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活动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5793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活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活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活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活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活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活动方案.docx

《语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活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活动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活动方案.docx

语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活动方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它的丰富内涵,但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西方的“洋文化”逐渐在我们国家盛行起来。

现在的小孩子越来越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同化。

许多有识之士呼吁我们社会各界人士应该加强对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视,并给予更多的关注。

我们通过探寻,力图在生活中全面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流失的危机感,让学生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通过对我国传统民风民俗的了解和认识,可以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振奋人心,鼓舞斗志,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只要大家努力去发现,我国还有许多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去记载和颂扬

3、课题介绍

生活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深入的去了解生活中的传统节日的文化的内涵,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形成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的阐述)

一、知识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和宝贵的民间文化知识。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和传统文化的来历。

3.倾听、表述、领悟交际,从而达到听得认真,说得顺口,品得出味儿的目的。

二、能力目标1.学生在自主分组的基础上合作、探究,在调查访问、分析整理收集资料、汇报交流中整合语文学习资源,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在实践中得到延伸,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2.通过活动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人合作的能力。

在交互的过程中学会沟通。

三、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4.长于表达、善于倾听、乐于交际。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传统的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对它反应冷淡,相反,对于外国的圣诞节,反应强烈,以多种形式来庆贺。

2、学生们整理资料方面会有所欠缺,老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

四、研究的问题、内容和方法(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采用什么研究方法来达成这一目标)

研究内容

(1)民间工艺

(2)民族艺术

(3)古诗文赏析

(4)风俗风情

(5)神话传说

(6)饮食文化

(7)备注

(备注说明:

除以上六个专题之外,学生可能还想研究其它方面,为此设置了“备注栏”,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孩子们留有更大的空间。

研究方法:

1.资料收集法:

收集图片和传统节日的装饰品,查资料(上网,查书、报纸、杂志)

2.比较法(南方人与北方人,汉族和少数民族过节的不同。

3.做一份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手抄报。

4、把收集到的资料做成ppt。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主题班会、展示手抄报

六、资源准备

1、提供学校计算机室、图书室、多媒体电教室设备。

2、学生自制调查采访表。

3、学生自行准备数码相机。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

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范围广泛,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学生现状分析。

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并理解其研究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提问,教师释疑,初步理解活动要求。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针对活动课题,各小组讨论出想要了解的问题。

让学生自由组成若干研究小组。

成立课题组

相互同讨论,以学生最急于了解或最感兴趣的节日,确定主题。

教师可协助学生调整研究的角度,将相关问题或分类或合并,按一定的顺序确定几个研究课题。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明确分工与合作的事项。

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教会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研究,使“心动”付之于行动。

第三阶段:

课题实施阶段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1、学生分小组进行研究。

2、利用图书馆、网络、采访等渠道获取有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归类整理。

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取小组分小队的分散方式。

让一部分同学上网搜索资料,其余的同学到图书室查阅广泛搜集各类相关书籍资料。

第二阶段课外活动。

采访相关人员或实地调查。

教师要特别关注某些“弱势群体”,要为学生创造获取资料的机会,带领学生参观相应的基地,走访人员,为学生研究积累必要的感性认识。

其次,还要教给方法。

如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询问家长、借阅资料、查阅书籍、网上下载等渠道,有针对性地搜集有关资料,处理有关信息。

)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成果展示

展示一:

主题班会

民族艺术组的表演展示:

现场演唱一段曲目,现场画一幅图画,现场表演一段评书等等。

诗词赏析组的诵读展示:

配乐诗朗诵,诗词表演,对诗等等。

民俗风情组的话题展示:

“祖国河山一日游”和“趣谈传统节日”。

神话故事组的趣味展示:

我来演,你来猜!

中华美食组的多方位展示:

报菜名、现场赠送中华小吃等。

展示二:

各小组合作,按专题编辑手抄报

学生通过网络、询问家人或相熟的长者了解传统的节日,并能地去做手抄报、做资料展示的ppt。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了解了生活中的传统节日的文化的内涵,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但学生所收集的资料仍不够全面,没有深入的去探究其更深层次内涵,老师要更进一步的加强指导。

 

欢迎下载交流谢谢!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