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优质说课稿.docx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优质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优质说课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第二
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经济部门可以分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不仅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自然、人文因素对经济活动都有影响,但对于不同的经济部门而言,影响是不同的。
在影响产业的区位因素中,人文因素尤为重要,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本节讲述回答了工业的区位因素的两个问题:
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
各区位因素如何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通过探究这些问题,获取工业区位因素的知识,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内容标准2.5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以一个“情境设计”和提问导入,从阐释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主要内容入手,进而讲述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也在不断变化。
本节教材依次安排“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两个标题。
为了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教材在第一个标题内容里设计了“案例”和“活动”教学,在第二个标题里设置了“活动”教学,在课后设计了“自学窗”。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案例,增强说服力,同时,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究活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区位因素的主要内容。
2.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二)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组织学生开展对所在地工业的实地考察,收集相关资料,绘制图表,
分析该区域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关系。
通过所学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提升他们对人地协调的理解。
综合思维:
重视案例教学法,教学中可以使用教材提供的案例,或者利用学校所在地的实例,也可以由教师自己编制案例。
依据教学目标,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设计系列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运用空间推理的方法,探究工业区位因素的主要内容及其变化。
借助案例的分析和迁移应用,提高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
重视运用地图和活动教学,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工业生产的区域差异,世界各地工业区位因素的主要内容及其变化,通过这些活动落实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
地理实践力:
组织学生开展对工业生产所在地的实地考察,收集相关资料,绘制图表,分析该地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关系。
通过所学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提升他们对人地协调的理解。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区位因素的主要内容及其变化。
2.难点:
结合实例,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五、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归纳与演绎、小组合作、综合分析六、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对地理学科并不陌生,但该学科的学习运用到多学科知识,科学性强。
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地理实践活动中去。
七、教学准备:
师准备挂图、ppt课件;生收集本地区工业生产区位因素的资料。
八、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
问题提出,导入新课。
1.生阅读教材第63页图3.16“某汽车公司的汽车生产线”。
2.师谈话:
“1969年,根据政府决策,某汽车公司工厂选址在湖北武当山北麓的十堰市。
2006年,公司总部迁到武汉(图3.16)。
为什么该汽车公司要将总部从十堰迁到武汉?
3.提出问题。
上述例子中运用到的知识,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两个问题:
①工业区位因素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②工业区位因素是如何变化的?
环节二:
生查找资料,自主学习。
1.生查找阅读教材p63——69页图文资料,并对资料归类。
(1)工业区位因素的主要内容:
P63——66页文字内容及图片。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P67——69页图文内容。
2.收集其他资料并归类。
环节三:
师借助案例分析示例、点拨、启智。
1.师出示案例材料一:
p66页“上海某石油化工厂的选址”图。
师讲解:
①材料中影响化工厂选址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分为几类?
②除了图中列出的外,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的还有哪些?
2.师出示案例材料二:
p68图3.23“日本主要钢铁工业分布”。
师分析讲解:
①影响日本早期钢铁工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②影响日本现代钢铁工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环节四:
生小组合作探究。
1.生分小组,利于已收集资料,交流资料,在教师点拨的基础上合作探究问题:
①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哪些?
②农业区位因素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小组间交流与分享探究成果。
环节五:
师生共同构建知识体系。
1.在各组探究交流基础上,各组推荐代表汇报,师指导性讲解。
2.师生互动,归纳知识体系。
(1)工业区位因素主要内容:
①自然因素:
气候条件、水源、地形。
②人文因素:
经济、环境、政策法规、文化、个人偏好等。
(人文因素的影响是最主要的。
工业区位选择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多种因素,作出合理选择)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原料、能源等区位因素的影响相渐弱,对交通运输、消费市场等区位因素影响日益增强。
环节六:
拓展运用、提升。
生自主阅读教材第67、69页“活动”内容,参与实践活动,讨论交流活动结果:
1.分析XX家具产业集聚与专业化生产的优势。
2.以首钢搬迁为例,说明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九、说板书设计。
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工业区位因素主要内容:
①自然因素:
气候条件、水源、地形。
②人文因素:
经济、环境、政策法规、文化、个人偏好等。
(人文因素的影响是最主要的。
工业区位选择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多种因素,作出合理选择)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原料、能源等区位因素的影响相渐弱,对交通运输、消费市场等区位因素影响日益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