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7810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共10课时)

第一课时:

1-5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1~5基数含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初步学会写数字和建立数感。

教具、学具准备:

围棋棋子

教学过程:

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谈话:

观察第14、15页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

数一数有几个?

2.跟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同时教师到各组共同交流并指导。

3.学生汇报。

4.教师根据汇报情况板书1~5,进行认读。

二、反馈实践

1.给学生发围棋子,要求每人发5个,不够的举手要求,发得多还回来。

2.说一个数字,用围棋子表示出来吗?

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3、收回棋子。

要求学生数数放进去。

三、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学生先摆1个棋子,再摆1个是几?

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

(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2.整体感知。

出示点子图,请学生给它们5个排排队。

四、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1)小组交流。

(2)汇报。

2.猜数游戏。

提问:

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

这个数比4小,可能是几?

这个数比3大而且比5小,可能是几?

只有这一种可能吗?

3.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同伴说说分别用了几个学具。

小组活动。

五、学习写数1

1.这些数你会写吗,谁愿意上来写一写?

2.你认为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3.师示范,生学写。

六、小结:

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12345

教后记5:

这节课创设了一个围棋活动的氛围,让孩子在活动中感悟数量的多少。

尤其是第一个环节,设计让学生观察自己得到的棋子数量,通过数数量的多少思考自己得到的多少,并作出正确的判断。

结束教学时又要求学生数数放回。

整个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本堂课教学的一个亮点,让课堂教学的重要知识点用玩游戏的方式进行着。

学生在课堂上一边玩一边学,学得很开心。

陈林宇说:

“我都舍不得放回去了。

”林洁把棋子放回去的时候说“一块钱、两块钱、三块钱……”孩子们稚嫩的思维在发散,思维的火花在交流

课堂教学时因为学生第一次正规的接触数字的书写,对书写的一般要求及格式要求学生尚需一个时间来接触。

所以课堂教学中本节课就安排教学“1”,重点的让学生明白数字书写的要求。

 

第二课时:

写数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的内容,第22页第7题、第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的认、读、写5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能工整的书写5以内的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安排:

一.进一步练习数的书写。

1.今天,我要请小朋友来做小医生。

(出示写错的数字)看看这些病号的问题出在哪里?

2.学生回答。

3.还会有人成为小病号吗?

4.独立书写1-5各数。

5.小组内交流、检查。

6.展示优秀的作业。

二.课后练习:

练习书写1-5各数。

板书设计:

12345

 

第三课时:

比大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7页的内容,第21页第5题、第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建立符号感。

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主题图;图片:

9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1~5数字卡片;学具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认读1~5各数

   

(二)排序

   1.教师报数字请学生拿:

2、5、3、1、4。

   2.4、2、5、1、3,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要求:

看图听故事。

   教师讲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时出示主题图)

   提问:

1.图上有哪些水果?

分别是多少?

   2.图上有几只猴子?

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

   

(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

   

(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

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

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同样多。

(板书:

“=”),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2)请学生观察“>”。

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

5.发散思维。

   

(1)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

   

(2)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时出了什么问题吗?

(培养学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你们说说怎样分才公平?

(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各抒己见。

   三、知识运用

   

(一)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

   1.左图:

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右图:

两边各有几只小猴,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

   3.请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

   

(二)做教科书第21页练习二第5题

   1.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图意,松鼠和松果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小于几?

   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大于几?

   (三)游戏:

看谁找得快

   1.教师出示数字2和4,问:

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

请学生快速在学具盒里找出今天学的符号,举起来,看看谁最快。

   2.小组游戏:

请学习小组的组长出示两个数字,其他同学找符号。

   3.填第22页第6题,相互评价。

  四、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记:

本堂课教学时是在周三下午,明显的感受到下午孩子的注意力比上午要弱。

学生在学习=时,学习的难度不大,但在学习>和<的时候,有些学生就不能正确的区分两者。

如在联系中出现(3)

(2)让孩子写()<()时,学生会写成3<2,这也就说明了学生对<的意义没有理解到位,和>之间有着混淆。

这节课本学期第一次使用多媒体上课,学生对作业的理解稍微到位了。

第四课时第几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用来表示事物的多少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

2、理解序数的含义,明白一个自然数有两种意义,即基数和序数。

3、根据序数的含义,能例举序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一、创设情境,引导观察

1、教师演示“买票”课件

2、学生观察画面,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几个人?

二、观察思考,学习新知

1.出示4,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分别用各种方式表示。

2.数字除了可以表示几个外,还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吗?

还可以表示第几个。

3.从左边看,分别说说每个人各排第几个?

4、.如果第一个阿姨票买好了,那么小明排第几呢?

5、举例:

生活中,在哪里还遇到过用“第几”来表示的情况?

三、巩固练习,强化理解

1、多媒体演示P18做一做第2题,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思考,然后汇报结果。

2、P21T4

3、P22T9、10

第九题:

学生对于4只和第4只要区别好。

四、课堂总结,深入区别

教后记:

自然数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分为基数和序数。

学生在了解了1-5各数基数的含义之后,本节课要让学生理解序数的含义,对于学生而言是第一次接触,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也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学生能够理解序数的含义。

如果把基数和序数分开让学生理解,他们可以顺利完成。

但是如果把基数和序数放在一起让学生完成,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比如第9题,要让学生在直观的感知中对自然数的两层含义加以区分。

第五课时:

几和几

教学内容:

教科书19页内容、20页的做一做,练习二第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互相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让自己得出各数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

纸带、5个红花片、学具棒、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4的组成

1老师这儿有4个红花片,你能分一分,有几种分法?

2学生讨论,动作摆一摆。

3反馈情况。

444

312213

4读一读,集体读,个别读。

5游戏,猜一猜。

共有3个园片,左手有2个,右手有几个?

共有4个园片,左手有2个,右手有几个?

共有3个园片,左手有1个,右手有几个?

……

先由老师和学生做游戏,再由同桌互做。

得出332

122111

2.5的组成

1小朋友都有5根棋子,你能把5根分成2部分吗?

2学生独立操作。

3小组交流,把组内意见记录下来。

4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5全班讨论得出:

5555

14233241

二、巩固发展:

1.20页做一做第一题

老师出示卡片5,同桌合作各拿出圆片或数字卡片使两人拿出的合并起来是5。

比一比哪一桌得出的最多。

2.找朋友24

43

12

31

学会如何找朋友,合并起来是5的,用直线连起来。

2.对口令游戏

我说3,我说2,3和2组成5

我说2,我说3,2和3组成5

我说3,我说1,3和1组成4

……

3.填数

545453

()32()1()1()2()()1

4、独立完成练习二第8题

三、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学到了那些本领?

把今天学的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教后记:

5以内数的组成的教学,借助围棋子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同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想法。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对动手操作学习产生了很好的兴趣。

兴趣的支持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积淀,孩子虽然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得很好,但在作业练习的时候确不能达到我的要求。

作业本的第1题,学生看图写数,对合成几在看图的时候有一定的困难,但问学生“这里的黑白珠子合起来一共有几个?

”学生都能回答。

看来这是由于学生缺乏对题意的理解和平时题目训练的不多而成的,而非学生知识上的缺陷。

第六课时:

加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例题及做一做,第27页练习三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加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2出示数字,读数。

   3按顺序填数:

( )3 ( )5。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

   

(1)用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

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红纸鹤与2只蓝鹤放到一块儿。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说明:

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2、学习加法算式

   

(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1和2。

   

(2)教师说明:

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

用数字几表示?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3。

   (4)教师进一步说明:

把1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板书:

加法)

    (5)读加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3、发散联想

   

(1)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1+2=3来表示的加法事例。

   

(2)(再指纸鹤图)问:

这幅图还可以用怎样的加法算式表示?

   教师启发学生说出:

   ①有2只蓝纸鹤,有1只红纸鹤,合起来是3只纸鹤,2+1=3。

   ②有2个小朋友,又来了1个小朋友,合起来是3个小朋友,2+1=3。

   ③有2个男同学,1个女同学,一共有3个同学,2+1=3。

   ④有1个女同学,2个男同学,一共有3个同学,1+2=3。

   ……

【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培养目标,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找规律,使学生积极参与富有趣味的学习过程,灵活运用教法,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1、体验算法多样化

(1)教师先出示一个动画情境:

有4只小鸟,又飞来1只。

(2)让学生观察后提问:

“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根据问题列式计算

(4)说说自己是怎样算出5的?

(5)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点数;用从第一个加数加起接着数;用数的组成)

(6)引导讨论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通过创设情境、讨论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体现算法多样化,正确地处理优化问题,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应用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实践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

   

(1)做一做的左图

   ①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

   ②学生操作,表述含义。

   

(2)做一做的右图

   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述含义。

   (3)独立操作,边摆边说。

   ①教师说明要求:

用桌子上的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②学生操作。

   ③汇报交流

   4+1、1+4、3+2、2+3、1+3、3+1……

2、看图,体验加法含义。

   打开教科书第23页,认真观察气球图,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3、看算式摆一摆。

   投影出示练习三的第2题,学生边摆边口述。

进一步加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4、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引导学生通过看算式,摆小棒,进一步理解加法含义。

四、小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教后记:

加法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经历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并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明白加法的含义,掌握1-5加法的基本技能。

了解用数与计算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加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在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思考的全过程。

它是计算教学的起始课,内容相当简单,但对学生以后学习计算起着较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入学前对5以内的加法都会了,但对加法的意义掌握的不好。

因此,本堂课对加法意义的学习很重要,要让孩子真正的领悟到加法的含义。

 

第七课时:

减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例题及做一做,第27页练习三第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3.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数的组成,拍手游戏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1)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

3名同学在一起,桌子上有3只纸鹤,1名同学把1只纸鹤拿走了,桌子上剩下2只纸鹤放在一块儿。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说明:

3名同学中走掉1名同学,3只纸鹤拿走1只纸鹤就是从3里面去掉1,求还剩几的意思。

(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去掉)

2.学习减法算式

(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3和1。

(2)教师说明:

从3里面去掉一个,用减法计算就要从3里面减去l个,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去掉1是多少?

用数字几表示?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2。

(4)教师进一步说明:

从3里面减去l个,用减法计算。

(板书:

减法)

(5)读减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3.发散联想

(1)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3-1=2来表示的减法事例。

4.看图,体验减法含义。

打开教科书25页,认真观察气球图,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并用减法算式表示,请学生表述减法含义。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动手操作,体验减法含义。

(1)做一做的左图

①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

②学生操作,表述含义。

③说明图中表示去掉的方法。

(虚线、划线)

(2)做一做的右图(2、3)

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述含义。

(3)独立操作,边摆边说

①教师说明要求:

用桌子上的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减法算式。

②学生操作。

③汇报交流

5-15-25-35-4(5-55-0)

你们是怎么想出得数?

看图摆一摆数出来的、用数的组成想5可以分成1和几……

2.独立完成26页做一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看算式摆一摆。

投影出示练习三的第6题,学生边摆边口述。

进一步加强对减法含义的理解。

4.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减法算式表示。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学会了什么?

有了那些体验?

教后记:

减法是数与计算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减法含义的教学活动是加法含义教学活动的继续。

在教学中,利用动画课件的展示,让孩子清楚的了解到减法的含义。

从形象的“去掉、飞走、谢了……”到抽象的“减少”,让孩子一步一步的了解了减法的含义。

孩子在观察动画的过程中,要观察到原来的数量、减少的数量和剩余的数量,再列出算式。

孩子在这堂课上的表现是非常热情的。

第八课时练习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练习三。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熟练进行1-5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

13张口算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1.复习加法的含义。

出示P27第1题第一幅图。

你知道图上说了什么吗?

(2个小朋友在玩球,又来了1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谁能列出算式呢?

2+1=3

你为什么用加法来表示呢?

出示第二幅图。

这副图你能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吗?

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说给大家听?

2.复习减法的含义。

出示P27第5题第一幅图。

你知道图上说了什么吗?

(原来有3只小羊,后来有2只小羊回家了,还有几只小羊?

谁能列出算式呢?

3-2=1

你为什么用减法来表示呢?

出示第二幅图。

这副图你能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吗?

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说给大家听?

3.P27-284、8两题。

小组合作说一说各图的意思,并列式计算。

全班汇报。

二.复习加.减法的计算。

1.出示1+3=5-2=

哪位小朋友会做啊?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完成3和7题,任选一题加法和一题减法说给组内成员听,各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说一题。

3、第10题,比一比谁做得快。

4.开小火车做口算卡片。

三.游戏:

1.教师出示一张卡片,学生根据上面的算式进行表演。

2.一半学生发一张卡片,上面写了一个算式,告诉他们这是一张车票,黑板上有5辆车,要对号上车。

其余学生做评委。

然后交换。

四.小结:

通过游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记:

这是加法减法的练习课。

上了这节练习课后,我感到:

1、练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在头脑里对已有的知识的相关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进行重新编码,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因此,要特别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参与。

练习课避免要学生简单的重复。

2、既然练习课不是简单的重复,那么练习的设计就是练习课的关键所在。

选取学生乐于接受的练习素材是练习课能否让学生在巩固新知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的重点所在。

 

第九课时0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准确体验0认识0,掌握0的写法。

2.通过直尺图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数的顺序。

3.使学生初次感知0的含义,正确地理解。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0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学具盒、直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

1.出示小猴正准备吃盘子里的2个桃子的投影片。

投影片上有一只猴子,一个盘子放了两个桃子。

(板书:

2)

小猴正准备干什么?

(小猴正准备吃桃子。

2.出示小猴吃了一个桃子的投影片。

图上小猴吃了几个桃子?

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小猴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还剩1个桃子。

(板书:

1)

3.出示小猴吃桃的第三幅影片。

小猴又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小猴又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了。

(有的学生会说吃了0个桃子。

教师小结:

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

(板书:

0)这个数字读作“0”,“0”表示没有。

“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

【通过课件展示猴子吃桃的过程,使学生理解0表示没有的含义,并通过表述猴子吃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0”的用法和含义。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0这个数字,比如:

妈妈买了5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0个。

小华有了3支铅笔,用了3支,还剩0支。

您们一定还会说出许多这样的例子。

现在我们分小组讨论,看谁说得最好。

讨论后,指明4~5人说说。

【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与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感受数的意义,初步建立数感。

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0表示起点的含义

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直尺。

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