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1409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教案.docx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教案.docx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教案

课题:

1.《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课型:

精读引领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2.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荆棘”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引导学生细读诗句,想象画面。

教学难点:

了解雷锋的先进事迹,学习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雷锋精神。

教学方法:

朗读法,示范法,合作交流法

链接丛书:

《冰冰镇来了位陌生人》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出示目标

1.听写词语

2.教师简介雷锋事迹,(雷锋叔叔不但乐于助人,还特别关心小学生的成长。

在抚顺市的一所小学里,二年级的同学都特别自豪,因为他们有一位校外辅导员是一位解放军叔叔,这位解放军叔叔就是雷锋,雷锋叔叔经常到学校给他们讲故事,做游戏,他们都特别喜欢雷锋叔叔。

可是突然有一天,雷锋叔叔因公牺牲,年仅22岁,但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3.教师板书“雷锋叔叔”,指导书写“锋”字,联系形近字“峰、蜂”,区别偏旁,比较识记。

4.出示学习目标。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初读感知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诗歌,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1.思考:

雷锋叔叔出现在了哪里?

划出有关句子多读几遍。

2.划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和同桌说一说为什么感动。

3.汇报交流。

(二)指导朗读,读好问答的语气。

1.引导学生发现诗歌问答的特点。

观察第一、三节最后一行的标点是什么。

观察第二、四节第一行诗句有什么特点。

2.指导朗读问句。

出示句子: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学生试读,教师边评价边总结

3.指导朗读回答的诗句。

4.小组内练习朗读第三至五小节。

5.全班朗读展示。

男女问答配合读。

三、精读课文,感悟学法

(一)学习第一、二小节

1.思考:

雷锋叔叔曾在哪里?

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

2.边读边想象,说说眼前彷佛看见雷锋叔叔正在做什么事情?

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3.出示“泥泞的小路”图片,理解“泥泞”。

引导学生关注“蒙蒙的细雨”“路上的脚窝”等细节,联系上下文推测词意。

4.如果你走在这样一条道路上是什么感受?

雷锋会遇到哪些困难?

展开想象,体会雷锋的困难。

5.指导朗读第一、二小节,进一步体会雨水多、脚步重、抱孩子走路不易。

思考:

雷锋与这个孩子素不相识,为什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要帮助孩子找到家人?

雷锋当时可能怎么想?

学生体会雷锋坚持帮助孩子的决心和对他人的关爱。

6.师生合作读,升华情感。

小结:

雷锋就是这样,抱着一个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即使雨水早已湿透了他的衣服,即使泥巴早已裹住了他的双脚,但他没有放弃,仍然坚持把孩子送回了家。

(二)学习第三、四小节

1.思考:

在小路上又找到了雷锋的什么足迹?

为什么他会背着年迈的大娘呢?

2.想象:

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回家是不是一帆风顺的?

那他遇到了什么?

边读边圈出体现雷锋叔叔做好事不怕困难的词语。

(背着年迈踏着荆棘洒下的汗滴)

3.出示图片,理解“荆棘”。

学生结合图片谈感受,体会雷锋背着年迈的大娘走在弯弯的小路上,刺人的荆棘可能划伤他的鞋和脚,所以肯定很不好走,很辛苦,走一会儿,雷锋叔叔就可能汗流浃背,因此花瓣上留下了他像露珠一样晶莹的汗滴。

4.生朗读第三、四小节,进一步体会雷锋的辛苦。

深入思考:

雷锋为什么要对陌生的老大娘付出这么多?

雷锋当时可能怎么想?

学生体会雷锋急人所急,想人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学习第五小节

1.除了诗中的这两件事情,雷锋叔叔还会做哪些好事?

2.指导朗读第五小节,理解“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表面含义:

雷锋叔叔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雷锋叔叔,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深层含义:

希望人间处处有像雷锋这样的人,把大爱洒向需要的人。

3.我们身边有这样的雷锋吗?

快来夸一夸吧。

出示句式:

我们班()是小雷锋,我想对他说()。

4.是啊,老师多么希望我们的社会哪里有困难,哪里需要爱心,哪里就有雷锋叔叔啊!

让我们再深情地读一读这首诗歌吧!

四、学法运用,拓展阅读

孩子们,雷锋叔叔乐于助人的精神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是的,一个乐于付出的人,不仅能够获得真正的友情,还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下面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丛书1中的《冰冰镇来了位陌生人》。

(一)阅读要求:

1.读准生字词,划出自己认为最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交流:

陌生人为什么觉得,冰冰镇的“春天仿佛来了,暖洋洋的。

3.摘抄好词到积累本上。

(二)分享交流

1.你是如何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的?

纳闷、爽朗、木然、疑惑、别扭

2.“幸亏我是秋天路过这里,穿得多,不然,冻成冰雕,也没人管我。

”结合故事插图,想象一下陌生人的笑声为什么是爽朗的?

他此时在想些什么?

3.结合上面理解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讲讲陌生人这三天发生的故事。

4.雷锋叔叔和陌生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你学会了吗?

五、总结收获

本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六、作业设计

抄写本课的生字并组词

【板书设计】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小溪小路

迷路的孩子年迈的大娘

乐于助人

课题:

2.《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课型:

写字指导课

教学目标:

1.写会、写好“昨、洒、温、暖”等9个汉字。

2.归类写字,通过观察、巩固汉字的结构特点,能根据其特点和书写规律自主书写左右结构的汉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把字写正确、美观。

教学重点:

写会、写好“昨、洒、温、暖”等9个汉字。

教学难点: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把字写正确、美观。

教学方法:

指导法、示范法

链接丛书: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出示目标

1.听写词语。

2.出示重点语句,生自由读、指读。

3.出示学习目标。

二、读帖悟法,规范指导

1.投影出示生字:

“昨、洒、温、暖”等生字,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2.想一想以前学过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认真读帖,想一想书写时注意什么。

3.汇报交流:

左右不等窄让宽,主动避让有礼貌,巧妙穿插多友好。

“暖”,注意右边“爰”和“爱”的区别,左边是“日”,不是“目”,有太阳才暖和。

三、范写练习,掌握要求

指导“洒、暖”例字书写

1.仔细观察结构、占格位置、关键笔画。

2.总结写法,师范写。

3.生自由练写,在课后生字表中描两个,写两个。

4.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改写,组内互评

1.学生在“昨、温、洒、暖”中任选一个字,在练习本上写两个,注意左窄右宽结构的规范书写。

2.同桌、小组内互相评改,改正不规范的笔画。

3.全班展示优秀作品。

五、迁移运用,再次练习

1.出示其它字,让学生观察,在书写上有什么特点?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结构、占格位置、关键笔画等方面来交流。

六、作业设计

布置课后在田字格里描写。

【板书设计】

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洒暖

课题:

3、《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课型:

拓展阅读课

教学目标:

1.养成边读书边识字、思考的好习惯,积累背诵自己喜欢的诗歌。

2.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发挥想象,感受诗人描绘的美好画面。

3.加深学生对儿童诗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养成边读书边识字、思考的好习惯,积累背诵自己喜欢的诗歌。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交流法,自主学习法

链接丛书:

《谢谢你啊,小河》《雨点荡进彩虹桥》《山》《日出》《我看见了风》《钓鱼》《美丽岛》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出示目标

1.听写词语。

2一首首儿童诗歌承载着我们童年生活的一个个香香甜甜的梦。

在这组文章中,我们将读到许多意味深长的儿童诗歌。

阅读时,可以发挥想象,感受诗人为我们描绘的美好画面。

3.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由阅读,整体感知

生自由朗读主题丛书中的《谢谢你啊,小河》《雨点荡进彩虹桥》《山》《日出》《我看见了风》《钓鱼》《美丽岛》七篇文章,了解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1.把不认识的字用圆圈圈出来,自己想办法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把原来不认识,自己又想办法认会的字用三角号标出来。

3.把自己喜欢的词语用()标出来,喜欢的句段用“~~~~~~”标出来。

三、品读感悟,理解内容

(一)小组共学。

出示学习要求,小组内选择一篇文章,重点读,思考并讨论问题。

(二)汇报交流,朗读诗歌。

1.《谢谢你啊,小河》

(1)出示语句:

小河急急地冲过

小河缓缓地流过

小河浅浅地淌过

谢谢你啊,小河!

这三个语句在形式上有什么相同?

(相似的结构,反复的句式,都有叠词)

(2)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3)朗读展示

2.《雨点荡进彩虹桥》

(1)通读诗歌,勾画出句式相同的语句。

读读这些句子,体会句子的韵律美。

(2)出示诗句:

小雨点贪玩耍一眨一闪眼睛大

小雨点笑哈哈一滴一点在长大

小雨点好潇洒攀着云儿秋千架

(3)文中没有标点符号,该怎么读出小雨点的调皮可爱呢?

和同桌交流一下,试着读一读。

3.《山》

诗人将自己和山作比较,到底是谁大谁小?

说说你的理解,并带着理解多读几遍诗歌。

4.《日出》

作者把太阳写成了一个调皮的、胖乎乎的孩子。

你也能说出这样的句子吗?

5.《我看见了风》

同学们,你“看见”过风吗?

你还在哪些地方“看见”过它呢?

6.《美丽岛》

读完这首诗,你知道作者为什么把台湾岛称为美丽岛了吗?

7.《钓鱼》

这首儿童诗真好玩儿,和同学们拍着手读一读吧!

四、总结运用,布置作业

1.多种形式反复诵读,争取背诵优美句段。

2.在语文积累本上摘抄优美的词语或句子。

【板书设计】

我的诗意童年

儿童诗反复音乐美

想象画面美

课题:

4.《千人糕》

课型:

精读引领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写“甘、甜”两个字。

2.能默读课文,借助插图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

借助插图,想象画面,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教学难点:

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合作法

链接丛书:

《兔妈妈的生存格言》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出示目标

1.听写词语。

2.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美食——千人糕。

(齐读课题)介绍千人糕的相关知识。

3.出示学习目标。

二、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要求:

标出自然段序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

(2)开火车读课文。

2.汇报交流。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试着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说一说。

(2)结合课文,说说自己对“千人糕”的理解。

三、精读课文,学习方法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到千人糕的制作?

品读第六至九自然段。

(一)感受米糕的来之不易

1.指名读6-9自然段。

这几个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

2.学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补充米和糖在生产、加工方面的信息,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千人”在课文中的特殊含义。

(1)了解生产米所需要的劳动

①关注标点符号:

在第八自然段中,有个省略号,想一想:

爸爸还有哪些话没有全部说出来?

②出示“种植水稻”的图文资料,了解“耕地、播种、育苗、移栽、施肥、防虫、收割”等劳动过程。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边想像边交流农民在种植水稻时辛勤劳动的情景画面。

③提问:

除了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外,还需要什么?

种子、农具、肥料、水又是怎么得来的?

(2)了解熬糖所需要的劳动

①提问:

糖是怎么来的?

(从甘蔗、甜菜中熬出来。

②出示甜菜、甘蔗图,认识两种植物。

学写“甘、甜”2个字。

交流:

甘蔗、甜菜怎么来的?

甘蔗汁、甜菜汁又是怎么来的?

③出示“熬糖”图片,观察图中人在干什么?

熬糖需要什么工具?

除了工具还需要什么?

怎么熬糖?

理解“熬”字指的是长时间地煮。

(3)小结:

米和糖是制作米糕的主要原材料,从它们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制作工序之繁杂、参与人员之广泛、工作程度之辛劳等)

3.米糕做好后,怎么卖出去?

(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米糕做好后还需要许多劳动?

学生品读句子,圈画出“就算......还得......又......”。

用上“就算……还得……”“要有……还得有……”说一句话。

(2)对照插图,说一说包装、送货、销售的劳动情景。

(3)指导朗读。

提醒学生要用谈心的语气读,速度要不快不慢,最后一句话要读出感叹的语调,“就算”“还”“又”字要重读,突出劳动的繁杂。

4.齐读第6-9自然段,读好爸爸说的话。

(二)理解“千人糕”的寓意,升华情感

1.默读第十、十一自然段。

2.出示句子:

(1)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比较词语:

平常平平常常

(平平常常比平常意思上要深些,在上面的句子中强调了米糕的平常)

“才”字的作用是什么?

(2)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

“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为什么叫它“千人糕”呢?

3.交流:

如果你是文中的孩子,现在吃着米糕,还会觉得它很平常吗?

你会想到什么?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练习说话。

以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为例,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说说这东西也是由许多人共同劳动出来的。

(例:

一张普普通通的白纸,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三)小结全文,畅谈感受

1.总结全课。

2.指名说说学习过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四、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文中爸爸和孩子共有3组对话,孩子从最初的“好奇”到“不以为然”,直至最后“恍然大悟”“心服口服”,语气随着心理变化而发生变化,爸爸从始至终,为解开孩子的疑惑娓娓道来,耐心十足,稳重平静。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丛书1中的《兔妈妈的生存格言》。

(一)阅读要求:

1.读准生字词,读好兔妈妈和乖乖的对话,体会人物心理变化。

2.小组合作交流:

兔妈妈的生存格言是什么?

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3.摘抄好词到积累本上。

(二)分享交流:

1.面对兔妈妈的三次教导,乖乖的表现分别是什么样的?

结合文中的词句说一说。

(傻傻地摇摇头——使劲地点点头——有了自己的思考)

2.这三条格言哪一条你觉得最有道理,结合兔子的生存实际情况,说说你的理解。

3.借助插图,想象一下:

乖乖奔跑在充满危险的山林间,勇敢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它又会发生哪些故事呢?

说给大家听一听。

4.词语积累。

读一读,写一写,记一记。

又香又嫩又高又密措手不及健康勇敢智慧超群勇敢顽强

五、作业设计

练习册的阅读题

【板书设计】

千人糕

米+糖=米糕

包装、送货、销售

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使社会更美好!

课题:

5《千人糕》

课型:

拓展阅读课

教学目标:

1.读通文章,积累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词、句、段。

2.借助插图读懂文章,读好对话,留意描写人物的词语或句子,体会人物思想情感。

3.想象故事情景,激发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

借助插图读懂文章,读好对话,留意描写人物的词语或句子,体会人物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想象故事情景,激发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链接丛书:

小松鼠出走记》《不能陪你去远方》《最后一片银杏树叶》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出示目标

1.听写词语。

2.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三篇有关“关爱”的文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讲的是社会上陌生人之间直接的关心、帮助,《千人糕》讲的是对他人劳动及劳动成果的珍惜、尊重,这节课我们再来阅读几篇与“关爱”有关的文章。

3.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由读文,感知大意

自己默读主题丛书中的《小松鼠出走记》《不能陪你去远方》《最后一片银杏树叶》三篇文章。

1.依次出示故事插图,想象故事讲了什么事?

2.通读文章,用不同符号圈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和喜欢的字词,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三、品读感悟,学法运用

1.小组内选择两篇文章,重点读,任选以下两个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并结合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回答。

①《小松鼠出走记》小松鼠为什么出走?

又为什么打消了出走的念头?

②《不能陪你去远方》妈妈不能去的远方,谁可以陪儿子去呢?

还可以去哪些远方?

③《最后一片银杏树叶》为什么结尾说“孩子们再也不忍心向他提什么请求了”?

2.教师引导交流,并指导朗读。

四、总结运用,布置作业

1.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自己喜欢的词句段,争取背诵。

2.在语文一日一句本上摘抄优美的词语或句子。

【板书设计】

奉献暖人心

读通读懂读好

课题:

6.《千人糕》

课型:

写字指导课

教学目标:

1.写会、写好“能、味、具、甘、甜、劳”等9个汉字。

2.通过观察、巩固汉字的结构特点,能根据其特点和书写规律自主书写汉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把字写正确、美观。

教学重点:

写会、写好“能、味、具、甘、甜、劳”等9个汉字

教学难点: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把字写正确、美观。

教学方法:

示范法,指导法,展示法

链接丛书: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出示目标

1.听写词语。

2.出示学习目标。

二、读帖悟法,规范指导

1.出示会认字,引导学生识记、观察字形、读一读,并组词;

2.练一练,巩固学生字音的识记情况;

3.出示会写字,引导读一读,并组词、造句;

4.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观察特殊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及书写的要点。

三、范写练习,掌握要求

1指导学生书写;教师范写部分重点字形;

能:

第三笔是竖,不能写成撇;右边部分的“匕”要先写撇,再写竖弯钩,层叠的两个“匕”是上小下大。

桌:

上窄下宽,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第一笔竖与中间部分相连没有间隙,“木”占下格。

味:

口字旁要写在横中线上面,右边的“未”第二横要比第一横写得略长,不能写成“末”。

具:

里面三短横距离均等,不与横折相连,第四个横写得略长,最后一笔是点,不能写成捺。

甘:

居于田字格中央,左竖从左上向右下略微倾斜,右竖从右上向左下略微倾斜,形成一种开合呼应关系。

甜:

书写时尽量向中间靠拢,避免结构松散。

第二笔横从横中线起笔,稍微向上斜。

劳:

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得宽一点,支撑起整个字的间架。

2.学生练习书写。

四、评价改写,组内互评

1.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两个,注意生字结构的规范书写。

2.同桌、小组内互相评改,改正不规范的笔画。

3.全班展示优秀作品。

五、迁移运用,再次练习

1.出示其它字,让学生观察,在书写上有什么特点?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结构、占格位置、关键笔画等方面来交流。

六、作业设计

布置课后在田字格里描写。

板书设计

能桌具劳

课题:

7、《一匹出色的马》

课型:

精读引领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写“求、匹”两个字。

2.体会妹妹心情的变化,能说出变化的原因。

3.读句子,能想象句子描写的画面,理解“一匹出色的马”的真正含义,学会独立、坚强地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

边读重点句子边想象画面,理解“一匹出色的马”的真正含义,仿写画面。

教学难点:

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一匹马带给妹妹的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要学会自立、自强、乐观、向上的道理。

教学方法:

对比法,设疑法,自主学习法

链接丛书:

《孟母三迁》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出示目标

1.听写词语。

2.揭示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为什么说是“一匹出色的马”?

3.指导“匹”字的写法。

强调笔顺,最后一笔是竖折。

4.导入:

让我们看看这匹马是指什么?

怎么“出色”了?

5.出示学习目标。

二、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看清字形,把课文读正确。

  

(2)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匹出色的马”是文中具体指什么?

(一家人出去散步,妹妹累了让爸爸妈妈抱,爸爸给了妹妹一根柳枝,当马骑回家去。

)(一根柳枝)

2.小组讨论。

哪些自然段写一家人散步的情景?

哪些自然段写妹妹央求爸爸妈妈抱的情景?

哪些自然段又是写妹妹高兴地自己跑回家的情景?

3.汇报交流。

三、精读学法,随文识字

这匹马是怎么神奇地使妹妹飞快地跑回家的?

(一)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

1.找出我们一家人一起去散步的段落,读一读。

用横线画出我们沿途看到的风景。

  

2.汇报交流。

看到的风景:

  

(1)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2)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3)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3.品味语言。

 

(1)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河水的美。

①“碧绿碧绿”的意思是?

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哪些?

(雪白雪白粉红粉红乌黑乌黑) 

②经过微风一吹,就把静静的河水写“动”了,你能这样写吗?

  

A小组内自由说。

  

B全班交流汇报。

如:

微风一吹,满墙的玫瑰花都舞动起来了。

  

(2)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抓住“拂过”一词说说,拂是什么词?

[fú]

①拭,掸去:

~拭。

~尘。

②轻轻擦过:

~晓。

春风~面。

微风~煦。

③甩动,抖动:

~袖而去。

④违背,不顺:

忠言~耳。

~逆。

文中是哪个意思?

引导学生理解用词的准确性,柳叶轻轻拂过感觉像人的手抚摸一样,非常舒服。

 

(3)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这句话给你怎样的感受?

把()比作()。

“葱葱绿绿”,这一词说明了田野的什么特点?

(写出了田野的“绿”和“茂盛”)  

4.看到这样的美景,全家人都陶醉了,从哪里看出来?

出示:

“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去。

引导学生用“一边......一边......”创造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的句子。

5.齐读第一至三自然段,读出恋恋不舍的语气。

(二)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

1.往回走,发生了什么事呢?

(妹妹走不动了,要爸爸妈妈抱)  

2.爸爸妈妈抱妹妹了吗?

他们分别是怎么处理的呢?

请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

妈妈摇摇头,回答说:

“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

”  

爸爸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递给妹妹,说:

“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  

3.学生自由读句子,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爸爸妈妈为什么拒绝妹妹的请求?

(爸爸妈妈是在锻炼妹妹的意志,让她学会坚强;因为爸爸妈妈确实自己很累了,实在抱不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