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课题申报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6676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docx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课题申报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docx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学科分类:

职业教育

课题类别:

一般课题

关键词:

中职教师队伍建设能力提升

预期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一、课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理念,其关键在教师。

迎接新时代,应对新挑战,抓住新机遇,以新理念、新战略、新思路,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强基固本的系统性工程,遵循职业教育规律与教师成长发展规律,深入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一流职业教育教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努力开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新局面。

  目前,我校现有专任教师120人。

学历结构:

大学本科学历98人,占教师总数的81%;大学专科学历有22人,占教师总数的18%。

职称结构:

中学高级职称有65人,占教师总数的54%;中学一级职称有43人,占教师总数的35.8%;中学二级职称有12人,占教师总数的10%。

年龄结构:

40周岁以下的教师有48人,占教师总数的40%;40周岁以上的教师有72人,占教师总数的60%。

区级以上骨干教师42人,占教师总数的35%。

因此,根据我校师资队伍现状,特提出开展本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在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命题与新要求。

培养“大国工匠”需要“工匠之师”,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对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有着重大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强调:

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

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三、课题的界定

  坚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发展的突出位置,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深化职业教育制度改革为动力,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拓宽教师队伍建设思路,不断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不断优化教师教育的模式,有效构筑起开放、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切实形成教师全员参与的学习型组织,为我校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课题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原则;2.适应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创新性原则;5.科学性原则;6.实效性原则。

  五、研究的内容

  结合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和我校目前教师队伍的现状与实际水平,深化学校的内部管理,努力探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方法和策略,努力开发和利用与教师教育相关的一切资源和信息,积极利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外部力量,加大政策倾斜、资金和设备投入,强化硬件建设,营造教师队伍建设的最佳环境,提高师资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为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研究时间、对象和范围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年,于2021年结题;研究对象是全体教职员工;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并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与设备的工作职能,有效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教师教育能力。

  七、研究目标

  

(一)总体目标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题,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强化教科研的引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着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以及新课程的教学能力,全面实现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重点培养和形成中青年骨干教师群体,逐步形成骨干教师成长机制;健全我校教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建设起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富有生机和创新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二)具体目标

  1.师德师风目标。

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走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之路,让全校100%的教师都能接受到师德教育;形成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走师德建设正面导向、榜样激励之路,不断提高全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2.队伍亮化目标。

培养一支“自主、合作、务实、创新”的管理队伍;塑造一支“敬业、博学、创新、奉献”的教师群体队伍;确立“角色意识、超前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的教育理念;继续实施校级名师工程;培养市级学科带头人2-3名,市级学术带头人2-3名,市级骨干教师3-5名,“双师型”教师10-15名。

  3.制度建设目标。

完善教师管理机制,完善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完善以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和教育信息化为载体的教师培训体系。

  八、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努力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型机制

  根据实际需要,选准突破口,大胆改革,大胆创新,着眼激励,着力完善,构建我校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有效推动我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

  1.弘扬师德完善教师队伍的导向机制

  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建设,我校的师德建设工作要坚持正面导向、榜样激励,多渠道、多层次的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在我校教师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风气,使抽象的价值观和师德规范条文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考核、奖惩机制,把师德表现作为职务评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每学期对教师的师德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评价,每年推出5-8名师德先进典型;把师德表现纳入教师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并作为教师评先评优与职务晋升等方面的依据,同时,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师德监督网络,对严重违反者,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

  

(二)着力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能力

  以全员校本培训为龙头,依托课题研究及教研平台,积极争取并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进修,着力构建点、线、面和谐发展的立体式师资培训体系,真正实现面向全体教师,有效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能力。

学校要有序、有效进行教师的基础性培训、基本功训练,务实高效,固本强基,构建以学科知识或通用知识为主要培训内容的条线系列。

一是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二是强化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三是强化新课程培训。

坚持面向全体教师,创新教师培训的途径与方法,为每一位教师积极创造学习、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1.实施“青蓝工程”。

做好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的师徒结对活动,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全员共同成长的氛围;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强化日常交流互动,增加底蕴,自主发展,快速成长。

  2.加强校本培训。

积极探索和实施教、学、研一体化的校本培训模式,真正形成教研与科研并举、理念与实践结合、学校与教师同行的校本培训新格局。

以申报省学会课题《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契机,全员参与,立足课堂,以高效课堂教学和形成个性化的教师教学风格为研究与实践的主要内容,着眼于自主发展,争先成长。

  3.抓好教师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

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语言、行为和实践,在强化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和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方法,抓好教学基本功训练;使教师不仅“专”一项,而且“懂”几门、“会”几样;努力打造一支“双师型”和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4.以“校级名师工作室”为载体,以业务培育为关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或论著。

  5.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培训,提供条件让教师学习各种现代教学技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资源,不断加强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支撑作用,着力研究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进一步推进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6.通过校本培训和区域联动,与兄弟学校对口交流,外出学习观摩,聘请相关专家来校作讲座,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九、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年,分三个步骤开展本课题研究。

  第一阶段(2019.6—2019.8):

准备阶段。

论证并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19.9-2020.12):

研究阶段。

  

(1)课题报告;

(2)按照课题研究方案进行研究;(3)注重研究过程资料的收集。

  第三阶段(2021.1-2021.6):

结题阶段。

  

(1)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资料;

(2)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3)完成课题研究成果。

十、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

1、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

  主要参加者

  年龄

学术背景

研究经验

组成结构

XXX

51

本科

高级教师

数学教育

XXX

46

本科

高级教师

数学教育

XXX

50

本科

高级教师

汉语言文学

XXX

40

本科

高级教师

英语教育

XXX

51

本科

高级教师

数学教育

XXX

30

本科

一级教师

汉语言文学

XXX

30

本科

一级教师

汉语言文学

XXX

29

本科

一级教师

汉语言文学

XXX

52

本科

高级教师

  汉语言文学

XXX

43

本科

  

一级教师

  汉语言文学

XXX

34

本科

  

一级教师

  计算机专业

XXX

46

本科

  

高级教师

  数学教育

2、前期相关研究成果

近五年课题研究成果:

XX市课题《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研究》;湖北省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子项目——青少年危险行为三级干预网络服务平台应用》课题研究;荆门市重点课题《中职学生非智力素质培养途径和方法》;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研究》;荆门市小课题《提高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研究》等。

近五年发表科研论文成果:

(1)论文《作文教学应注重“道”的培养》(《教育学》2019.1);

(2)论文《让中职语文课堂充满书香》(《湖北职教》2018.5);

(3)论文《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1);

(4)论文《新课标下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3);

(5)论文《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4);

(6)论文《师生角色互换实现学习共同体》(《教育》2015.6);

(7)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小学教育》2015.8)。

3、课题研究核心观点:

重点培养和形成中青年骨干教师群体,逐步形成骨干教师成长机制;健全我校教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建设起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富有生机和创新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十一、课题研究参考文献

(1)2010年7月国务院颁发《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汤灏.2007年教师生存状态调查[N].现代教育报(2007.3);

(3)2012年8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2.8);

(4)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

课题编号:

65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