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职业世界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8401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了解职业世界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了解职业世界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了解职业世界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了解职业世界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了解职业世界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了解职业世界2.docx

《1了解职业世界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了解职业世界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了解职业世界2.docx

1了解职业世界2

了解职业世界

授课班级:

143学前123456789班、初等123班、数学123班、历史12班、政治、体育、科学、美术12、装饰、英语123班

授课时间: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6、7周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行业,加深对职业内涵的理解;了解;根据设定的职业发展目标确定职业探索的方向。

教学重点、难点:

1、我国对产业、行业的划分及概述;国内外职业分类方法; 

2、当今职业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3、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与就业准入制度;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职业

(一)职业概述

1、职业的内涵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是一种社会劳动岗位。

2、职业的特性

(1)社会性——即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职业的本质特征是劳动力与社会的结合,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职业的社会性反映出不同的职业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

(2)经济性——职业活动是以获得谋生的经济来源为目的。

(3)稳定性——劳动者连续稳定地从事某种社会工作,或者相对稳定地从事某项工作,这种工作才能成为劳动者的职业。

如果不固定地、间断地从事某项专门工作,就无所谓职业了。

(4)技术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职业的技术性标示了职业的专业色彩。

尽管每一种职业所表现出来的技术性要求程度不同,甚至有的差异很大,但它们都是职业得以存在的基本表现形式。

(5)规范性——即必须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是国家确定和认可的。

(6)群体性——必须具有一定的从业人数。

凡是达不到一定数量从业人员的劳动,都不能称其为职业。

3、职业的意义

(1)对个人而言,职业活动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问题解决的如何,直接关系到个人一生的发展

职业活动为人们提供物质生活的基本条件,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手段,是个人收入的主要来源;职业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2)对社会而言,职业和职业活动构成了人类的社会生活,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职业的分类

职业分类的涵义——所谓职业分类,是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依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对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各种专门化的社会职业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划分与归类。

我国现行职业分类

(1)按种类划分

根据1999年5月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社会现有职业划分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

其中8个大类是:

第一大类: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中包括5个中类,16个小类,25个细类;

第二大类:

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4个中类,115个小类,379个细类;

第三大类: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中包括4个中类,12个小类,45个细类;  

第四大类:

商业、服务业人员,其中包括8个中类,43个小类,147个细类; 

第五大类: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其中包括6个中类,30个小类,121个细类;

第六大类: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其中包括27个中类,195个小类,1119个细类;

第七大类:

军人,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第八大类:

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从近年来我国劳动就业的实践来看,大学毕业生主要在

(1)

(2)类就业,(3)(4)类也有相当部分,其余类就较少,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范围会越来越广。

(2)按行业分类

职业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如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行业,如工业、交通业、建筑业等;第三产业是指服务业,如商业、旅游业等。

(3)按经费来源分类

职业可分为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

(4)按主要付出劳动的性质分类

职业可分为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职业和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

二、产业、行业与企业

(1)产业——产业是个国民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类型。

根据国家统计局1985年的划分标准,我国产业分为、三大产业,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水利业。

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

按产品的用途,可将工业分为两大类:

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重工业(包括冶金、电力、煤炭、石油、化工等工业)。

生产消费资料的工业——轻工业(包括纺织、食品、造纸、皮革等工业)。

第三产业是指广义的服务业,包括四大部分:

(1)流通部门,如商业、饮食业、交通运输业、邮政电信通讯业,物资供销等。

(2)服务部门,如金融、保险、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和咨服务业等。

(3)科教文卫体育部门,如体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4)机关团体,如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和社会团体。

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是物质生产部门,第三产业是流通和服务部门,它的发展是建立在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基础之上的,受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水平的制约。

社会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这三大产业保持合理的结构,第一产业是基础产业,关系到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关系到国家的稳定;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与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第三产业虽然不直接从事物质生产,但它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2)行业——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

每一个行业类别都按照同一种经济活动的性质划分。

(3)企业——是指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从事生产、流通与服务济活动,以谋取经济利益的经济组织。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理解企业:

企业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存在的,是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产物。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与服务等基本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

企业是追求盈利的营利性组织。

●参考资料:

21世纪我国热门职业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

软件开发、硬件维护、网络集成等高层次计算机科技类职业。

通信工程、无线电技术等电子工程类职业。

农科类职业。

金融、房地产、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

政法类职业。

律师将成为热门职业。

师范、医科类职业。

环境类职业。

美容职业。

国际商务策划师

三、职业的产生与演变

(一)职业的产生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第一次社会分工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形成了专门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劳动者;第二次社会分工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专门从事工艺技术的工匠师傅和独立的手工业者;第三次社会分工是商业的出现,产生了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

(二)职业的演变

职业产生之后,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职业总是在不断地分化与演变。

1、职业演变的趋势

(1)职业种类在数量上由少到多,新职业出现的频率逐渐加快

在职业产生初期,种类少,发展缓慢。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种类增加的速度逐渐加快。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在封建社会初期,社会职业只分为六大类(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和妇工)。

各种工种加起来不过几十种,十分简单。

到了隋朝,增加到100个行业,比周朝增加了一倍多。

到了宋朝达220多个。

到了明朝增至300多个,当时人们把社会职业分工统称为360行。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种工种岗位的总和已发展到10000种左右。

尤其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许多新的职业不断出现。

例如:

育婴师、花艺环境设计师、手机美容师、营养师、心理健康指导师、政券投资分析师、投资理财师、健康美容师等等。

在国外,同样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新职业的不断涌现,其实就是意味着经济的发展。

它直接带来的就是经济的活跃和就业的增加,在增加着人们生活的色彩,更为重要的是,为中国的百姓生活带来了方便、带来了实惠。

(2)职业分工由简单到精细

职业的产生是社会分工的结果。

社会分工具有三个层次,即一般分工、特殊分工、个别分工。

一般分工区分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特殊分工划分出不同行业;个别分工划分出职业岗位。

以农业为例,在早期,农业既是社会分工中一个最大的生产领域,又是人们从事的一种职业。

到了后来又分为种植业与其他农业。

到了现在,种植业又分为粮食作物种植业、经济作物种植业、蔬菜瓜果种植业、果树种植业、茶桑种植业等,还有其他为农业服务的职业,如化肥、塑料薄膜的生产等职业。

再如计算机出现以后,有了硬件、软件操作员,专门的计算机老师,计算机销售、维修等不同的职业。

(3)职业活动的内容不断弃旧更新

同样的职业,在不同的时代,工作内容会有很大的变化。

旧的业务知识、技术方法过时了,为新的业务知识、技术方法所取代。

如设计院的工程师,以前是使用图板、尺子、画图笔画出图纸,而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运用CAD技术画出的图纸更加美观、准确、奇妙无穷,告别了尺子加图板的时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职业的专业化增强,并出现综合化和多元化的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些职业的专业化越来越强,若不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达不到职业的要求,就不能适应职业的需要。

比如会计行业、邮电行业,由于电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缺乏现代化电子技术的人就很难胜任工作的要求。

职业除了专业性越来越强以外,开始向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打破了以往每种职业都有相对固定范围的界限,职业与职业之间相互交叉延伸,界限模糊。

开始向综合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5)第三产业的职业数量大量增加

二次大战之前,职业兴衰起伏的过程较为缓慢,三大产业结构之间的比重升降也不剧烈。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到了19世纪后期,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增加迅速。

据亚洲开发银行报告,第三产业从业者占全部从业者的比例,在发达国家均已超过50%。

我国在2007年,从业者比重为31.6%,距离发达国家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也意味着我国第三产业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2、影响职业变化的主要因素

职业发展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从总体上来说,职业演变受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1)社会生产力发展是导致职业演变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是由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和掌握生产技术的劳动者组成的,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

而职业产生的基础又是社会分工,因此,每次新的产业革命,都必然要伴随着职业的重新组合和大批新职业的产生。

(2)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广泛应用,是现代职业迅速演变的重要原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一个新的科技发明直接应用于生产或为人们生活服务的时候,必然会带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的经营模式的出现,同时也必然伴随着新的职业的产生。

(3)社会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变革,促使一些职业演变。

社会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每一次变化,都会引起职业的变化,使有的职业消失,有的职业产生,有的职业由盛转衰,有的职业由衰转盛。

(4)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会促使直接为其服务的社会职业的产生和发展。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会激励人们增强这方面的需求,因而有关职业应运而生、竞相发展。

如近几年发展迅速的服饰业、IT业、交通运输业、美容美发业、家装业等。

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职业准入制度

1、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职业资格

职业资格是社会经济部门和行业根据某一职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对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提出的必备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的基本要求。

劳动者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可从社会权威机构获得对自己技能水平和从业资格的认可,其主要形式是职业资格。

这是劳动者进入市场的重要凭证。

(2)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

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要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必须经过考试、考核。

国务院劳动、人事行政部门及其委托机构,通过学历认定、资格考试、专家评定、职业技能等方式进行评价,对合格者授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3)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即对劳动者取得什么证书、怎样取得证书、取得证书后的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做出规定而形成的制度。

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坚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从业资格证书制度和执业资格证书制度组成。

从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对达到从业资格的劳动者发给的证明。

如财政部实行了会计上岗证。

执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对某些承担较大责任,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专业岗位实行的一种管理制度,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取得证书、注册有效和政府监管。

目前,我国已有多个专业建立了执业资格制度,其中7个专业实行注册制度,它们是注册会计师、注册律师、注册建筑师、注册拍卖师、房地产估价师、资产评估师、监理工程师;其他专业实行考试制度,它们是教师、医师、中药师、统计员、造价工程师、国际商务专业技术、法律顾问。

随着职业资格制度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的专业建立执业资格制度。

(4)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关系

学历证书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年限、所具有的文化程度或者学业程度的证明,是由教育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是一个人能否胜任某一职业的证明,是由劳动、人事部门或其委托的部门颁发的。

学历文凭主要反映学生学习的经历,是文化理论知识水平的证明,表明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是毕业还是肄(yi)业。

是教育部门颁发给学生作为学历证明的文件。

职业资格反映了劳动者为适应职业劳动需要而运用特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

与学历文凭不同,职业资格与职业劳动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了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的职业所要达到的实际工作能力。

2、就业准入制度

(1)就业准入制度

就业准入是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的劳动者,只要从事国家规定的技术工种工作,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制度。

(2)我国实行就业准入的工种

国家对90个工种目录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必须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的职业有: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车工、组合机床操作工、焊工、汽车驾驶员、电气设备安装工、混凝土工、钢筋工、食品检验工等等。

●农村牧渔生产人员

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沼气生产工等

●商业、服务业人员

调酒师、锅炉操作工、钟表维修工、保育员等等。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秘书、公务员、计算机操作员、制图员、话务员、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等。

课堂总结:

一、了解职业

1、职业的内涵

2、职业的特征

3、职业的意义

4、职业的分类

二、产业、行业与企业

1、产业

2、行业

3、企业

三、职业的产生与演变

(一)职业的产生

(二)职业的演变

1、职业变化的趋势

2、促使职业变化的原因

四、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准入

1、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2、就业准入制度

布置作业:

了解社会对自己所学专业的需求情况并作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