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5552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二章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二章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二章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二章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docx

《第二章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docx

第二章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第二章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静脉输液(intravenousinfection)是将大量的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

静脉输液利用液体静压和大气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液体输入静脉。

静脉输液的H的:

①补充水和电解质,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常用于各种引起的脱水、酸碱平衡失调患者,如腹泻、剧烈呕吐、大手术后的患者。

②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圧及微循环灌注量。

常用于严重烧伤、大出血、休克等患者。

③供给营养物质,促进组织修复,增加体重,维持正氮平衡。

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胃肠道吸收障碍及不能经口进食(如昏迷、口腔疾病)的患者。

④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如输入抗生素控制感染;输入解毒药物达到解毒作用;输入脱水剂降低颅压等。

输液法分类:

按照输入的液体是否与大气相通分为密闭式输液法、开放式输液法。

按照进入血管通道器材所到达的位置,乂可分为周围静脉输液法、中心静脉输液法。

(一)密闭式周圉静脉输液法

【目的】

同静脉输液的□的。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预防感染及差错事故的发生。

2•根据病情需要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并根据治疗原则,按急、缓及药物半衰期等情况合理分配药物。

3•对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要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穿刺(抢救时可例外)

4.输液前要排进输液管及针头的空气,药液滴进前要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拔针,严防造成空气栓塞。

5•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对于刺激性或特殊药物,应在确认针头已穿刺入静脉时再输入。

6•严格掌握输液的速度。

对有心、肺、肾疾病的患者,老年患者、婴幼儿以及输注高渗、含钾或升压药液的患者,要适当减慢输液速度;严重脱水、心肺功能良好者可适当加快输液速度,

7•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注意观察下列情况:

1滴入是否通畅,针头或输液管有无漏液,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输液管有无扭曲.受压。

2有无溶液外溢,注射局部有无肿胀或疼痛。

有些药物如甘露醇、去屮肾上腺素等外溢后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如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

3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输液反应,如患者出现心悸、畏寒、持续性咳嗽等情况,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每次观察巡视后,应做好记录(记录在输液巡视卡或护理记录单上)若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法,要严格掌握留置时间。

一般静脉留置针可以保留3—5天,最好不要超过7天。

严格按照产品说明执行。

【健康教育】

1•向患者说明年龄、病悄及药物性质是决定输液速度的主要因素,嘱患者不可自行随意调节输液滴速以免发生意外。

2.向患者介绍常见输液反应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告知患者一旦出现输液反应的表现,应及时使用呼叫器。

3.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护士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其焦虑和厌烦情绪。

(二)密闭式中心静脉输液法

密闭式中心静脉输液法包括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及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ertedCentralVentralCatherets,PICC)输液法。

临床上,前两种密闭式中心静脉输液法的操作多山医主完成,护士的主要职责是术中配合以及插管后的输液及护理,而PICC的操作多由临床专科护士完成。

【输液速度及时间的计算】

在输液过程中,每毫升洛液的滴数称为该输液器的点滴系数(dropcoefficient)(gtt/ml)o目前常用静脉输液器的点滴系数有10、15、20三种。

静脉点滴的速度和时间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已知每分钟滴数与输液总量,计算输液所需用的时间。

输液总量(ml)X点滴系数

输液时间(小时)二

每分钟滴数X60(分钟)

例如:

患者需输入2000ml液体,每分钟滴数为50滴,所用输液器的点滴系数为15,请问需用多长时间输完?

2000X15

输液时间(小时)=二10小时

50X60

2.已知输入液体总量与计划所用的输液时间,计算每分钟滴数。

输液总量(ml)X点滴系数

每分钟滴数二

输液时间(分钟)

例如:

某患者需输液体1500ml,计划10小时输完。

已知所用输液器的点滴系数为20,求每分钟滴数。

1500X20

每分钟滴数二=50滴

10X60

【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一)溶液不滴

1•针头划出血管外液体注入皮下组织,可见局部肿胀并有疼痛。

处理:

将针头拔出,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2.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妨碍液体顺利滴入血管。

处理:

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直到点滴通畅为止。

3.针头阻塞一手捏住滴管下端输液管,另一手轻轻挤压靠近针头端的输液管,若感觉有阻力,松手乂无回血,则表示针头可能阻塞。

处理:

更换针头,重新选择静脉穿刺。

切忌强行挤压导管或用溶液冲注针头,以免凝血块进入静脉造成栓塞。

4.压力过低山于输液瓶位置过低或患者肢体抬举过高或患者周围循环不良所致。

处理:

适当抬高输液瓶或放低肢体位置。

5.静脉痉挛山于穿刺肢体暴露在冷的环境中时间过长或输入的液体温度过低所致。

处理:

局部进行热敷以缓解痉挛。

(二)茂菲滴管液面过高

1•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可先夹紧滴管上端的输液管,然后打开调节孔,待滴管液体降至露出液面,见到点滴时,再关闭调节孔,松开滴管上端的输液管即可。

2•滴管侧壁没有调节孔时,可将输液瓶取下,倾斜输液瓶,使插入瓶的针头露出液面,待滴管液体缓缓下流至露岀液面,再将输液瓶挂回输液架上继续点滴。

(三)茂菲滴管液面过低

1•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先夹紧滴管下端的输液管,然后打开调节孔,带滴管液面升至所需高度(一般为1/2-2/3滴管高度)时,再关闭调节孔,松开滴管下端的输液管即可。

2•滴管侧壁无调节孔时,可先夹紧滴管下端的输液管,用手挤压滴管,迫使输液瓶的液体下流至滴管,当液面升至所需高度(一般为1/2-2/3滴管高度)时,停止挤压,松开滴管下端的输液管即可。

(四)输液过程中,茂菲滴管液面自行下降

输液过程中,如果茂菲滴管的液面自行下降,应检查滴管上端输液管与滴管的衔接是否松动、滴管有无漏气或裂隙,必要时更换输液器。

【常用输液部位】

输液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神志,体位,病情状况,病程长短,溶液种类,输液时间,静脉情况或即将进行手术的部位等情况来选择穿刺部位,常用的输液部位包括:

①周圉浅静脉一一指的是分布于皮下的肢体末端的静脉。

上肢常用的浅静脉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手背静脉网。

手背静脉网是成人输液的首选部位。

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可以用来采集血标本,静脉推注药液或作为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穿刺部位。

下肢常用的浅静脉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和足背静脉网。

下肢的静脉不作为输液首选部位,因下肢静脉有静脉瓣,易形成血栓且足背静脉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但小儿常用足背静脉输液。

②头皮静脉,山于头皮静脉分布较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且表浅易见,不易滑动,便于固定,常用于小儿的输液,较大的静脉有颍浅静脉,额静脉,枕静脉和耳后静脉。

③锁骨下静脉和颈外静脉,常用于进行中心静脉插管,需要长期持续输液或需要静脉高营养的患者多选用此部位,将导管自锁骨下静脉或颈外静脉插入,远端留置在右心室上方的上腔静脉。

护士在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前要认真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在选择穿刺部位时要注意:

第一,因为老年人和儿童的血管脆性大,应尽量避开易活动或凸起的静脉,如手背静脉。

第二,穿刺部位应避开皮肤表面有感染,渗出的部位,以免将皮肤表面的细菌带入血管。

第三,禁止使用血管透析的端口或痿管的端口进行输液。

第四,如果患者需要长期输液,应有讣划的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通常静脉输液部位的选择应从远心端静脉开始,逐渐向近心端使用。

第一节静脉的解剖与生理

详见第一章注射法第一节。

第二节周围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一、发热反应

(-)发生原因

因输入至热物质引起。

多由于用物淸洁火菌不彻底,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才无菌操作所致。

(二)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

患者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

轻者体温在3&C左右,停止输液数小时可自行恢复正常:

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髙热,体温可达40°C以上,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三)预防及处理

1•预防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②严格无菌操作。

2.处理:

①发热反应轻者,应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并及时通知医生;②发热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以查找发热反应的原因;③对高热患者,应给予物理降温,严格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敬药物或激素治疗。

二、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循环负荷过重反应也称为急性肺水肿(acutepulmonaryedema)

(-)发生原因

1•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引起。

2•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多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

(二)临床表现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腔涌出。

听诊肺部布满湿罗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三)预防及处理

1•预防:

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注意控制输液的速度和输液量,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及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更需谨慎。

2.处理:

①出现上述表现,应立即停止输液并迅速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如果病情允许,可协助患者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同时安慰患者以减轻其紧心理。

②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6-8L/min,以提高肺泡压力,减少肺泡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

同时,湿化瓶加入20%-30%的乙醇溶液,以减低肺泡泡沫表面的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③遵医嘱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稳定患者紧情绪,扩周围血管,加速液体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

④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

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

每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

待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⑤此外,静脉放血200-300ml也是一种有效减少回心血量的最直接的方法,但应慎用,贫血者应禁忌采用。

三、静脉炎(phlebitis)

(一)发生原因

1•主要原因是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放置刺激性较强的塑料导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

2.也可III于在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二)临床表现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

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三)预防及处理

1•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放慢点滴速度,并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

同时,有计划的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2•处理:

①停止在此部位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

局部用30%硫酸镁或95%乙醇帑液行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②超短波理疗,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③中药治疗。

将如意金黃散加酷调成糊状,局部外敷,每日两次,具有清热、止痛、消肿的作用。

④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4.空气栓塞

(一)发生原因

1•输液导管空气未排尽;导管不紧,有漏气。

2•拔岀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穿刺点封闭不严密。

3•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均有发生空气栓塞的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