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工程监理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9605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基础工程监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桩基础工程监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桩基础工程监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桩基础工程监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桩基础工程监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桩基础工程监理要点.docx

《桩基础工程监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础工程监理要点.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桩基础工程监理要点.docx

桩基础工程监理要点

桩基础工程监理要点

一、桩基础的定义与分类:

1、桩基础:

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

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础;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础。

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

2、桩可按下列规定分类:

①、按承载性状:

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②、按桩的使用功能:

分为竖向抗压桩、竖向抗拔桩、水平受荷桩、复合受荷桩③、按桩身材料:

分为混凝土桩(包括灌注桩和预制桩)、钢桩、组合材料桩④、按桩径大小:

分为小桩d≤250mm、中等直径桩250mm<d<800mm、大直径桩d≥800mm⑤、按成桩方法分类:

分为非挤土桩(干作业法、泥浆护壁法、套管护壁法)、部分挤土桩(部分挤土灌注桩、预钻孔打入式预制桩、打入式敞口桩)、挤土桩(挤土灌注桩、挤土预制桩)3、结合荆州市通常情况主要介绍以下类型桩基础:

①、水泥土搅拌桩(实质为地基处理方法,以水泥做为固化剂俗称粉喷桩)②、灌注桩(沉管、钻孔、人工挖孔等)着重介绍常用的振动沉管、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知识③、预应力管桩(静压、锤击)着重介绍静压管桩施工监理知识

二、水泥土搅拌桩地基1、水泥土搅拌桩地基:

系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将固化剂和地基土强制搅拌,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加固体,与天然地基形成复合地基(复合地基:

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补置换成增强体,由增强体和周围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地基)。

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深层搅拌法(简称湿法)和粉体搅拌法(简称干法)。

使用干水泥粉作为固化剂的水泥土搅拌法。

简称干法。

2、特点及适用范围:

在地基加固过程中无振动、无噪音,对环境无污染;对土无侧向挤压,对邻近建筑物影响很小;可有效地提高地基强度;同时施工期较短,造价低廉,效益显着。

适用于加固较深较厚的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含水量较高且地基承载力不大于120KPA的粘性土地基,对超软土效果更为显着。

多用于墙下条形基础、大面种堆料厂房地基;在深基开挖时用于防止坑壁及边坡塌滑、坑底隆起等,以及作地下防渗墙等工程。

3、施工工艺主要步骤及流程:

⑴搅拌机械就位、调平;⑵预搅下沉至设计加固深度;⑶边喷浆(粉),边搅拌提升直至预定的停浆(灰)面;⑷重复搅拌下沉至设计加固深度;⑸根据设计要求,喷浆(粉)或仅搅拌提升直至预定的停浆(灰)面;⑹关闭搅拌机械。

⑺移至下一根桩、重复以上工序。

4、控制要点及标准、要求:

4.1固化剂宜选用强度等级32.5级及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4.2水泥土土搅拌法施工现场事先应予以平整,必须清除地上和地下的障碍物。

遇有明浜、池塘及洼地时应抽水和清淤,回填粘性土料并予以压实,不得回填杂填土或生活垃圾。

4.3喷粉施工前应仔细检查搅拌机械、供粉泵、送气(粉)管路,接头和阀门的密封性、可靠性、送气(粉)管路的长度不宜大于60m。

4.4水泥土搅拌法(干法)喷粉施工机械必须配置经国家计量部门确认的具有能瞬时检测并记录出粉量的粉体计量装置及搅拌深度的自动记录仪。

(强条)4.5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进行工艺性试桩,试桩数量不得少于2根。

当桩周为成层土时,应对相对软弱土层增加搅拌次数或增加水泥掺量。

4.6施工中应保持搅拌桩机底盘的水平和导向架的竖直,搅拌桩的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桩位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成桩直径和桩长不得小于设计值。

4.7搅拌头翼片的枚数、宽度、与搅拌轴的垂直夹角、搅拌头的回转数、提升速度应相互匹配,以确保加固深度范围内土体的任何一点均能经过20次以上的搅拌。

搅拌头每旋转一周,其提升高度不得超过16mm。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搅拌充分,桩体质量均匀,搅拌机头提速不宜过快,否则会使搅拌桩体局部水泥量不足或水泥不能均匀地拌和在土中,导致桩体强度不一,因此规定了机头提升速度。

)4.8搅拌头的直径应定期复核检查,其磨耗量不得大于10mm。

4.9当搅拌头到达设计桩底以上1.5m时应立即开启喷粉机提前进行喷粉作业,当搅拌头提升至地面下500mm时,喷粉机应停止喷粉。

4.10成桩过程中因故停止喷粉,应将搅拌头下沉至停灰面以下1m处,待恢复喷粉时再喷粉搅拌提升。

4.11竖向承载力搅拌桩施工时,停灰面应高于桩顶设计标高300~500MM。

在开挖基坑时,应将搅拌桩顶施工质量较差的桩段用人工挖除。

4.12竖向承载搅拌桩复合地基应在基础和桩之间设置褥垫层。

4.13水泥土搅拌桩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单位

1

水泥及外掺剂质量

设计要求

查产品合格证书或抽样送检

2

水泥用量

参数指标

查看流量计

3

桩体强度

设计要求

钻孔取芯或按其它规定办法

4

地基承载力

设计要求

按规定办法

1

机头提升速度

m/min

≤0.5

量机头上升距离及时间

2

桩底标高

mm

+200

测机头深度

3

桩顶标高

mm

+100

-50

水准仪(最上部500mm不计入)

4

桩位偏差

mm

<50

用钢尺量

5

桩径

<0.04D

用钢尺量,D为桩径

6

垂直度

%

≤1.5

经纬仪

7

搭接

mm

>200

用钢尺量

4.14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质量检验可采用以下方法:

1、成桩7D后,采用浅部开挖桩头头(深度宜超过停灰面下0.5M),目测检查搅拌的均匀性,量测成桩直径。

检查量为总桩数的5%。

2、成桩3D内,可用轻型动力触探(N10)检查每米桩身的均匀性。

检验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

4.15竖向承载水泥土搅拌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位载荷试验。

载荷试验必段在桩身强度满足试验荷载条件时,并宜在成桩28后进行。

检验数量为桩总数的0.5%~1%,且每项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点。

经触探和载荷试验检验后对桩身质量有怀疑时,应在成桩28D后,用双管单动取样器钻取芯样作抗压强度检验,检验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0.5%,且不少于3根。

5、监理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5.1事前控制

5.1.1审查施工单位的营业执照、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项目管理机构人员构成及人员上岗证、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计量设量的计量证书、桩机设备的合格证等。

5.1.2审查桩基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监理细则。

5.1.3检查桩机设备的工作性能及各种计量设备的完好程度(主要是水泥浆流量计及其他计量装置)。

检查搅拌机械、供粉泵、送气(粉)管路,接头和阀门的密封性、可靠性、送气(粉)管路的长度等等。

5.1.4复核放样轴线、桩位。

5.1.5检查场地情况能否满足施工要求。

测量场地标高,对照设计桩顶标高与设计有效桩长,确定打桩深度及桩底标高。

5.1.6检查钻头直径。

对钻杆拉尺标识,以便控制钻孔孔径、深度及复搅深度。

5.2事中控制

5.2.1坚持全程的施工监理,检查水泥用量、桩长、搅拌头转数和提升速度、复搅次数和复搅深度、停浆处理方法、搅拌头磨损等,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和计量记录。

严格控制按桩基工程标准、要求进行施工。

5.2.2检查进场水泥质量,对进场水泥严格执行材料报验送检制度(重点做好数量报验,以确保水泥使用量,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5.2.3做好打桩记录及旁站监理记录。

5.2.4施工过程中遇特殊情况及时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联系处理。

如遇障碍物或地质情况与地勘不符,有淤泥或软弱土层电流值过低等情况,及时汇报并采取措施处理。

5.3事后控制

5.3.1检验水泥土搅拌桩的成桩质量(按检验标准规定要求)。

5.3.2见证检测单位检测对桩基的检测。

5.3.3开挖后复核桩位,审查并签证桩基竣工图。

5.3.4审查施工资料。

6、常见施工问题:

问题

原因

控制方法

桩径偏小

钻头直径不够,或在施工过程中磨损。

施工前检查钻头直径,施工中定期检查磨损量。

桩身强度低、不均匀

1、未按标准要求操作;

2、喷灰量不足。

1、严格按施工标准、要求进施工。

2、严格材料报验制,控制水泥用量。

桩位偏差、漏桩

1、桩位放样不准确;

2、打桩未编号并认真记录,施工粗心漏掉。

认真检查复核桩位,打桩过程中对桩编号认真做好记录。

桩底与桩顶标高不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前未测场地标高,确定打桩深度、有效桩长。

施工前测量场地标高,对照设计桩顶标高,确定施工深度后再进行施工。

桩承载力不够、检测不合格

1、桩身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

2、地质原因(淤泥、软弱土等)

1、严格按施工要求、标准进行施工。

2、施工中遇物殊情况及时汇报并进行处理。

未设置褥垫层

忽视漏掉设计关于褥垫层施工。

严格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

三、灌注桩(沉管、钻孔、人工挖孔等)

1、灌注桩的控制要点及标准、要求:

1.1、成桩机械必须经鉴定合格,不合格机械不得使用。

1.2、施工前应组织图纸会审,会审纪要连同施工图等作为施工依据并列入工程档案。

1.3、桩基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如供水、供电、道路、排水、临设房屋等,必须在开工前准备就绪,施工场地应进行平整处理,以保证施工机械正常作业。

1.4、基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基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

开工前,经复核后应妥善保护,施工中应经常复测。

1.5、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如下:

群桩20mm单排桩10mm

1.6、钢筋笼除符合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主筋间距

±10

2

箍筋间距或螺旋筋螺距

±20

3

钢筋笼直径

±10

4

钢筋笼长度

±50

⑴、钢筋笼的制作允许偏差:

⑵、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其接头宜采用焊接并遵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

⑶、主筋净距必须大于混凝土粗骨料粒径3倍以上;

⑷、加劲箍筋宜设在主筋外侧,主筋一般不设弯钩,根据施工工艺要求所设弯钩不得向内圆伸露,以免妨碍导管工作;

⑸、钢筋笼的内径应比导管接头处外径大100mm以上;

⑹、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mm,水下灌注混凝土不得小于50mm。

钢筋笼主筋的保护层允许偏差如下:

水下浇筑混凝土桩±20

非水下浇筑混凝土桩±10

1.7、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前应对水泥、砂、石子、钢材等原材料进行检查,对砂、石子、钢材、水泥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项目、批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对施工组织设计中指定的施工顺序、监测手段也应检查。

粗骨料可选用卵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对于沉管灌注桩不宜大于50mm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1/3;对于素混凝土桩,不得大于桩径的1/4;并不宜大于70mm。

混凝土搅制应对原材料质量与计量、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进行检查。

1.8、灌注桩施工允许偏差:

序号

成孔方法

桩径偏差(mm)

垂直度允许偏差(%)

桩位允许偏差(mm)

单桩、条形桩基沿垂直轴线方向和群桩桩基础中的边桩

条形桩基沿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间桩

1

泥浆护壁冲(钻)孔桩

d≤1000mm

-0.1d且≤-50

1

d/6且不大于100

d/4且不大于150

d>1000mm

-50

100+0.01H

150+0.01H

2

锤击(振动)沉管、振动冲击沉管成孔

d≤500mm

-20

1

70

150

d>500mm

100

150

3

螺旋钻、机动洛阳铲钻孔扩底

-20

1

70

150

4

人工挖孔桩

现浇混凝土护壁

±50

0.5

50

150

长钢套管护壁

±20

1

100

200

1.9、沉管灌注桩(锤击、振动)

适用于粘性土、粉土、淤泥质土及填土;在厚度较大,灵敏度较高的淤泥和流塑状态的粘性土等弱土层中采用时,应制定质量保证措施,并经工艺试验成功后方可实施。

1.9.1、锤击沉管灌注桩的施工应该根据土质情况和荷载要求,分别选用单打法、复打法、反插法。

1.9.2、锤击沉孔灌注桩的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

1.9.3、群桩基础和桩中心距小于4倍桩径的桩基,应提出保证相邻桩身质量的技术措施;

1.9.4、混凝土预制桩尖或钢桩尖的加工质量和埋设位置应与设计相符,桩管与桩尖的接触应有良好的密封性;

1.9.5、沉管全过程必须有专职记录员做好施工记录;每根桩的施工记录均应包括每米的锤击数,和最后一米的锤击数,必须准确测量最后三阵,每阵十锤的贯入度及落锤高度。

1.9.6、采用倒打拔管的打击次数,单动气锤不得少于50次/min,自由落锤轻击不得少于40次/min;在管底未拔至桩顶设计标高之前,倒打和轻击不得中断。

1.9.7、当桩身配有钢筋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宜采用80-100mm;素混凝土桩宜采用60-80mm。

1.10、成孔灌注桩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粘性土、粉土、填土、中等密实以上的砂土、风化岩层。

人工挖孔灌注桩在地下水位较高,特别是有承压水的砂土层、滞水层、厚度较大的高压缩性淤泥质土层中施工时,必须有可靠的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

1.10.1、成孔设备就位后,必须平正、稳固、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

为准确控制成孔深度,在桩架或桩管上应设置控制深度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1.10.2、摩擦型桩:

摩擦桩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端承摩擦桩必须保证设计桩长及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当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是,桩管入土深度控制以标高为主,以贯入度控制为辅。

1.10.3、端承型桩:

当采用钻(冲)、挖掘成孔时,必须保证桩孔进入设计持力层深度,当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是,沉管深度控制以贯入度为主,设计持力层标高对照为辅。

1.10.4、钻孔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杆应保持垂直稳固,位置正确,防止因钻杆晃动而引起扩大孔径;

(2)、钻进速度应根据电流值变化,及时调整;

(3)、钻进过程中,应随时清理孔口积土,遇到地下水,塌孔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理。

1.10.5、钻孔扩底桩的扩底部位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电流值或油压值,调节扩孔刀片切削土量,防止出现超负荷现象;

(2)、扩底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经清底扫膛。

孔底的虚土厚度应符合规定。

1.10.6、成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孔口应予保护,并做好记录

1.10.7、浇注混凝土前,应先放置孔口护孔漏斗,随后放置钢筋笼并再次测量孔内虚土厚度,扩底桩灌注混凝土时,第一次应灌到扩底部位的顶面,随即振捣密实;浇注桩顶以下5m范围内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振动,每次浇注高度不得大于1.5m。

1.11、人工挖孔

1.11.1、人工挖孔桩的孔径(不含护壁)不得小于0.8m,当桩净距小于2倍桩径且小于2.5m时吗、,应采用间隔开挖。

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4.5m,孔深不宜大于40m。

1.11.2、人工挖孔桩混凝土护壁的厚度不宜小于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多节护壁时,上下节护壁间宜采用钢筋拉结。

1.11.3、人工挖孔桩施工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1)、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井,使用的电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吊挂或脚踏井壁凸缘上下。

电葫芦宜用按钮式开完,使用前必须检查其安全起吊能力;

(2)、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并应有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

桩孔开挖深度超过10m时,应有专门向井下送风的设备,风量不宜少于25L/s;

(3)、孔口四周必须设置护栏,一般加0.8m高围栏围护;

(4)、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m范围内,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井壁的安全造成影响;

(5)、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电气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

各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

孔上电缆必须架空2.0m以上,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孔内电缆、电线必须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

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以下的安全灯。

并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

1.12、成桩质量检查:

1.12.1、灌注桩的成桩质量检查主要包括成孔及清孔、钢筋笼制作及安防、混凝土搅制及灌注等三个工序过程的质量检查。

1.12.2、在灌注桩混凝土前,应严格按照有关施工质量要求对已成孔的中心位置、孔深、孔径、垂直度、孔底沉渣厚度、钢筋笼安放的实际位置等进行认真检查,并填写相应质量检查记录。

人工挖孔桩尚应复验孔底持力层土性。

嵌岩桩必须有桩端持力层的岩性报告。

1.13、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混凝土强度,并应做桩体质量及承载力的检验。

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底得灌注桩,应采用静荷载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

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

对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检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筹建数量不少于总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对混凝土预制桩及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经过核验的灌注桩,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

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1根。

1.14、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验收标准: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1

桩位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基坑开挖前量护筒,开挖后量桩中心

2

孔深

mm

+300

只深不浅,用重锤测,或测钻杆、套管长度,嵌岩桩应确保进入设计要求的嵌岩深度

3

桩体质量检验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4

混凝土强度

设计要求

试件报告或钻芯取样送检

5

承载力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1

垂直度

见规范表

测套管或钻杆,或用超声波探测,干施工时吊锤球

2

桩径

见规范表

井径仪或超声波检测,干施工时用钢尺量吗,人工挖孔桩不包括内衬厚度

3

泥浆比重

1.15-1.20

用比重计测,清孔后在距孔底50cm处取样

4

泥浆面标高

m

0.5-1.0

目测

5

沉渣厚度:

端承桩

mm

≤50

用沉渣仪或重锤测量

摩擦桩

mm

≤150

6

混凝土坍落度:

水下灌注

mm

160-220

坍落度仪

7

干施工

mm

70-100

8

混凝土充盈系数

>1

检查每根桩的实际灌注量

9

桩顶标高

mm

+30

-50

水准仪,需扣除桩顶浮浆层及劣质桩体

1.15、基坑开挖和回填:

(1)、挖土应分层进行,高差不宜过大。

软土地区的基坑开挖,基坑内土面高度应保持均匀,高差不宜超过1m。

(2)、挖出的土方不得对置在基坑附近。

(3)、机械挖土时必须确保基坑内的桩体不受损坏、

(4)、基坑回填时,应排除积水,清除含水量较高的浮土和建筑垃圾,填土应分层压实,对称进行。

1.16、绑扎钢筋前必须将灌注桩桩头浮浆部分或锤击面破坏部分去除,并应确保桩体埋入承台长度符合设计要求,钢管桩尚应焊好桩顶连接件。

桩顶嵌入承台的长度对于大直径桩,不宜小于100mm;对于中等直径桩不宜小于50mm。

1.17、基桩验收应包括下列资料:

(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桩基施工图、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单及材料代用通知单等;

(2)、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执行中的变更情况;

(3)、桩位测量放线图,包括工程桩位线复核签证单;

(4)、成桩质量检查报告;

(5)、单桩承载力检测报告;

(6)、基坑挖至设计标高的基桩竣工平面图及桩顶标高图。

2、振动沉管灌注桩

2.1、沉孔灌注桩:

系用振动沉桩机将带有活瓣桩尖或钢筋混凝土桩预制桩靴的桩管,利用振动锤产生的垂直定向振动和锤、桩管自重及卷扬机通过钢丝刷施加的拉力。

对桩管进行加压,是桩管沉入土中,然后边向桩管内灌注混凝土,边振边拔出桩管,使混凝土留在土中而成桩。

2.2、特点及适用范围:

能适应复杂地层,能用小桩管打出大截面桩,有较高的承载力,施工速度快,效率高,操作简单,安全,同时费用比较低,比预制桩可降低工程造价30%左右。

使用于在一般粘性土、淤泥、淤泥质土、粉土、湿陷性黄土,稍密及松散的砂土及填土中使用。

2.3、施工工艺主要步骤及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

桩机就位→振动沉管→上料→边振动边拔管并继续浇筑混凝土→下钢筋笼,继续浇筑混凝土及拔管→成桩

成桩过程为:

桩机就位:

将桩管对准桩位中心,桩尖活瓣合拢,放松卷扬机钢绳,利用振动机及桩管自重,把桩尖压入土中。

沉管:

开动振动箱,桩管即在强迫振动下迅速沉入土中。

为适用不同土质,常用加压方法来调整土的自振频率,桩尖压力改变可利用卷扬机把桩架的部分重量传到桩管上加压并根据桩管沉入速度,随时调整离合器。

上料:

桩管沉到设计标高后,停止振动,用上料斗将混凝土灌入桩管内,混凝土一般应灌满桩管或略高于地面。

拔管:

开始拔管时,应先启动振动箱片刻,再开动卷扬机拔桩管,用活瓣桩尖时宜慢,用预制桩尖时可适当加快;在软弱土层中,宜控制在0.6-0.8m/min并用吊砣探测得桩尖活瓣确已张开,混凝土已从桩管中流出后,方可继续抽拔桩管,边振边拔,桩管内的混凝土被振实而留在土中成桩,拔管速度控制在1.2-1.5m/min。

2.4、控制要点及标准、要求:

2.4.1、振动沉管灌注桩应根据土质情况和荷载要求,分别选用单打法、复打法、反插法等。

单打法可用于含水量较小的土层,且宜采用预制桩尖;反插法和复打法可用于饱和土层。

2.4.2、单打法施工必须严格控制最后30s的电流、电压值,其值按设计要求或根据试桩和当地经验确定;

2.4.3、拔管方法根据承载力的不同要求,分别采用以下办法:

单打法:

即一次拔管。

拔管时先振动5-10s,再开始拔桩管,边振边拔,每提升0.5m停拔,振5-10s再拔管5-10s,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地面。

复打法:

在同一桩孔内两次单打,或根据需要进行局部复打。

全长复打桩的入土深度宜接近原长,局部复打应超过断桩或缩颈区1m以上。

全长复打时第一次浇筑混凝土应达到自然地面,复打施工必须在第一次浇筑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应随拔管随清除粘在管壁上和散落在地面上的泥土,同时前后两次沉管的轴线必须重合。

反插法:

先振动在拔管,每提升0.5-1.0m,再把桩管下沉0.3-0.5m,在拔管过程中,分段添加混凝土,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地面,反插次数按设计要求进行,并严格控制拔管速度不得大于0.5m-min,在桩尖1.5m范围内,宜多次反插以扩大端部截面。

在淤泥层中清除混凝土缩颈,或混凝土浇筑量不足,以及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宜用此法;但在坚硬土层中易损坏桩尖,不宜采用。

2.4.4、在拔管过程中,桩管内的混凝土至少保持2m高或不低于地面,可用吊砣探测,不足时及时补灌,以防混凝土中断形成缩颈。

每根桩的混凝土灌注量,应保证达到制成后桩的平均截面积与桩管端部截面积的比值不小于1:

1。

2.4.5、当桩管内混凝土浇至钢筋笼底部时,应从桩管内插入钢筋笼或短筋,继续浇筑混凝土。

当混凝土灌至桩顶,混凝土在桩管内的高度应大于桩孔深度;当桩尖距离地面60-80cm时停振,利用余振将桩管拔出。

同时混凝土浇筑高度应超过桩顶设计标高的0.5m,适时修正桩顶,凿去浮浆后,应确保桩顶设计标高及混凝土质量。

2.4.6、振动灌注桩的中心距离不宜小于桩管外径的4倍,相邻的桩施工时,其间隔时间不得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中途停顿时,应将桩管在停顿前先沉入土中,或待已完成的邻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的等级的50%方可施工;桩距小于3.5d时,应跳打施工。

2.4.7、遇有地下水,在桩管尚未沉入地下水位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