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新概念英语论坛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8051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学习新概念英语论坛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如何学习新概念英语论坛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如何学习新概念英语论坛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如何学习新概念英语论坛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如何学习新概念英语论坛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学习新概念英语论坛资料.docx

《如何学习新概念英语论坛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学习新概念英语论坛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学习新概念英语论坛资料.docx

如何学习新概念英语论坛资料

如何学习新概念英语(2)

谈谈背诵新概念四的历程

看到大家那么热烈地讨论背诵新概念,不禁有一点凑凑热闹的冲动。

我本人学习英语新概念四已经有很多年了,从1997年把老版本的NC4作为阅读材料,到1999年5月决心背诵它,直到2004年才真正意义上的将NC4背熟(能把新版本48篇文章连续串背两个多小时背完,基本不出现大的错误)。

历时有7,8年的光景。

期间经历了多少的探索,苦闷辛酸,兴奋,***,迷狂,淡泊,总之学习新概念的过程也是我对学习英语一个探索思考的过程进而也是我的对自我教育乃至整个人生一种感受至深、启我思考的体验。

背诵新概念4给我的一点点看得到得回报是,我的4、6级考试都是在没有专门进行考前训练的情况下考出了比较好的成绩,4级94,6级92分。

研究生英语考试88分(用背NC4的方法,选背了朱泰祺老先生的考研复习指南,作过少量的真题)。

真正的回报却远不止于此。

由于时间关系,我不能谈得很详细,只能很简单地谈谈我背NC4的一点点历程。

1、最开始,1999年5月-8月。

大跃进似的***——打算三个月搞定NC4。

实际上三个月过去了,真正背过的文章也只有10多篇,而随时能脱口而出的就仅有2、3篇了。

大多背过的文章,都是模模糊糊不知所云了。

那段时间具体投入的时间是很集中的,用的是李阳的方法,记得当时很多天晚上梦话都是背的英文,怎么效果会如此差呢?

感觉打击太大。

2、1999-2001年,彷徨、怀疑的阶段。

尝试了很多其他的方法,但学习焦点自问并没有聚在NC4上。

也还在背NC4,但是,陷入了背了忘,忘了又背,背了后面忘了前面的怪圈。

能够勉勉强强背下10多课,能随时脱口而出的仅有5,6篇。

只有安慰自己,因为是工科学生,并没有太多时间花在英语上。

3、2002年,充满转机的一年。

这年的寒假,即2002年2月我没回家在北京新东方学校学习GRE,说实在的GRE培训让我多多少少对新东方有些失望,但是在寒假的系列讲座却对我很有影响。

第一,我发现江博在讲座中引背新概念四的几段还没有我背得熟,背得标准。

对自己背新概念又有了些许的信心。

第二,杜子华老师演讲时,讲了学英语的几大原则。

对我很有启发,觉得背新概念四也需要以兴趣引导顺序。

第三,俞敏洪演讲中提到的学习英语初期就是“精深远大于博大”。

让我不得不反思,我在背NC4中是不是真正做到了。

另外,北外的熊德兰教授,让我知道“课文”的真正涵义。

钟道隆老师让我知道习惯的力量,还有听写是一种最不易疲劳的综合学习。

(这里都不作展开讲)仔细研究NC4,发现内容也并不多,不过750句。

按李阳的比较机械的方法,一天2句话一年也就搞定了。

何况,每篇文章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逻辑结构都很严谨,文字又是琅琅上口,优美异常,相当多的文章还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更易于记忆。

经过一番思考,决定再下决心背诵NC4。

并且规定自己,在这个较长的阶段学习英语就是简单的一件事——背诵NC4,学习英语=背诵NC4+大量泛读自己想获得信息的英文资料。

目标明确了,给自己一个最低的标准,即每天最少2句NC4的句子。

4、2003-2004年,完善方法的阶段。

一位在新东方兼职作老师的同学与我聊到新概念四,我给他背了几课,觉得我确实比较熟。

突然,他叫我把背过的文章一句一句翻译成中文,并讲解一番。

我立马伸嘴结舌。

每一句的意思都无比清楚,但是用中文恰如其分地翻译确实有很大问题。

这时候,我才深切地体会到,学习NC4重在文化理解与文字翻译上。

于是,在背诵的同时,仔细品味译文翻译,进行英汉快速互译,并且举一反三进行造句或者复述,再把它们用在日常生活中就变成我消化背诵的主要方法了(当然,这时我开始背诵中文译文了)。

有趣的是,最终得出结论——“当教新概念四的英语老师”是促进你学习及活背NC4的最好方法。

从这一点讲,“在新东方得到最大培养和提高的主要是教师而非学生”,这种评价我是深以为然的。

又一次,新东方学员的新概念班结课时有一个背诵大赛,我碰巧观摩了一下,我发现能连续背诵5课以上的学员几乎没有。

我自己试了试,也就能连续选背最熟的文章10多篇,其他的或多或少需要复习一些时间。

于是,开始了连续5课串背的训练。

这样在2004年的10月终于有了连续串背整本书的成绩。

死记是伴随着活用的,这样死记才会记的牢、记得有生命。

活用没有死记,总归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如果没有那个“一”,又谈何举一反三,闻一而知十,一通百通,万法归一呢?

广阔的生活空间就是你活用的场所是你体验的场所。

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学习外语,“先死后活”的方法无疑是比较可行的“捷径”。

5、现在,背诵NC4已经不是最初所认识的那种——一个快捷的学习方法,已经切切实实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每天晚上是在背诵NC4的过程中昏昏入睡,起床时是在背诵NC4的***中度过。

在看落日时会情不自禁背诵“beauty”,当不得不面临必须要做的事情时对自己背一段“hobby”、“howtogrowold”。

在无数等车,坐车,闲暇的零碎时间,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背一段NC4的文章。

其实,时间已经过去7、8年了,也谈不上是什么快捷了。

但一切都慢慢变得自然,变得没有刻意和偏执(让我又不得不想到第11课)。

并且我知道我这一生都会不断地背诵它、咀嚼它、品味它。

学习英文的高一点的境界应该是,英文如同空气与水,你根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但你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它,用它传递思想、情感、知识信息。

并且使用的熟练程度和习惯与母语没有多大的区别。

我们在这种环境中吗?

我们在主动营造这种环境并尝试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吗?

不仅要有课本,还要配套辅导,磁带。

强调下我之前有5,6年没认真学过,去年从新概念一开始学,用了2个星期大概浏览了下。

其实现在觉得跳过一完全可以。

因为二有重复地内容。

新概念二开始是每天一课,不仅要听,生词要查字典做笔记,课文要会默写,隔天还要复习,每天要大声朗读。

一般我会一下把一个月哪天应该看哪课的日期都标识在书上,看书一定要有计划,不让自己偷懒,而且比较有成就感。

我好象用了4个月把把二看完现在在看三感觉是很有帮助地但最重要地是落实到实处,培养兴趣。

课后习题都要认真做。

作者:

只坏一点点 回复日期:

2005-3-20 14:

08:

55 

至于听力么默写默写默写。

反复听直到可以写出来为止。

把书丢掉

个人经验:

我大学是用的《21CENTURY》,感觉这部教材其实还是不错,除了篇幅较长一些,每学一科都十分辛苦,但学完四册,应付6级之类的还是不成问题的。

专英老师推荐我们从朗读《新概念三》开始熟练英语口语,继而背诵,达到脱口而出百余词的水平,无非也是看重了它的短小精悍,便于零碎时间学习,这个很又用,学英语用大段的时间效果并不明显,新概念这方面很实用,建议大家根据各自情况掌握学习尺度,但有一点,要敢于开口,

首先,告诉你,别担心自己想做的是否符合常理。

只要踏踏实实的去学,第四册完全可以看做是第一册。

《新概念》在编排上虽然是一册比一册的水平高,但就英语本身来说,哪里有什么初级、中级、高级之分呢。

然后,再告诉你一个我的感受。

当人处理过一次难度大、情况复杂的事情以后,由于瞬间能力的提高,再回过头来处理一些简单问题就很从容了。

英语也是这样,它应该是层峦叠嶂,此起彼伏,而不是平缓的丘陵。

所以,再学习一些“新四”后,回过头来看“新三”,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个现象再正常不过了,我也同样有这种情况。

基础肯定是没有问题了,不用怀疑自己。

我说过,英语学习不是直线上升状态的,它和股票走势图一样,会有回落现象,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进入到这个时期的时候,千万别松劲儿,要加大听力练习量,多听自己不熟悉的,难度高一些的,然后再去听自己所熟悉的,返回头来再听些容易的,来渡过这个过渡期。

一定要坚持住!

英语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逐级上升,不进则退。

你坚持住了,水平就要提高了。

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就来来自你们新疆,虽说很多人对他不屑一顾,但是,我始终认为他是中国英语传播人中最为成功的。

我们要学习他这种精神成功的人只有少数,因为这些人比普通人付出得更多。

你提到的学习方法正是我的软肋,现在我是从理解课文意思的角度去背,有时会用自己的话替换词,训练思维。

现在学习没什么压力,全凭兴趣,但也正因为没压力偶尔会懈怠,就好像有人在爬山的半途中,遇到适合休息的地方就会想呆着不再起来。

所以经常来这里看看,看到还有这么多人都在坚持,自己也会有动力继续爬下去了:

我的问题:

我现在边背着新概念,边看六人行,还想抽时间听听新闻,VOA,但效率并不高,是不是这样并不好呢?

首先来说,你的做法挺好的,没有什么错误。

只是,精力过于分散了,英语是由点到线到面的,同时做几件事情,不可能哪方面都做好。

在水平还不是特别高的情况下,先突破点,然后再追求线。

比如,你现在练习听,那么就先听一种磁带,反复地听,实在听不出来的,不要太勉强自己。

做好记号,然后换一盘磁带来听,等听得和前一盘一样了,再返回头来听前一盘,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你就明白了。

对于看书,先不要想着都能理解了,主要先用它来增加词汇量和习惯语言结构,通过无意识的积累,听力就能提高。

因为往往我们听不懂的地方是因为不知道这个单词或短语,自己去找未必找得到。

通过阅读,偶然可以得来。

英语新闻先不要听,等水平再提高些再听。

真正听懂了一盘磁带后,通过阅读的途径你的词汇量也增加了,那时候再来换词效果才好。

而且,要充分利用词典,再查到新单词后,一定要逐条解释的去看,把好的例句摘抄下来。

学会分类,这样作为自己的一个“语句财富库”,定期的自己看一遍,这样才能知道交流时该用哪方面的语句。

对于“偷懒”的习惯,我自己是这么认为,虽然没有给自己压力,但不是说就放纵自己,你自己想想,今天你不坚持,明天就会生疏,那么以前做得就白费了。

哪怕今天我只是重复以前的都没有问题。

哪怕每天只半个小时的学习效果都非常的好。

现在,你还没有完全让英语溶入你的生活,所以会有懈怠的感觉。

这就像跑长跑,刚开始很有劲儿,慢慢地体力消耗过大,肌肉开始僵持,如果这时候你咬牙坚持过去了,让肌肉度过疲劳期了,往后你就不会觉得累了。

英语每天学几句,每天听一会儿,时间长了,你就习惯了。

实在还是不行,你就彻底放纵自己,把所有的英语书、磁带都锁起来。

然后痛痛快快的玩上它一个月、两个月。

等自己后悔的时候,你会拼命的学的,而且,比以前还卖力。

这是“先至死地而后生”。

谢谢了哦,大半夜的还要回我的帖子:

我想我明白你的意思,学英语是要靠一点一滴积累的。

我学英语的兴趣是从初中被开始激起来的,可能是因为外语学校,老师用的教学方法让人觉得很受用,学起来不累还很有挑战性。

到现在我学英语的目的,说起来好象都成习惯了,走在路上或在电视上看到什么中文句子就会自己琢磨他英文该怎么翻呢。

还有去年去一家公司招聘兼职翻译的时候,面试时那个教授让我翻译新闻,翻的还将就,但他让我临时自己背一段新闻,我就晕晕了,觉得真是平时积累不够。

至于目的,怎么说,一就像你说滴,看原声电影不用看字幕,还有看CCTV9对话节目的时候完全能听懂那多爽啊。

哈哈;二就是能更舒服的和老外交流,因为我蛮喜欢做口译的工作:

)喜欢直接对话的那种状态;三就是让生活更充实些了,我喜欢集中精力做一件事的状态,虽然这并不容易。

说到底还是有兴趣吧,从小就被骗上了这条船,现在想下来也身不由己拉,真是痛并快乐着,呵呵

去年年初和李阳交流的时候,他就说到,对于英语思维方式最好的训练就是说一句英文,说一句它的中文解释,随着多次的重复,再说到这句英文时,自然就不用再想中文解释了。

这和锺道隆教授的逆向法中某些地方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

To:

蓝-白

李阳的《口语速成系列之-国际音标美国音标速成》主要是针对想学美式发音的人而言的。

如果你是英式发音就不要学这个教材。

找本《许国璋英语》第一册或者《大众英语》第一册就可以了。

《新概念》的教材标准版就是英式发音。

美音版的《新概念》是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录制的,说实话,没有英版的好。

对于你现在的情况,应该是先把音标发音学好,再从《新概念》第一册学起,而且,第一册的朗读速度也慢,听起来应该很清楚。

对于第一册的学习,你可以速度稍快些,一个月的时间应该就够了。

真正进入《新概念》的学习是从第二册开始。

另外,你主要是为了参加明年的考试,所以,在学习方法上应该主要以“听写”为主,既练习听力、也为写英文打下基础,不至于提笔忘字,同时达到了阅读的目的。

改写就先不要做了。

书只是用于你检查错误的文本。

不用刻意去练习背诵,以多听、多看为主。

而且,除了新概念教材以外,你应该看些短小精悍的英语文章来增加词汇量。

在最后的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去做做历年的考题。

这只是权宜之计,为了应付考试。

如果以后对英语感兴趣,再按部就班的去学。

To:

蓝-白

《新概念》第一册主要是以日常对话和简单叙述性描写为主,相对来说,涉及的语法都比较简单。

不用过多的深入学习。

换掉几个简单的名词,就可以组合成属于自己的对话练习。

对于涉及得到的语法,第一册中的解释并不详尽,因此可以借助一些其它的语法书来弥补。

学到了什么语法就去查查语法书,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可以了,把语法书当成个词典就可以了。

第一册每课的练习还是很不错的,能够达到巩固基础的作用,应该认真的去做。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册的录音语速比较慢,对于培养听力和语感都非常的好,但是也要一句一句的听,一句一句的写。

不要因为课文短,就一口气听完,那样写起来也比较分神。

听写完后,核实无误了,就不要再听写了,只去听,脑子里想像场景,或者看着书中的插图去听,学着说。

能够做到思想与录音同步就ok了。

在每天学习新课文之前,把前一天听写的内容从新默写一遍,周六休息时,把以前所有学过的默写一遍,然后对着书检查。

每天都要听一遍第一课到你所学的那课的录音。

我个人认为有了教材和磁带就够了,没有必要再听那些讲课的内容之类的。

没有太多的意义,等你水平提高了,你自然就能理解了。

而且,对于听写、模仿说、改写、做练习来讲,时间已经消耗过多了,再去看那些讲课资料,精力也达不到要求的。

况且,还要腾出时间来增加阅读量。

TO:

蓝-白

《许国璋英语》第一册的前几课音标,只要你能做到发音准确,会写就可以快点,没有关系。

学习音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纠正错误的发音,在没有录音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查词典来直到一个单词的正确发音。

这就是学习音标的目的。

让你买《许国璋英语》第一册也实属无奈,虽然课文很陈旧,但是,对于现在市场上的杂七杂八的音标教材要强很多。

这本书的音标学完了,也就可以了,其它的课也没有必要再去学习。

改为新概念后,也要记着没句话自己去标注音标,不会的就查词典,也不用刻意去背它,写多了,自然就会标注了。

作者:

龙困桃花 回复日期:

2005-3-28 17:

48:

38 

TO:

Catherine0755

最直观的理解性记忆,就是利用《新概念》的每课插图去述说。

哪怕不和原文一模一样都无所谓。

因为即使你都一字不差的把课文背下来了,很多语言也都是不实用的。

龙困桃花 回复日期:

2005-3-29 02:

26:

48 

《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潜意识对于我们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渐进的学习,婴孩才能够学会一切新事务。

任何新的工作,起先都需要意识非常专注与努力。

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整个活动从有意识的注意,逐渐转变为由意识来掌管。

譬如,在你初学开车的时候,需要相当大的注意力,甚至要和坐在你身边的人谈话都有困难。

然而,练习几个月以后,你几乎不需要在意识上专注,就可以做同样的动作。

不久之后,你甚至可以在车流量很大的情形下,一面驾驶,一面跟坐在身旁的人交谈。

显然现在你对于必须监测和回应的上百个变数,几乎不必在意识上加以注意了。

把熟练的部分交给潜意识来管,而让意识专注于其它部分或新的事物上。

潜意识没有自己的意志,它没有特定的目标或方向,当我们意识的心思活跃的时候,潜意识便被矛盾思绪的汹涌浪潮淹没。

如果心灵处于平静的状态,当我们专注于某些特别重要的事情,或是愿景的某些方面时,潜意识便浮现而不易分心。

所以说,英语学习中,必须戒骄戒躁,要做到心平气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只有英语被转化为潜意识形态后,英语运用才能自如。

任何“求快”的非分之想只能加速失败!

英语学习中的每个句子都可分为三个阶段:

机械式的模仿――有意识的转化――无意识的运用。

如此循环往复,才能通向成功之路。

作者:

多径衰落 回复日期:

2005-3-29 8:

55:

33 

TO:

古木余月

如果按照按照A,B,C.....等顺序的背单词的话,那么过不了B的时候,你的一生也差不多就过去了。

记忆单词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句子中完成,同样的一个“good”在不同的句子中,它的意思也不尽相同。

所以,一个单词,要认真的去查词典,看逐条的解释和它所给出的例句。

对于注解篇幅过长的,可以分几次来阅读。

记单词的同时,要记与之相关的短语或者是习语。

多重复地看,就能记住单词,而且习惯后,速度是突飞猛进的。

强行TO:

只爱流星雨

不用买教师用书,只买《新概念》全4册和配套磁带即可。

记忆效果不好,枯燥、单调,超不过三天就会忘记。

我这里没有旧版的《新概念》。

为什么要找旧版的?

看新版的不是一样吗。

新版无非是删减了一些旧的内容,增添了一些新课文罢了。

从学习效果来说是一样的。

再者,教材并不重要,也不要非抱着《新概念》这一种教材。

充分把手中有的英语学习教材利用起来吧,都能学好的。

TO:

keemp

在这个帖子里我所介绍的经验就是学好口语的一种方法。

阅读量可以增强口语、大量听录音、看盘都可以提高口语能力,情景对话就是口语。

如果连别人说什么都听不懂,无从谈起和别人交谈,那么,只学习口语又有何用?

TO:

丢掉羞怯

其实,你提的这个问题还真不是你个人的问题,很多人,包括很多男性都在开口说上特别的怕!

我也看过很多专家的文章,到了怎么开口说这里,总是说一些什么不要怕说错、不要羞涩,要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之类的不疼不痒的话,Don‘ntbeshy,Justtry.可问题是我们都知道这个道理,可是我们怎么才样具体做才能够突破这道关,让自己真的不惧怕了?

有时候我也在想是不是李阳、俞敏洪、还有这些学院派的英语专家门第一次和外国人讲话时候也紧张呢?

可能那时候他们也说得驴唇不对马嘴,后来是练就了够深的“不要脸”的功夫,可能才真正突破了“开口说”这个难关。

说了点废话。

还是说咱们实际的情况吧。

如果说让你按李阳的方法去练习口语,我估计那是不可能了。

毕竟女性更含蓄一些。

我觉得,包括男性在内,不敢说的恐惧心理有这么几点:

1、英语毕竟不是母语,没有我们说中国话那么流利,那么自然。

所以,说出来总觉得别扭,怕别人听到了笑话自己。

本来就不熟练,再加上怕人笑话的想法,更让自己紧张了。

越这样就越不敢说了。

2、脑子里的句子量太少,学过的单词挺多,就是不能达到随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给交流带来了困难。

因为在交流的时候,你听到的内容是被动的,你不知道对方会说什么,所以精神会比较紧张,生怕自己不会说或者是有的单词听不懂,这就产生了紧张心理,紧张就会给人带来恐惧。

3、也许你要面对的是外国人,虽然现在街上到处是外国人,电视电影里也比比皆是。

但是,真的有个外国大活人站在你面前了,叽了呱啦的和你说英文,你还真的犯蒙,因为毕竟你平时所做的听力练习都是标准录音,而不是生活口语。

在语调、语态、语气上都会有很大的差别。

4、在自己没有外国朋友的时候,很想走过去和那些逛街的外国人聊上几句,可是又不敢,一怕人家不理你,自己没有面子,二怕听不懂人家说什么。

因为彼此都是非常陌生的,别说外国人了,就是中国人自己在街上不认识的情况下上前打个招呼,还一个个的跟防贼似的用异样的眼光看你呢。

这是我自己总结的原因,那么我觉得既然强求不来,那就顺其自然。

首先要把自己英语口语练好,虽然你考下了六级,但是并不等于你的英语水平高,所以就要大量的去看口语书、多看原版电影,越生活化的越好。

从电影中大量的搜集日常的对话,把它们说得要像说自己的名字那样娴熟,要说得像“What‘syourname?

Thankyou!

"那样自然,然后你要对你的家人说,我想你不会对你的爸爸、妈妈说话也羞涩吧?

你说出一句英文,你告诉他们你的中文意思就可以。

这样还能练习的你的中英互换。

然后同样的句子,你对你最好的朋友说,因为她们不会笑话你说错了,谁都知道说好英语是件非常不错的事情。

这样,针对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慢慢地你会减少恐惧感,说话会比较自然、流利了。

既然你能和别人说好中文,就一定能说好英文。

其次,找一张自己最喜欢的原版电影,你把台词写出来,然后自己当演员,比如说像《罗马假日》,你就当那个公主,当你的大臣、还有偶然遇到的那个男主角和你说话的时候,你就做出公主的回答。

一个人在家里练习,没人会笑话你的。

而且,各种电影中有各种不同的英语口音,你又是在跟这些国际大牌明星对话,那是多么的了不得!

大街上一个区区平常的外国人你还在意吗?

“咱是跟大牌明星天天说话的主儿!

”只要环境熟悉了,说话也就不紧张了。

无非就是个熟练程度的问题。

还有,如果你真的碰到了外国人,刚开始紧张也很自然,外国人也是知道这点的。

他们也会放慢语速和你交流的,说上几句适应了,你也就不紧张了,然后你告诉他(她)平时很少能和外国人交流,所以说英语势必会紧张一些,甚至有的不会说。

他们能够理解。

如果说他们不理解,你就直接说你那最纯正、最流利的汉语,说得他们晕头转向,照样很了不起!

再有,如果有那种外国人参加的英语角或者是外籍老师的口语授课,可以去参加,目的就是接触外国人来过度自己的恐惧感,其实大家都是人,接触多了,熟悉了,说话就自然了。

如果身边一个外国人都接触不到,那就和你的亲人、朋友或者以后工作中要好的同事练习说英语,说多了,就不会嘴笨了。

我平常不接触外国人的时候就和同事、朋友说英语,我的目的不是他们能不能听懂,而是我自己要练习说的熟练,可能几天里我都会说同样的一句话,而对方只是简单的应答我一句,那无所谓,我能说得自然、流利了就是目的。

就象说“Goodmorning.Howareyoudoing.seeyoutomorrow.CanIhelpyou?

I‘mleavingnow!

Ineedyourhelp."这样自然,那么当我遇到外国人的时候,说这些,我就不会紧张了。

在拿了一落东西的时候,我会和同事说“Wouldyoubegoodenoughtocarrythisforme?

劳驾给我拿着这个行吗?

”虽然我第一次由于紧张、说得不流利,但是我会再去不断重复的唠叨这句话,然后我再找机会我还和这个同事说这句话。

等我和这个人说熟练了,我还会找其他的人再说这句话,直到我和别人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不再紧张,而且非常流利了为止。

平时,还要多听英语新闻,听的时候不要去想刚才说的那个单词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你的听力要和新闻播放是同步的,因为英语新闻的语速很快,只有你熟悉了这样的语速,你再听日常交流的语速,你才会发现每一句你都听得很实在,这样就从容不迫了。

而且,听英语新闻非常锻炼反应能力,不要想着每句你都能听懂,我的朋友在国外待了4年,回来后考雅思简直就跟玩儿似的,可是看CCTV9的英语新闻照样很多听不懂,但是并不影响交流。

如果以后你在外企工作,这一切都将成为自然,那里有很多外国同事,环境逼迫你不说也得说了。

在没有这样的环境的时候,就上自己和自己说、和家人说、和同事说、和男朋友说。

别无他法!

TO:

新新宝宝

如果你不注重说的话,我觉得你从阅读开始攻克英语是个很好的选择,先找来英汉对照的简易本读物,现在很多出版社出了这类的书籍,如外研社、牛筋出版社、各个大学的出版社,从最小词汇量开始,有些读物还是配了录音的,这样从最基础、最有兴趣的慢慢过渡到读英文原版读物,看一些报纸、《英语沙龙》之类的杂志,从短篇的到中篇的,最后到长篇的,找自己喜欢看的。

试着自己翻译后和译文作比较。

现在也有计算机英语中英文对照的书籍,还有各个电脑硬件、软件厂家的网址,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