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及课件第四单元乘与除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8487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及课件第四单元乘与除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及课件第四单元乘与除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及课件第四单元乘与除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及课件第四单元乘与除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及课件第四单元乘与除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及课件第四单元乘与除教学设计.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及课件第四单元乘与除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及课件第四单元乘与除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及课件第四单元乘与除教学设计.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及课件第四单元乘与除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乘与除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知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形成从数学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2、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的口算方法,探索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

3、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能结合具体情境,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5、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6、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7、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

2、能正确地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

3、能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单元教学内容

(一)小树有多少棵(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

(二)需要多少钱(乘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三)练习一

(四)参观科技馆(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五)植树(一位数除两位数)(六)练习二

四、单元预备课时:

7-8课时

第一课小树有多少棵

教学内容:

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用具:

课件、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7×8=9×6=6×5=8×5=4×6=

2、70、100里面有多少个十?

500、2000各有多少个百?

4000里面有多少个千?

3、4个十、11个十是多少?

5个百、13个百是多少?

6个千是多少?

(复习数的组成,为口算乘法做准备。

二、新授。

1、出示学习目标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学生先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明确一共有几捆树,每捆有多少棵。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

(4)小组交流。

3、探索口算方法。

(1)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有3捆,“60”表示有60棵小树。

(2)20+20+20=20×3=60(可以用学具摆一摆)(3)3个20棵就是6个10棵,等于60棵。

(4)因为2×3=6,所以20×3=60。

(5)还可以理解成再写上一个“0”就可以得到计算结果。

4、小结:

20×3表示的意义与我们学过的表内乘法的意义相同,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5、找规律。

(发现了什么?

2×3=620×3=60200×3=600(2个百乘以3是6个百,是600)2000×3=6000(2个千乘以3是6个千,是6000)

师:

刚才我们研究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这些算式都是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

师:

你有什么好方法?

(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可以先用乘法口诀算出乘数和被乘数零前面的数相乘的积,再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零。

思路:

提出问题→算法多样化→建立数学模型→摆学具→讨论算式的表示方法→类比推理。

三、试一试。

1、4捆一共有多少棵?

5捆呢?

2、30×4=50×8=9×600=

四、练一练。

1、每箱草莓有40个,8箱草莓一共有多少个?

2、70×830×6600×94×6020×7

3×80090×58×50700×4

3、看图解决实际问题。

(1)让学生理解图意,说说情境表达的意思,明确有几堆香蕉,每堆香蕉有几根,大象和小象每天各吃几根。

(2)解决问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再交流。

方法一:

60×3=180(根),再计算200-180=20(根),说明够吃一天。

方法二:

60×3=180(根),再比较大小,因为180根比200根少,所以够吃一天。

(3)解决问题

(2),先找出“一个星期有7天”这个条件。

(4)解决问题(3),因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所以要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问题一:

一共有多少根香蕉?

问题二:

一头大象和一头小象每天吃多少根香蕉?

问题三:

它们3天吃多少根香蕉?

五、数学游戏。

通过生动活泼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作业设计:

书上第3页的第2题。

板书设计:

小数有多少棵

每捆20棵有3捆

20+20+20=60(棵)

20×3=60(棵)

需要多少钱

教学内容:

乘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用具:

主题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450×360×55000×2200×4500×3600×5500×223+2334+3442+4231+31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出示主题图。

1、引导学生说说图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一个游泳圈12元,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2、引导学生尝试列式,解决问题,小组交流。

12×3=

3、全班交流算法,组织学生讨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方法一:

12×3就是3个12相加:

12+12+12=36(元)

方法二:

12×3就是3个10再加上3个2,10×3=30,2×3=6,30+6=36

方法三:

如果每个球是10元,3个球是10×3=30(元),每个球少算了2元,3个球还要2×3=6(元),一共要30+6=36(元)

方法四:

可以把12看成4×3,这样12×3可以变成4×9=36(元)方法五:

12×3=6×2×3=6×(2×3)=6×6=36(元)

方法六:

学具操作

4、扩展:

如果一个游泳圈120元,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120×3=120是由1个百和2个十组成的,120×3是求:

3个120是多少,就是3个百和3个20的和。

计算时这样想:

100×3=300,20×3=60,300+60=360。

如果有的学生想出把120看作12个十,先用12×3,再在乘得的积后面补0,应给予鼓励。

重点讨论两部分积的得出与求和

5、解决问题:

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15×3=

学具操作中认识进位乘法,再进行口算与学具的对比。

15+15+15=45(元)10×3=30(元),5×3=15(元),15+30=45(元)6、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小结:

一位数乘两位数,可以把一个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后再相加。

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明买了2卷胶卷,每卷18元,每卷36张。

小玲买了3卷胶卷,每卷13元,每卷24张。

1、谁买的胶卷拍的照片多?

(同样多)、

36×2=72(张)24×3=72(张)2、谁买的胶卷合算?

18×2=36(元)13×3=39(元)

36小于39(每卷36张的胶卷合算)

五、作业。

作业设计:

书上第5页的第1题。

思路是:

提出问题→学具操作→重点讨论两部分积的得出与求和→学具操作中认识进位乘法→再进行口算与学具的对比。

板书设计:

需要多少钱

12×3=?

方法一12+12+12=36

方法二10×3=302×3=630+6=36

丰收了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34—35页,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整千数口算方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创设了“丰收”的情境,通过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任意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熟练掌握了乘法口诀,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以及年龄的特点,学生往往会从自己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去解决问题。

因此在教学时,要结合具体情境,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才能够结合已有的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思考与交流,促进对数学的理解。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

验算法的多样化;

2、能运用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行一些口算的题目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探索的过程,总结口算的方法。

4、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乐于钻研勇于尝试的精神,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

重点难点

重点: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难点:

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提问:

老师有16个本子,准备奖励给8个学生,平均每人可以得到几个本子?

2、指名学生回答。

(16÷8=2)

3、让回答问题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怎么列式的?

怎么计算的?

4、总结:

当题目中出现“平均分”这样的信息时,我们一般用除法解决,即:

除法解决的是分配类的问题;根据“二八十六”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16÷8=2,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根据乘法口诀来计算除法。

5、引入新课: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我们今天的新内容。

(板书课题:

丰收了)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指导学生观察教材第34页的情境图,提问:

你能从图中观察到那些数学问题?

学生认真观察。

指名一位学生回答他所观察到的内容:

有六捆萝卜,有两只小兔子,其中的一只小兔子说每捆10根,另一个说刚好是60根。

问题是“平均每只小兔子能够得到多少根萝卜?

(提醒学生注意“平均”二字,从而能正确列式)

2、学生写出算式:

60÷2,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思考算法,小组内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表现自己。

学生可能有以下的算法:

A:

2×3=660÷2=30(根据乘法做除法)

B:

60的一半是30(根据除法“分配”的意义做除法)

C:

6个十除以2得3个十,所以60÷2=30(将60看作6个十)D:

6÷2=3所以60÷2=30

4、不管学生提出的是哪一种,均予以肯定,并总结:

在计算时,我们可以先不看被除数末尾不参加计算的0,按照表内的除法算出商,再看被除数里有几个0没有参加运算,就在商的末尾添几个0;我们也可以想乘法,再算除法。

5、解决问题

师:

刚才我们帮助小兔解决了问题,现在山羊伯伯也遇到了一个问题:

“需要运多少次?

”你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吗?

指名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下面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指名另一位同学检查黑板上同学的答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选取几道题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2、第5题,独立完成,说说是怎么想的。

四、全课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在计算时我们可以先不看被除数末尾不参加计算的0,按照乘法口诀算出商,再看被除数有几个0没有参加运算,就在商的末尾添几个0;我们也可以想乘法,再算除法。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丰收了

问题:

“平均每只小兔子能够得到多少根萝卜?

列式:

60÷2

总结:

先不看被除数末尾不参加计算的0,按照乘法口诀算出商,再看被除数有几个0没有参加运算,就在商的末尾添几个0;我们也可以想乘法,再算除法。

植树

教学内容:

p36、37一位数除两位数(植树)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提倡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用具:

主题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出示主题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学生先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明确有36人植树,每组3人。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可以分成多少组?

”(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

36÷3

(4)小组交流。

“与同伴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探索口算方法。

(可以通过摆小棒来帮助思考)

(1)12×3=36,所以36÷3=12

(2)30÷3=10,6÷3=2,所以10+2=12

(3)可以通过摆小棒来帮助思考

36根小棒有3捆(每捆10根)和6根,也就是36可以分成3个十和6个一;先分整捆的,就是把3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个十;再分单根的,就是把6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一;最后再把每份中整捆的和单根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结果。

3、读法。

36除以3等于12,或3除36等于12。

思路:

从整十数引入→模型比较异同→讨论先分谁→书写算式表示方法→看算式说模型

三、试一试。

1、60÷340÷280÷466÷346÷2

84÷469÷348÷288÷4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引导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比如60÷3和66÷3。

其中60÷3只要算十位即可,而66÷3,先要算十位“60÷3”再算个位“6÷3”,最后将两个结果合起来得22。

2、有48个球,每盒4个,应该准备多少个盒子才能装完?

48÷4=12(个)

答:

应该准备12个盒子才能装完。

四、图文应用题。

1、一副手套7元,一双鞋子84元。

(1)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84÷7=12

(2)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钱?

84-7=77(元)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问题一:

买一双鞋子和5一副手套共多少元?

问题二:

100元可以买几双鞋子和几副手套?

问题三:

2双鞋子和3一副手套共多少元?

问题四:

150元买一双鞋子后,还可以买几副手套?

2、铅笔盒每个5元,彩笔每盒6元,日记本每个4元,圆珠笔每枝2元,三角尺每个3元。

王老师带100元钱给同学们买文具。

(1)如果只买圆珠笔,可以买多少枝?

(2)如果买10本日记本,剩下的钱可以买多少副三角尺?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碰到困难,教师可以参与讨论或全班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作业。

作业设计:

书上第11页的第1题。

板书设计:

植树

共36人,每组3人,可以分成多少组?

36÷3=12(组)

练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巩固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文应用题。

1、每筐苹果60个,2个苹果装一袋,可以装多少袋?

如果3个苹果装一袋,可以装多少袋?

如果6个苹果装一袋,可以装多少袋?

60÷2=30(袋)60÷3=20(袋)60÷6=10(袋)

答:

2个苹果装一袋,可以装30袋。

如果3个苹果装一袋,可以装20袋。

如果6个苹果装一袋,可以装10袋。

2、一种树苗每捆3棵,共36元,另一种树苗每捆4棵,共40元,哪种树苗便宜些?

36÷3=12(元)40÷4=10(元)12>10答:

右边的树苗便宜些。

3、李老师给售货员100元钱,买3个球,找回了4元,每个足球多少钱?

100-4=96(元)96÷3=32(元)答:

每个足球32元钱。

二、在○里填上“>”,“<”或“=”。

48÷4○84÷4

720÷8○720÷924×3○24×226÷2○26×2

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判断两个算式结果的大小,再组织学生交流判断的方法,可以通过观察算式的特点来填符号,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结论。

三、填表。

被除数32064962800

除数842153257

商60043

四、生活实践题。

小丽借了一本故事书,共150页,她3天看了60页,照这样的速度,一个星期她能看完吗?

如果不能按时看完,请你给她提个建议。

方法一:

可以先计算:

60÷3=20(页)7天可以看:

20×7=140(页)140<150,所以看不完。

方法二:

她3天看了60页,照这样的速度,6天看120页,剩下30页一天看不完,所以一个星期她能看不完。

五、作业。

作业设计:

书上第13页的第8题。

板书设计:

练习三

被除数32064962800

除数842153257商600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