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十三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卷带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8265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6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十三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卷带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湖南省十三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卷带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湖南省十三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卷带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湖南省十三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卷带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湖南省十三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卷带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十三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卷带解析.docx

《湖南省十三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卷带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十三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卷带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十三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卷带解析.docx

湖南省十三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卷带解析

湖南省十三校2014届高三3月第一次联考生物卷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是DNA

B.细胞学说指出,所有的新细胞都是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

C.变形虫是低等生物,其细胞生命活动较人体的任意细胞简单

D.细胞生命历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是DNA,A正确;细胞学说是通过对动植物的研究提出的,B错误;变形虫是低等生物,但一个细胞即可完成各项复杂的生命活动,C错误;细胞生命历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不包括癌变,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下图是将某油料作物种子置于温度、水分、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过程中干重的变化情况。

分析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检测种子中是否有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对种子切片染色

B.前8天,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脂肪转化为糖类

C.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

D.实验过程中,种子的总重量也和干重的变化趋势相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苏丹Ⅲ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A正确;脂肪中C、H含量高,转化成糖类过程需要添加O,使种子干重增加,所以使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BC正确;种子在萌发过程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使总重量减少,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中化合物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3.下列关于细胞内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核酸中的五碳糖由5个碳原子形成环状结构

B.所有的细胞都含有脂质

C.腺嘌呤核苷(腺苷)是构成ATP、RNA和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D.高温会使蛋白质中的肽键断裂,其特定功能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五碳糖的环状结构中是四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A错误;所有细胞都有细胞膜,都有磷脂,B正确;腺苷是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DNA中是脱氧核糖,C错误;高温使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内有机物,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4.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是

A.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

B.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

C.血液中红细胞的流动

D.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的过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精子和卵细胞的膜融合成受精卵体现了膜的流动性,A正确;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过程通过膜的流动性改变了原生质层大小,B正确;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的过程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分泌囊泡利用了膜的流动性,D正确;红细胞的运动与膜流动性无关,C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膜的流动性,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5.细胞内受损后的线粒体释放的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

下图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考虑自噬体内的线粒体时图中自噬体由2层磷脂分子构成

B.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及信号蛋白能维持内环境稳态

C.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均排除细胞外

D.溶酶体有识别功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可知,自噬体由两层膜组成,含有4层磷脂分子,A错误;自噬体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及信号蛋白发生在细胞内,不能维持内环境稳态,B错误;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去向是细胞内利用或排出细胞外,C错误;溶酶体能吞噬受损的线粒体和信号蛋白,体现了其识别功能,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溶酶体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6.研究发现,冬小麦在秋冬受低温袭击时,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持续的冷害使根生长迟缓,吸收能力下降,但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有明显的提高。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冷害初期呼吸作用增强,有利于抵御寒冷

B.持续低温使线粒体内氧化酶活性减弱,影响可溶性糖合成淀粉

C.低温时细胞液浓度上升,有利于适应低温环境

D.低温使根细胞呼吸减弱,使根细胞吸收矿质营养能力下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冷害初期呼吸作用增强,释放能量增加,利于抵御寒冷,A正确。

低温时,淀粉分解成可溶性糖增多,使细胞内自由水减少,有利于适应低温环境,B错误C正确;低温使根细胞呼吸减弱,提供能量少,细胞吸收矿质营养能力下降,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代谢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7.下图甲中I、II和III分别表示正常酶与底物、某些酶抑制剂与酶作用示意图,图乙中②表示酶促反应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的关系曲线。

则图乙中能表示加入竞争性抑制剂后的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关系的曲线是

A.①B.③C.④D.⑤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甲中Ⅱ可知,底物浓度越大,与酶活性部位结合的机率越大,抑制剂影响效果越小,而图乙中②表示正常情况反应速率,在底物浓度较低时,有抑制剂时反应速率要慢,故③表示加入竞争性抑制剂后的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关系,选B

考点:

本题考查酶促反应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8.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线粒体时,为固定口腔上皮细胞需要加热制作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B.可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C.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蓝绿色色带最宽,可判断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

D.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某种酶是否是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观察线粒体时需要用健那绿染色,该过程需要保持细胞的活性,不能加热,A错误;碘液不能用来检验蔗糖,B错误;蓝绿色色带最宽,可判断叶绿素a含量最多,C错误;双缩脲试剂遇蛋白质呈紫色,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学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9.下表是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计及结果,据表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

B.该实验检测的因变量是还原糖的生成量

C.纤维素酶液体积是无关变量

D.该实验结论是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为40℃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是自变量,A正确;因变量是还原糖生成量,通过颜色反应体现出来,B正确;其它条件都是无关变量,C正确;与①③组相比,40℃温度较合适但并不能表明是最适温度,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酶活性探究,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10.Na+—K+泵是一种常见的ATP—驱动泵,是在动物细胞的能量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载体,也是能催化ATP水解的酶。

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

由此可知

A.Na+—K+泵能催化ATP水解,也能催化ATP的合成

B.Na+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C.Na+—K+泵上有K+的结合位点而没有Na+的结合位点

D.Na+—K+泵损坏,神经细胞不能传导兴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题意可知,Na+—K+泵是能催化ATP水解的酶,A错误;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所以Na+—K+泵上有Na+的结合位点且Na+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BC错误;Na+—K+泵损坏,离子跨膜运输受到影响,神经细胞不能传导兴奋,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物质运输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11.下图甲是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的变化曲线;图乙是某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从图甲可见250mmol·L-1NaCl溶液不影响人红细胞的代谢

B.图乙中植物细胞体积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大

C.图乙中a点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细胞吸水能力最小

D.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300mmol·L-1NaCl溶液可能死亡,乙图中的处理时间内细胞一直有生物活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250mmol·L-1NaCl溶液中,细胞失水皱缩,影响红细胞代谢,A错误;植物细胞由于细胞壁的存在,体积基本不变,B错误;a点细胞失水量最大,细胞液浓度最大,此时细胞吸水能力最强,C错误;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300mmol·L-1NaCl溶液可能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乙图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细胞具有活性,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吸水和失水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12.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在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时的两套实验装置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为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被A瓶吸收完全,可在B瓶前加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B.实验中发现C瓶先变浑浊后又澄清了,说明实验不成功

C.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检测E瓶中物质会出现灰绿色

D.D瓶封口后应立即接通E瓶,防止D瓶中的培养液被分解完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为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被A瓶吸收完全,可在B瓶前加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如不出现浑浊则表明吸收完全,A正确;C变浑浊后又澄清了,说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多,B错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存在于D瓶中,C错误;D瓶封口后侍一段时间后在封口,让D瓶中氧气反应完,使实验更准确,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13.图甲所示伊乐藻的生物量、光照强度和伊乐藻产氧量三者间的关系;图乙所示伊乐藻的生物量、pH和伊乐藻净产氧量三者间的关系。

上述实验中的水采自无污染自然水体,水温适宜。

以下说法有几种是正确的

①伊乐藻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来自水光解,此反应是在叶绿体内膜上进行的

②图甲中光照强度为6×10000lx时,适当提高CO2浓度或温度都可能提高产氧量

③图乙中pH为10时,三组伊乐藻在自然条件下均不能正常生长

④图乙中随pH增大,暗反应中C3和C5的合成速率都明显减慢

A.1种说法正确B.2种说法正确

C.3种说法正确D.4种说法正确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光合作用光反应场所是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①错误;图甲是在水温适宜的情况下测得的数值,在光照强度为6×l0000lx时,提高温度不能提高产氧量,②错误。

净产氧量=实际产氧量-呼吸消耗的氧量,所以在图乙中pH为10时,三组伊乐藻净产氧量均为0,即没有有机物的储存,说明在自然条件下均不能正常生长,③正确。

图乙中pH为5之前,随着pH增大,暗反应中C3合成速率随着减慢,pH为5之后,随着pH增大而加快,④错误。

选A

考点: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考查识图能力,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14.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其数目加倍

B.细胞分裂间期开始时与结束时相比物质运输效率相同

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与染色体形态的转化有利于精准地均分核DNA

D.分生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是由于大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染色体复制时数目不变,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细胞分裂间期是物质储备时期,所以间期物质运输效率高,B错误;细胞核中DNA在染色体上,染色体的均等分开使DNA也均等分开。

C正确;分生区细胞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分裂期细胞数目少,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5.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分化的细胞癌变后恢复分裂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变长

B.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C.癌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分化,机体清除癌细胞与细胞凋亡有关

D.衰老的细胞酶活性均下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已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分裂,故不会发生基因突变,所以也不会癌变,A错误;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怀表达导致细胞分化,B错误;癌细胞是异常分化的细胞,机体清除癌细胞与细胞凋亡有关,C正确;衰老细胞内与衰老相关的酶活性不下降,D错误。

考点:

本题细胞生命历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6.果蝇有一种缺刻翅的变异类型,这种变异是由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缺失引起的,并且有纯合致死效应。

已知在果蝇群体中不存在缺刻翅的雄性个体。

用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然后让F1中雄雌果蝇自由交配得F2。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缺刻翅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

B.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F1中雌雄果蝇比例为1:

1

D.F2中缺刻翅:

正常翅=1:

6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缺刻翅的变异是由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缺失引起的,所以该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A错误;因为果蝇群体中不存在缺刻翅的雄性个体,所以是伴X遗传,B错误;设缺失的基因为B,则缺刻翅雌果蝇为XBX,正常翅雄果蝇XBY,杂交子代F1为XBXB,XBX,XBY,雌雄比例为2:

1,C错误;F2中正常翅占3/4,缺刻翅占1/4,另1/4致死,所以F2中缺刻翅:

正常翅=1:

6,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17.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如果用F1中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下列对杂交结果的预测不正确的是

A.F2中肯定有黄色圆粒豌豆

B.F2中肯定有黄色皱粒豌豆

C.F2的性状分离比可能是1:

1

D.F2的性状分离比可能是1:

1:

1:

1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颜色A、a表示,粒形用B、b表示,圆粒:

皱粒=3:

1,黄色:

绿色=1:

1,所以亲本为AaBb×aaBB。

F1中黄色圆粒豌豆基因型为AaB_,绿色皱粒豌豆为aabb,F1黄色圆粒豌豆的A与B基因能遗传给子代,所以F2中肯定有黄色圆粒豌豆,A正确;如F1中黄色圆粒豌豆基因型为AaBB,则F2中没有黄色皱粒,B错误;如F1的黄色圆粒豌豆基因型为AaBB,F2性状分离比是1:

1,C正确;如F1的黄色圆粒豌豆基因型为AaBb,F2性状分离比是1:

1:

1:

1,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规律,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8.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小鼠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下列不合理的是

A.视野中可以观察到3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的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荧光点,各2个

C.次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荧光点,各1个

D.若产生的精细胞中观察到3个荧光点,则最可能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睾丸细胞中同时存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所以能看到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A正确;由于DNA复制使基因加倍,所以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荧光点,各2个,B正确;初级精母细胞在形成次级精母细胞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次级精母细胞中只能观察到2种标记颜色,如看到3个荧光点,则说明发生了染色体变异,C错误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9.下图1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动物的某组织切

片显微图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BC段的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1条或2条X染色体

B.图1中DE段的一个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C.图2中的细胞①正在发生交叉互换

D.图2中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②细胞可知,该动物是雌性,图1BC段表示有染色单体时,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一个细胞中有2条X染色体或1条X染色体,A正确;DE段没有染色单体,B错误;图2中①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而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错误;细胞②是次级卵母细胞,分裂结束后形成卵细胞和极体,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0.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给小鼠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不死亡是因为S型细菌DNA加热后变性

B.给小鼠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小鼠死亡,从死亡的小鼠体内可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

C.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可以通过长时间保温减少上清液的放射性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也可用14C和18O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不具有致病作用,小鼠不会死亡,A错误;给小鼠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小鼠死亡,小鼠体内同时存在S型细菌和R型细菌,所以可分离出S型细菌,B正确;如侵染时间过长,会导致细菌破裂把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增加了上清液的放射性,C错误;蛋白质和DNA中都有C和O,标记后无法区分,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DNA是遗传物质实验证明,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1.下列对从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种类体细胞中提取的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RNA都不相同B.酶都不相同

C.核基因不都相同D.蛋白质不都相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不同细胞的RNA可能相同,如ATP合成酶的mRNA,A错误;不同细胞中也有相同的酶,如ATP合成酶,B错误;同一生物体不同细胞中核基因都相同,它们都是来自于同一个受精卵,C错误;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不同细胞中蛋白质不都相同,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2.下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但需要消耗ATP

B.DNA分子复制时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相反

C.DNA分子复制中的引物是核酸片段

D.新合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序列是一致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解旋酶使DNA双链解开过程消耗ATP,A正确;由图可知,DNA复制两条链中引物方向相反,B正确;引物是单链核酸片段,C正确;新合成的两条子链互补,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DNA复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3.下图是tRNA的结构示意图,图中a端是3′端,d端是5′端,反密码子的读取方向为“3′端→5′端”。

下表为四种氨基酸对应的全部密码子的表格。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tRNA是由三个核糖核苷酸连接成的单链分子

B.图中b处上下链中间的化学键表示磷酸二酯键

C.该tRNA在翻译过程中可搬运苏氨酸

D.c处表示密码子,可以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tRNA上的三个核糖核苷酸对应的碱基构成反密码子,A错误;b处的化学键表示氢链,B错误;反密码子的读取方向为“3′端→5′端”,所以反密码子是UGG,对应的密码子是ACC,转运的是苏氨酸,C正确;c处表示密码子,与tRNA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翻译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4.如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通过基因诊断知道3号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1号和4号肯定携带有该致病基因

C.6号和7号生育患该遗传病小孩的概率为1/8

D.3号和4号再生一个男孩是正常的概率为1/4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可在,该病是隐性遗传病,3号不携带致病基因,所以是伴X隐性遗传,A正确。

8号X染色体来自4,5号X染色体来自1,所以1号和4号肯定携带致病基因,B正确;6号和7号生育患该遗传病小孩的概率为1/2*1/4=1/8,C正确;3号和4号再生一个男孩是正常的概率为1/2,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5.下表是用洋葱为材料做的实验,其中实验名称、选材部位和实验现象都正确的是

实验名称

选材部位

实验现象

A

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紫色区域变小

B

观察有丝分裂

根尖分生区

多数细胞染色体排在细胞中央

C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根尖分生区

多数细胞是正常的二倍体细胞

D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细胞多数区域呈绿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液泡无紫色,A错误;分生区细胞多数处于间期,B错误;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分裂前期,而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所以多数细胞是二倍体细胞,C正确;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所以少数区域是绿色,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实验操作及观察,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6.某农科所通过右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B.a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C.b过程需要通过逐代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D.利用c过程定能更快获得高品质的糯小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错误;单倍体高度不育,没有种子,B错误;b过程通过连续自交获得纯合子,C正确;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盲鱼眼睛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选择的对象

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

D.迁入、迁出不会造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盲鱼眼睛退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错误;自然选择的对象是个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