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7453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docx

《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docx

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2020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2015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按照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山东省城镇化工作会议、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的要求,明确未来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规模布局和发展路径,是指导全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健康发展、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全覆盖、综合性、纲领性规划.

一新农村发展重要意义

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是伴随新型城镇化发展,农村居民点空间形态重构的自然历史产物,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是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重要途径.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是推动农村建设用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诸多要素,在城乡之间优化整合与调整利用的过程,有利于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加大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力度,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有效举措.

人口密度大、人多地少是我省的基本省情.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可以有效盘活农村闲置、空闲、低效用地,促进农民向社区和中心村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实现用地节约、布局优化和要素集约,为农村和城市建设腾出空间,破解土地资源瓶颈.

——为发展现代农业腾出宝贵空间.

我省是传统农业大省,农业水土资源紧缺,农村人口偏多,人均耕地仅1.21亩,土地规模经营难以推行,传统生产方式难以改变.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有利于进一步集约节约利用农村土地,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平台.

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同步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将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将转变农村社会结构,促进农村基层政权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基层管理水平,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

——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我省人口基数大,人口总量位居全国第二位,有4600多万人生活在农村地区,提高城镇化率要转移更多的农村人口.我省跨省流动人口少,本地城镇化、县域城镇化特征明显.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解决“空心村”难题,促进城镇周边社区向城镇集聚,加快我省新型城镇化进程.

——符合农民意愿、切合山东实际的实践探索.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一步改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梦想和新期待.近年来,全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政府引导、科学规划、群众主体、试点探索、施惠于民,建设了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农村新型社区,显著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升了农民的文明素质.实践证明,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符合农民利益,顺应农民期盼,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发展新社区、建设新农村、保护老村落,有利于乡土文化传承,保护乡村气息,留住乡愁.

第二章现状和条件

第一节概念与分类

一、概念

农村新型社区是在规划引导下农村居民点集中建设,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完善、管理民主科学的农村新型聚落形态.本规划中的“新农村”是指除集中建设的农村新型社区以外,农村地区保留的农村居民点,包括中心村和基层村.

二、农村新型社区分类

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区位特点、建设模式、空间布局和生产方式等,规划将农村新型社区划分为城镇聚合型、村庄聚集型两类.城镇聚合型社区是指由几个村庄合并集中建设,在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址,并逐步纳入城镇管理的农村新型社区.按照所处位置不同,分为城市聚合型和小城镇聚合型两种类型.

村庄聚集型社区是指由多个村庄合并新建,或单个较大村庄通过改造,形成具有一定规模、集中居住、设施完善的农村新型社区.按照改造动力和空间组织的不同,分为村企联建型、强村带动型、多村合并型、搬迁安置型和村庄直改型五种类型.

图1农村新型社区分类

第二节发展现状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省建成了一批功能完善、环境良好的农村新型社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推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乡村居民点数量持续减少,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全面展开.1996-2013年,山东省城市建成区外乡数量从1022个减至89个,行政村数量从8.3万个减至6.5万个,自然村数量从9.8万个减至8.6万个,许多村庄呈现“空心化”态势.至2013年底,全省已形成农村新型社区5790个,其中:

城市建成区以内的1638个、城市建成区以外的4152个;从密度分布上看,济南、枣庄、泰安、威海、莱芜、德州等市较高,青岛、东营等市较低.

——农村人口总量大,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偏高.

2000-2013年,农村户籍人口从6880万人减至5482万人,农村常住人口从5782万人减至4502万人,两栖人口稳定在1000万人左右,空间上呈现西高东低、南多北少格局.2013年镇、乡、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231平方米、232平方米和210平方米,相对偏高;实有耕地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农村劳均耕地5.9亩,农村户均耕地面积5.3亩.

——产业集聚功能逐渐显现,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

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与产业联动发展,方便了农民就近到产业园区就业,推动了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增加了农民收入.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2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620元,城乡收入比2.7:

1,低于全国城乡收入比3.0: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缩小.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2013年,村庄人均道路面积27平方米,村庄集中供水率91%,有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村庄达78%.已建农村新型社区集中供水率100%,燃气覆盖率49.3%,供暖覆盖率29.9%,通宽带率48.6%,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社区比例57.8%,平均每个社区有垃圾收集点11.5个.

——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文化设施配置比较完善,基本实现了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的目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初步建立.

——村容村貌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省委省政府连续多年开展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和乡村文明行动,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促进了村容村貌综合整治.

第三节存在问题

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由于缺乏统筹规划,相关部门衔接不够,造成布局不尽合理、资源配置浪费.

具体表现为:

——设施建设标准普遍较低,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差距较大.楼房建设速度较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不同步.部分农村新型社区和村庄规模偏小,配套不经济.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统筹不够.有的地方非农产业不发达,农民集中居住后生产生活不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生活成本,降低了生活满意度.

——建设资金不足,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渠道.受城乡二元公共财政投入体制影响,各级财政投入远不能满足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广大农村区位优势不足,难以对社会资本形成足够的吸引力;金融部门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对投资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税费改革后,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较少,自身无力投入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

——综合配套改革措施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户籍、行政体制、土地管理、住房产权、社会保障、集体资产处置都有待规范.有些经济以非农产业为主、人口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村新型社区,还没有纳入城镇化管理,居民也没有享受到市民待遇.有些社区没有实行物业化管理,环境面貌亟待改善.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仍有差距.有的地方没有认真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出现了“被上楼”现象.有的地方盲目追求建设速度,出现了工程质量问题.

——传统村落保护不够,建设风貌趋同,地域特色不明显.有的地方片面理解农民迫切需要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愿望,在“拆旧建新”、“弃旧建新”时,对传统村落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不力.有的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在建设中对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地形地貌等要素考虑不足,忽视乡村特色.

——村庄聚合型农村新型社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难度较大.“村改居”阻力较大,村民担心不再享有支农惠农政策,政府难以负担“村改居”后社区人员工资、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等带来的财政支出.集体资产改制进展不快,影响了居委会功能的发挥.受《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因素制约,行政村合并后,区划代码难以变更,无法纳入城镇化统计.

第四节农村人口转移趋势

一、转移特点

我省农村人口转移与全国相比,既有共性,也呈现出很强的个性.主要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人口转移具有不完全性.基本上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家属子女随迁比例仅30%多.

——转移劳动力择业范围狭窄.多数从事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简单劳动,就业层次不高.

——转移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高于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具有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2%,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具有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78%.

——劳动力转移以就近就地为主.截至2012年底,全省农民工数量达到2330万人,其中:

乡以内转移的农民工1347万人,占58%;乡外县内转移的397万人,占17%;县外省内转移的395万人,占17%;省以外的191万人,占8%.

——劳动力转移渠道呈现自发性和市场化.多数是个人在城镇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岗位,或依靠在城镇工作生活的亲属朋友提供就业信息.

——不愿意放弃农村相关权益、相对较高的城市消费水平、较小的收入差距是阻碍我省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因素.据有关调查,不愿意放弃农村土地权益的占47.8%,不愿意放弃农村集体收益分配的占41.7%,城市生活消费高的占35.3%,进城务工收入与本地就业收入差距较小的占30.2%.

二、转移趋势

就地就近城镇化是我省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特征,未来一段时间,人口转移仍将延续这一趋势:

——县(市)和重点镇是吸纳农村人口的主要载体.进一步完善县级城市和建制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对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向农村新型社区集聚是农村人口聚居的必然,兼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农村口不断转移,大量村庄规模不断缩小,使人口重新聚居、村庄合并成为必然;人均耕地面积增加,使大规模农业现代化成为可能,并促进非农产业发展,拓宽农村非农就业渠道,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三、农村人口发展预测

结合《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及相关研究,规划预测农村户籍人口2017年约为5140万人,2020年约为4850万人,2030年约为3750万人;农村常住人口2017年约为4180万人,2020年约为3915万人,2030年约为2970万人.

第三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我省重要的战略任务.要在区域差距大、农村发展基础不同的背景下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传承优秀乡土文化.

第一节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以发展新社区、建设新农村、保护老村落为主要任务,强化产业支撑,完善基础设施,延伸公共服务,创新发展机制,建设农村居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二、规划编制原则

1.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广泛听取农民意见,突出农民主体地位,积极稳妥推进社区和新农村建设.

2.加强与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新型城镇化规划等相关规划衔接.

3.统筹考虑人口规模和地域范围,合理划定生活生产半径,方便服务,有利管理.

4.注重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积极培育适宜社区发展的产业,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方便居民就业.

5.突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重点加强水、电、路、气、暖、环卫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养老、劳务中介、社区服务等公共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

6.坚持因地制宜、传承文化、突出特色,根据自然环境、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打造各具特色的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对保留的特色村庄,按照历史文化、风俗民情、自然风光、产业发展、城郊休闲等五种类型培植特色.

三、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2.《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3.《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

见》(国办发〔2014〕25号);

5.《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2012);

6.《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

7.《山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8.《山东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2006-2020年)》;

9.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鲁发〔2014〕9号);

10.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鲁发〔2009〕24号);

11.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意见》(鲁发〔2011〕10号);

12.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意见》(鲁办发〔2013〕17号);

13.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农村新型社区纳入城镇化管理标准(试行)>的通知》(鲁厅字〔2013〕27号);

14.《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技术导则(试行)》;

15.其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相关规划.

第二节发展目标与策略

一、发展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促进城乡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为出发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支撑能力,着力建设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服务便捷、管理高效的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在农村地区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布局合理.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适度集中的要求,合理确定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模式、数量、布局和建设用地规模,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有效配置资源.

——环境优美.通过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对乡村环境进行整治,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积极推进生态镇(村)创建活动.

——功能完善.统筹安排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推进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建设功能完善的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

——服务便捷.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扩大服务覆盖范围,提高农村居民接受服务的便利度.

——管理高效.加强农村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推行网络化管理模式.

 

二、发展策略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从农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迫切的需要入手,以农民群众满意为目标,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民生作为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推动农村和谐发展.

——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对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进行科学规划,通过规划引领,积极稳妥、科学有序建设发展.

——合理选址,节约用地.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选址应避免压覆矿产资源,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隐患点,确保建设安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优先利用存量土地或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减少新增用地规模,尽量少用或不用耕地.

——产业支撑,促进就业.推动农村新型社区、新农村与产业园区、现代农业协调发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方便社区居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

——完善设施,配套服务.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配套完善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设施承载力和服务水平,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升生活品质.

——分类指导,体现特色.按照各地区发展条件和发展基础,宜聚则聚,宜散则散,规划不同类型的农村新型社区,培育中心村,注重特色村庄保护与建设,充分体现地方特色.

第三节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划范围为:

全省现状城市建成区以外的全部地区,包括1086个建制镇、89个乡、6.5万个行政村(8.6万个自然村).规划期限为2014-2030年,其中:

近期至2017年,中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

第四节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模式

一、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模式分类引导

1.城镇聚合型社区

包括城市聚合型社区和小城镇聚合型社区两小类.

——城市聚合型社区.

城市聚合型社区是指现状位于现状城市建成区周边,未来进入城市改造的村庄合并建设的新型社区.其建设和选址应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居住组团范围内选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应按照城市居住区标准,结合城市现有资源和城市相关规划进行建设.

——小城镇聚合型社区.

是指镇驻地村及2公里范围内纳入镇驻地改造的村庄合并,集中建设的新型社区,其选址应服从镇总体规划,并建设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中心.

2.村庄聚集型社区

包括村企联建型社区、强村带庄周动型社区、多村合并型社区、搬迁安置型社区和村庄直改型社区等五小类.

——村企联建型社区.

村边有能够带动社区建设的工业小区、农业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或者旅游开发企业村庄与企业联合建成人口3000人以上、非农就业达到70%的新型社区.

——强村带动型社区.

多个村庄向型社区.多个村庄选庄位社区.村庄较大地理位置较为优越、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的村庄合并,以强村带动周边村建设的农村新型社区.

——多村合并

择交通方便、用地充足、多村交界处新建农村新型社区.

——搬迁安置型社区.现状村于矿产资源压覆区、风景区、水源地保护区、黄河滩区、库区、偏僻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不适宜居住的地区,规划将其搬迁至安全地域,并组建的农村新型社区.

——村庄直改型直改型社区指村庄规模,且周边无可以合并的小村,或不宜合并的村庄,自身改造建设的农村新型社区.

二、新农村建设模式引导

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产业关联、有利于整合资源要素等原则,在服务半径合理的前提下,结合交通条件,优先选择被撤并乡镇驻地村、大村强村作为中心村,建设公共服务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基层村发展.

三、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适宜规模

——城镇聚合型社区.一般应达到5000人以上.

——村庄聚集型社区.根据平原、丘陵、山区等地形地貌不同,一般不少于3000人.

——新农村.中心村连同辐射带动的基层村人口规模一般在3000人左右,人口稀疏地区一般不少于1500人.中心村服务半径一般不大于2公里,村庄极稀疏地区一般不大于3公里.

四、农村新型社区和保留村庄总体数量预测

根据省民政厅全省17市农村社区建设及规划情况调研,全省规划建设12818个农村社区;《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预测至2030年,全省形成7000个左右农村新型社区.在此基础上,规划结合农村户籍人口变化趋势,采用基本公共服务圈服务半径进行校核,按照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全覆盖的要求,确定全省建设约7000个农村新型社区,保留3万个村庄(含5000个中心村和2.5万个基层村).

五、分类数量预测

——城市聚合型社区.规划预测2030年全省城市建设用地控制面积约为16700平方公里.按照社区服务半径2公里计算,2030年城市聚合型社区约为900个,聚集城市人口约700万人,为城镇化进程贡献7个百分点.

图2山东省现状建成区与规划2030年建设用地叠加图

——小城镇聚合型社区.规划预测2030年全省小城镇人口为1680万人,增加383万人,为城镇化进程贡献4个百分点.考虑乡镇合并和纳入城市等因素,平均每个小城镇建成区面积将达到4平方公里.距离建成区2公里以内的村庄宜纳入小城镇,则小城镇聚合型社区地域面积将达到2.7万平方公里左右,按照服务半径2公里计算,小城镇聚合型社区将达到2100个.

——村庄聚集型社区.根据各市现状基础及上报数据,预测2030年村庄聚集型社区约4000个.

——新农村.预测2030年中心村约5000个,基层村约25000个.

综上所述,规划期末全省形成7000个左右农村新型社区和30000个左右新农村.

六、分期数量预测

近期(2014-2017年)新建农村新型社区1048个.到2017年,形成2500个城镇聚合型社区,2700个村庄聚集型社区,6800个中心村.其中,约有1600个农村新型社区纳入城镇化管理.中期(2018-2020年)新建农村新型社区800个.到2020年,形成3000个城镇聚合型社区,3000个村庄聚集型社区,6000个中心村.其中,约有2000个农村新型社区纳入城镇化管理.

远期(2021-2030年)新建农村新型社区1000个.到2030年,形成3000个城镇聚合型社区,4000个村庄聚集型社区,5000个中心村.其中,约有3000个农村新型社区纳入城镇化管理.

第四章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规划

把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民生作为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总体水平.

第一节设施配套标准

一、农村新型社区设施配套标准

按照经济实用、有效可行、同步建设、充分预留的配套原则,制定与农村新型社区居住形态、人口规模、居民生活需求相适应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配套标准,共分12大类、30小类(见表5、表6).在实施中,可与当地有关标准相衔接.

 

二、新农村设施配套标准

按照“联建共享、保障基本、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中心村和基层村分级配置相应公共设施,提高村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第二节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

一、公共服务中心

农村新型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应以综合体形式集中布置,包括行政管理、警务治安、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就业培训、商业金融、邮电通信等设施.社区组织办公用房结合公共服务中心共同设置,满足社区党组织办公、活动和服务群众的需要.中心村应在交通便捷区域规划公共服务中心,可与文体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相结合.

二、教育设施

满足办学规模的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可配置规范化小学,生源数量不足的可只设置低年级部教学点.优先建设规范化幼儿园,学前教育设施应与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同步规划建设,方便儿童就近入园.

三、文体设施

文化体育、图书阅览等活动室结合公共服务中心共同设置,青少年、老人活动设施结合文体活动场地设置,形成用地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中心.

四、卫生设施

配置标准化卫生室,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实现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和药房四室分离.

五、养老设施

配套集养、医、学、乐为一体的幸福院,为老年人提供自理、介护、介助一体化的居住设施和服务.幸福院占地面积宜达到1400平方米以上,室外活动场所不小于400平方米,绿化面积应达到40%,并按照每千名老年人40张以上的标准配备养老床位.

六、其它公用设施

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设置农机大院.尊重农村红白喜事风俗习惯,设置礼事堂.

第三节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引导

一、交通设施

农村新型社区社区级道路红线8-15米,组团级道路红线6-10米,宅前道路红线4-6米.社区与外部道路连接公路等级不低于四级公路标准.按1.0车位/户配置停车位(停车库),保障车辆停放有序.加强道路硬化,逐步实施村内主要道路硬化、网化.

开展危桥加固治理.清理路边杂物,路面两侧可设置路缘石,并设边沟排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