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复习题.docx
《知识管理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管理复习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知识管理复习题
知识管理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论知识管理与知识经济的关系
1)从知识管理的角度:
知识经济促进知识管理的产生
知识经济既然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那就同过去的经济形态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理论、制度、方法一样,也必须有适应的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理论、制度、方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管理。
管理本身是一种知识,但是在新的外部环境下,成功有效的组织管理需要越来越多的知识。
新的外部环境是一种知识环境,它表现在:
科技进步,新产品不断更新;交通便利,地理空间已经不成障碍;企业跨国,商业的国界已经消失;市场全球化,竞争激烈化,企业国际化;管理过程化,组织扁平化,职能综合化;经济信息化,运营虚拟化,战略短线化。
知识经济对管理提出了挑战,需要在管理中运用大量的知识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因此知识管理应运而生。
2)从知识经济的角度: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的关键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知识经济更多的是依靠知识的参与,而不是生产要素的消耗来发展经济。
知识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正逐渐取代金融资本和自然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有效的知识管理往往是知识经济中发展的关键。
就企业为例,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类似的问题:
如何能将产品以更快的速度推向市场?
如何提高企业内部的创新能力?
如何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或者更好的服务?
而知识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来完善企业内部的架构,提高企业知识共享的能力,从而让企业更有效的运转。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是企业经济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的产物。
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换,知识管理将遍及整个经济领域,企业将越来越依赖与知识管理来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所以说,有效进行知识管理,就变得尤为关键。
不仅如此,知识管理已经受到全世界各国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普遍的重视和高度的关注。
2.论知识管理的兴起和发展
1)知识管理的兴起
知识管理的诞生直接根源于组织所处的时代及经济环境的巨变,这种新的经济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全球化
当前各国的经济都离不开与国际市场的信息、技术、资源和产品的交换。
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经济是跨国性的、全球性的经济,生产过程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国范围之内,而是形成“无国界的经济实体”。
知识化
信息知识时代,一个最直观和最基本的特征即是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地位空前提高。
网络化
信息时代使当今的企业能够将供应、生产和交货等过程一体化;一体化系统已客户的订单为起点,向上游追溯到原料供应商,它使企业的所有相关单位都能实现成本、费用、质量和反应时间等方面的巨大改善。
扁平化
现在许多公司都处于组织设计和管理实践的根本变化之中。
为了适应快速的技术变革和全球化的竞争,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先行的和传统的公司都在尝试着建立新颖的组织结构和管理过程
组织个性化
信息时代的公司将通过对其知识资产的投资和管理来获得成功,各种职能性的专业必须融入到对客户有求必应的经营过程之中。
从微观上讲,知识管理的崛起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生存环境的变化。
2、从长期角度来看,知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
3、知识管理不是企业运行的一个独立的过程,它渗透到企业每一个部门和业务过程中。
4、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收集、处理和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手段。
从宏观上讲,知识管理能够为人们重视和接受也得益于知识经济的提出。
知识经济解决了物质经济的基本矛盾,知识成为了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因素,掌握的知识越多,知识结构越完备,就越能进行创新和实现从知识财富向物质财富的转化。
在这种大环境中,知识管理自然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是企业经济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的产物。
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换,知识管理将遍及整个经济领域,企业将越来越依赖与知识管理来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2)知识管理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以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为代表的学者,已经开始致力于学习型组织的研究。
知识管理的系统研究与开发开始出现。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
知识作为竞争性资产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许多知识管理项目开始实施。
1990年圣吉的代表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在美国出版,成为知识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以野中郁次郎为代表的许多学者为知识管理的运用和推广做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991年至1995年
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实质性的研究阶段。
因为组织为取得竞争优势,开始重视管理和开发隐性和显性知识资源,所以有关知识管理的会议和研究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1996年至1999年
知识管理广发推广,进行更高层次的理论探索,知识管理项目蓬勃发展。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
知识管理研究经历了很大的收缩和反弹。
IT技术的兴起和应用,是知识管理的可操作性大为提高,知识管理的发展进入了第二个全盛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推动者是国际知名的IT企业和咨询公司,而一些世界顶级企业的成功也起到了相当有影响力的“标杆作用”。
第二章知识
1.知识的定义、特性及其类型有哪些?
1)定义
知识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不同的人、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同。
那么总体上来讲:
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过程和规律的认识,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反映:
是人类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思维方式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是组织发展竞争力的基础。
人类既要通过信息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又要根据所获信息组成知识并不断地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可见,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是一种特定的信息。
人类生活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信息是构成知识的原料,这些原料经过人类接收、选择、处理,才能组合成知识。
“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各种元素的无序集合,而是被纳入一个动态的,与人或组织交互的系统,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所在。
2)特性
知识具有价值。
由于知识比数据和信息更接近行动,所以知识更具有价值,知识的这种价值应根据它所导致的管理和决策或行动来评价。
知识来源于实践和经验。
经验是指我们做过的事和过去的经历,经验的积累必须要通过实践后的总结。
知识具有复杂性。
知识能用复杂的方式处理复杂的问题。
知识通过经验规则和直觉起作用
知识的隐含性。
一部分知识存储在人的大脑中,难以表达。
知识的动态性。
学习的产生、内化的过程。
知识的实体性。
知识包含一系列操作,比如知识产权的保护等。
知识的分布性和合作性。
知识的共享性:
知识的传递不会造成个人的损失。
知识的延续性和积累性。
知识的可占用性。
知识的增值性。
知识的扩散性。
3)类型
经合组织对知识的分类
事实知识即知道是什么的知识,原理知识即知道为什么的知识,技能知识即知道怎么做的知识,人力知识即知道是谁的知识。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是指可以通过正常的语言方式传播的知识。
隐性知识或称为“隐含经验类知识”,往往是个人或者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拥有的知识,通常不易用言语表达,也不可能传播给别人或传播起来很困难。
2.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换模式有哪几种?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有四种:
1)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
知识的组合过程:
组合各种不同形式的显性知识,如文件或者数据库中的知识。
组织的知识共享是从这一过程开始的,也较为容易实现
2)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
知识的外化过程:
通过讨论和文件编辑将知识转化成明确具体的形式。
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是核心,是知识产生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
3)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
知识的内化过程:
比如在实践中学习知识,个人把文件中得来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切身经验。
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过程是知识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
4)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
知识社会化的过程:
通过观察和对话交流,个体直接从他人那里获取新知识。
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是知识管理中的最高层次也是最难以实现的。
第三章知识管理
1.何谓知识管理?
其主要特征和学派有哪些?
1)知识管理的定义
知识管理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
目前,基于人们对知识应用的水平,在知识管理认识上,存在两种理解:
一种认为知识管理是以信息管理为基础,用信息管理的模式建构知识管理的对象和内容,作为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
另一种理解认为,知识管理基于人的知识创新过程与组织,重视人的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开发和培养,重视从体制与组织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环境,重视人才结构与使用的优化管理。
知识管理不是任何传统意义上的对人的管理,也不是真正的对知识的管理。
知识管理更倾向于知识共享、信息系统、组织学习、智力资本管理、绩效管理和加强。
2)知识管理的主要特征P58
1价值取向新:
知识和人才成为最大的资产和推动力
2新的管理成本的投入:
代价高昂的知识管理
3运作方式新:
强化人和技术的结合
4组织机制新:
注重组织集体知识共享与创新
5领导方式新:
强调组织工作人人参与,集体领导
6激励方法新:
注重精神激励,组织创新的主体被赋予更大权力与责任
7具有新的政治性:
知识就是权力
8管理理念新:
知识管理就要不断改进和永无穷尽
9分配方式新:
按“知”分配
10需要新的法律手段:
知识管理需要知识契约
3)知识管理的学派P62
1技术学派:
技术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
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和专家们一般都有着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教育背景。
他们常常被卷入到对信息管理系统、人工智能、重组和群件等的设计、构建过程当中。
对他们来讲,知识等于对象,并可以在信息系统当中被标识和处理。
2行为学派:
行为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
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和专家们一般都有着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或商业管理的教育背景。
他们经常卷入到对人类个体的技能或行为的评估、改变或是改进过程当中。
对他们来说,知识等于过程,是一个对不断改变着的技能等的一系列复杂的、动态的安排。
这些人在传统上,要么是像一个心理学家那样热衷于对个体能力的学习和管理方面进行研究,要么就像一个哲学家、社会学家或组织理论家那样在组织的水平上开展研究。
3综合学派:
综合学派认为“知识哲理不但要对信息和人进行管理,还要将信息和人连接起来进行管理:
知识管理要将信息处理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相互结合,增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组成该学派的专家既对信息技术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又有着丰富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
他们推动着技术学派和行为学派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从而融合为自己所属的综合学派。
由于综合学派能用系统、全面的观点实施知识管理,所以能很快被企业界接受。
上面列出的大多数学者都应该划人该学派。
2.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目标和原则是什么?
1)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P69
有学者将组织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它们分别是组织管理里的三个基本职能管理,即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
另有学者将组织的知识管理概括为十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组织的知识能力。
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知识创新的管理、知识共享的管理、知识应用的管理。
二是实现知识管理的一些支撑的工具和手段。
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智力资本管理;从制度的方面来考虑,怎么构建知识管理的激励系统;组织文化的问题。
三是知识管理的技术和支持工具。
四是关于知识产品的问题。
五是知识员工的管理。
六是学习创新的训练
还有学者认为组织知识管理大致分为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知识管理的基础措施;组织业务流程的重组;知识管理的方法;知识的获取和检索;知识的传递;知识的共享和评测。
2)知识管理的目标P73
1知识共享
2知识创新
3提高竞争力
4知识链管理
5建立知识生态
3)知识管理的原则P79
1知识管理代价高昂
2有效的知识管理需要人员和技术的结合
3知识管理的高度政治性
4知识管理需要知识管理者
5知识管理受益于实事求是而不是生搬硬套,受益于市场而不是等级体系
6分享和利用知识往往是不自然的行为
7知识管理意味着改进知识利用的过程
8知识使用刚刚开始
9知识管理永无穷尽
10知识管理需要知识契约
3.论知识管理的模式与战略
1)知识管理的模式P81
国外知识管理模式
美国企业的两种知识管理模式:
编码管理模式/宝典管理模式、人物化管理模式/人格化管理模式
日本企业的三种知识管理模式: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自中而上下
自上而下的行动准则管理模式
以标准化为基础的管理模式
国内知识管理模式
设立知识主管
建立知识型企业组织机构和知识共享机制
营造环境、促进知识的开发、利用和交流
建立递增收益网络
2)知识管理的战略P86
第四章知识资源管理
1.知识产品的内涵、特点和类型有哪些?
1)知识产品的内涵
关于知识产品,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定义。
但从组织实行知识管理的结果来看,由于实行了知识管理,组织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便凝结了知识价值,或者说,凝结了无形资产的价值。
这种基于知识的产品与服务,我们称之为知识产品。
2)知识产品的特点P99
与传统的产品相比,知识产品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的特点:
知识产品的生产过程,更多的是依靠只是投入和知识产出
知识产品中附加的知识的价值是无形的
知识产品生产和使用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3)知识产品的类型P99
从知识产品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基于知识的物质产品:
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隐含在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生产过程在产出新产品的同时,也会产出知识
基于知识的研究开发与服务:
知识的生产,除了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产出知识这种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专门化的研究开发活动获得新知识或新服务
第五章无
第六章知识管理方法
1.知识管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P141
1)知识组织方法
2)价值管理法
3)系统方法
4)矩阵管理法
第七章无
第八章知识管理技术
1.论知识管理的核心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P189
计算机网络技术
国际互联网——Internet
内联网——Intranet
外联网——Extranet
网格(Grid)技术
语义网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
发展趋势:
(1)各种知识管理技术的集成;
(2)中文知识管理问题;(3)有关机构Ganner认为:
KM中的技术的重心,将由知识存储和检索发展向知识共享、智能技术,并有集成化和智能化趋势。
第九章知识管理工具
1.何谓知识地图?
知识地图的产生与发展?
如何构建和评价组织的知识地图?
1)知识地图的定义P218
知识地图实质上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制作的企业知识资源的总目录以及各知识款目之间的综合体。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地图是一种知识库管理系统技术(DBMS)与Internet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知识管理技术,不同于情报学理论中布鲁克斯提出的“知识地图”概念。
作为知识管理技术之一的知识地图是对数据库或知识库中的知识信息,先通过人工或机器方式提取其主题词或关键词,每个词及其代表的文献作为一个节点,然后运用超文本技术,按照一定的规则在这些节点之间建立相应的超文本链接,使用户在命中某一文献后能根据链接提供的线索,进一步访问知识地图建设者认为可能相关的其他文献。
2)知识地图的产生与发展
“知识地图”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布鲁克斯提出的,它所提出的“知识地图”主要是指人类的客观知识,他认为人类的知识结构可以绘制成以各个知识单元概念为结点的学科认识地图。
知识地图起源于地理上的地图,美国捷运公司最早的知识地图是一张充满知识资源的美国地理地图,这就是知识地图的雏形。
之后,带有索引号或其他方式表示层次关系的表格和文件,以及用来表示信息资源与各部门或人员之间关系的信息资源管理表和信息资源分布图,都是知识地图的早期形式,不过当时主要在纸上构图。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地图进入了电子时代,在Internet和Intranet上普遍使用的超文本链接和应用链接就是知识地图的简单形式。
这时,很多绘制知识地图的工具应运而生,如LotusNotes、IBM的KnowledgeX和Microsoft的Visio等,它们都是基于数据库来绘制知识地图,有利于知识地图的动态更新和扩展。
3)如何构建
①成立一个由主要负责人、技术人员和关键用户组成的工作小组;
②识别关键用户群,如企业员工、业务伙伴、客户等j并明确用户的需求;
③明确知识地图的目标、使用范围、基础结构、构成要素、节点关系的定义、链接数据的存贮方法等;
4价和选择开发工具;
5确定知识地图的管理者、维护程序等;
⑥在知识分类的基础上弄清知识在企业中的存贮情况,确认知识关联,绘制初步的知识地图;
⑦扩充知识地图的内容,并在反复测评中更新和完善
4)如何评价
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评价:
①知识地图是否促进了企业的知识共享行为;②知识寻求者使用知识地图所得到的结果是否全面,是否具有新颖性;③知识地图使用的频率。
从实际操作上来说,可以借鉴很多网站的做法,在知识地图系统中建立一个反馈系统,搜集使用者对使用知识地图的意见等。
同时,可以应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来计算知识地图的点击率。
如果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反馈比较少,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获取对知识地图使用的反馈,以不断改进企业知识地图,使之在企业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第一十章无
第一十一章应用于实践
1.企业知识管理有何特点?
简述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
1)企业知识管理的特点
总体说来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知识管理不等于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
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创新能力,以赢得竞争优势。
企业知识管理把知识共享作为核心目标
知识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鼓励相互协作,培育知识共享的环境。
知识只有通过互相交流才能得到发展,也只有通过使用才能从知识中派生出新知识。
知识的交流越广效果越好,只有使知识被更多的人共享,才能使知识的拥有者获得更大的收益。
在知识交流管理中,如果员工为了保证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而隐瞒知识,或企业为保密而设置的各种安全措施给知识共享造成了障碍,那么将对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研究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知识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对一个企业来说,迎接知识经济必须首先促进本企业的知识化包括生产过程的知识化、劳动者的知识化、管理的知识化和生产产品的知识化。
促进企业知识化的重要举措就要进行知识和技术创新、大力引进知识和技术、激发员工学习和利用知识技术与经验、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员工知识与技术培训等,这些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是不可能取得成效的。
因此,企业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必须设立知识管理制度,积极加强知识管理。
2)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
我们将企业知识管理概括为如下十大方面的内容:
(1)知识创新管理;
(2)知识共享管理;(3)知识应用管理;(4)学习型组织;(5)知识资产管理;(6)知识管理的激励系统;(7)知识管理的技术与工具;(8)知识产品的定价与版本;(9)知识员工的管理;(10)学习与创新训练。
企业知识管理水平,可以用知识创新率(力)、知识传播率(力)、知识应用率(力)三维坐标来衡量,其中每个坐标又可以分为若干个小指标。
显然,上述十个内容中的前三个主题是企业知识能力的表现。
第一个主题是知识创新管理,包括知识创新的模式、条件、环境等内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显性知识、隐性知识转换引致的创新研究。
第二个主题是知识共享的管理,研究如何通过知识转移缩小知识差距。
我们认为,“知识转移”比“知识共享”这个词更富有经济管理含义。
知识共享很容易给人们一种免费的感觉,而转移则有一种知识的让渡在里面,知识的让渡意味着价值的让渡,也就意味着让渡方应该得到受让方的回报。
第三个主题是知识应用的管理,主要包括企业如何采取一整套的知识管理解决方案去实施知识管理项目,如何实现企业的变革管理,等等。
知识的应用是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最终手段。
第四、五、六个主题,都是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去讨论知识管理在企业的应用。
第四个主题是学习型组织,是从企业文化的角度,讨论企业如何通过“五项修炼”来使企业保持一种不断学习的状态。
当然,学习不是目的,创新才是目的。
第五个主题是知识资产管理,即怎么从财务的角度,管理客户关系资产、人力资本资产、结构资产、知识产权资本,以及上述资产之间如何协调发展。
第六个主题是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考虑怎么设计一套绩效考评体系和激励制度来构建知识管理的激励系统。
比如,如果是以每个项目年终的业绩来考核,那么各个不同的项目之间拥有的知识就不愿意互相分享。
如果分享了,就有可能造成别的团队比自己的团队业绩好。
所以在考核体系中也应该有考核一个团队和其他团队分享知识多少的指标。
第七个主题是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知识管理的支持软件或工具,比如知识地图或知识导航系统就是很好的工具。
知识地图是一种帮助用户知道在什么地方能够找到知识的知识管理工具。
企业知识地图将企业各种资源的人口集合起来,以统一的方式将企业的知识资源介绍给用户。
知识地图采用一种智能化的向导代理,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模式,智能化地引导检索者找到目标信息。
像IBM推出的Lotus系列软件,就是非常好的工具,我们可以在上面做许多知识管理系统的开发,比如项目经验分享系统的开发等。
第八、九、十个主题,分别从单项管理的角度去讨论知识管理在企业的应用。
第八个主题是关于知识产品的问题,主要考虑知识产品的定价和版本问题。
夏皮罗和瓦里安合著的《信息规则》一书,对信息产品的定价和版本有许多讨论,对知识产品的定价与管理有很大的启示。
第九个主题是知识员工的管理。
因为企业的知识管理最终要落实到个人身上。
这个主题包括知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的战略规划如何配合、知识员工的个人知识如何成为企业记忆、知识员工如何招聘与培养等问题。
最后一个主题也是和个人有关的,既包括学习与创新的技巧和规范训练,也包括比如E—learning(电子学习)平台的学习,以及课件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内容。
3)企业知识管理的应用
那么如何打造企业的知识管理体系,使企业更快适应新的知识经济环境,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延长组织寿命,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打造企业的知识管理体系,首先要从整个知识管理的四个环节说起:
总的来说,知识管理包括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分享、知识利用四个环节。
(1)知识获取
知识获取,指企业或组织进行知识资产的获得与学习。
知识的获取无外乎学习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大部分企业的运作中都涉及到了这部分的内容,只是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流程和运作规范而已。
比如,对业务员进行销售知识培训,对办公人员进行办公技能培训,对中层干部进行管理知识培训等等,便属于企业知识获取(知识学习)的形式;公司每年都要招收大批各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这属于知识获取的另一种形式——公司借由招募具有新知识的员工,达到增长组织知识的目的;每个新来的员工都有一个实习期,实习期间有老员工或者部门主管传授必要的岗位知识,这样可以将老员工的知识和经验总结顺利的传授给新员工,如果同时形成了相关文档的话,可以顺利的将老员工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同时公司积极组织学习其他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这属于知识获取中的“标杆学习”等等。
(2)知识存储
说到知识存储,最早的由印刷术生产的各类书籍等都是知识存储的方式,传统的“师傅带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