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5903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

精品文档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组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节质量保证措施及承诺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一)编制依据

(1)山西省长治经坊煤业有限公司井下避难硐室工程招标文件及有关图纸资料。

(2)«煤矿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煤炭工业建设工程质量技术资料管理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与本标工程有关的国家及部颁现行的各种技术规范、规程、规定。

(3)工程情况和企业自身施工综合能力。

(二)编制原则

(1)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目标。

(2)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

(3)提高综合抗灾能力,抓好特殊情况下的工程施工。

(4)降低工程成本,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5)搞好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概况

一、交通位置

山西省长治经坊煤业有限公司隶属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公司控股管理,是集采煤、洗精煤、矸石制砖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企业,是长治市百强调产重点企业之一。

该矿位于长治县城北部,其地理座标为东经113°00′03″~113°03′31″,北纬36°01′57″~36°04′17″。

扩区位于原井田的北侧,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7′35″~113°04′03″,北纬36°04′01″~36°05′56″。

该矿北距长治市14km,南距高平市40km,长晋二级公路及高速公路从井田中部经过,长邯高速公路东出太行山可与华北平原公路网衔接,上述公路是本地煤炭外运的重要通道,运输繁忙;太焦铁路是晋东南地区的铁路干线,由井田西北边缘经过,该线南段为电气化双线铁路,北段为单线铁路,可达太原、商丘、北京等地,也是本地能源向华北、华中输送的必经之路;此外,2004年复航的长治飞机场为本地架起了与外界商贸交流的快捷通道,交通十分方便。

二、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长治新裂陷构造盆地的南端,为黄土覆盖低山丘陵地貌,地形标高一般在950.00m左右。

井田地形总体比较平缓,起伏不大,仅中部黄土冲沟比较发育,冲沟显放射状分布,坡度一般10°—45°西南部则相对比较平坦。

地形最高点为井田东部杨头岭标高1044.50m,最低点位于西部大沟村西淘清河河谷,标高920.00m,相对高差124.50m。

三、水系

井田地表水属于海河流域漳河水系。

浊漳河为全区最大河流,主要由南源、西源、北源三条支流汇流而成,流域面积11251km2。

井田属于浊漳河南源水系范围,浊漳河南源发源于长子县黑虎岭,从西南往东北经长子县、长治市、长治县、潞城市,在襄垣县甘村与浊漳河西源汇合,全长104km。

该河为长年性河流,夏季洪水暴涨,平时流量较小,从井田西侧外部流过。

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

四、气象及地震情况

本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降雪稀少;春秋季较温和,但多风,时有沙尘;夏季炎热干燥,雨量集中,降水集中在7、8、9三个月。

年平均气温9.8℃,最高气温37.2℃,最低气温-19.8℃。

年平均降水量558.80mm,年蒸发量为1406.50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全年无霜期160d,每年11月份开始结冰,次年3月份开始解冻,最大冻土深度为600mm。

年最多风向为西北风,最大风速14~16ms。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第二节地质及水文特征

一、地层及地质构造

(一)地层

经坊煤矿井田及扩区范围内绝大部分为第四系黄土所覆盖,仅南部有零星基岩出露。

现据钻探资料将本区地层由老至新叙述如下:

1.奥陶系中统(O2):

为含煤地层之基盘,区内一般钻孔揭露厚度不足20.00m,原井田内只有长治县1号水源井揭露厚度达227.19m,为峰峰组(O2f)及上马家沟组(O2S)地层,扩区内只有2703号钻孔揭露厚度达245.60m,岩性是以质纯之石灰岩以及白云质灰岩组成。

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

厚3.20~20.55m,平均9.72m,主要为铝土质泥岩,有时夹泥岩及砂质泥岩,偶见煤线,底部为铁质粉砂岩或铁质泥岩及黄铁质结核。

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厚89.19~111.70m,平均101.13m,主要岩性为深灰~灰黑色砂岩、粉砂岩、石灰岩及7~11层煤组成,是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

厚44.09~73.02m,平均55.59m,由砂岩、粉砂岩、泥岩及2~3层煤层组成,是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总厚48.00~78.16m,平均63.45m,从岩性上看,可分以下三个部分:

底部之K8砂岩为浅灰色中、细粒长石杂砂岩或长石石英砂岩,局部为粗粒砂岩或粉砂岩,其上为深灰~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局部夹粉砂岩,具菱铁质鲕状颗粒,呈缓波状及水平层理,偶夹薄煤层。

中部为一层较为稳定的具交错层理的含砾粗砂岩构成,局部夹粉砂岩。

上部以浅灰色砂质泥岩为主,局部为细砂岩,顶部为灰紫红色含铝质泥岩~桃花泥岩,以含菱铁质鲕粒,色杂且鲜艳为其特征。

6.上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上石盒子组在本区仅中下部存在,上部已遭剥蚀,有零星出露,最大厚度为290.00m,由杂色之砂岩、泥岩组成。

下部以灰绿色、紫红色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夹灰~灰绿色中厚层状细、中、粗粒砂岩,砂岩具交错层理及斜层理,底部之K10砂岩为一层灰白、灰绿色、中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石英杂砂岩,局部含有砾石,具斜层理。

中部以灰白~灰绿色中厚层状中细粒砂岩为主,夹灰绿、紫红色泥岩及砂质泥岩,底部为一层灰白色粗粒砂岩,含砾石,具缓波状层理、交错层理及斜层理。

7.第三系上新统(N2):

岩性一般为紫红、褐红、砖红、棕黄、灰棕、黄色之粘土、亚粘土夹砂层、粘土与砂互层。

底部常有一砾石或粗砂层,厚0~20.00m,平均5.00m。

8.第四系(Q):

广泛分布于区内,厚0~114.61m,平均59.16m。

据详查勘探所获得的资料,本系地层自老至新分为:

下更新统(Q1):

为灰绿、紫红、棕红、黄褐色粘土、亚粘土、亚砂土,并成互层,夹数层粉砂、细砂,底部有一层砾石。

中更新统(Q2):

区内广泛堆积,并大面积出露。

上部为棕黄色、灰黄色亚砂土,下部为暗红、红黄色亚粘土、粘土,含钙质结核。

上更新统(Q3):

分布于河流一级阶地,为灰、灰黄色亚砂土、亚粘土,局部上部为马兰黄土。

全新统(Q4):

仅分布于现代河床及河漫滩,为淤泥、亚粘土及各不同粒级的砂及砾石。

(二)构造

(一)区域构造

本区位于太行山背斜西翼,沁水盆地东侧,地层大致为走向NE,向W倾斜的单斜构造。

受新华夏构造运动的影响,区域性的褶曲呈雁行排列,彼此平行。

本井田地处晋获褶断带西侧,武阳凹褶带东部。

1.晋获褶断带

从河北获鹿起,经黎城、潞城、长治东侧向南一直到晋城市南村一带,延伸长250km,宽20~25km,总体走向为N25°E,由相互平行的断裂和褶皱组成。

2.武阳凹褶带

主要展布于屯留、阳城一线以西,NNE向斜贯沁水盆地,总体为一复式向斜,主要构造形迹为一系列褶皱,局部发育压性断裂,褶皱规模都不大,为极开阔平缓的褶曲。

(二)井田构造

经坊勘探区位于晋~获褶皱带西侧,武~阳凹褶带东部。

受此区域构造带的控制,本井田总体上为一向NW倾伏的单斜构造,伴有少量的断层和次级宽缓褶曲,地层倾角一般小于10°,构造属简单(一类)。

详见主要断层特征表1-2-1。

主要构造有:

1.断裂构造

1)韩店正断层:

为井田东边界,北端于区外与长治正断层斜交,往南西经南董、长治县,并与庄头断层相交,全长12.20km。

北段断层走向为N50°E,中段及南段走向为N20°E,倾向E偏S,倾角70°,断层南端最大断距为80.00m。

2)黎岭断层:

横穿井田中部,北起黎岭村北,往南经池里、中和,于区外寨沟与南和之间消失,全长6.90km,走向约N40°E,倾向SE,倾角70°,断距30.00~35.00m。

3)苏店正断层:

为原井田西北部边界,走向N53°E,倾向NW,倾角70°,落差25.00m,总长15.20km。

4)黎岭正断层:

为经坊2号钻孔所控制,孔内3号煤层断失,自173.28~190.70m为断层破碎带,断距约10.00m,推断为黎岭断层的次生小构造,产状与其一致,走向为N40°E,倾向S,倾角70°,延伸约0.70km。

2.褶曲构造

原井田褶曲主要有:

1)韩店西背斜:

北端与韩店正断层斜交,向南经韩店至东和以南消失,延伸6.00km,轴向总体为N30°E,北段宽缓,两翼倾角小于4°,南段最大倾角7°。

2)东和向斜:

位于井田南部,轴北端交于黎岭正断层,延伸长约3.00km,轴向为N20°E,两翼宽缓,倾角小于4°。

3)西和向斜:

仅北端伸入原井田西界,两翼地层倾角小于4°。

扩区内以褶曲为主,由苏店正断层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只有西贾村向斜。

现分述如下:

1)西贾向斜:

位于扩区东部,东申家庄东南侧,轴向N44°E,西翼较缓,倾角2°~4°,东翼较陡,倾角3°~10°。

2)朔村向斜:

由北呈村中部穿过,轴向NE,呈向东突出的弧线,两翼产状平缓,东翼2°~4°,西翼2°左右。

3)张村东背斜:

位于北呈村北侧,轴向NE,两翼产状平缓,东翼2°左右,西翼3°~5°。

4)上村向斜:

位于上村西侧,轴向N40°E,向NE倾伏,两翼产状平缓,东翼3°~5°,西翼1°~3°。

5)大沟村背斜:

位于2707号钻孔附近,轴向N15°E,北部边界附近转向NE,两翼产状平缓,东翼1°~3°,西翼2°~5°。

6)小宋向斜:

位于扩区西北角,向NE倾伏,两翼产状平缓,为1°~3°,轴向N55°E。

3.陷落柱

井田内仅经坊煤矿一采区运输巷及一采区的第九采面中各见一规模不大的环状陷落,推断陷落范围为60m×75m。

4.其它构造:

据矿方调查,在煤矿开采中发现小断层和节理较为发育,且走向大致为NE方向,与井田内主要断裂相一致。

在一采区运输巷南端见一走向为N40°W,倾向NW,落差1.90m的一条小断层,说明井田内尚发育有次生小构造。

本井田构造对煤质影响不大。

据煤矿井下观察,当巷道见大小断层均涌水,以二采区运输巷遇到的韩店断层涌水量较大,可能与断距较大,上部地层中水较易进入有关。

而黎岭断层的上盘,上部地层中水相对不易进入巷道,故涌水量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扩区比原井田构造简单,总体上应属构造简单类型。

二、瓦斯情况

瓦斯相对涌出量1.34M3t,绝对用出量为3.85M3min,属低沼气矿井。

第三节工程概况

本招标工程技术参数

序号

项目名称

煤岩性质

工程量(m)

断面(m2)

设计掘进尺寸(mm)

支护

形式

支护厚度(mm)

掘进

1

进风立井井底避难硐室

90

12.3

17.8

5040

4020

浇注砼

400

2

主副斜井井底避难硐室

90

12.3

17.8

5040

4020

浇注砼

400

备注:

1、井底避难硐室均为半圆拱。

第三章施工准备

第一节临时工业广场布置

根据建设单位工业广场平面布置图进行土建大临工程设施的布置,避开永久设施进行布置。

将办公室和职工宿舍、调度室、食堂、机修车间、料场,水泥库、安排在建设单位指定地点内;矿灯房、浴室等利用建设单位的永久设施,供电利用建设单位的永久供电系统。

第二节供电

利用建设单位的永久供电系统,经馈电开关接线直接向工作面供电。

第三节通讯及信号

工业广场内安装一部外线电话,同时安设因特网,利用外线电话、因特网或手机与外部联系。

井下工程利用建设单位永久的信号系统。

第四节供水

本次招标工程在进风井井底和副斜井井底,建设单位已布设了永久的供水管路,我方通过接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