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7863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docx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docx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2020最新语文教案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1

课文内容分析: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是一则既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又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寓言故事。

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通过“智叟”与“愚公”的对话,展现出了“智叟”之愚与“愚公”之智,告诉人们做事既要胸怀大志,敢于实践,才有可能成功。

同时,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们有很大的启发。

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半的初中语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且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了结合课文注解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

因此本课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重在指导,给予方法上的点拨。

教学目标:

1.能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积累文言词汇。

2.能结合诵读加深文意的理解,培养文言语感。

3.能结合文本内容多元化理解寓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判断力。

教学重点:

1.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式学习,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通过对情节和人物的分析,体会本则寓言中包含的深刻寓意。

教学难点:

愚公与智叟对待移山问题的观点孰是孰非的理解。

教学创意:

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利用独立思考、合作讨论等形式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语文思维。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调动学生积累,感受寓言魅力。

(一)学生回顾之前学过或学生课外可能读过的其他寓言故事。

(二)结合这些寓言故事,同学们觉得寓言有哪些特点呢?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

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寓言是同学们十分熟悉的一种文学体裁,从小到大同学们积累了许多寓言故事。

教师可以从回顾此前学过或学生课外可能读过的其他中国传统寓言故事,引出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特点回顾。

这时学生的答案可能不太准确,老师不多讲解,为下面对寓言故事特点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诵读全篇,读准课文。

1.学生提出应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并朗读,教师点评。

2.采用指读、男女生分开读等方式读课文,师生交流从而进一步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

这两环节是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读准字音,使学生爱上朗读,掌握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

三、疏通课文内容。

1.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工具书等一一落实,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2.教师通过结合课文内容提问、学生抢答的形式,适时讲解文中关键字词的含义。

所提问题为:

1)北山愚公多少岁?

年且九十(讲解“且”)

2)所移何山?

其大小如何?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讲解“方”“仞”)

3)有多少人参加移山?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讲解“遂”“率”“荷”“叩”“箕畚”“尾”“京城”“孀妻”“遗男”“始”“龀”)

4)对愚公移山有人反对吗?

愚公是如何反驳的?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讲解“止”“甚矣,汝之不惠!

”“以”“曾不”“毛”“虽”“穷匮”“苦”)

5)愚公最后把山挖掉了吗?

操蛇之神闻之,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讲解“惧”“已”“感”“负”“朔”)

3.学生质疑,把课文中不会翻译的字句说出来,大家一块探讨。

4.再读课文,复述故事。

学生再读课文,对照注释,复述课文。

复述的要求:

语言要准确,故事情节要完整,力求生动。

此部分分为2个小环节:

①先在小组内讲述。

②学生小组讲述后,推荐优秀者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热情,在耳熟能详的故事里找到学习的乐趣,不至于倍感枯燥。

同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受之以渔,使学生学有所得,得之有法,能自由地阅读文言文,培养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歌曲导入。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

古老的故事加上现代流行的旋律,古今融合。

别有一番风味,让学生先被乐曲震撼一下,渲染气氛,再走进文本,激活课堂,先声夺人,使学生顿生兴趣,让学生很快走入文本。

二、分析愚公之“愚”、智叟之“智”

1.齐读课题《愚公移山》,从题目中了解了哪些主要信息?

明确:

人物和事件

2.围绕“愚”可以组词。

愚公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

愚蠢的老人。

(板书:

愚)

3.老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他愚蠢的内容,并适时回顾重点字词的含义。

明确:

1)山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讲解“方”)

2)年迈:

年且九十(讲解“且”)

3)器陋: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讲解荷、箕畚)

4)援寡: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追问几个人帮助他?

四个人)

5)路遥: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追问哪个字最能体现?

讲解“易”、“始”)

PPT出示:

山高、年迈、器陋、援寡、路遥

4.真是一个愚不可及的老人,文中还有一个老人,他叫智叟。

文中又有哪些内容体现智叟的“智”呢?

PPT出示: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明确:

概括能认清“自身的年迈和山高”(板书:

智)

5.智叟说这番话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

嘲笑

6.句子哪些内容可以体现出智叟这种嘲笑的态度?

明确:

“笑”神态描写直接表现态度;“甚矣,汝之不惠!

”倒装句你太不聪明了,智叟开口就在嘲笑愚公;“其”用反问增强嘲笑的语气;“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嘲笑的态度。

7.同桌互相交流,学生读出嘲笑的态度,老师朗读指导,互评。

8.智叟为什么会嘲笑愚公?

明确:

因为愚公自不量力

9.小结:

由此可见,愚公愚在自不量力,智叟智在着眼眼前,认清现实(板书:

认清自我着眼眼前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

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具体语句围绕愚公“愚”、智叟“智”两个方面进行归纳概括,抓住要点分析人物。

老师要指导学生围绕重点字词和写作方法上咀嚼文字,并对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进行朗读指导。

三、理解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1.作者称呼两位老人一位“愚公”、一位“智叟”,“公”:

对上了年纪男子的尊称。

叟:

年老的男人。

从称呼上明显感到作者对愚公的态度更加的尊敬。

为什么作者对愚公更加尊敬呢?

下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内容,勾画出体现愚公形象特点的语句并加以分析。

学生小组交流

明确: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不畏困难)。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敢于实践)

3)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发展的眼光)

4)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坚持不懈敢于实践)

5)年且九十(造福大众)

2.这样的愚公还愚蠢吗?

出示“智”的中西方理解。

【PPT出示】

智:

《说文解字》形声字,从知从日,知亦声。

矢,即是箭。

口即是口。

“知”为“说的准”、“一语中的”。

日即是太阳。

表义为口中言语如箭出口而说太阳。

太阳之阴阳者,见之则为阳,不见之则为阴。

广义为明万物阴阳之本,知万物阴阳之变化。

对事物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变化对答如流,胸有成竹。

西方哲人亚里士多德认为:

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3.结合“智”的含义,你觉得愚公还愚蠢吗?

学生明确:

他是一位智者

4.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文中内容,仿照例句写下你认为愚公是智者的理由。

全班交流。

例如:

愚公是一位智者,因为他召集家人共同谋划,既发现移山的困难,又敢于面对困难。

5.这时与智叟“着眼自我认清现实”的智相比,愚公的智则是?

明确:

放眼未来敢于实践(板书)

6.小结:

与愚公的大智相比智叟的“智”只能是?

学生说出:

小聪明(板书)

【PPT出示】小聪明产生于头脑,大智慧来源于心灵;小聪明体现于表面,大智慧深藏于内心;小聪明多急功近利,大智慧则淡泊宁静;小聪明多有才无德,大智慧则德才兼备。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

本环节是上一环节的深入,是本课的难度所在。

通过对“智”中西内涵的讲解,让学生发现愚公其实是一位智者。

让学生仿写例句,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

在与智叟“智”的比较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大智慧”和“小聪明”的不同,从而加深对愚公人物的理解。

四、课外拓展、老师小结

1.在中华的历史长河中,你还想到了哪些具有大智慧的人物?

明确:

商鞅是法家代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以法治国的超前理念;

刘彻变古创新,外儒内法的治理着这个庞大的帝国;

秦始皇开创了中华文明历第一个封建集权王朝——秦朝;

孔子是儒家代表和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2.小结:

他们用智慧成就了中华文明。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懂得了“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能明察眼前,而且还能放眼未来”,希望同学们向愚公一样既要仰望星空,超越现实的束缚找寻梦想,又要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双手使梦想照进现实。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

本环节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的介绍,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大智慧”,让学生对“大智慧”的理解从概念化到形象化。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2

教学目标:

1、顺畅朗读,准确翻译,概括寓意。

2、了解寓言故事蕴涵的深刻寓意,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深刻寓意。

难点:

顺畅朗读,准确翻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朗读课文,正音。

二、解释重点字词

三、个别学生朗读、翻译,边明确。

四、学生讨论这则寓言的寓意。

1、讨论:

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

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

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2、讨论:

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3、讨论:

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

第二课时

一、全班齐读,正音。

二、解释重点词语

三、串讲课文。

四讨论:

如何理解“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

向者使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

你不要打它,你自己也会是这样的。

刚才合情合理你的狗白着出去,黑着回来,你难道会不觉得奇怪吗?

这句话揭示了一种现象:

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人,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结果往往出错。

所以,《杨布打狗》这则故事批评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结果往往出错。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3

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生词。

2.学习记叙的顺序和结构。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意思。

教学设想:

本文篇幅较短,内容并不难懂,但字词、句式难点很多,语言障碍较大,故教学时重点应放在字词句的串讲上。

但字词句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语言环境,要从上下文意中去掌握字词的含义。

本文可用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初步解决生字生词,以熟悉课文为主;第二课时掌握文章的结构形式和思想内容。

教学方法仍以学生的活动为本,教师只能处在引导、点拨的地位。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熟悉课文。

2.参看注解,理解生字生词。

3.复述故事大意。

教学过程:

1.知识导入。

(1)学习文言文和学习现代文不同的地方有两点:

一点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变迁,造成内容的差距、认识的困难;一点是由于语言的演变,造成文字的差异、理解的障碍。

这两点又以语言障碍为主。

(2)文言文的语言障碍主要在词和句上,有很多词和句在意义和用法上都和现代文不同,学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不同的词句。

(3)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熟读。

开始时参看注解,会认会读;然后就要朗读,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才便于理解。

(4)今天学习课文《狼》,就要按照上述的认识和方法来安排教学活动。

2.关于课文。

这篇课文的有关知识要记住这样几点:

①出处。

本文节选自《聊斋志异》。

②作者。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是我国的文学家。

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

③《聊斋志异》是我国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

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这一部分主要由教师讲授。

3.认读课文。

(1)教师布置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参看注解,划出生字生词;试通文句,弄清内容大意;

小声默读一遍。

(2)学生发问。

除注解以外,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要求学生当场发问,教师当堂解决。

4.朗读课文。

第一遍:

要求读音准确。

第二遍:

要求大体顺畅。

第三遍:

要求读出语气。

每一遍,教师均有讲评。

5.默读课文,准备复述。

教师给三五分钟让学生再默读识记,要求能大体复述故事情节。

6.复述课文。

找三个学生复述,每一次复述都有不同的要求,教师要作出讲评。

第一次,找中间程度的学生,让他看着课文复述,实际上是对着课文口头翻译,大体译对即可。

第二次,找中间偏上学生,要求对着课文较为准确地翻译。

第三次,找上等程度学生,背着课文复述,要求不遗漏主要情节。

7.掌握生字词。

在这三次复述过程中,其他学生主要熟悉古今不同意义的字词。

教师随订正随理出掌握的主要词语。

拟挑出常用的、比较容易掌握的单音词,随讲随写黑板,让学生笔记,以便复习掌握。

常用字词:

惧:

恐惧。

从:

跟随。

故:

原来(一样)。

驱;追赶。

窘:

困窘。

恐:

恐怕。

顾:

看到。

瞑:

闭眼。

暴:

突然。

毙:

杀死。

股:

大腿。

寐:

睡觉。

黠:

狡猾。

止:

有两讲——

上述的生字生词要入文作出准确解释,可让学生当堂翻译原句,不要只是单个记词义。

另有两个词用的是引申义,书上有注释,教师可略加提示,学生懂得文中意思即可,不必深究。

这两个词是:

缀:

原意是连结,文中意是紧跟。

弛:

原意是放松,文中意是卸下。

其它不论实词还是虚词,可不单独讲解,以能理解文意为准。

布置作业:

1.按照记叙的顺序,看看本文叙述的故事可分成几个部分,用一个词(或词组)给每个部分作出概括。

2.用现代汉语翻译最后一个自然段。

3.思考练习一。

4.做练习二、三,答案做在书上。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4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掌握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提高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技巧和能力。

教学重点:

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

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能力的提高

教学时数:

1—2课时

教学方法:

归纳法、讲练结合法(以练为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强调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占总分20%)

二、讲授新课

(一)现代文阅读试题考查内容与形式

中学考试中的现代文阅读篇目一般选自课外,记叙类文章是初一阶段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重点,命题侧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积累运用、感知理解、揣摩体味等方面。

(二)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

1、基本要领:

整体把握,顺藤摘瓜

2、步骤:

(读文章共两遍)

第一遍:

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感知文章大意即可;[宜快]

第二遍:

再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段、句,深入理解文章,

找出或归纳出答案(摘瓜)。

[宜慢,并回读检查]

(三)掌握常见题的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①“积累运用”部分一般考查字词的注音、解释,成语和名言警句的背记运用,此类题目要求平时要多积累字词和点滴知识,对于确实未见过的陌生词语可结合语境(上下文)揣摩分析。

②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

多从代词前面文字中找答案。

③问语句、语段的作用:

(要从两方面考虑)

一从结构上,常起A承上启下过渡、B总领下文或C总结上文的作用;

二从内容上,常有A开篇点题,B设伏笔、C作铺垫、D深化中心、E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

④问文章、段落的结构形式:

注意总分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

⑤问文章线索:

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⑥问文段大意:

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

(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

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

(或“什么——怎么样”)

⑦问语句含义:

要从文章主旨中心去分析,表述要准确、通顺。

⑧问文章写作特色:

可从文章选材、结构布局、语言、立意等角度考虑。

⑨问阅读后的体会见解:

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

(二)课堂练习:

学生训练后,教师评点明确

三、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

[附]阅读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悟》(摘自《当代日本文集》)

(注:

文中的中村、贵之君、和佳子为人名)

(1)中村家住在一幢在山腰里的商品小住宅里。

家里四个人生活,父亲,母亲,还有念大学一年级的儿子贵之君和中学一年级的女儿和佳子。

父亲已经44岁,是一家小公司的课长。

(2)父亲近来心事重重。

因为儿子贵之君变得很奇怪,他常常以文具费为借口死皮赖脸地要钱,虽然有时觉得他在撒谎,但也不好意思揭穿他,结果就把钱给他了。

因为住房的贷款等,所以家庭经济拮据。

贵之君的讲话却一天天更粗野起采。

(3)可是,父亲知道贵之君是个很有感情的孩子,很喜欢妹妹,所以他仍然非常信赖着儿子。

(4)这时,发生了一件事,就是他那长年使用的饭盒出现了一个洞。

虽然饭盒太深,用起来极不舒服,可一旦坏了父亲仍非常沮丧。

(5)孩子他妈在附近的超级市场买回了两个饭盒,给贵之君和父亲。

贵之君以前是带钱去学校买饭的,现在想尽量让他用饭盒带饭。

(6)可是,父亲不喜欢这饭盒,因为装饭和装菜的夹层是分开的。

(7)父亲带的饭菜每天都是大马哈鱼,这在公司里也出名了。

炒鱼块直接铺在饭上,盖上盖,父亲吃饭时,把盖翻过采横在边上,接着把饭上的鱼块移到盖上,于是压着鱼块的那部分饭呈浅黄色。

那是父亲最爱吃的。

不过,时间一长,他也有点吃腻了。

(8)那时已是五月,天气和煦,春意阑珊。

(9)父亲结束了上午的工作,像平时。

一样习惯地从包里取饭盒,打开盖一看,父亲倒吸了一口气,装菜的夹层里放着酱汁牛肉、炒香肠;还有莴苣。

A父亲吃惊地张大嘴愣了老半天。

这时有同事在边上走过,他慌忙盖上盖。

B他总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10)C接着打开装饭盒的夹层,父亲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米饭上紧紧地铺着一层黑黑的海苔。

(11)D“难道……”父亲喃语着,用筷子抠着饭盒角。

“果真!

”父亲在心中惊叹着,受宠若惊。

(12)这是两层的海苔便饭。

父亲想起很早以前已经去世的母亲用薄薄的红棕色的海苔替他制作的海苔便饭。

那已经是20多年前的事了。

父亲不由感动得热泪盈眶。

(13)这天,父亲一整天都感到心里暖呼呼的,甚至有些神思恍惚;在回家的路上,他还买了四只很贵的甜瓜当作礼物,而且他归心似箭,真想一步跨回到家里。

(14)走到大门边时,传来贵之君在发脾气的声音。

父亲的心情阴转睛了,走上前时,能清楚听见贵之君的声音。

(15)“那样的饭能吃吗!

(16)好像是借口带的饭菜不好在责怪母亲。

父亲不由得心头火起。

“今天要和贵之君好好谈谈!

”他这样想定后推开大门。

这时,传来母亲的声音。

(17)“你和你爸爸的饭搞错了呀!

(18)父亲听见了。

原来是这样。

是孩子他妈搞错了父子的饭菜,父亲顿感兴味索然。

(19)“我回来了。

”他有气无力地说道,打量着两人的脸。

母亲一张总是局促不定的脸,一张总是受贵之君责怪的脸。

可是,贵之君不同,是一副带有愧意的表情,而且显得柔和。

父亲不由尴尬地把甜瓜放在那里,走上了二楼。

(20)从此,中村家发生了变化。

的变化是贵之君。

他几乎不向家里要钱了。

讲话虽然还是很粗野,但能够感受到话音里饱含着的柔情。

(21)父亲几次想要对贵之君说:

“大马哈鱼也很好吃啊。

”但他打消了这样的念头。

因为父亲明白,贵之君转变的原因,是那次与父亲换错了饭菜。

(22)暖春的阳光如今也洒满在中村先生的家里。

阅读试题

●揣摩·体味·感知·理解

1、第

(1)段中加点的两个“小”字不能删去,因为它们突出强调的是中村先生

2、第二段:

贵之君变得很奇怪”是指①:

“”;

②“”。

3、第(3)段话不能删去的原因是

4、第(7)段“都……也”连用,意在突出

也为下文写“父亲”吃到了与儿子换错的饭菜时而感到和的心理埋下伏笔。

5、第(9)--(11)段对“父亲”感到意外这一点作者描述得十分成功,请分别:

写出四句各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

A、D、C、D、

6、第(10)段“紧紧”的意思是,下文第(12)段与这用法相似的词是“”二者在写法上构成了鲜明的,突出了“父亲”“感动得热泪盈眶”的原因,也表现了“母亲”对贵之君的。

7、联系上文找出第(14)段中用错的一个词组(短语),请圈出后,改正为:

8、(20)段与上文第

(2)段都写到“贵之君的变化”,这叫做的手法。

9、第(22)段是描写,烘托出中村先生的家庭氛围。

10、本文以为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叙述了的故事,全文正面塑造了“父亲”的形象,侧面突出了贵之君的品质。

●积累·运用

1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和煦()阑珊()尴尬()()

12.解释第

(2)(4)段中加横线词。

①拮据:

②沮丧:

③尴尬:

13.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成语:

①心里盘算的事—桩接一桩。

形容思虑很多。

()

②形容不顾羞耻地胡搅蛮缠。

()

③形容回家心切。

()

④形容一点兴趣也没有。

()

14.本文以《悟》为题,意味深长,含义深刻。

读完后,你又悟到了什么呢?

请联系自我实际,说说你的感受。

100字左右。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在反复诵读中增强文言语感。

2.理解文意。

3.把握文章脉络,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4.感知三峡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在反复诵读中增强文言语感。

2.理解文意。

3.把握文章脉络,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脉络,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唐代诗人李白有一首诗《早发白帝城》,写了三峡的风光,请同学们齐声朗诵。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今天我们走进另一篇文章,来更细致地领略三峡的景色。

二、介绍三峡: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风景之首。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