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1单元 2 祝 福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8602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1单元 2 祝 福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1单元 2 祝 福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1单元 2 祝 福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1单元 2 祝 福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1单元 2 祝 福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1单元 2 祝 福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1单元 2 祝 福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1单元 2 祝 福 Word版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1单元 2 祝 福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1单元2祝福Word版含答案

2 祝 福

本课话题 ——同情心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

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

本应对祥林嫂赋予同情心的鲁镇人,拿出的不是同情心,而是用揭露祥林嫂的伤疤来作为他们生活的调味剂。

这就更进一步表现出当时社会中同情心的稀缺。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同情心,是人类美好而善良的情感,它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它是一种品质,是一种境界;它又是一种理解,是一种尊重。

同情心,让阴霾的天空阳光灿烂;同情心,让受伤的心灵感受抚慰;同情心,使弱小变得坚强;同情心,使卑微变得伟大……

1.杜甫忧民

杜甫用利剑一般的笔抒写百姓的辛苦贫困,用火一般的诗篇燃尽封建制度的腐朽。

他怀着一颗赤诚的同情心,用人生的力量高喊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时代强音。

2.法国人培养孩子同情心

法兰克福的一个孩子粗暴驱赶上门乞食的流浪者,家人特意召开了家庭会议,严肃、耐心地启发孩子:

流浪者尽管穿着邋遢,同样享有人的尊严。

孩子从中明白道理“仰慕强者也许是人之常情,而同情弱者更是美好心灵的体现”。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同情是一切道德的基准。

——尼采

同情是你所能给别人的最佳礼物。

——马尔登

真正的同情,在忧愁的时候,不在快乐的期间。

——冰心

同情是善良心地所启发的一种感情的反映。

——孟德斯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悚然(  ) 俨然(  ) 忌讳(  )

尘芥(  )荸荠(  )山墺(  )

草窠(  )驯熟(  )讪讪(  )

怔怔(  )渣滓(  )唾弃(  )

窈陷(  )惴惴(  )歆享(  )

牲醴(  )蹒跚(  )(  )踌蹰(  )(  )

【答案】 sǒng yǎn huì jiè bí ào kē xùn shàn zhèng zǐ tuò yǎo zhuì xīn lǐ pán shān chóu chú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拓

(2)削

(3)间

(4)更

(5)笼

(6)槛

(7)剥

(8)炮

【答案】

(1)tà tuò 

(2)xuē xiāo (3)jiān jiàn (4)gēng gèng (5)lǒng lóng (6)kǎn jiàn (7)bāo bō (8)páo pào

2.语境辨析法

(9)为了便于监(  )督学生读书,国子监(  )还把教师的办公室设在教室旁边,这样的布局浸透了“看管”学生的传统。

(10)为了看到这位道德楷模(  )的模(  )样,他特意请假来到颁奖现场。

【答案】(9)jiān jiàn (10)mó mú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1)

(2)

(3)

(4)

(5)

(6)

【答案】

(1)暄 喧 渲 

(2)徨 惶 煌 (3)湍 揣 踹 (4)诧 咤 姹 (5)骸 骇 赅 (6)谬 缪 寥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简捷·简洁

二者都有“简明”的意思。

“简捷”表示直截了当,简便快捷,多用来形容速度快。

“简洁”指说话、写文章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WindowsPhone提供了卓越的用户体验,帮助用户更好更简捷(简捷/简洁)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事务。

(2)今年的政府报告更务实,每一项工作目标都简洁(简捷/简洁)具体,表述很朴实。

2.偶尔·偶然

二者都指“不经常”,都是副词。

“偶尔”指次数少。

“偶然”除了指次数少外,还有不是必然的意思。

“偶尔”的反义词是“经常”,“偶然”的反义词为“必然”。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专家建议,饼干的营养成分较单一,不能长期代替正餐,可偶尔(偶尔/偶然)作为应急食品以及改善口味的零食,但也要注意控制食用量和食用次数。

(2)在业界看来,今年饮料产业疲软存在偶然(偶尔/偶然)因素,因为今年南方出现较多降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饮料销售。

3.沉重·繁重

二者词性相同,都有“分量大,负担重”的意思。

“沉重”侧重于量重,可指分量大,程度深,关系重大等。

“繁重”指(工作、任务)多而重,常指体力上的感受。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赵本山说:

“演员这个饭碗很沉重(沉重/繁重),端不稳的时候,我们会忍让一些。

艺术出一个人才不太容易,需要社会和观众包容。

(2)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阜城不少中小学生家庭作业繁重(沉重/繁重),五六年级以上的学生甚至赶作业到晚上10点以后,令家长、学生叫苦不迭。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热热闹闹的官员财产公示,从风起之初的水波不兴到体制内水波荡漾,直到今天民情的沸反盈天,一路走来殊为不易。

(√)

理由:

“沸反盈天”,沸:

滚翻;盈:

充满。

声音像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

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2.国美在经历种种内部波折之后,仍然抱着对扩张战略的迷信,但在电子商务崛起之后,游戏规则已然改变。

对手们一个接一个越过国美,家电连锁模式走投无路。

(×)

理由:

“走投无路”比喻处境困难,没有投身之地,强调找不到出路。

应改为“日暮途穷”,比喻到了末日或衰亡的境地,强调陷入绝境。

3.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指出,记者跟随执法部门探访了多家单位网络办公平台,发现大多都已是“人去台空”,只留下少数工作人员在百无聊赖地玩着手机。

(√)

理由:

“百无聊赖”形容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无聊。

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常识·速览]

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毛泽东称他为“中国文化运动的主将”,赞扬他的方向就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1918年5月,他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从而成为五四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著有小说集三部,散文集两部,杂文集十五部。

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祝福》创作于1924年,是《彷徨》中的第一篇小说。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但由于革命的不彻底性,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并未完全实现,整个中国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制度的残酷统治和压迫下,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仍然严重地束缚着广大人民,尤其是妇女。

妇女解放问题成为鲁迅在五四运动时期探索的主要问题。

《祝福》就是在这种探索下产生的。

[整体·感知]

小说通过记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和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和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吃人的社会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

[文脉·梳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答案】 ①寂然死去 ②再到鲁镇

[文本·层析]

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1~33)和结尾部分(112),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章开篇和结尾都描写了祝福的景象,这种特定环境的描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 为人物提供了活动的环境,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

结尾的景物描写则渲染了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了“我”的心情,与开头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首尾呼应,使小说的结构更臻完善。

二、阅读课文第66~111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2.请简要概括本部分故事情节。

 

【答案】①祥林嫂再次到鲁镇做女佣;②祥林嫂的痛苦成了人们的笑料;③祥林嫂捐门槛;④祥林嫂捐门槛后仍得不到解脱,最后被赶走沦为乞丐。

3.原来不爱说话的祥林嫂为什么反复讲阿毛的故事?

鲁镇人们的反应说明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答案】

(1)是因为她心中非常悲伤,想通过倾诉来发泄心中的痛苦,希望得到人们的安慰和同情。

(2)鲁镇人们的反应说明了当时的社会是一种愚昧、麻木和残酷的生命形态。

4.结合上下文,探讨第88自然段中“微雪点点的下来了”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微雪点点的下来了”和下文“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相照应,这样一方面将过去短暂生活的甜蜜和现实生活的冷酷形成强烈对比,另一方面又暗示柳妈讲的故事将对祥林嫂造成严重的精神打击。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5.鲁迅说:

“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

”请找出作者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部分,通过眼睛这一“窗户”透视祥林嫂内心的特点,进而概括其形象特征。

 

【答案】 

眼睛

特点

初到鲁镇——顺着眼

安分

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带着泪

再受打击,内心痛苦

讲阿毛故事——直着眼

精神有些麻木

捐门槛后——分外有神

又有希望

不让祝福——失神、窈陷

再受打击

行乞——眼珠间或一轮

麻木

问有无魂灵——忽然发光

一丝希望

形象特征

①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②她勤劳、善良、安分守己,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劳动生存下去;③但在旧社会她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最终为旧社会吞噬。

6.作者用倒叙的手法,回忆了祥林嫂的一生,小说的整个思路是“现实—过去—现实”。

请在第一部分中找出标志作者思路转换的句子。

在结构上采取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 “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连成一片了。

作用:

造成悬念;形成对比,增添悲剧气氛;突出主题,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一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设置了一系列悬念吸引读者:

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

为什么死去?

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

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形成鲜明对比,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话题·互动]

话题:

《祝福》中的祥林嫂自始至终到底有没有反抗精神?

学生甲:

有反抗精神。

主要表现在:

面对婆婆的逼嫁,祥林嫂以死抗争;面对加在身上的罪名,努力洗清;对死后魂灵的有无的怀疑则说明了她最后对整个传统的封建观念产生了怀疑。

我的观点:

 

【参考答案】没有反抗精神。

主要表现在:

面对婆婆的逼嫁以死抗争,只是为了所谓的贞节;面对加在身上的罪名,努力洗清,却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捐门槛上。

由此可见,祥林嫂本人也是个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很深的人,她把封建礼教思想和迷信思想当作救命稻草,结果反而使自己陷入了更恐怖的深渊。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传神的肖像描写

本文在塑造祥林嫂这一形象时采用了肖像描写的方法,三次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肖像描写概括了祥林嫂一生的不幸,揭示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以祥林嫂为代表的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对反封建的主题起到了见微知著、画龙点睛的作用。

2.写法指导

人物肖像描写“四法”

肖像描写是我们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它包括描绘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

(1)工笔法

指用细腻的笔触对人或事物作详尽而细致入微的描摹,它常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讲究铺陈渲染,语言精巧细腻,富于色彩。

如《红楼梦》中对王熙凤的肖像描写就采用了此法。

(2)白描法

指不用或少用色彩浓烈的修饰性词语,不加渲染烘托,只是用简洁质朴的文字,勾勒人物形象的一种写法。

它的特点是语言平实,线条清晰。

如《祝福》中对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就采用的此法。

(3)画龙点睛法

指通过描写人物的眼睛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活动的一种肖像描写方法。

这是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可以从中透露出人的内心世界。

鲁迅说:

“要极简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我认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部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总是在眼光、眼神中表现出来的。

因此很多作家都很重视描写人物的眼睛。

(4)夸张漫画法

指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对人物外貌中最具特色的部位进行描绘的一种写法。

它的特点在于从“点”上用力。

通常用在作者需要加以鞭挞、批评的喜剧性人物身上。

用起绰号的方法来概括人物精神面貌和肖像特征就属于漫画法。

鲁迅先生经常用这种方法写小说中的次要人物。

如“红鼻子老拱”是一个酒徒,“雪花膏”是个心灵空虚的纨绔公子,“红眼睛阿义”是个贪婪残暴的牢头。

再如“三角脸”“山羊胡子”“花白胡子”“长胡子”“驼背五少爷”等,都是以绰号概括肖像特征的。

同样,我们在写作时运用这种方法,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比如,写一个非常肥胖的同学,可以亲切地叫他“小胖子”,等等。

3.迁移应用

请运用肖像描写的方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要求写出人物的个性,150字左右。

 

【参考示例】 她,一个胖胖的女孩,有着大大的苹果脸,眉毛浓淡适中,鼻子大而扁平,再加上嘟嘟的嘴和短短的头发,整个就是一张芭比娃娃的脸。

她笑的时候,会露出两颗大大的兔牙,而且眼睛会眯成一条缝,她的笑容很温暖、很纯真。

她的皮肤白而嫩,这仿佛是她脆弱需要呵护的内心世界的一面标签。

她永远那么乐观,在她的身上找不到一点伤感的元素。

[素材·应用]

1.课内素材

冷漠是一把利剑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悲剧人物。

封建思想对她的影响,以及那些将听祥林嫂讲故事当作安慰的,无聊的、麻木的看客,更突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

捐了门槛之后仍然不被理解成了祥林嫂内心永远的痛。

也正是不被理解的痛苦,才让她在别人的“祝福”声中死去,她的死也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因为冷漠这把剑会永远戳在我们的心头。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冷漠还或多或少存在,愿我们每个人心中多一些责任,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同情与善良,温暖他人,照亮整个社会。

【应用角度】 “冷漠”“让世界充满爱”“伸出温暖的手”等。

2.精彩应用

冷漠,是存在于人类中可怕的病毒,是杀人不见血的魔鬼。

鲁镇人们的冷漠把命运悲惨的祥林嫂推向了死亡,显示了我们民族的劣根性。

十八个路人的冷漠夺走了两岁儿童小悦悦的生命,也将整个社会推入了一个冰窟窿,冷漠让世界变得越来越残酷。

只有拒绝冷漠,人与人之间才能真正地和谐相处,人生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社会才能稳步前进,世界才会充满爱。

阻止道德的滑坡,托举向善的力量,让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温暖他人,温暖世界。

(节选自《拒绝冷漠》)

[佳作·领悟]

“树人”需要鲁迅

①在当下,中学生有三怕,怕奥数、怕英文、怕鲁迅。

对于前两者,我倒心有戚戚焉;对于后者,我不仅不怕,反而喜欢。

②当今中国的中学生,目光盯着升学,压力山大。

奥数、英文是两种特别的东西,它能帮助中学生走上升学的捷径,中学生总是怕学得不好,拿不到高分,而语文学科无论怎么考,分数既高不上去,也拉不下多少(这是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共识”),且语文课程中的“鲁迅”更是难得如同蜀道,以致大部分同学都“以手抚膺坐长叹”。

③先生的文章博大精深甚至晦涩难懂,确实并不浅显。

但这能成为我们怕的理由吗?

纵观先秦诸子散文、唐宋诗词、明清小说,又有哪一个是浅显的?

对于精华,唯有一字一句仔细琢磨,方得真滋味。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当生活安逸了,人就被生活所累了。

”“心事浩渺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字字珠玑,意味深长,发人深省,难道都让红尘掩盖了它们?

④世事沧海桑田,思想却亘古不变。

⑤“鲁迅”这个名词就其本质,已经不再是周树人的笔名,也不是一代文豪的代称,而是正义力量的象征。

试看当今社会,孔乙己化身为教授,不是“窃书”,而是“抄书”;阿Q复活了,在网络炫富炫阔;祥林嫂复活了,在底层呻吟;乏走狗复活了,披着专家学者的镀金外衣,依然向着穷人狂吠;闰土复活了,失学打工,没有了美丽的家园……谁怕鲁迅?

只有孔乙己、乏走狗、鲁四老爷之流。

⑥中学生不应怕鲁迅,应当正视社会现实,不能只沉迷于书本。

脱离社会的书本知识断然不能有助于中国的进步!

⑦如果中学生只被奥数、英文统治头脑,只为分数而学,到头来,思想必定是一片废墟。

急功近利的学习只能损毁我们的未来,未来中国一定需要思想深邃的学者。

怕鲁迅,就必定不能“树人”。

“人”树不起来,地平线上就不会升起复兴崛起的希望晨曦!

1.学开头

开头简洁明快,文章开篇即开门见山地列举中学生的“三怕”,随后将话题转到“怕鲁迅”这个核心话题上来,并亮明自己的态度。

2.学比喻

将语文课程中的“鲁迅”比作蜀道,且引用《蜀道难》的诗句“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因为喻体来自课本,还极易引起学生共鸣。

3.学反问

第③段用三个反问句,引导读者深思。

三个反问句是层进式的关系,第一问告诉人们“博大精深甚至晦涩难懂”不是“怕”的理由,第二问告诉人们历史精华同样“博大精深甚至晦涩难懂”,第三问提醒人们不应“让红尘掩盖了”鲁迅的作品。

此处使用反问句,表达意思更肯定,语气更强烈。

4.学排比

第⑤段,作者运用排比手法列举当今社会不良现象,并且让鲁迅笔下的人物复活,点出只有“孔乙己、乏走狗、鲁四老爷之流”才害怕鲁迅,极具讽刺意义。

5.学结尾

结尾段,作者站在国家繁荣富强的高度论及“怕周树人”的后果,回应本文立论“‘树人’需要鲁迅”,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