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人教版 寒假作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5894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44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人教版 寒假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人教版 寒假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人教版 寒假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人教版 寒假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人教版 寒假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人教版 寒假作业.docx

《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人教版 寒假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人教版 寒假作业.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人教版 寒假作业.docx

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人教版寒假作业

训练01模块复习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的沿革

制度

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作用和影响

分封制

诸侯国相对独立,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

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容易形成割据势力,破坏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

郡县制

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加明显

行省制

行省是地方行政机构,其行政长官对中书省负责

【归纳提升】

1.中国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演变趋势

(1)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

(2)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反映了地方管理方式由中央垂直管理向中央派驻管理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3)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郡县制到行省制,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郡县制在否定分封制的基础上得以确立和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

行省制有利于各族人民交流和国家统一,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我国明清以后的地方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

2.汉至元中央对地方管辖的特点

(1)分化事权,相互牵制,如北宋文官知州通判制。

(2)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如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3)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如汉朝设刺史,北宋设通判。

(4)中央直接掌控地方的部分权力,如北宋将地方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收归中央。

(5)实行一些特殊的管理制度,如汉武帝的“推恩令”。

二、古代选官制度的不断成熟

时期

核心考点

夏、商、西周

开始:

夏商时期

衰落:

春秋战国时期

世官制

(1)内容:

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2)影响:

推动了奴隶社会的发展

战国、秦朝和汉初

开始:

战国

发展:

秦朝

衰落:

汉初

军功爵制

(1)内容:

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

(2)影响:

有利于国家选拔军事人才,满足了国家统一的社会需求

两汉

开始:

西汉

衰落:

东汉末年

察举制

(1)内容:

官吏察访适合的人才向中央举荐,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

(2)影响:

在实行之初,按人口比例举“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

魏晋南北朝

创始:

曹魏

发展:

两晋

衰落:

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1)内容:

中央选择德才兼备的官员兼任原籍中正官,查访本州士人,然后依据品行、门第等将士人评列九品,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

(2)影响:

推行初期,评判人才综合考虑门第和才能,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后期,看重门第,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

隋、唐、宋、明、清

产生:

确定:

发展:

北宋

衰落:

明清

科举制

(1)内容:

废除九品中正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2)影响:

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归纳提升】

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评价

(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继承祖上的权位。

此选官制度使官吏来源被贵族垄断,不利于有用人才的选拔。

(2)“察举制”虽在当时看来比较完善,但各方面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

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3)隋唐以后实行的“科举制”虽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它是一种文化专制,到明清时发展为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不利于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

三、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时期

核心考点

秦朝

皇帝制度:

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皇位世袭。

三公九卿制:

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三者相互配合牵制,便于皇帝集权。

汉朝

中朝:

汉武帝时重用身边的侍从建立中朝,与原来的三公九卿合称中外朝,削弱相权。

隋唐

三省六部制: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既分工明确,又相互牵制,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尚书省下设六部,具体执行国家事务。

宋朝

二府三司制:

二府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

三司分管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

元朝

中书省:

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

明朝

废丞相:

明太祖废丞相,亲掌六部,设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内阁:

明成祖设立,它是皇帝的内侍机构,皇权加强。

清朝

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初国家大事的决策机构;

南书房:

康熙时为了对抗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

军机处:

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大臣只能跪奏笔录,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归纳提升】

1.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1)相权三分:

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可以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

(2)职权分明:

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3)节制君权:

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2.皇帝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

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皇帝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

(1)分割相权。

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

(2)转移相权及其机构。

权力转移的总趋势:

在决策过程中,相权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官)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在执行过程中,相权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内向外。

3.全面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

(1)积极作用

①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②国家可以组织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2)消极影响

①政治上:

君主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这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受到压制和打击。

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阻碍了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④是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

“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

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

”对此理解最为准确完整的是

A.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

B.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局面

C.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

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

……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

……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

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

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二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

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

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摘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

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理由。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

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

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

……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材料二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以上材料摘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

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

代之以科举制。

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

(4)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战国至隋朝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

训练02模块复习二——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和控西方民主政治

一、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时期

核心考点

前8世纪至前6世纪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孕育与确立

(1)前8世纪,城邦孕育期:

希腊出现众多城邦,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政治

(2)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

改变贵族专权的局面,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3)前6世纪末,克利(里)斯提尼改革:

使地域部落代替血缘部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前5世纪至前4世纪

(1)前5世纪,伯利(里)克里(利)执政时,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公民参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

(2)前4世纪,遭马其顿入侵,雅典民主衰落

【归纳提升】

1.雅典民主政治认识上的六个误区

(1)从民主运作形式上看

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不可误认为直接民主是最理想和完美无缺的运作方式。

(2)从局限性上看

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不能说成是全体雅典男性居民的民主。

(3)从实质上看

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专政,不可误认为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专政。

(4)从影响上看

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不可误认为其为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提供了完备的体系。

(5)对于“陶片放逐法”

不宜夸大其维护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还应看到它极易成为排除异己、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使持有不同政治观点的政治家被流放,不利于国家经济和政治的健康发展。

(6)关注两个概念的区别

“人民主权”指主权归属,主要表现为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等机构;“轮番而治”指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