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和技巧全面.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1150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和技巧全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和技巧全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和技巧全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和技巧全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和技巧全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和技巧全面.docx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和技巧全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和技巧全面.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和技巧全面.docx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和技巧全面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和技巧

解题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主要题型及其解题方法:

一、题型:

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

1、记叙文:

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

(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

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

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

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

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

例如:

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写人的,主要是写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

写景主要体现景的美丽可爱。

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

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

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

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

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

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关键词摘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

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2、文中:

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3、文末:

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五、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

1、比喻、拟人:

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

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

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

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

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

强调,加强语气等;

常见修饰句子的方法

1)比喻句:

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犹如”“仿佛”等,有的比喻句用“成了”“变成”“是”等代替比喻词,如: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比喻句的特点是:

本体和喻体有些相似,并且本体和喻体是不同类的。

所以有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就是比喻句,如:

小花长得好像她妈妈。

(X)

2)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像人一样。

如:

青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此句用“告诉”“快乐”等写人的词语来写小动物。

3)夸张:

故意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地描述。

如:

(夸大)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缩小)在巴掌大的牢房里,他照样锻炼。

4)排比:

把意思相联、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大体相等、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排列在一起。

如: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国的人民心一齐欢跃起来。

5)设问:

自问自答。

如: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

不是的。

6)反问:

无疑而问,问而不答,答案暗含在问话中。

如: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7)疑问:

提出问题。

如:

今天你去图书馆看书吗?

举例

比喻句:

碧绿的海面,像丝绸一样柔和,微荡着涟漪,真美!

拟人句:

太阳揭开云被,露出金色的微笑,慈祥地注视着大地。

排比句:

青蛙叫起来,无边的田野如沸如腾,如鼓角齐鸣,如风潮迸涌。

反问句:

光是学习优秀,就能算得上“三好学生”吗?

夸张句:

桂花十里飘香。

设问句:

小明为班级做贡献,是为了老师表扬吗?

不是的,他是诚心诚意为班级做贡献。

六、联系上下问解释词语的意思:

方法1、顾名思义,采用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一句话

方法2、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要能替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顺

方法3、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

七、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并列:

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既……又……

2、递进:

不仅……而且…………不但……还…………连……也……

3、选择:

不是……就是…………或是……或是…………宁可……也不……

4、转折:

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

5、假设:

如果……就……假使……便……要是……那么……

6、条件:

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

7、因果: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

八、选择恰当的字词

1、仔细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

2、认真分辨两个词语的区别是什么,以1为依据作出选择。

关于词语的基本知识

理解词语

1、先弄清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再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

如:

“疾驰”,“疾”是“飞快”,“驰”是“奔跑”,“疾驰”就是“飞快奔跑”的意思。

2、运用近义词或反义词来解释。

如:

(近义)“焦急”就是“着急”的意思。

(反义)“熟悉”就是“不陌生”的意思。

3、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如《养花》一文,从“到院子里看花—回屋工作—再出去—再回屋”,就可以猜出“循环”是“不断重复”的意思。

词的感情色彩

褒义词:

形容好的,如“顽强”;

贬义词:

形容不好的,如“顽固”;

中性词:

形容不好不坏,如“环视”“桌子”。

常用关联词使用列举:

1)她(既)是个三好学生,(又)是个优秀队干。

2)他(一边)听音乐,(一边)画画。

3)(因为)今天是六一节,(所以)不用上学。

4)武松(不但)勇敢,(而且)非常机智。

5)小明(不仅)学习刻苦,(还)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6)(只有)敢于向困难挑战的人,(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功。

7)(只要)你肯去钻研,(就)一定能克服这个困难。

8)(无论)刮风下雨,我(都)按时到校。

9)(虽然)今天放假,(但是)小花还是呆在家里认真学习。

10)(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就)去爬山。

11)(即使)你这次数学考了满分,(也)不能骄傲。

12)凡卡心想:

(与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乡下爷爷那里。

13)刘胡兰(宁可)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屈服。

14)这道题(不是)你做对了,(而是)我做对了。

15)他

(一)读起书来(就)废寝忘食。

九、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恰当的选择。

十、标点符号的作用

1、——(破折号)的作用

①解释说明;②话题的转换;③表示话语的中断;④时间或声音的延续。

2、……(省略号)的作用

①引文的省略;②列举的省略;③说话断断续续。

3、“”(引号)的作用

①直接引用②特殊含义③强调意思④特定称谓

标点符号的用法

1)句号(。

):

陈述句的末尾停顿用句号。

如:

请你稍等一下。

2)问号(?

):

问句末尾的停顿。

3)感叹号(!

):

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如:

这儿风景真美啊!

4)逗号(,):

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如:

他来了,又走了。

5)分号(;):

一个句子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用分号。

如:

池边还有小泉呢:

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珍珠,冒到中途又歪下去了;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大水泡。

6)顿号(、):

句子中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如:

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是我国的四大河流。

7)冒号(:

):

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提起下文,表示后面还有话要引起注意。

如:

她说:

“我明白了。

8)引号(双引号“”单引号‘’)引号的三种用法:

a)表示直接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书刊等的话。

如:

她说:

“我明白了。

”或:

楼的前面挂着“镇隆中心小学”的牌子。

b)表示强调,引起注意。

如:

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c)表示意思否定。

如: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注:

引号里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如:

他问老师:

“老师,‘置之不理’的‘理’字是什么意思?

9)省略号(……):

省略号有三种用法:

a)表示引文内容的省略。

如:

我读了“渔夫皱起眉……别等他们醒来”这一段,心里很感动。

b)表示例举事物的省略。

如:

动物园里有白熊、大象、猴子……

c)表示话没说完。

如:

指导员伤心地说:

“我没有把你们照顾好,你们都瘦得……”

d)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如:

“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10)书句号(《》):

表示书籍、报刊、文章、影视剧等的名称出现在一个句子中的时候,这些名称应用上书名号。

如:

昨天,我读了《林海》这一课,还看了《惠州日报》和《西游记》。

11)破折号(——):

破折号有三种用法:

a)表示解释说明。

如: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b)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如: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c)表示声音延长。

如:

“嘟——”火车进站了。

十一、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

1、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

(比较保险)

2、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

十二、文章的写作顺序

1、时间先后顺序。

2、地点变换的顺序。

3、事情发展的顺序。

4、按总后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的顺序。

 

快乐与感触

  依稀记得在我两三岁的时候,我天天跟着妈妈到学校里玩耍,那时妈妈在学校里给幼儿班代课。

课间一群比我大点的孩子们总是围着我说啊、笑啊、眯眯眼做做鬼脸什么的,也有不停地给我手中或嘴里塞干粮的。

他们一听到铃声嘴里“哦———”着飞也似的进了教室。

于是我便一人悠闲自在地在校园里溜达:

一步一步地踱到东边看看美丽的花儿;爬到西边的球台上翻着晒晒太阳;听到南边教室里悠扬的歌声,于是又跑到窗户下踮着脚使劲儿地仰起头向里看;仰倦了头嘴里嘟嘟地哼着,若无其事的来到北面那两块瓷砖镶嵌的大地图下,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条条块块,也不知道是些什么。

  如今,我已是那时年龄的四倍了,仍在这熟悉温暖的校园里,那时一切不懂的,今天都明白了。

那时的快乐依在,那时的天真依在。

不过现在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感悟的比那时多得多了。

  清晨的校园,阳光钻透东边茂密的柳林,斑驳的光点印在绿绿的草坪上。

无数只鸟儿横着或倒挂在柔柔的柳条上凑响清脆的晨曲。

在通向教师办公大楼的水泥道上,陆陆续续晃过一群高大的身影———我们的老师,他们又上班去了。

  当校园正中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时,悦耳的歌声和朗朗的读书声早已把校园装点得生机勃勃。

我再不需要像过去那样踮脚仰头地去向往了。

我尽心地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享受着群体的温暖与关爱。

  课间,我们三三俩俩去拉着或牵着幼儿班的那些小娃娃,说啊、笑啊、眯眯眼做做鬼脸什么的,也有不停地给他们手中或嘴里塞泡泡糖的。

有一天,我把三四个小娃娃牵到北面那两块瓷砖镶嵌的大地图下,学着老师的样子摇头晃脑、指着地图比比划划地讲:

“这是中国,这是长江、那是黄河……,我们的学校在这里,要记住,别忘记。

看我的手好大,把一个省都罩住了。

”小娃娃们叽叽喳喳地笑个不停,我也笑得前俯后仰。

  上课铃响了,我们“哦———”着飞也似的进了教室。

那天我们进了教室,唱完了一首长长的歌,没见老师来,于是我站起来对大家说:

“大家先读读书吧,我去办公室看看”。

话音刚落,只见李老师一瘸一拐地走进教室。

同学们注视着他的脚。

原来他脚上缠着一圈大大的药纱布。

我们明白他的脚受伤了。

他开始给我们讲课,和往常一样站着,不时还转去转来。

一会儿,我从他变化了的语调中感到:

他的脚疼痛难忍了。

我忍不住环视一下四周,发现所有同学的眼里都水晶晶的,此刻我心头一热,眼泪夺眶而出。

这天我在日记中写道:

“在我们快乐的时候,我们的老师也许正痛苦着;在我们获取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正在奉献着;在我们成长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正在消亡着。

  太阳依旧从东边升起,灿烂的阳光总是洒满校园。

当我的年龄到了是现在的若干倍的时候,我会依然记起今天的快乐与感触。

  1、作者的感触是什么?

(4分)

  答:

                           。

  2、在文中找出拟人的一句话写在下面。

(1分)

  答:

                           。

  3、用“~~~”标出文中照应的句子。

(2分)

  4、在文中找出三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3分)

  、    、

  5、“哦——”中的“———”号起        作用。

(2分)

  “一群高大的身影——我们的老师,”中的“——”号起        作用。

(2分)

  6、把你对“陆陆续续晃过一群高大的身影”的理解写在下面。

(4分)

  答:

                           。

  7、第    自然段是承上启下的文字。

(1分)

  8、文章先写回忆,再具体写    的校园、    的校园、    的事例及感触。

(3分)

羊吃草的启示

  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茵茵的草地,那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

  夏天的傍晚是羊吃草吃得最欢的时候,瞧,那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像世界上没有事能使它分心似的。

它把嘴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鲜嫩的青草一根接一根地被扯断了送进嘴里。

长长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永不怠倦地咀嚼着。

几只羊吃过了草,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

胃里没有消化的草茎、草根,这时又被送入口中,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咀嚼。

  羊吃草实在有趣,可是要每个小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那该多好呀!

我们的学校不正像一片绿茵茵的草地吗?

同学们在学校学习是否像羊吃草一样专心致志呢?

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土香草”和青草吗?

特别是羊吃草那种不厌其烦,永不怠慢的精神,同学们做到没有呢?

新的知识学完了,对那些不理解或消化不透的“草茎”“草根”是否经常“翻草”,反复咀嚼呢?

  我不止一次地观察过羊吃草,也不止一次琢磨上面这些问题。

要是我们在学习中能像羊吃草一样,那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空格里。

(3分)

  

(1)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

(  )

  

(2)不嫌麻烦。

(  )

  (3)永远不知疲倦地努力工作。

(  )

  2、用文中的句子解释羊吃草过后的“翻草”现象。

(2分)

  答:

                  。

  3、文章最后一句话属句式。

如果换一种说法使意思不变,该怎么说?

(3分)

  答:

                  。

  4、(4分)作者把“我们的学校”比作                  。

  把同学们在学校的学习比作                  。

  把“草茎”“草根”比作                  。

  把“翻草”比作                  。

  5、作者讲要分得清“土香草”和青草,其实要我们分清的是什么?

(2分)

  答:

                  。

  6、你从“羊吃草”中得到的启示是:

(4分)

  答:

                  。

阅读理解

〈一〉给大家说一条消息:

三毛来电,要奶奶稍微准备一下,明天到城里住一阵子。

这下可叫奶奶犯愁了:

我这把年纪还到城里住?

这大车小车许许多多,安全吗?

这东西南北辨不出,往哪里跑?

那些电器不会使,怎么办?

成天蹲在城里吃闲饭……一点儿不习惯。

一句话,我不能去城里。

第二天,三毛还是用车子把奶奶接到城里了。

三毛派来奶奶的重孙女(放假在家),让她伺侯奶奶。

奶奶心里乐开了花。

  1、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条消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奶奶犯愁的理由(每条不超过5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分)

  3、奶奶为什么心里乐开了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二〉六年级班主任对该班20个走读生晚自习情况进行了调查、综合分析:

学习勤奋的占20%,他们是好苗苗;能完成老师布置家庭作业的占60%,他们是好羊羊;只能完成家庭作业一半的占10%,他们是浪荡子;不能完成家庭作业的占10%,他们是懒惰虫。

班主任通报情况后,要求同学们学习先进,克服不足,力求全班一盘棋,人人争取新进步,并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勉励同学们。

  1、本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2、本文的修辞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本文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一张纸条

上初中,我喜欢《格林童话》到了痴迷的地步。

那时,父母工资微薄,除了维持生活以外,根本没有剩余的钱去买一本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的书。

  平时父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钥匙就放在写字台上。

几经犹豫之后,我试着用钥匙找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一张2元的纸币,第二天,我从书店里买回了那本梦寐以求的《格林童话》。

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父母似乎并没有发现我拿钱的事。

  不久,书店里进了一批新书,其中《绿野仙踪》是我盼望已久的一本童话故事。

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

当我再一次打开写字台抽屉时,却发现里面多了一张纸条:

“峰儿,你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会永远做一个好孩子。

”我很惭愧,取出纸条,悄悄地锁上了抽屉。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一张纸条成了我一生的警示,一张纸条给了我一生的尊严。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我从书店里买回了那本梦寐以求的《格林童话》。

  答:

                    。

  

(2)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

  答:

                    。

  2、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2分)

  

(1)写出文中两个表现“我”十分喜欢《格林童话》的词语有:

  答:

                    。

  

(2)“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风平浪静”在短文中指                    。

(2分)

  (3)“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

”“如法炮制”在文中具体指                    。

(2分)

  (4)“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类似的错误”在短文中具体指                    。

(2分)

  3、“一张纸条”是谁留在什么地方的?

从文中哪句话榀以看出这张纸条对“我”的教育极大?

抄写下来。

(4分)

  答:

                    。

美丽的彩虹

倾盆大雨终于停了!

那布满天空的乌云似乎被眼前的雨后美景陶醉了,它们不想让自己破坏这美好而又优雅的气氛,悄悄地、悄悄地躲起来了。

一直都躲在黑云后面的太阳也不甘于落后,它欢快地跳出云层,把自己的光和热还给大地……

  突然,高空中出现了一道耀眼的光芒,慢慢变成了一层红色,在阳光的照射下逐渐变粗,与此同时,红道的两边还不断地下垂,一直垂到低空,形成了桥的形状。

“啊,美丽的彩虹出来了,好美呀!

”我心中一阵欢迎欢喜。

  紧接着,在红色的里层又透出一种淡雅的橙黄色,随后也扩大变粗,可没有红色那样美丽,那样鲜明。

它们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就像小姐妹一样亲热。

  又过了一会儿,紫、青、蓝、绿也争先恐后地出现在天空中,它们在一起构成了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彩虹。

这座美丽彩色的“桥”跟真桥一模一样,我多么想摸摸它那件美丽的七彩衣呀,一伸手,却什么也没有摸到。

这时从不远飘来几片雪白的云朵,它们围着彩虹,好像在赞美它。

还有几片云飘浮到彩虹身边,轻轻地附在它身上,更给它增添了几份温柔和典雅。

  多美的彩虹,它就像一首诗、一幅画、一段优美的乐曲。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分

  不甘落后(  )优雅(  )

  2、彩虹是由几种颜色组成的?

请你按描写的先后顺写下来。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说说文中划线的句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并仿写这样的一个句子。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老师,您走好……

  1998年11月13日,广州市十六中57岁的李新源老师,写下最后一行板书后,轰然倒在讲台,再也没有醒来!

  作者一边哭,一边断断续续地写下了这篇稿子。

她说,就以这篇文章为李老师送行。

  ①老师,您走的时候,我们聚在操场上,一个个肃然而立。

女生的眼泪一行又一行,男生也个个眼睛湿润。

目送您离开校门的一刻,不知是谁带头擦干了泪水,大家没有恸哭,只是静默地为您送行。

您一生为学生的牵挂太多太多,今天,一定要让您安心地离开。

  ②阳光穿过云层,赶来为老师方面军行,老师,您披一绺阳光上路吧。

您如阳光,一辈子都在照耀别人。

  ③送走您,我们回到教室,泣不成声地抄您留下的板书。

班长忽然站起来,缓缓走上讲台,用手擦去“离高考还有188天”的标语,然后执起一根粉笔,重重地写下了“1998年11月13日”。

  ④最后一堂课的情形一次次地在同学脑中重现:

上课铃响过10分钟,您由班主任搀扶着出现在教室门口。

您依旧和蔼地笑着,但显得那么吃力。

您坚持写板书,直到挺不住,想坐下来歇歇,但是还没坐稳,就一头栽倒在地。

  ⑤同学们围在您身边喊您,给您擦汗,但您浑然不知。

老师,您就这样,在讲台上为生命画上句号吗?

  ⑥老师,您听见您的学生的呼唤了吗?

我们的眼眶情不自禁地多次决堤,随着泪潮涌来的是往日一个接一个的片段:

…………

  1、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

  泣不成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浑然不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完成练习。

“您如阳光,一辈子都在照耀别人。

”(5分)

  ①这句话用了_________修辞手法。

  ②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