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仪器课程论文labview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其展望大学论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5751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虚拟仪器课程论文labview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其展望大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虚拟仪器课程论文labview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其展望大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虚拟仪器课程论文labview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其展望大学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虚拟仪器课程论文labview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其展望大学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虚拟仪器课程论文labview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其展望大学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虚拟仪器课程论文labview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其展望大学论文.docx

《虚拟仪器课程论文labview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其展望大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虚拟仪器课程论文labview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其展望大学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虚拟仪器课程论文labview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其展望大学论文.docx

虚拟仪器课程论文labview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其展望大学论文

 

 

课程名称:

虚拟仪器

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

仪器仪表工程

姓名:

刘@

学号:

42

论文介绍:

经过一学期的虚拟仪器学习,对LabVIEW的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很多思维和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值得借用,在此感谢万老师的辛勤付出。

本论文主要论点:

LabVIEW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其展望,并分析与其它平台的比较优势,本人测控专业且目前研究方向主要涉及到FPGA的应用,所以文章分析了LabVIEW与MATLAB和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平台的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分析LabVIEW最新的应用实例,最后做出总结与展望。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仪器技术领域发生了巨人的变化,美国于1986年首先提出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虚拟仪器(Virtuallnstruments简称Ⅵ)的概念,把虚拟测试技术带入新的发展时期,随后研制和推出了基于多种总线系统的虚拟仪器。

虚拟仪器就是在通用计算机上加上软件和硬件,使得使用者在操作这台计算机时,就好象在操作一台自己设计的专用的传统电子仪器。

它可代替传统的测量仪器,如示波器、逻辑分析仪、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等;可集成于自动控制、工业控制系统;可自由构建成专有仪器系统。

它由计算机、应用软件和仪器硬件组成。

无论哪种虚拟仪器系统,都是将仪器硬件搭载到笔记本电脑、台式PC或工作站等各种计算机平台(甚至可以是掌上电脑)上,加上应用软件而构成的[1]。

虚拟仪器通过软件将计算机硬件资源与仪器硬件有机的融合为一体,从而把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处理能力和仪器硬件的测量、控制能力结合在一起,大大缩小了仪器硬件的成本和体积,并通过软件实现对数据的显示、存储以及分析处理。

2.虚拟仪器发展历史及现状

LabVIEW(LaboratoryVirtualInstrumentEngineeringWorkbench,实验室虚拟仪器工程平台)是由美国NI公司(NationalInstruments,国家仪器公司)创立的一个功能强大而又灵活的仪器和分析软件应用开发工具,在实验测量、工业自动化和数据分析领域有着重要作用。

1.1虚拟仪器发展历程

现代仪器仪表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多种基础学科紧密结合的产物,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测试理论、测试方法、测试领域以及新的仪器结构不断出现,在许多方面已经冲破了传统仪器的概念,电子测量仪器的功能和作用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此背景下,1986年美国国

家仪器公司(NationalInstruments,NI)提出了虚拟仪器(VirtualInstrument,VI)的概念[2]。

虚拟仪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早期的虚拟仪器,通用接口总线(GPIR)标准的建立。

通过GPIB

和RS-232总线将计算机连接起来以实现与检测仪器的通信,从测量仪器获得数据,并通过各种数据分析函数库等软件工具来完成对于数据的分析处理和显示。

第二阶段:

开放式仪器。

随着微处理器和DSP(Digitalsignalprocessing)技术水平和性能价格比的不断提高,逐渐以标准的插入式数据处理卡(Plig-inPCDAQ),后来发展到即插即用的数据卡,来取代原来的传统测量仪器以完成数据采集的任务。

第三阶段:

虚拟仪器在软件和硬件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20世纪九十年代虚拟仪器框架得到了广泛认同和采同。

以面向对象技术为基础的虚拟仪器开发软件已经成为标准的虚拟仪器开发平台,图形化编程成为主流,NI公司的LabView7.1就是典型的代表。

1997年,美国国家仪器(NI)推出了具有系统时钟、同步触发总线功能PXI总线,其具有PCI总线和VXI总线两者的优势。

发展到这一阶段,人们认识到了虚拟仪器软件框架才是数据采集和仪器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的关键。

1.2虚拟仪器研究现状

虚拟仪器技术目前在国外发展很快,从二十世纪70年代的GPIB,到80年代出现VXI,再到90年代出现的PCI总线成为主流产品,直到1997年NI公司推出了PXI测平台,目前是多种平台共存的状态。

以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厂商已经在市场上推出了基于虚拟器技术而设计的商品化仪器产品。

在美国虚拟仪器系统及其图形编程语言,已作为理工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虚拟仪器公司开发了不少虚拟仪器开发平台软件,以便使用者用这些公司提供的开发平台软件组建自己的虚拟仪器或测试系统,并编制测试软件。

最早和最具影响力的开发软件,是NI公司的LabVIEW软件和LabWindows/CVI开发软件。

LabVIEW采用图形化编程方案,是非常实用的开发软件。

LabWindows/CVI是为熟悉C语言的开发人员准备的、在Windows环境下的标准ANSIC开发环境。

除了上述的优秀开发软件之外,美国HP公司的HP-VEE和HPTIG平台软件,美国Tektronix公司的Ez-Test和Tek-TNS软件,以及美国HEMData公司的Snap-Master平台软件,也是国际上公认的优秀虚拟仪器开发平台软件[3]。

在国内已有很多院校的实验室引入了虚拟仪器系统,早期的有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工程测试实验室将其开发成果在网上公开展示。

四川大学的教师基于虚拟仪器的设计思想,研制了“航空电台二线综合测试仪”将8台仪器集成于一体,组成虚拟仪器系统,使用方便、灵活。

清华大学汽车系利用虚拟仪器技术构建的汽车发动机检测系统,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出厂检验。

此外,国内己有几家企业在研制PC虚拟仪器,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王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它的产品已达到一定的批量。

其主要产品有数字存储示波器系列、任意波形发生器及频率计系列、多通道大容量波形记录仪系列。

目前,凌华、研华、研祥等诸多工控公司也纷纷踏入到虚拟仪器硬件的行业中来,开发以虚拟仪器开发平台的测控系统。

2.LabVIEW的比较优势

尽管迄今为止虚拟仪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一般认为:

虚拟仪器是在PC基础上通过增加相关硬件和软件构建而成的、具有可视化界面的可重用测试仪器系统,和传统仪器相比,虚拟仪器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1)融合计算机强大的硬件资源,突破了传统仪器在数据处理、显示、存储等方面的限制,大大增强了传统仪器的功能;

(2)利用计算机丰富的软件资源,实现了部分仪器硬件的软件化,节省了物质资源,增加了系统灵活性.通过软件技术和相应数值算法,实时、直接地对测试数据进行各种分析与处理;通过图形用户界面技术,真正做到界面友好、人机交互;

(3)虚拟仪器的硬、软件都具有开放性、模块化、可重复使用及互换性等特点;(4)传统仪器开发和维护费用高,价格较昂贵,而虚拟仪器开发时间短,开发和维护费用低,价格低廉;

(5)传统仪器技术更新周期长,一般为5-10年,而虚拟仪器技术更新周期短,一般仅有半年至一年;

(6)传统仪器中硬件是关键,而且固定、不灵活,而虚拟仪器软件才是关键,其仪器硬件的软件化,增加了系统灵活性;

(7)传统仪器连接的设备数量有限,而且功能单一,使用不便。

而虚拟仪器能支持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接口技术,具有方便、灵活的互联能力,可以通过网络联络周边众多仪器,实现测量、控制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

与传统仪器相比较,虚拟仪器具有性能高、扩展性强、开发效率高、无缝集成等优势,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不同厂家的产品,使仪器系统的开发更为灵活,效率更高,缩短了系统组建时间。

3.LabVIEW与MATLAB的混合编程

测试是虚拟技术成熟应用的领域,LABVIEW是一种图形化开发环境,可以以最少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开发出测试的应用程序。

它具有强大的数据采集功能,直观的基于数据流的图形编程界面,灵活可扩展以及整体功能的完整性。

MATLAB是一种直观高效的计算机语言。

它为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算法和应用程序开发提供了最核心的数学和高级图形工具。

MATLAB中有很多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工具箱,数据存取工具,状态流图,模块集,代码生成工具等。

然而,LABVIEW在数据处理分析方面没有MATLAB的功能强大,对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是可以的,对于处理比较复杂的分析LABVIEW就显得比较复杂了,都是通过调用模块来实现的,而它仅仅是拥有比较简单的一些模块,也仅仅是一种开发界面。

MATLAB就不同了,它是一种语言,并且在数据处理方面是它的强项,可以根据用户自己的需要编写不同的数据处理程序。

MATLAB在数据采集及网络通信方面又远远不及LABVIEW,所以LABVIEW与MATLAB的结合会让搭建起来的测试系统更加完美[4]。

3.1LabVIEW与MATLAB混合编程的实现

LabVIEW与MATLAB混合编程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通过MATLABScript节点,只需要直接调用节点,将M文件写入脚本中即可,然后通过对MATLABScript添加输入输出端子就可以实现LabVIEW与MATLAB的交互数据[5]。

但是调用MATLABScript节点会打开MATLAB界面,这样可能会干扰

前台程序,并且脚本执行完毕后,MATLAB也不会关闭。

用该方法实现LabVIEW与MATLAB的混合编程,简单,实用,其缺点是没有脱离MATLAB的环境,而只是将它在后台执行。

图1是LabVIEW应用程序调用MATLAB函数的示意图。

图1LabVIEW调用MATLAB函数的示意图

还有一种实现方法是利用ActiveX与MATLAB连接,ActiveX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个技术集的统称,这项技术可以使用重用代码,并能将多个程序连接在一起实现复杂的计算要求。

LABVIEW作为一个客户端支持ActiveX自动化,它可以调用其他的ActiveX控件,获得其属性和方法。

图2示意了使用Matlab作为ActiveX服务器的一般工作流程:

图2Matlab对象的使用过程

作为Active客户Matlab实际上是一个ActiveX容器,它可以创建并控制在其中的ActiveX对象。

表1列出了Matlab中提供的操纵ActiveX对象的命令。

表1Matlab中的ActiveX控制命令

命令

作用

actxcontrol

创建一个Activex控制

actxserver

创建一个ActiveX自动化服务器

set

写接口的一个属性

get

读接口的一个属性

invoke

调用接口的一个方法

proppedit

请求ActiveX控制显示内建的属性页

release

释放一个ActiveX对象

一个简单的LabVIEW与MATLAB的混合编程,主要是通过MATLAB从文本中读取一组数据,再将这组数据交互给LabVIEW,然后LabVIEW运用TCP协议进行点对点通信。

编写这个程序的目的只是希望能充分运用LabVIEW与MATLAB各自的优点,能让虚拟测试系统更加的智能化。

首先利用MATLAB想把文件名为“dw1.RWV”这样一个文件中的数据有效的读取出来,编写程序如下:

%读取文本数据dw1.RWV

fid=fopen('dw1.RWV','r');%打开文件

c=textscan(fid,'%f','headerlines',81);%textscan可以一行一行的读入,也可以跳过前面若干行。

这里读取第81行的数据

fclose(fid);%关闭文件

y1=c{1}%显示读取的数据c为元胞数组,要从中把数据提取出来。

因为该文件前半段是一些测量说明,真正有用的数据是后半段,所以采用了跳行读取,用Lab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