的改动:

(1)抛弃了以往旧律“诸法合体”的形式,以罪名和刑罚等专属刑法范畴的条文作为法典的唯一内容,因而成为一部纯粹的专门刑法典;

(2)在体例上抛弃了以往旧律的结构形式,采用近代西方刑法典的体例将整部法典分为总则和分则两部分;(3)确立了新的刑罚体系,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从刑两种,采用了一些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刑罚原则和刑法学的通用术语,如罪刑法定主义、人人平等原则、正当防卫制度。

但对于传统旧律并没有做实质性的修改,特别是附录《暂行章程》依

2:

唐朝承袭和发展以往礼法并用的统治方法,使得法律统治“一准乎礼”,真正实现了礼与法的统一。

故A项正确。

唐朝立法以科条简要,宽简适中为特点;在立法技术上表现出高超的水平;唐律结构严谨,为举世所公认。

故B项正确。

唐律是中国传统法典的楷模与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

故C项正确。

作为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唐律超越国界,对亚洲诸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对欧洲诸国未产生重大影响,故D项错误。

3:

本题考查的是西周时期的礼的特点和作用。

统治者尊重和善于利用传统习俗的规范作用,强调“礼从宜,使从俗”(《礼记》);告诫后人“人弃常则妖兴”(《左传》)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项。

4:

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的立法活动。

编敕是宋代一项重要和频繁的立法活动,神宗时还设有专门编敕的机构“编敕所”。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项。

5:

本题考查的是清末修律的相关知识。

清末各项近代法律的起草。

并非全部由修订法律馆承担,例如《钦定大清商律》是由商部拟定的。

因此,D项错误。

6:

本题考查的是《大明律》对谋杀的规定。

明律继承了唐律的做法,在《大明律·名例律》中这样解释“谋”:

“称‘谋’者,二人以上。

”可见,明律仍然以为谋杀首先是二人以上共同犯罪。

同时,明律也承认一个人也可以成为谋杀罪的主体。

而且,明律中对一个人进行的谋杀即单独谋杀的解释与唐律也基本相同。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项。

7:

本题考查的是“六法体系”中民法典的相关内容。

国民政府的民法典,在继承方面,废止了旧法中的宗祧继承制度,明定配偶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