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蜜桃的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5846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蜜桃的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水蜜桃的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水蜜桃的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水蜜桃的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水蜜桃的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蜜桃的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doc.docx

《水蜜桃的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蜜桃的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doc.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蜜桃的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doc.docx

水蜜桃的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doc

水蜜桃的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

水蜜桃是一种适宜于罐头加工的水果,果皮淡黄,肉质细软,味稍带酸性,汁液多,耐贮藏,近几年发展较快。

(一)品种

选择丰产性好、适应能力强的品种,其丰产性能较好,容易栽培管理。

(二)建园

水蜜桃最适宜种在土层深层、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低山缓坡丘陵地带,山地种植要开梯田,株距4米,行距5米,平地阳光均匀,湿度和温度变化要小,肥水条件要好,山坳谷地日照时数少,湿度大,桃树容易徒长,产量反而降低。

目前为了缩短育苗时间,苗木都是采用半成苗栽植。

半成苗定植后,应及时查苗、补苗、补接、剪钻、除萌,及时摘心,定干,培养三大主枝,并注意薄肥勤施,加强冬季修剪。

(三)土肥管理

根据果农的经验,实践证明,水密桃基肥改冬施为秋季施,可弥补树体亏损,有利于秋季保叶和根系恢复,底肥量约占全年施肥量的80%,果园中还可种植苕子等绿肥。

从4月中旬开始,进行根外追肥,每10—15天喷洒一次尿素,或磷酸二氢钾作叶面施肥,同时针对病虫害发生时间与农药混用,可收到双重效果。

深冬(12—元月)果园深翻土30厘米左右。

同时园内可作放养鸡场,这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种双重效益,也是发展特色农业的一条新途径。

(四)水蜜桃的整形修剪方法

水密桃如遇湿润多雨天气,桃树生长势强,若管理不当,果、桃竞争养分矛盾突出,会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为了使生长结果平衡,桃树修剪必须做到:

“开张树冠,挖桃保果,冬季修剪,随树造形。

”采用自然开心树形,主枝角度50度,副主枝角度70度,修剪以轻剪为主。

幼树主枝短截全枝的三分之一,副主枝及大枝组长放拉平轻剪头号。

结果枝长放、疏枝,进入结果后进行适当短截,培养更新枝作结果母枝,这样可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和早衰,夏季修剪主要采取扭梢、摘心、剪梢、拉枝等方法。

处理对象主要是主枝延长枝上的竞争枝和树冠中下部密生的徒长枝等。

(五)水蜜桃果实管理

疏花疏果不但可以提高坐果率,也可提高果品品质。

疏果一般在花后20—25天,未受精果脱落后进行,疏花应在花蕊肥大时进行,疏除过早花,过迟花,畸形花,小型花和光秃枝上的花。

对树势生长过旺,落果多的果园可在4月初喷洒作物生理优化剂,可减轻落果。

第一次疏果后10—20天进行第二次疏果(定果),然后套袋,提高果实品质和减少虫鸟危害。

(六)果实采收

适期采收果实非常重要,采收过早降低产量和品质,采收过迟不利于果品加工。

采收一般在水蜜桃7—8成熟时进行,此时果肉红晕增多,果蒂由绿色转黄色,采收后贮藏1—2天,待果肉转金黄色时进行加工,这样可提高成品质量。

水蜜桃采收要分期分批,这样能提高成品质量。

水蜜桃采收要分期分批,这样能提高果品等级。

一般采收分3批,管理水平高的果园,采期可定4—5次。

采摘果实时要轻拿轻放,不要损伤果实,也不要损伤桃树枝头。

(七)水蜜桃病虫害防治

水蜜桃病害有桃褐斑病、缩叶病、炭疽病、穿孔病、疮痂病等病害。

水蜜桃虫害有桃柱螟、蚜虫、一点叶蝉、象鼻虫、红颈天牛等害虫。

1、桃褐斑病的识别和防治

桃褐斑病又称桃菌核病,是桃树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此病能危害果实,也为害花、叶和枝梢。

果实自幼果至成熟期都可受害。

除为害桃外,还能为害李子、杏子、水蜜桃、樱桃等。

桃褐斑病的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僵果或病枝上越冬,春天气温回升,病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风雨、昆虫等传播侵入果园。

以后在病部又大量繁殖病菌,引起再次发生。

识别:

病果最初产生褐色圆形病主席,后迅速扩大至全果,果肉深褐色腐烂,其上密生灰白色霉状物(分生孢子)。

病果最后二缩成僵果,果面常结许多黑色菌核,僵果脱落或挂在桃树上。

花受害后,先发生褐色斑点,天气潮湿时迅速腐烂,表面密生霉层,天气干燥时,则干枯留在枝上。

桃树叶片受害后变褐萎垂,久不脱落。

枝知受害后,开成长圆形病斑,病斑边缘紫褐色,中央稍凹下成灰褐色。

发病初期常发生流胶现象,严重时引起枝头枯死。

桃树开花期及幼果期遇到低温多雨,最容易引起发生。

果实成熟期,在温暖多雨、多雾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

另外,对那些树势衰弱,虫害严重的果园发病也严重。

因虫害造成伤口,有利病菌侵入,同时害虫又能传播病菌。

防治措施

①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和僵果,同时做好清园工作。

清园后撒一次生石灰消毒再翻耕土壤,深埋土面残体。

②加强栽培管理,开沟排水,适量增施钾肥,促使桃树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

③消灭桃蝽象、象鼻虫、食心虫等害虫。

这样能减少伤口及传病机会,可减轻病害。

④合理疏果,减轻病害传播。

5月下旬对果实进行套袋,保护果实兼防害虫。

⑤药剂保护:

桃树发芽前用波美5度石硫合剂。

落花后10天左右,用波美0.3度石硫合剂喷雾。

如果不套袋的桃树,第二次喷洒后相隔二个星期再喷1—2次,果实成熟前1个月左右再喷一次。

可载50%代森铵水溶液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福美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2、水蜜桃炭疽病的识别和防治

桃树炭疽病是目前桃园里的一种主要病害。

为害果实、枝条和叶片,在生产上造成损失很大。

为了发展果树栽培,果农应高度重视,加强对桃树炭疽病等病害的预防与防治。

识别:

病菌以菌丝体在被害枝梢内或残留于枝头的僵果中越冬。

来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途径侵入果园。

以后病菌在发病部位继续继续繁殖引起再次侵害。

幼果受害后呈暗褐色,发育停滞,萎缩硬化,多成僵果残留在桃树上。

稍大一点的果实受害后,初时果面发生绿褐色水渍状病斑,常出现流胶;以后逐渐扩大,凹陷,呈现浓褐色,最后病部中央产生枯黄色的粘质物(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病果腐烂脱落或形成僵果残留在树上。

将近成熟的果实发病后,最初果面发生淡褐色小斑,以后逐渐扩大成圆形凹陷的赤色病斑,或数个病斑连成不规则的大形病斑。

上面产生粉红色的小粒,并有明显的同心环状皱纹。

最后病果多腐烂脱落。

如枝条受害,病斑初呈绿褐色水渍癍,后稍凹陷,分泌出粘质物,以后病斑扩大流胶,裂开成溃病。

病枝上的叶片两边向内卷曲,有时卷成管状,严重时枝条当年枯死。

但由病果组织内潜入结果枝的菌蔓延缓慢,被害结果枝常至次年开花期后枯死,产生椭圆形或不正形的淡褐色病斑,病健部位界限明显,后中部干枯,脱落造成穿孔。

炭疽病在温暖阴湿,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过分密植,通风透光不良的情况下发病特别严重。

综合防治措施

①综合防治的重点在于消灭越冬病源,因此要结合冬季修剪,彻底剪除病枝、僵果,消除地面残叶、残果,集中处理(火烧或深埋)。

花期前后注意及时剪除继续枯死的枝条。

②注意开沟排水,改善通风透光的条件,适当增施磷、钾肥,促进桃树生长健壮,增强桃树的抗病机能。

③在芽膨大期喷洒5%退菌特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80%五氯酚钠剂200倍液加石硫合剂波美5度。

④从幼果期开始喷洒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⑤及时摘除病果,适当提早至5月上、中旬套袋保果,并注意防除虫害,避免虫口传播病菌。

3、水蜜桃落叶病综合防治

桃树落叶病常见的有细菌性穿孔病、白霉病、白锈病等。

此病常造成大量落叶,严重影响树势生长。

落叶病在温暖、多雨、多雾,树势生长衰弱,园内通风透光差及排水不甘落后良的情况下发病严重。

三种落叶病的主要症状:

①桃细菌性穿孔病:

叶、枝梢及果实都可受害。

病叶表面初呈水渍状淡黄色小斑,后扩大成褐色,中心枯死穿孔。

果实受害后,表面初生油渍状褐色小斑,后病斑扩大,颜色加深,最后凹陷龟裂,以致腐烂。

病枝发病初起呈水渍状带紫褐色斑点,以后凹陷龟裂。

②桃白霉病:

病叶背面产生许多白色霉状物,严重时叶背全部变白,叶片正面出现轮廊不明显的淡黄色至黄褐色的斑痕。

③桃白锈病:

病叶面初生暗紫褐色圆斑,后扩大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多角形锈褐色病斑。

病斑背面稍隆起的小疱疮(夏孢子堆),破裂后散出褐色粉末。

最后在叶背另长出白色粘质的小疮疱(冬孢子堆)。

防治措施

①冬季剪除病枝,扫除残枝落叶,集中烧毁。

②加强肥水管理,注意通风透光。

③桃树在发芽前期喷洒1:

1:

120波尔多液或用波美5度石硫合剂。

④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1:

4:

240硫酸锌石灰液(此药防治细菌性穿孔病效果显著)。

防治细菌性穿孔病,在落花后开始喷药,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桃白锈病和白霉病,可于7月份开始根据病情喷药。

配制方法:

将水分两份,一份溶解硫酸铜,另一份化开生石灰。

二者经过滤后同时倒在另一个容器里,边倒边搅拌,待溶液充分混合即配制成波尔多液。

波尔多流可用来预防各种果树上的病害,如葡萄、杨梅、梨子、李子等。

注意事项:

配制波尔多液石灰要新鲜(生石灰)如用熟石灰用量要加倍。

配药时不要将石灰液倒入硫酸铜溶液中,否则配成的药液粒子粗,易产生沉淀。

配制时不要用金属器皿。

配药后要立即使用,不能久贮藏。

喷了波尔多液常引起红蜘蛛、螨类和蚧类害虫的发生,故使用后应勤检查虫害情况,发现虫害要及时防治。

②石硫合剂配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配制方法

材料用量:

生石灰0.5斤,硫磺粉1斤,水7斤。

配制方法:

先将生石灰加水化开,然后慢慢加入硫磺粉搅拌成糊状,再补足7斤水,为了防止水的蒸发,可加到8斤水,用猛火煮制,边煮边搅拌,约都40分钟到一个小时。

如蒸发的水分比原加入的水多,还要用热水加入补充。

当药液变成红褐色、渣子多变成黄绿色时即可停火。

待药液冷却澄清后取上层红褐色清液。

用波美比重计测其浓度,贮藏待用。

如长期贮藏则在药液表面上滴少许煤油,防止液面结晶造成浪费。

注意事项:

石灰要选最好的优质白色块状生石灰,如用熟石灰,用量要增加一半,硫磺粉越细越好。

稀释方法:

1斤原液加水斤数=原深浓度/使用深度-1

夏秋高温干旱期间喷药容易产生日灼病,故必须在下午3—4时后才能喷药。

气温在32℃以上,4℃以下不宜用药。

果实转入着色期后易受药害导致落果,使用浓度应在波美0.2度以下为宜。

使用后的用具可用稀醋酸擦洗。

4、水蜜桃桃蛀螟的防治

桃蛀螟是一种杂食性害虫,除为害桃树外,还为害李、杏、梅、梨、板栗等多种果树,亦为害向日葵、玉米、高粱等许多作物。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在玉米、高粱的遗株及向日葵花盘、茎杆内越冬,来年四月上、中旬开始化蛹,各代成虫发生期大致是:

第一代成虫化蛹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

第二代发生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

第三代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

第四代发生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

第五代发生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

由于代数多,各代发蛾期长,发生很不整齐容易造成世代重叠。

第一、二代主要为害桃树果实。

以后各代为害其他农作物。

10月中旬以后,幼虫陆续开始越冬。

桃蛀螟成虫白天及阴雨天静伏叶背,夜间活动、交尾产卵,对黑光趋性强,有吸食花蜜的习性。

卵散产在桃果表面,以两果相接处及叶茂密处的果实上产卵量很多,一个果实上一般产卵数粒,最多可产30粒。

卵经5—10天孵化。

幼虫蛀入果内,通常果内有1—2条幼虫,多的10多头号。

当一果蛀食后,可另找他果蛀食。

幼虫经15—20天成熟,在果内或在果与果之间,果与枝相接处作茧化蛹,蛹期大约8天左右各代幼虫有转移寄主为害的习性。

防治方法:

①处理越冬寄主:

冬季及时处理玉米、高粱、向日葵等作物的遗株,消灭越冬虫源。

②及时用药防治:

掌握第一、二代成虫羽化及产卵高峰期,及时选喷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加40%乐果乳剂以1:

0.5:

1000倍,或90%敌百虫加40%乐果乳剂以1:

0.5:

1000倍液各喷1—2次,果园四周及其他寄主作物也应及时喷药防治。

5、水蜜桃一点叶蝉的防治

桃一点叶蝉又称小绿叶蝉,除为害桃、李等核果类果树外,亦加害其他多种果树。

但主要为害桃,是我地桃园中发生普遍,为害最为严重的害虫,一点叶蝉的成虫和幼虫群集桃叶背面吸食汁液,被害叶片出现黄白小点,严重时全叶苍白,提早脱落,并引起部分花芽秋季开放,影响树势生长和来年结果。

发生规律

一点叶蝉以成虫在果园附近的绿色草丛、蚕豆及常绿树等处越冬,来年3月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