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建筑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创优方法总结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5998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整理建筑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创优方法总结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整理建筑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创优方法总结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整理建筑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创优方法总结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整理建筑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创优方法总结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整理建筑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创优方法总结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整理建筑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创优方法总结doc.docx

《最新整理建筑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创优方法总结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整理建筑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创优方法总结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整理建筑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创优方法总结doc.docx

最新整理建筑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创优方法总结doc

建筑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创优方法总结

主要施工方法

1)钢筋工程

基础结构施工阶段和地上结构施工阶段钢筋均在施工现场内钢筋加工场进行加工;设在场内中间钢筋加工棚,加工后运至作业区。

竖向钢筋直径小于18mm的钢筋全部采用搭接工艺,直径大于18mm的钢筋采用滚轧直螺纹机械连接方式;底板水平钢筋大于18的采用闪光对焊和滚轧直螺纹连接工艺。

2)模板工程

地下外墙模板采用δ=18mm的双面覆膜胶合板,横竖背楞均采用Φ48×3.5钢架管,穿墙螺栓全部采用防水型螺栓,全部外墙防水质量;基础采用组合定型钢模板,保证柱的成型质量,楼板及梁支撑体系采用早拆体系,模板及梁模板采用δ=xxxx板,地上墙模板采用定型大钢模。

3)脚手架工程

地下室外墙结构及防水施工采用双排脚手架,步距1.2m,步高1.8m,架宽根据土方开挖预留的工作面确定,宽度不得小于400mm;地下楼板及柱施工采用早拆体系满堂脚手架,步距1.2m,步高1.8m。

地上结构外围采用双排脚手架全封闭,外挂密目安全网;未回填土前地上外架采用悬挑钢管脚手架。

楼板施工采用满堂脚手架,步距1.2m,步高1.8m。

4)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输送泵泵送混凝土,梁、板同时浇筑,单柱先浇柱后浇梁板,柱混凝土可采用塔吊配合浇筑;楼板混凝土采用随打随抹光施工工艺,保证砼表面平整度误差在±2mm以内。

5)防水工程

地下室外墙和屋面、厕浴间的防水施工均采用招标的方式选择有资质的防水队伍进行施工,我方24小时对其施工质量进行监控,尤其是屋面和厕浴间的防水必须作蓄水试验。

3.5.2创优安排

1)组织机构

工程中标后,工程根据工程合同和承诺成立由公司主管生产副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技术部、质保部、工程部、实验室、财务部、合约部组成的公司创优领导小组,指导项目创优实施小组的工作,并负责与市建委质量监督总站、建筑业协会和建设部建筑业协会等外部结构的联系和沟通,为项目创优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必要的资源支持。

工程中标后,项目经理部成立由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机电和土建生产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和专业分包参加的项目创优实施小组,根据各阶段的施工重点制定创优措施,提供资源,在施工过程中重点突出“严”字,确保一次创优成功。

2)创优措施

(1)以“工艺纪律”为奖罚措施,全面提高项目施工质量

a.立规矩

为了保证质量管理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项目经理部根据ISO9001:

20xx标准和公司《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制订项目管理的第三层次文件,如工序交接、检验和试验、工程质量处罚等规章制度,使施工人员做到“五不”(无施工方案不施工、不合格的材料不用、不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检测计量数据有怀疑不施工、上道工序不符合质量标准不施工)、把好“六关”(施工方案关、技术交底关、工序交接关、材料进场关、检测计量关、质量验收关);把常规管理变为制度化管理、程序化操作,加强质量预控和过程控制,消除质量隐患,避免质量通病重复发生,提高混凝土成型质量。

b.制定工程质量奖罚制度

在工程开工前,根据公司建筑安装工程质量奖惩办法制定项目质量处罚条例并下发到班组,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学习。

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坚持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人,坚持工作质量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原则,根据工程质量处罚条例进行处罚。

c.实施质量一票否决制度

在施工的全过程,建立以质量跟踪监督、质量一票否决的规章制度,施工过程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工艺标准和规范、规程施工,杜绝施工过程的违章操作,对违章现象实施重罚。

d.施工违章曝光制度

凡在施工生产的全过程有违章、违反工艺纪律的人员(包括管理人员)、班组一律以板报形式公布其违章的内容和处罚的决定,凡三次被曝光的人员、班组一律停工整改,凡被曝光超过3次的人员立即下岗待业或解除劳务合同,并按合同约定追究违约责任。

(2)以“三检制、会诊制”为突破,全面提高项目施工质量

a.确定工序交接检验制度

项目经理部要求所有施工工序的交接必须严格执行自检、工序交接制度和工序总结制度;如钢筋加工向钢筋绑扎交接,重点是检查钢筋加工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规范和绑扎的要求,钢筋绑扎向模板支设交接,重点是检查钢筋的绑扎是否满足模板施工质量的要求,模板支设向混凝土浇筑工序交接,检查模板支设是否能够满足混凝土成型质量要求,混凝土浇筑向钢筋绑扎工序交接,检查混凝土施工缝是否处理、混凝土养护是否到位等。

工序交接在施工班组之间进行,工长和质检员参加,在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检查合格,下道工序具备施工条件,办理相关手续后才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避免了将施工质量问题带入下道工序。

b.确定工序总结、会诊制度

每施工完一层或一个施工段,项目经理部要召集所有施工班组进行施工总结,找出在本层(本段)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不足,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会诊、分析,制定纠正措施,落实责任到人。

(3)以“工艺创新、管理创新”为重点,全面提高项目施工质量

a.加强预控,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在工程开工前,公司总工程师组织分公司、项目经理部技术、质量、安全人员等严格按工程设计图纸、规范、规程和施工工艺流程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总设计中明确:

为保证施工质量项目经理部必须配置的人员、机械、检验设备及在施工中需编制的施工方案、关键(特殊)工程的作业指导书、质量保证计划、质量检验计划、施工试验计划等作为施工的纲领性文件下发执行。

b.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健全交底制度

项目经理部在施工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分别制定项目《基础施工方案》、《主体工程施工方案》《装饰装修施工组织设计》。

依据ISO9001:

20xx标准、公司《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制定《项目质量计划》、《项目质量检验计划》、《项目检验与试验计划》和分项、分部工程技术交底,建立以项目总工程师为首、综合技术、施工工长为具体实施负责人的技术交底制度,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交底从纵向到横向贯彻到每一个操作和管理人员中。

c.实施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

工艺创新:

改进模板体系,模板施工配套化;建立分部分项工程工艺卡,确保全过程受控;完善混凝土工艺,砼生产自动化;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工效。

管理创新:

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施工网络计划管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工程技术工艺、档案管理;分项分部工程实施挂牌施工制度。

第四章 施工准备工作

进场前的施工准备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准备工作的完善与疏漏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能否顺利展开,为避免施工管理中的盲目性、随意性,确保高速、优质、安全、低耗、圆满地完成施工任务,我公司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周密地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作好施工前的人员、材料、技术等各项准备工作,做到科学组织,合理安排,计划在先。

一旦中标,可以确保立即进场。

4.1施工技术准备

4.1.1会同有关单位搞好现场接收工作

现场交接的重点是施工测量与有关资料的移交,会同监理工程师详细的对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红线点进行交底、复测,达到要求后办理验收交接手续。

布设现场临时用电线路、临时用水管线和其它的临时设施、施工塔吊基础并尽早安装塔吊。

4.1.2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

做好图纸的修订完善工作,组织图纸会审工作和编制工艺文件,充分理解设计和业主意图,组织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会同设计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全面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的全部内容,检查各专业之间的预埋件、预埋洞位置的尺寸是否统一,对一些特殊要求的施工部位、细部节点应进一步深化设计,作好施工节点大样图,逐层进行技术交底,使管理人员对工程情况和技术操作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4.1.3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准备

组织有关人员完善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工程质量保证计划、安全环保保证计划、模板设计、检验计划、试验计划、现场CI形象实施方案、雨季施工方案、施工测量方案等,并根据本工程做法编制分部、分项施工方案或施工作业指导书,选定见证试验室,保证优质、安全、文明施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

4.1.4图纸、规范、标准、图集等技术资料的收集

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落实解决设计存在的问题。

准备本工程所需的规范、标准、图集等技术资料并确定其有效性。

4.1.5技术交底

在工程开工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分别组织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应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和施工难点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交底。

技术交底采取“双层三级制”,即技术负责人同班组长和质检员接受交底后要认真反复地学习。

班组长接受交底后要组织工人进行反复学习,认真贯彻执行。

4.1.6编制施工图预算

1)掌握熟悉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业务资料,包括施工图纸,设计说明书,标准详图,施工定额,施工组织设计等。

2)计算工程量,以分项分部、楼层或单元计算,以满足施工时对各部位工程量的需要。

3)作好劳动力、材料、机械台班等需用量分析。

4)填写材料、人工单价,计算其价值。

5)编写预算说明书。

施工技术准备时间表     表4-1-1

序号

项目

责任单位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1

项目经理部进场

公司

中标第2天

2天

2

临建搭设、水电布置

项目

中标第2天

13天

3

劳动力进场

项目

投标阶段选定

4

选定商品混凝土站

物资部

投标阶段选定

5

选定见证试验室

技术部

中标第2天

6

图纸会审准备

项目部

中标第2天

7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技术部

进场前完成

8

质量保证计划编制

技术部

投标阶段已完成

9

施工测量方案编制

项目测量

进场前完成

10

质量检验计划编制

质检部

中标第4天

11

创优计划

质检部

中标第4天

12

创优申报

质检部

开工一周内

4.2现场准备

4.2.1对工程轴线控制网测量定位及控制桩、控制点的保护。

工程轴线控制网测量定位及控制桩、控制点设在基坑边较远处,为防止施工被破坏,用混凝土做桩,桩上设钢板标识点位,并用专用钢板盖作保护。

4.2.2临时供水、供电

综合考虑生产、生活、消防等各方面的因素,编制临时供水方案,临时供电方案等。

经计算确定需用量、管径、导线截面、变压器容量并合理布置管线。

4.2.3临时排水

应综合考虑生产、生活、雨水的排放,现场设环形排水沟及沉淀池,对施工及生活污水经沉淀后才可排入市政管网。

4.2.4大型暂设

生产设施:

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砌筑抹灰用砂浆现场搅拌;现场设临时钢筋加工厂,随用随加工。

生活设施:

现场不设生活区,设置现场办公室,生活区设在现场外的场地内,生活区设宿舍、食堂、浴室、厕所等设施;场内区域及临时道路全部采用混凝土硬化。

4.3外部环境准备

创造良好的外部施工环境,减少外部因素对施工生产的干扰,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是施工准备的一个重要内容,专人专项、责任分明是外部环境准备的工作方法,外部环境准备主要内容及责任人如下表:

表4-3-1

审批部门

项目

负责单位

备注

1

监理公司

工程开工报告

项目技术部

先向甲方索取

开工许可证

2

监理公司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项目技术部

公司内部审批

3

市消防局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许可证

项目综合办

公司协办

4

市劳动局

施工安全资格认可证

项目安全员

公司安全部协办

5

市劳动局

安全施工许可证

项目安全员

公司安全部协办

6

市劳动局

项目经理安全生产资格证

项目安全员

公司安全部

组织培训

7

市建委、外管处

分包队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