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综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5897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课题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课题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课题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课题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综述.docx

《课题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综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综述.docx

课题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综述

课题:

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课堂教学设计及实施案例

执教:

上海大学附中李玉春

执笔、点评:

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吴敏芳

教学设计概要

日本是世界分国篇中介绍的第一个国家。

本课堂教学设计以图为载体,将知识落实在图中,使理性的知识感性化,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针对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学内容不易讲深,但应有趣味性,这对学生学习下面的国家地理是有帮助的。

一、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

(1)、了解日本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

(2)、知道日本经济发达,了解日本工业分布高度集中的原因,知道日本一些主要城市和主要海港;知道日本农业、渔业现代化程度高;

(3)、理解日本是如何摆脱“资源小国”的劣势发展成“经济大国”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为了让学生对日本自然、经济和人文地理特征有感性认识,需要使用大量的直观教材,如地图、景观图、投影、录像等,来帮助学生记忆日本地名及地理事实材料。

同时,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并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来分析地理特征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理解其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从而加深对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理解;同时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加深对协调人地关系的理解。

(2)、通过对日本经济特征的分析,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关心经济问题,乐于分析经济现象的经济意识;同时进一步认识科学文化知识及学习外国经验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加深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也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日本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特征。

2、难点:

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

三、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方法

如何讲清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特征,是分国地理教学的关键;如何使学生牢记和理解日本的自然和人文特点,是日本教学的基点。

在这一节教学中,我采用谈话法、讲述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又运用了图、表、数据、自制课件等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组织形式

由于“日本”这一节教材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世界地理中的分国地理,因此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国家地理学习的一般程序:

明确该国的地理位置与范围;学习该国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点;学习该国居民、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特点。

“日本”这一节教学内容也不外乎按照这个程序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

四、教学媒体

网络环境、自制课件、投影仪

五、课时(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师是顺着以下思路来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

导入:

欣赏日本名曲《樱花》、配以“富士山和樱花”插图

东亚岛国

了解日本位置、领土、人口等基本概况四大岛屿

人多地少

为什么日本与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气候受海洋影响大

多火山(用日本富士山来举例)

日本的自然条件地震频繁(用阪神地震来举例)

为什么日本自称是“资源小国”

发达的工业工业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工业为什么会高度集中

海运业发达(图中找出主要对外贸易港)

发达的经济发达的交通运输业

铁路交通(介绍日本“新干线)

以我国引进日本培育的红富士

发达的农业苹果为例

以日本人喜欢吃鱼为切入点,介绍日本的餐饮文化

哪些是受我国影响的文化

日本文化特征哪些是受欧美影响的文化

哪些是具有日本特色的文化

七、主要教学环节及其实施案例

电脑投影、导入新课:

显示《世界地理图册》第7页“富士山和樱花”图,配上日本名曲《樱花》。

教师讲解:

同学们,你们熟悉这首优美的曲子吗?

这是日本名曲《樱花》。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非常漂亮。

这节课我们讲授的主题是日本。

大家都知道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个战败国,战后经济衰退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是十几年以后,发展成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强国。

是什么原因使它经济复苏地这么快?

是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还是有优越的自然环境?

还是有其他原因?

现在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

我们先来看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评析:

以音乐作为导课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能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外马上吸引课内。

指导读图:

根据《世界地理图册》第7页“日本地形图”,说出岛国日本,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读图、回答:

是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屿和附近的小岛屿组成。

继续引导读图:

日本濒临哪些海洋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

学生读图、回答:

日本东临太平洋,西隔黄海、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

教师讲解:

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位于亚洲东部,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本州岛。

日本首都东京位于本州岛上。

日本国土面积很小,人口却超过一亿多,人口密度相当大,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

启发提问:

为什么说日本与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教师引导:

在课本第35页亚洲政治地图上量算我国北京至日本东京的图上直线距离,利用比例尺,换算出实地距离约2000千米。

教师追问:

若我们乘时速800千米的飞机需多长时间到达日本首都东京?

学生回答:

大约2.5小时后到达。

教师归纳:

日本到我国距离比较近,而且与我国隔海相望,因此日本与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评析:

教师用启发引导和引入图片的方式,使枯燥的教学内容感性化,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脑投影:

展示“东京和北京一月、七月气温和降水量表。

最冷月均温最热月均温降水量

东京3.7℃25.1℃1610mm

北京-4.7℃26.1℃636mm

读表回答以下问题:

(1)冬季,东京比北京冷还是暖?

夏季呢?

(2)降水量,哪一个多?

(3)这说明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

日本是个岛国,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

东京和北京大致处于同一纬度。

冬季东京比北京温暖,夏季又比北京凉爽,且降水量比北京多。

这说明日本的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冬暖夏凉,降水较多。

评析:

用小组讨论的教学形式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符合六年级学生身心好动的特点。

电脑投影:

再次展示《世界地理图册》第7页“日本地形图”。

启发引导:

观察日本地形图,看一看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回答:

山地和丘陵多,平原少,仅分布在沿海一带。

转折过渡:

日本不仅多山,火山。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9页插图“日本的象征——富士山”。

教师介绍:

日本境内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80多座。

富士山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日本最高峰。

富士山气势宏伟,山顶积雪皑皑,山麓有小湖,非常秀丽,被日本人尊为“圣岳”。

转折过渡:

日本不仅多火山,还多地震。

电脑投影:

播放阪神地震录像片段。

学生观看录像后,讨论地震的危害性。

教师说明:

日本地震频繁,在日本,人们可以感觉到的地震平均每年达1000多次,如阪神地震,这种大的破坏性地震平均2-3年也会发生一次。

日本真不愧是“火山王国、地震之邦”。

不管是火山,还是地震都会使人员受到伤亡,经济受到损失。

教师讲解:

日本山地多,年降水量又很丰富,日本的河流短小,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日本大部分山区为森林所覆盖,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

转折过渡:

日本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而用来发展工业的其他资源如何呢?

指导读图: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41页“日本部分工业原料依赖进口程度图”,回答以下问题。

电脑投影展示问题:

(1)日本主要工业原料和燃料缺乏程度如何?

(2)日本森林覆盖率达67%,为什么还要大量从国外进口木材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

日本大部分工业原、燃料都需要进口,而且进口的比例较大,说明日本资源严重缺乏,自称是“资源小国”。

虽然日本森林覆盖率很高,但是为了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大量进口木材。

与日本相比,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才13.4%,但还大量出口木材、生产一次性筷子等,破坏森林资源。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

评析:

提出反思是为力增强学生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是为力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教师讲解:

大家知道日本是世界经济大国,其实力仅次于美国,而且有很多工业产品占据了国际市场。

从我们身边你就可以看到很多日本产品。

启发提问:

说一说你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哪些日本商品?

学生回答:

松下电器、丰田汽车、日立空调等。

读图介绍:

读课本第42页插图“日本部分产品占世界市场的百分比”。

日本的汽车制造闻名遐迩,我们所见到过的丰田、尼桑等小汽车都是很著名的。

除此之外,日本的电子、钢铁、造船、化学等工业水平也很高,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启发提问:

日本依靠什么使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发展成为经济大国的呢?

学生讨论、回答:

靠的是科技,人口素质的提高促进科技的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

再加上日本有许多优良港口,有利于进口原料、输出产品,发展对外贸易。

评析:

让学生讨论得出日本发达靠的是科学技术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意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的信念。

读图提问:

读《世界地理图册》第8页“日本工业分布”图,日本有哪些主要工业城市?

学生回答:

东京、名古屋、大阪、福山、北九州等。

电脑投影展示景观图:

简单介绍日本著名工业城市,着重介绍日本首都——东京。

教师边讲边展示有关繁华的东京银座的景观图:

密集的人群、排成长队的汽车以及众多高楼与商店。

引导设问:

再回到“日本工业分布”图,从图中能否看出日本工业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继续设问:

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分布?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原因:

日本太平洋沿岸良港多,并且日本海洋运输非常发达,可以依靠海运的优势,输入原料和输出工业产品。

引导读图:

指导学生从课本第43页“日本主要港口和航海线”图中找出主要对外贸易港:

横滨和神户。

并指出日本陆上交通也很发达。

电脑投影:

浏览《地理景观》光盘中的视频内容“在新干线上高速行驶的火车”。

教师说明:

不乘船,只坐火车,可以跑遍日本的四大岛屿。

教师设问:

日本经济很发达,但隐藏着危机,实际很脆弱,为什么日本经济上有弱点?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日本国土狭小,原料、能源严重不足,国内市场有限。

所以,日本的原料和产品对国外市场依赖太强,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脆弱性。

转折过渡:

日本不仅工业发达,而且农业也非常发达。

我国引进日本的水果品种——红富士苹果,由于红富士苹果吃口好,现在在我国市场上广为畅销。

电脑投影:

展示图片“喜欢吃鱼的日本人”,同时配以日本民歌《拉网小调》。

教师介绍:

由于工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带动了渔业的发展。

日本北海道附近有世界著名渔场,渔业资源丰富,日本依靠发达的科技水平,建立强大的海洋捕捞船队,捕鱼量一直居世界首位。

日本人喜欢吃鱼,尤其喜欢吃生鱼片。

在日本的食鱼文化中,产生了一种新的饮食文化——寿司料理,即各种鲜鱼为原料做成寿司,日本人说“有鱼的地方就有寿司”。

现在,日本寿司料理已进入我国餐饮市场,同学们可以去品尝一下。

电脑投影:

展示系列图片:

“日本金阁寺一景”、“穿和服的日本妇女”、“穿西装的日本公司职员”、“相扑运动”、“日本茶道”、“日本花道”、“日本文字”。

指导读图:

日本在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经过消化,成为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日本的文化受我国和欧美文化影响很大,同学们可以从这些图片中看出来。

教师设问:

同学们,看一看,在这些图片中,哪些受到我国文化影响,哪些受到欧美文化影响,哪些是属于具有日本特色文化?

学生回答:

受我国文化影响有:

“日本金阁寺”、“穿和服的日本妇女”、“日本文字”。

受欧美文化影响有:

“穿西装的日本公司职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