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蔬菜种植全套作业指导手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5914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蔬菜种植全套作业指导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有机蔬菜种植全套作业指导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有机蔬菜种植全套作业指导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有机蔬菜种植全套作业指导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有机蔬菜种植全套作业指导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机蔬菜种植全套作业指导手册.docx

《有机蔬菜种植全套作业指导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蔬菜种植全套作业指导手册.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机蔬菜种植全套作业指导手册.docx

有机蔬菜种植全套作业指导手册

绿保康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有机蔬菜种植

作业指导手册

依据GB/T19630.1.3.4-2011标准

文件编号:

A/0–ZY–2012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版本号:

A/0

受控状态:

受控

发放编号:

持有人:

 

2012-01-16发布2012-01-16实施

 

第一部分:

与有机蔬菜种植相关的术语和定义

1.1有机农业organicagriculture

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1.2有机产品organicproduct

生产、加工、销售过程符合本部分供人类消费、动物食用的产品。

1.3常规conventional

生产体系及其产品未获得有机认证或未开始有机转换认证。

1.4转换期conversion

从按照本部分开始管理至生产单元和产品获得有机认证之间的时段。

1.5平行生产parallelproduction

在同一生产单元中,同时生产相同或难以区分的有机、有机转换或常规产品的情况,称之为平行生产。

1.6缓冲带bufferzone

在有机和常规地块之间有目的设置的、可明确界定的用来限制或阻挡邻近田块的禁用物质漂移的过渡区域。

第二部分:

内部检查员作业规定

2.1内部检查员应具备的条件:

(1)了解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

(2)相对独立于被检查对象;

(3)熟悉并掌握GB/T19630.1-19630.4的要求;

(4)具备农业生产技术知识或经验;

(5)熟悉本单位的有机生产加工和经营管理体系及生产过程。

2.2内部检查员的职责是:

(1)配合认证机构的检查和认证;

(2)对本企业的管理体系进行检查,并对违反本部分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

(3)按照GB/T19630.4-2011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对公司进行内部检查并形成记录。

2.3内部检查员行为准则

(1)必须要客观、公正对待检查工作;

(2)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受行政干预的影响;

(3)按科学规律办事,严格执行标准要求。

2.4操作要求

常规生产与有机生产的关键是在生产过程的某些环节上执行不同的标准,有机生产的标准是否得到落实的管理、监督工作就由内部检查员完成,生产进程与常规生产要求一致,所不同的是在以下环节上要加以控制。

(1)施肥:

要对底肥的来源、腐熟程度、施用量等进行确认,并保证符合有机生产的要求。

(2)对设备的清洁、种子(苗)的来源及处理进行监督。

(3)生长时期,对施用追肥肥料、除草的方式、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监督。

(4)收获时期,对收获机械的清洁、晾晒、运输工具、包装、存放等进行监控。

(5)在以上过程中都要有记录,记录要保存,内检员要监督记录的真实性。

(6)在以上检查过程中,如发现与标准不符的操作,提出纠正措施并限期改正。

如发现不可纠正的错误,则立即通知认证机构。

第三部分  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操作规程

一、生产基地基本要求

1、田块必须集中连片,其内不能夹杂非有机田块。

2、基地产区应远离污染源(如化工、电镀、水泥、工矿等企业;污水污染区;废渣、废物、废料堆放区;交通干线边;工业污染源和生活垃圾场等)。

3、生产基地与常规农业区之间必须有隔离带(山、河、道路、人工林带等)或有效隔离的缓冲带。

隔离带或缓冲带应有明显的标志。

缓冲带上若种植作物,必须按有机方式栽培,收获的产品按常规处理。

4、建立相对独立的排灌系统或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所用的灌溉水不受禁用物质的污染。

二、环境质量要求

1、土壤 有机蔬菜生产基地选择时,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国家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中有关农田部分的要求。

2、灌溉水 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灌溉用水应符合国家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有关水质部分的要求。

3、空气 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的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和GB9137要求。

三、农田及农事管理要求

有机蔬菜生产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强化生产过程控制技术,是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得以实施的关键。

在农田及农事管理上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统一协调、统一农事管理。

2、制订统一的生产技术规程。

3、加强环境监控和生产过程监管,防止不符要求的情况出现。

4、建立基地档案,做好过程记录,内容包括:

(1)田块地图。

地图应清楚地表示出基地内田块的大小和位置、田块号、边界、缓冲区、相邻田块使用情况。

地图也要表示出种植的作物、建筑物、树木、河流、排灌设施和其他相应的地块标志物;

(2)田块历史。

田块历史要以表格的形式,详细说明最近3年种植的作物和投入情况。

一般标明田块号、面积,有机/常规田块布局,每年的作物生长和投入品情况;

(3)农事管理记录。

农事管理记录应真实反映整个生产过程,如种植作物的日期和品种、耕作及中耕的日期和方式、病虫草发生防治记录、物质投入记录、气候条件、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结果、收获日期、产量、干燥方法、贮存地点和其他观察的过程记录;

(4)投入品记录。

投入品记录要以表格的形式详细记载外界对基地的所有投入,包括使用物质的类型、来源、购买量、使用量、使用原因、日期和田块号;

(5)收获记录。

收获记录表格应显示作物/产品的类型、收获设备、设备清洁程序、田块号、收获日期、产量。

此时开始设计批号;

(6)贮存记录。

贮存记录要显示仓库号、贮存能力、日期、产品种类、批号、进库量、出库量、出库日期及运往目的地。

对于仓库清洁,害虫发生情况和控制措施也要详细记录;

(7)销售记录。

销售记录包括销售发票、销售台帐、购买定单、提货单等,内容包含销售日期、产品名称、批号、销售量、购买者、销售证书号;

(8)批号。

批号是从生产基地开始,是有机蔬菜产品在有机体系中流动起到重要鉴别作用的代码系统。

批号代码使生产田块相连接,要包含基地名称、作物类型,地块号和生产日期等信息内容。

编制办法见程序文件。

第四部分 有机蔬菜种植、收获操作规程

有机蔬菜生产过程控制技术是一项综合技术,各单项技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但其技术核心是提高土壤肥力、提高环境质量,促进有机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其技术难点是病虫草害的控制。

现将有机蔬菜生产过程控制技术简述如下:

一、种植制度

1、建立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和减少病虫草害的蔬菜轮作制度。

2、建立有利于培肥土壤,减轻病虫草害;有利于有机生产体系综合效益提高的种养结合蔬菜生态体系。

二、品种选择

1、选择品质优良、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抗病虫能力强、非转基因的蔬菜品种,在品种选择中遗传多样性应予以考虑。

2、在有机种植时期,应选用有机蔬菜种子。

在转换期初始年份,允许选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的常规蔬菜种子,但应制定获得有机种子和种苗的计划。

三、播种

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因素和病虫害发生规律,确定适宜的播种期,趋利避害,使蔬菜种植处在最适宜的气候时段。

四、育苗

按照有机农业生产要求进行种子处理,不得使用禁用物质和方法处理种子和植物繁殖材料。

五、栽培

根据蔬菜的生长特性制定相应的栽培模式,利于蔬菜的健康生长,减轻病虫草害的发生。

六、施肥

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壤培肥计划,建立尽可能完善的土壤营养物质循环体系。

主要通过系统自身的力量获得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可以采用以下做法:

1、以有机种植基地内种植绿肥和豆科作物作为主要肥源,采用免耕或土地休闲等措施进行土壤肥力的恢复。

2、可使用本单元或其他有机生产单元有机肥,如农家肥、农产品残渣及其它有机物质;使用有机基地外的农家肥、农产品残渣及有机物质时,需经认证机构认可。

3、有机肥施用前应沤制腐熟,施入量实行总量控制。

4、可使用生物肥料;为使堆肥充分腐熟,在堆制过程中允许添加来自于自然界的微生物,但禁止使用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

5、限制使用人粪尿,必须使用时,应当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充分腐熟和无害化处理,并不得与作物食用部分接触。

6、可使用溶解性小的天然矿物肥料,但不得作为系统中营养循环的替代物,矿物肥料只能作为长效肥料并保持其天然组分,禁止采用化学处理提高其溶解性。

不能使用矿物氮肥。

7、在土壤培肥过程中允许使用和限制使用的物质见附录A表A1。

七、灌排水

应充分利用灌排水来调节蔬菜的水、肥、气、热,创造适宜蔬菜各生育阶段生长的田间小气候。

八、病虫草害防治

制定因地制宜的有效的病虫草防治计划,充分利用品种抗性及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减轻病虫草害的发生,再辅之以生物、物理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1、常采用的方法

(1)、选用适宜本地气候特点的蔬菜品种;

(2)、选择合理的茬口、播种时期以避开病虫的高发期;

(3)、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轮作措施减轻或控制病虫草害;

(4)、充分利用和保护天敌来控制病虫草害;

(5)、采用机械诱捕、灯光诱捕和物理性捕虫设施防治病虫害;

(6)、采用人工、动物、机械、秸秆覆盖的方法除草。

2、上述方法不能有效控制病虫害时,允许使用附录A表A2所列出的植物保护产品。

使用附录A表A2未列入的物质时,应由认证机构按照附录C的准则对该物质进行评估,评估后经认监委批准后方可使用。

3、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

4、禁止使用基因工程产品防治病虫草害。

5、禁止使用抗生素制剂及其复配剂。

九、收获

1、有机蔬菜收获时要保证蔬菜的干净卫生、不与常规产品相混淆。

2、蔬菜种子禁止在公路、沥青路面、泥土地或粉尘、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地方晾晒。

十、分选、清洗、及其他收获后处理

1、蔬菜收获后在场的清洁、分拣、切割、保鲜等简单加工过程应采用物理和生物的方法;

2、产品和设备需保证清洁,不得对产品造成污染,处理非有机蔬菜的设备在使用前需清理干净;

3、如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设备设施时,应避免产品污染;

4、收获后处理过程中的有害生物防治应遵守标准中GB/T19630.2-2011中4.2.3的规定。

第五部分  有机蔬菜种植技术规范

蔬菜种植按照有机产品标准进行,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必须在以下的各环节进行控制,才能满足有机生产的要求。

一、有机蔬菜品种和种子

1、根据有机农业认证标准中禁止采用转基因品种和化学合成物质处理种子以及尽可能使用有机种子,选择抗病抗虫的品种。

2、种子收获与收购采用有机产品的专用设备,不得与常规产品共用设备。

二、蔬菜田土壤培肥技术

主要通过种植绿肥、油葵和豆科作物、采用合适的轮作、免耕或土地休闲,施用动植物肥料和天然矿物质来保持土壤肥力,蔬菜与草木犀或苜蓿豆科作物可轮作。

三、害虫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改造农业生态体系,增强天敌种类和数量、恶化害虫生活和生存条件,亦即增强生态防御体系的重要措施。

(1)清洁田块,在放水口安设过滤网清除草籽和漂浮物或捞尽地块的漂浮物,减少有害虫类的栖息场所。

(2)结合田管,搞好水层管理,调节水、肥、气、热来控制病害、虫害的发生。

(3)搞好基础建设,合理布局灌排系统,使灌水有源、排水有路,改善田间生态环境抑制虫害的发生。

(4)采取土地免耕和冬季休耕等措施,创造不利于虫害的生长环境。

2、物理和生物防治

(1)保护、增殖和利用天敌。

(2)尽量利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

对不能有效控制病虫害时,可使用附录A表A2所列出的植物保护产品。

四、蔬菜病害控制措施

1、种植适宜本地气候特点的蔬菜品种。

2、不使用发病蔬菜生产的种子,以防止病原菌随种子带入土壤。

3、常规蔬菜的种子及投入物禁止带入有机蔬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