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07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8923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07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实验07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实验07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实验07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实验07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07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解析版.docx

《实验07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07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解析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07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解析版.docx

实验07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解析版

实验07,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解析版)

  实验七、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实验目的】:

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一张硬纸板、细绳、剪刀等。

  【实验步骤】:

  探究当物体处于静止时,两个力的关系;探究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两个力的关系①如图a所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直线,这二力才能平衡。

  ②如图b、c所示,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物体上,这二力才能平衡。

  【实验结论】:

  二力平衡的条件:

  1.大小相等(等大)2.方向相反(反向) 3.同一直线(共线) 4.同一物体(同体) 【考点方向】:

  1、在探究究二力平衡问题时,什么因素影响实验结果?

答:

摩擦力。

  2、如何减小如图乙所示的不足之处:

可以将物块改为小车或者使用更光滑的桌面。

  3、你认为下图哪个实验更合理?

答:

甲,应为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对实验效果影响大。

  实验剖析 

   4、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答:

当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都可以判定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5、实验中如何改变拉力的大小?

答:

通过改变砝码的个数,来改变对小车的拉力大小。

  6、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答:

改变拉力的方向。

  7、如何探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答:

将纸板从中间剪开,观察纸板是否还处于平衡状态。

  8、如何探究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

答:

把纸板转动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9、实验结论:

二力平衡条件:

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10、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11、选择静止状态的原因:

匀速运动状态不好控制。

  12、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

得出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在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上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_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时,说明小卡片处于平衡状态;卡片平衡后,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都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经典母题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5)为了减小(4)中小明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举一个例子即可)(6)利用图丙装置  (选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7)如图丙实验时,如果将右侧两个砝码取下,替换为弹簧测力计,使其竖直向下拉。

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左侧两个钩码的重力不相等,其可能的原因是    。

  (8)实验完成后,请你帮小华总结一下二力平衡的条件:

   。

  【答案】

(1)相反;钩码个数;

(2)静止;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二力能否平衡;(3)把小卡片剪为两半;(4)A;(5)将小木块改为小车或者选择相对光滑的桌面;(6)能;(7)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8)当同一物体受到等大、反向、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时,该物体就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解析】

(1)钩码因为重力的作用,会对小卡片施加一个拉力的作用,左端的钩码对小卡片施加一个向左的拉力,右端的钩码对小卡片施加了一个向右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

(2)当物体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之为平衡状态;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上受到的两个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是验证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是否平衡;(3)探究二力平衡时,验证两个力需要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可以把小卡片分成两半变成两个物体; (4)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或运动都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就会影响实验效果; (5)为了减小木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可以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或者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6)只要能到达平衡力的四个条件,就可以研究。

  (7)由于弹簧测力计正常使用时是竖直向上拉,当竖直向下拉时,由于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会使得测量的数据小于真实的数据。

  (8)当同一物体受到等大、反向、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时,该物体就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练习11:

(2020·常德)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砝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说明一对平衡力的   ;但小明在实验时发现,若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不等重的砝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实验剖析 

  因是:

      。

  

(2)现保持F1和F2相等,将木块换成小车,然后扭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小车将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二力平衡时的两个力一定  。

  (3)如果将木块换成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重5N的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答案】

(1)大小相等;木块与桌面间存在摩擦力;

(2)转动回来;在同一条直线上;(3)B。

  【解析】

(1)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砝码,则木块左右两边所受的的拉力的大小相等,能处于静止状态,所以能说明一对平衡力的大小相等。

小明在实验时,放入左右盘的砝码并不等重,但木块仍能保持静止,时因为木块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所以木块所受的左右两个拉力大小不等,但由于摩擦力的影响,还是能处于平衡状态。

  

(2)将木块换成小车后,小车与桌面的摩擦力较小,小车所受的两个拉力大小虽然相等,但两个拉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于是两个拉力让小车转回原位,所以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大小要相等,方向也需要在同一条直线上。

  (3)把木块换成弹簧测力计后,在左右盘中放入5N的砝码,则弹簧测力计所受到的拉力为5N,所以其示数也为5N,B选项正确。

  练习22:

  :

(2020·泸州)小聪将一根橡皮筋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其右端来“探究两个分力与合力的关系” 

(1)实验中使用的弹簧测力计如图甲所示,其分度值为  N。

  

(2)小聪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一起沿相同方向作用于橡皮筋上拉到A点,此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小聪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筋也拉到A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如图乙所示。

F的作用效果与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即F为F1和F2的合力这种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是 :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小聪在实验中突发奇想,将两弹簧测力计互相垂直作用在橡皮筋上拉到B点,记下两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分别为F3=、F4=;然后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筋也拉到B点,如图丙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N。

根据你对合力与分力的理解,判断F’(选填“是”或“不是”)F3、F4的合力。

  【答案】

(1);

(2)等效替代法;(3)5(或);是。

  【解析】

(1)弹簧测力计的刻度一大格是2N,一大格有十小格,所以分度值是。

  

(2)F的作用效果与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可以用F代替F1、F2,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3)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指针指在4-6N中间,所以示数是5N,F’的作用效果与F3、F4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即F’是F3、F4的合力。

  练习33:

(2019·铜仁)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

  

(1)通过实验比较,小明发现采用方案乙,实验效果更好,原因是  。

  

(2)该实验装置中,木板两端的定滑轮的作用是    。

  (3)保持两盘中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放手后观察到小车转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

这个实验现象说明: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    ,这两个力才能彼此平衡。

  (4)小明在探究完“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后,又利用该装置进行探究,剪断小车左边的细线后,小车由静止向右运动,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答案】

(1)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2)能改变作用力的方向;(3)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4)运动状态。

  【解析】

(1)通过实验比较,小明发现采用方案乙,实验效果更好,原因是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2)该实验装置中,木板两端的定滑轮的作用是能改变作用力的方向;(3)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即让两边的拉力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和F2不再同一条直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转动,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的静止状态时,拉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个实验现象

  说明: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才能彼此平衡。

  (4)小明在探究完“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后,又利用该装置进行探究,剪断小车左边的细线后,小车由静止向右运动,小车受力不再平衡,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练习44:

  (2019·内江)如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使用小车而不使用木块,是因为小车与桌面间的  更小,从而减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在实验开始时,由于粗心只在左盘中放入砝码,小车立即向左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左盘中砝码的重力势能将  ,动能将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当两个盘中分别放上两个相同的砝码后,小车静止在桌面上,这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 。

  【答案】

(1)摩擦力;

(2)变小;变大;(3)相等。

  【解析】

(1)实验时使用小车而不使用木块,是因为小车与桌面间的摩擦力更小,从而减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在实验开始时,由于粗心只在左盘中放入砝码,小车立即向左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左盘中的砝码高度下降,速度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则砝码的重力势能将变小,动能将变大;(3)当两个盘中分别放上两个相同的砝码,即两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相等,小车静止在桌面上,这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练习55:

  :

(2018·宿迁)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 

(1)实验中定滑轮的作用是  ;

(2)选择轻质卡片的目的是  ;

  (3)用手将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卡片受到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拉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由静止释放卡片,根据  (选填字母)状态,能够说明这两个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A.松手前卡片静止 B.松手瞬间卡片旋转  C.松手后卡片达到静止【答案

(1)改变力的方向;

(2)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3)B。

  【解析】

(1)实验中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2)若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的拉力,则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选择轻质卡片的目的一是消除或者忽略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3)该同学把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则小卡片受到的两个拉力就不在同一直线上,然后由静止释放卡片,松手瞬间卡片旋转,说明不在同一直线的两个力不能平衡,B正确。

  练习66:

  :

(2017·扬州)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甲

(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  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

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1·c·n·j·y 

(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  和  的大小来进行比较。

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  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3)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

(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  对实验的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乙    丙(4)如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

此方案中,由于  ,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答案】

(1)静止;

(2)重力;拉力;拉力;(3)BAC;阻力;(4)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的重力。

  【解析】

  

(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静止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

  

(2)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拉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

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拉力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3)两位同学改进实验是为了减小阻力对实验的影响,所以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是:

BAC。

  (4)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测方案中,由于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的重力,故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练习77: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

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  和  的大小来进行比较。

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   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2)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她们改进的先后顺序:

    (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  对实验的影响。

  (3)图丙所示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

此方案中,由于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