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思考题要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5578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华理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思考题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东华理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思考题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东华理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思考题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东华理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思考题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东华理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思考题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华理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思考题要点.docx

《东华理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思考题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华理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思考题要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华理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思考题要点.docx

东华理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思考题要点

1、生产过程是从原材料到成品直接起作用的那部分工作内容,包括毛坯的制造、零件的加工和热处理、装配、调试,油漆包装等具体操作。

2、我国制造技术起步于1958年,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3、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使常规机械制造技术与精密检测技术、数控技术等相互结合,向着高效率、高精度和高自动化方向发展,使生产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

4、世界机械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地位基础化、经济规模化、区域色彩浓重、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全球化方式发生转变、跨国并购加剧。

5、按照原材料或毛坯制造成为零件的过程中质量的变化其成形方法可分为传统切削加工方法(△m<0、铸造、锻造及模具成形(△m=0和快速成形技术(△m>0。

6、零件表面都可以看成是由一根母线沿着导线运动而形成的,母线和导线统称为发生线。

7、机械加工中,工件表面是由工件与刀具之间的相对运动和刀具切削刃的形状共同实现的。

8、车削的工艺范围很广,它适用于加工各种轴类套筒类和盘类零件上的回转表面。

9、提高外圆表面车削生产效率的途径采用高速切削、强力切削和多刀加工方法。

10、机械夹固车刀简称机夹车刀,根据使用情况不同又分为机夹外圆车刀和机夹可转位车刀。

11、车床的种类很多,按用途和结构的不同,主要分为卧式车床、立式车床、转塔车床、自动车床和半自动车床、仿形车床等。

12、在钻削后常常采用扩孔和铰孔来进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13、钻孔加工孔径扩大是指工件上孔的直径大于钻头直径的现象。

14、由于扩孔的背吃刀量大大小于钻孔的背吃刀量,切屑容易排出,不易擦伤已加工表面,容屑槽尺寸可大大减小,钻芯尺寸增大,使其刚度增加,对加大切削用量和改善加工质量有利。

15、综合轮切式拉削方式集中了轮切法拉削式和成形法拉削式的优点。

16、电气伺服进给系统由伺服驱动部件和机械传动部件组成。

17、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包括表面几何形状误差和表面物理力学性两个方面。

18、加工原理误差是指采用了近似成形运动或近似的刀具刃口轮廓进行加工所产生的误差。

19、主轴回转误差可以分解为径向跳动、轴向圆窜动和倾角摆动三种基本形式。

20、加工塑性材料时,中速切削容易产生积削瘤和鳞刺。

21、机床上用来安装工件的装备称为机床夹具,简称夹具。

22、夹具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对刀元件、

引导与元件、夹具体和其他装置。

23、基准是零件上用来确定点、线、面位置时,作为参考的其它点、线、面。

24、工件6个自由度中有1个或几个自由度未被(不需要限制,称为不完全定位。

25、定位误差就是设计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26、典型夹紧机构有斜契加紧,螺旋夹紧和偏心夹紧等。

27、切削加工是指工件材料被切削成合格零件的难易程度。

28、定位基准面和定位元件本身的制造误差所引起的定位误差,称定位副制造误差。

29、组合夹具是在夹具元件高度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夹具。

30、铣床夹具需要有对刀装置,以确定刀具相对夹具定位元件的位置。

31、在产品生产中,使原材料转化为成品零件过程所施行的各种手段的总和,称为制造技术。

32、由机床、刀具、夹具和被加工工件组成的系统称为机械加工工艺系统。

33、常见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有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相切法。

34、车削加工中,切削用量是指__切削速度____、进给量_____和__背吃刀面___。

35、在基面中测量的刀具角度有主偏角_和_副偏角__,它们的符号分别是__Kr__和____Kr’____。

36、由于扩孔的背吃刀量大大小于钻孔的背吃刀量,切屑容易排出,不易擦伤已加工表面,容屑槽尺寸可大大减小,钻芯尺寸增大,使其刚度增加。

37、拉孔时的每一层金属是由一组尺寸基本相同但刀齿切削位置相互交错的刀齿(通常每组由2-3个刀齿组成切除的,称为展成法拉削方式。

38、主剖面P0内测量的前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前角。

39、刀具切削性能的优劣取决于构成切削部分的材料、几何形状和刀具结构。

40、对钢材料工件精车时,分高速精车和低速精车,其主要目的是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41、带状切屑、挤裂切屑、单元切屑只有在加工塑性材料时才可能得到。

42、在切削过程中,切削力决定着切屑的产生,并影响刀具磨损和已加工表面质量。

43、切削热的来源就是切屑变形功和前、后刀面的摩擦功。

44、在较理想的情况下,提高切削速度Vc,能降低切削力Fz值,背吃刀量ap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较小。

45、夹紧力的方向应尽量与工件受到的重力、切削力等的方向一致,以减小夹紧力。

46、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有集成化、信息化、智能化、等。

47、车刀在结构上可分为整体车刀、焊接车刀和机夹车刀。

48、在主切削平面中测量的刀具角度有__刃倾角____,它的符号是___λs____。

49、铰刀由工作部分、颈部及柄部组成,工作部分又分为切削部分与校准部分。

50、刀具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即表面成形运动。

51、在切削过程中,刀具的切削刃在一次走刀中从工件待加工表面切下的金属层,称为切削层。

52、在实际的切削加工中,由于刀具安装位置和进给运动的影响,上述标

注角度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53、金属的切削过程,实质上是工件切削层在刀具的挤压下,产生为主的塑性变形,而形成切削的过程。

54、形成积屑瘤的条件主要决定于切削温度。

此外,接触面间的压力、粗糙程度、粘结强度等因素都与形成积屑瘤的条件有关。

55、在车削轴类零件,尤其是细长轴,为了减小切深抗力Fy的作用,往往采用较大的主偏角的车刀切削。

56、切削液具有冷却、润滑和洗涤和防锈作用。

57、所谓“合理的”切削用量是指充分利用刀具切削性能和机床动力性能(功率、扭矩,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获得高的生产率和低的加工成本的切削用量。

1.刀具磨损过程有哪几个阶段?

为何出现这种规律?

答:

⑴初期磨损阶段⑵正常磨损阶段⑶急剧磨损阶段

因为新刃磨的刀具存在粗糙和裂纹等缺陷,切削刃较锋利,后刀面与工件的实际接触,面积很小,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压力较大,所以这一阶段磨损较快。

2.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衡量指标有哪些?

答:

①刀具耐用度②加工面粗糙度③切削形状控制度④切削温度⑤切削力大小

3.简述特种加工的含义及特点?

含义答:

特种加工是指

将电能,热能,光能,声

能,以及化学能方法对工

件材料进行去除的一系

列加工方法的总称。

特点答:

能对具有高硬

度,高强度,高熔点的各

种难加工材料和零件的

加工,完成传统切削加工

方法难以完成的加工任

务。

4、什么是回火烧伤?

么是淬火烧伤?

什么是

退火烧伤?

为什么磨削

加工时容易产生烧伤?

答:

回火烧伤:

磨削区的

温度未超过淬火钢的相

变温度,但已超过马氏体

的转变温度,工件表层金

属的回火马氏体组织将

转变成硬度较低的回火

组织(索氏体或托氏体

淬火烧伤:

磨削区的温度

超过了淬火钢的相变温

度,再加上冷却液的急冷

作用,表面层金属发生二

次淬火,使表面金属出现

二次淬火马氏体组织,其

硬度比原来的回火马氏

体的高,在它的下层因冷

较慢出现了比原来的回

火马氏体低的回火组织。

退火烧伤:

磨削区的温度

超过了相变温度,而磨削

区域又无冷却液进入,表

层金属将产生退火组织,

表面硬度将急剧下降。

为什么磨削加工容易产生烧伤:

磨削速度很快,40m/s以上的速度,另一方面,磨削时接触面积很大,主要因素是砂轮的种类、同数和切削时的综合进给量以上的因素和数量成正比。

5、为什么机器零件一般都是从表面层开始破坏?

表面层受到的应力最高,同样表面层有一些缺陷——破坏的源头,再受各种介质的影响。

6、简述积屑瘤的形成过程,并分析它对切削过程的影响?

积屑瘤:

在特定切削速度下,被切塑性金属材料,在刀刃附近钱刀面堆积形成的金属层。

影响:

积屑瘤可以增大刀具的钱∠,降低切削力,可以保护前刀面减少刀具的磨损,但是积屑瘤是不稳定,易破碎,重复堆积对加工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有影响适合粗加工。

7、定位,夹紧的区别?

定位用于限制位置,一般使用定位销,挡板等需要限制自由度。

夹紧一般用于固定工件,也可限制自由度用于定位如车床的三爪夹紧,刨车床的压板夹紧等。

8、切削温度的含义是什么?

为什么前刀面上切

削温度的最高值不是在

刃口处?

1切削温度一般是指

前刀面与切屑接触区域

的平均温度。

9、确定正交平面两参考

系必须提出哪些假设?

为什么提出定些假设?

1假设基面和切削平面

2因为正交平面的定义

是通过切削刃上的某选

定点,并同时垂直于基面

和切削平面。

10、钻孔加工的工艺特

点?

1钻头容易偏斜2孔

径容易扩大3孔的表面

质量较差4钻削时轴向

力大。

11、刀具的材料必须具

备哪些性能?

1高硬度和高耐磨性2

足够的强度与冲击韧性

3高耐热性4良好的工艺

性和经济性。

12、切削热是如何产生和

传出的?

仅从切削热产

生的多少能否说明切削

区温度的高低?

答:

1被切削的金属在

刀具的作用下,发生弹性

和塑形变形后耗功,这是

切削热的一个重要来源。

此外,切削与前刀面、工

件与后刀面之间的摩擦

也要耗功,也产生大量热

量。

因此,切削时共有8

个发热区域,即剪切面、

切削与前刀面接触区、后

刀面与过渡表面接触区。

切削热的来源就是切削变形功和前后刀面的摩擦功。

2仅从切削热产生的多少不能说明切削区温度的高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