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书籍设计的情感化.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75666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书籍设计的情感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析书籍设计的情感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书籍设计的情感化.docx

《浅析书籍设计的情感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书籍设计的情感化.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书籍设计的情感化.docx

浅析书籍设计的情感化

作者:

林下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年第03期

摘要:

目前,我国书籍设计艺术所取得的成就已经举世瞩目,但仍然存在着诸如设计观念落后等不足之处。

面对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情感化设计”这一工业设计概念完全可以衍生到当代书籍设计领域之中。

因为书籍的本质是传递文化而绝非单纯的商品。

书籍作为特殊的文化商品,要做到情感化设计就必须从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和反思水平三个层面上把握读者的情感,达到读者与著者之间的共鸣。

这是书籍设计的最高境界,也是书籍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代工艺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设计师素质的挑战。

当然,也是机遇。

关键词:

书籍设计;情感化

中图分类号:

TS8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5312(2012)08-0253-01

时至今日,我国在书籍设计领域已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存在着诸如设计观念滞后等问题。

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书籍设计发展的整体水平,加之现今图书市场已经基本饱和,电子书籍应运而生,情况不容乐观。

在这种市场状态下,设计师如果不能把情感因素引入书籍设计当中,就不能激发人们对书籍潜在的情感愉悦需求,我国的书籍设计就会止步不前。

“情感化设计”即指结合人脑的每一水平进行不同的针对性设计,使产品符合目标消费群需要的态度或体验,进而在使用者情感的驱动下,对产品施加反作用力,使之产生价值增值。

这一概念建立在唐纳德·诺曼(DonaldNorman)对人脑属性三个层面的划分上,即本能水平

(viscerallevel)、行为水平(behaviorallevel)和反思水平(reflectivelevel)。

其中每一水平都在人类的整体机能中发挥不同作用。

目前,“情感化设计”主要应用于工业产品设计、游戏设计及软件开发等领域,并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和市场的认可。

我个人认为,这一概念完全可以衍生到书籍设计范畴之中。

书籍的本质是传递文化而绝非单纯的商品。

书籍作为文化商品,要做到情感化设计就必须从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和反思水平三个层面上把握读者的情感——

一、书籍设计的本能水平处于意识和思维之前,追求的就是即刻的情感效果。

在这一水平的设计中,读者的视觉和触觉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

因此,书籍艺术设计作品必须看着好看,摸着舒服,并应针对不同的读者群在诸如色彩选择等细节方面作出有针对性的相应调整,使其令人愉快。

本能水平的设计是书籍外观的必要元素,承载着信息沟通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书籍本身在陈列摆放时吸引读者的唯一机会。

这一水平的设计要引起读者的最强烈的本能反应—

—“就是它了,我想要它”。

这也是设计者在这一水平中必须争取到的情感反应。

二、行为水平的设计讲究的是效用。

在这一水平中重要的是性能,即优秀的行为水平设计的四个方面:

功能、易懂性、可用性和物理感觉。

易懂性、可用性和物理感觉在书籍设计中可概括为书籍的可读性,指的是书籍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也是任何书籍都应该具有的便于人们阅读的方便功能。

因此,在行为水平的设计中,书籍设计者在根据书籍内容考虑相应工艺操作以便出版印刷的同时,也应针对具体读者群的视觉感受作出细致思考。

这包括、封面、版式、插图及内文的编排,也包括开本、装订、纸张、甚至是字体和字号的选择。

可见,在书籍的行为水平设计中,只有尽量考虑周全,才能排除读者阅读时可能存在的各种障碍,帮助书籍充分发挥其阅读效用,完成传递文化的本质功能。

从而满足读者的行为目的,并在阅读体验中在情感上得到充分的激发,感受到阅读的轻松畅快和无限乐趣。

三、反思水平实际上指的是书籍设计通过前两个水平的作用,在消费者内心所产生的更深度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由读者的意识、理解、情感及文化背景等交织在一起造成的。

反思水平的设计注重信息、文化及书籍或书籍效用的意义,能够决定一个书籍设计的成败。

书籍本身在内容上就已经具备了某种情感,帮助读者准确把握这种情感并在阅读时乃至阅读后不断的延续这种情感,是设计师在这一水平中的设计目标。

现代书籍设计应该针对书籍所要传递的内容为读者建立一个更为完善的反思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书籍本身以及由此书衍生出来的相关产品。

这意味着,书籍的情感延续不再仅仅依靠读者的反复阅读,而是可以通过一些衍生物将这种情感巧妙的渗透到读者触手可及的日常生活中。

这个系统也要包括对特定读者群普遍的审美水平、行为习惯和社会习俗等因素的综合考虑。

通过对三个设计水平的阐述,我们看到书籍设计的情感化系统十分复杂。

我们必须认识到,书籍的情感化设计是一个正在发展的过程。

它需要一段时间来完成理论上的完善,同时也需要设计师及时转变设计观念并主动努力加快这一阶段的发展进程。

书籍的情感化设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将情感化融入书籍设计是一个需要重视并需要不断重视的命题,这是对设计师素质的挑战。

当然,也是机遇。

参考文献:

[1]DonaldNorman. 情感化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