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文学常识知识点梳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5551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文学常识知识点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文学常识知识点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文学常识知识点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文学常识知识点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文学常识知识点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文学常识知识点梳理.docx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文学常识知识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文学常识知识点梳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文学常识知识点梳理.docx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文学常识知识点梳理

三、量词的使用初中语文(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文学常识知识点梳理

作者:

   加入日期:

09-10-13

初中语文第八册文学常识知识点梳理:

现代文部分

1、《日出》是当代作家刘白羽的散文,选取了一个十分独特的角度——描绘作者从国外出访归来,在万仞高空的飞机上目睹的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并出神入化地将“光彩夺目的黎明”与“新中国瑰丽的景象”相比拟,以一幅气势磅礴、雄奇壮阔的日出图,讴歌新生的、光明的社会主义祖国,表达无产阶级战士的豪情壮怀,反映了刘白羽散文对意境创造的追求及其鲜明的个性色彩。

①日出的象征意义,热情地赞美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如朝阳东升,光彩夺目,雄伟瑰丽,正像朝阳那样年轻,富有巨大的生命力,并进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欣欣向荣、无限美好、如花似锦的今天和明天。

②刘白羽,现代著名作家。

1916年生,北京人。

解放战争期间曾任新华社随军记者。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两次奔赴朝鲜战场。

解放后从事党的文化领导工作,历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作协副主席、作协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等职。

主要作品有:

《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红玛瑙集》、《红色的十月》、《芳草集》、《刘白羽散文集》等。

2、①《泰山日出》(散文)是1924年中国诗人徐志摩应邀为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专门写作的散文,回忆自己泰山观日出见到的奇异景象,以及当时诗情洋溢的浪漫心情。

同时以“泰山日出”来隐喻泰戈尔在文学创作上的巨大成就和即将来华访问的情况,表达中国诗人对泰戈尔的敬仰和崇拜之情。

②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是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

主要作品为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著名篇目有《再别康桥》、《在病中》、《沙扬娜拉》、《偶然》等。

③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等。

所做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其创作对印度文学影响巨大,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处处可以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散文诗《金色花》是《新月集》中的代表作,以“金色花”比喻一个活泼、可爱的儿童,与母亲“捉迷藏”嬉戏,表达了母子之间的深情,表现了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3、①《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散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记叙了作者在三个不同地点:

甘肃定西高原、罗布淖尔荒原、罗布泊欣赏到的落日景象,抒发了他对“世间有大美”的独特感受。

作者高建群, 西安市临潼区人,当代重要西部小说家,代表作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是新时期中国长篇小说领域重要收获之一。

②《云海》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

开篇即回顾了青年时的一段经历,自然引出对山中云的描述,接下来重点描述了“云海”这一奇观,突出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之美。

主题是在赞美自然景象的同时,突出了作家唐敏对所经历的这段时光的怀恋。

③《天上的街市》是一首现代抒情诗,诗人用联想和想象,描绘了一幅自由美好、生活幸福的天上街市图,表达了作者虽身处黑暗社会,但仍充满希望的执着追求光明和理想的坚定信心,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对天上美丽街市的憧憬,对自由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作者是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人。

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家。

1921年出版了著名诗集《女神》,是我国新诗运动的奠基石。

他和郁达夫、成仿吾等人发起组织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对推动革命文学起了积极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他写下了《棠棣之花》、《屈原》等历史剧,借古喻今,矛头直接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国民党反动派。

解放后历任文教、文联、政协要职,并创作了历史反共的国民党反动派。

解放后因任文教、文联、政协要职,并创作了历史剧《蔡文姬》、诗集《东风颂》等文学作品用学术专著。

选入中学课本的有《天上的街市》《〈鲁迅诗稿〉序》。

④《小小的阳光》是美国作家布莱斯德尔兄妹写作的一篇文章,文章通过写小姑娘埃尔莎想方设法为奶奶寻找阳光、给奶奶温暖、让奶奶高兴,表现了小姑娘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

文题中的阳光不仅实指自然界的阳光,也象征着温暖、爱心和小姑娘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

4、①《日历》取材于人们生活中“用日历”这样熟悉的小事,却从中揭示出生命的意义:

人应该认真书写自己的人生,努力使自己的人生有意义,要学会创造,从而使自己的人生充实。

②冯骥才(1942~),当代作家。

任天津市文联主席。

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神鞭》,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③拓展积累:

泰戈尔的《飞鸟集》充满了睿智的的格言,如: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此句前后全文如下: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我不能选择哪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了我。

/那些把灯背在背上的人,把他们的影子投在了自己的前面。

/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

/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惟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根是地下的枝。

/枝是空中的根。

 /夜秘密的把花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

/我存在,乃是所谓生命的一个永恒的奇迹。

/使之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

5、《蚂蚁》是当代学者南帆的散文,以生动贴切的语言,写一只蚂蚁在“我”的注视下,由畏缩爬上书桌,进而发现食物并运走食物的过程,表现了蚂蚁执着进取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表达了我对弱小者命运的同情及希望通过努力抗争,改变自己命运的思想。

文章用一系列褒扬人的词语写蚂蚁,用意不在赞扬蚂蚁,也不是赞扬人,而是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表现人的意志、行为的重大词语(重大判断、义无反顾、信念坚定)用来表现蚂蚁这种小动物。

其效果有二:

一是大词小用,不伦不类,产生一种幽默感:

二是使对象的动作更加传神生动。

类似的描写(至少类似后一点)还有谨慎地左顾右盼,快乐得就要晕过去等等。

此外,这也表现了作者的描写善于抓住事物特点,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6、①《每天诞生一次》是当代作家周涛的一篇散文,文章以生动优美的语言告诉我们:

生命在清晨异常有力,它的召唤不可抗拒,就如同重又诞生了一样,我们要抓紧时间,抓住生命,不断进取,让生命之花盛开的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②《列宁格勒的树》本文写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列宁格勒被德国法西斯整整围困了900天,城中居民生活极其困苦,许多人冻饿而死,但没有一人为生计砍伐一棵树。

胜利之后,遍布城市的树依然郁郁葱葱。

在魔剑高悬的900个日日夜夜里,列宁格勒城里竟然:

“剧照贴满大街小巷,剧院天天夜里开演,观众座无虚席。

学校准时开学,上课铃声从未间断……”以此揭示出人的精神强健、人格高贵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赞颂了人类的傲骨和人心的伟大,赞颂了不放弃尊严和有着高贵品质的列宁格勒人民。

③《辛劳的蚂蚁》本文以幽默的笔调,独辟蹊径,从我观察蚂蚁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两只蚂蚁在捕获处理食物过程中的表现,得出了蚂蚁是愚蠢可笑、固执己见、痴呆的骗徒的结论,从而指出其辛劳是虚假的,辛辣地讽刺了那些像蚂蚁一样不用头脑思考,不理解自己的命运,更无法掌握自己前进的方向,只知“装模作样的勤劳”,盲目而又愚蠢地干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莫名其妙的傻事”,“爱好虚荣,不讲究实效”的“欺世盗名之徒”。

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

吐温,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本名塞谬尔?

朗赫恩?

克莱门斯。

马克?

吐温是其笔名。

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村贫穷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学徒。

短篇小说《竞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

长篇小说《镀金时代》,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

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

《哈克贝里?

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

马克?

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④《走向虫子》通过记叙“我”几次观察小虫子,并为虫子帮忙遭到失败的经历,说明了人应仔细了解昆虫乃至自然的习性,才能与其和谐相处,揭示了无论多么弱小的生命都有着自己极强的自主意识,文章充满着对生命的赞颂和尊重。

⑤《蜘蛛》是十八世纪中叶英国著名作家哥尔斯密所写的一篇科学小品,以准确严谨又不乏形象生动、充满趣味的语言说明了蜘蛛结网捕食的生态特征,详细描述了蜘蛛的结网过程、战斗生活、捕食习性及成长过程,展现了蜘蛛坚强不屈、毫不气馁、不向生活妥协的品质和精神,也抒发了作者对蜘蛛的敬佩、赞叹和喜爱之情。

⑥《猫的天堂》是法国作家左拉所写的一篇小说,文章采用“童话式”体裁形式,采取分节叙述的方式,通过描述一只在安逸环境中过惯了的猫,去追求自由快乐生活却受不了那份艰辛,最后又牺牲自由回归“安乐窝” 的故事,借猫的口表达了作者宁肯付出百倍艰辛努力,也要追求民主平等、自由快乐的幸福生活的心声和愿望。

文中最后一句是反语式风趣表达。

这里的猫不同于其他小动物,它的生存条件是主人创造的,离开了主人它就无法生存,因而它也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自由。

作者意味深长的再一次强调了这种“幸福”属于“猫”,而非那些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人。

7、《黄果树瀑布》是当代诗人于坚的一篇游记散文,文章写出了作者游览亚洲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的独特感受,赞颂了瀑布的壮美和无限生机,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壮美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8、①散文《绿》以热情的笔调对梅雨潭的景色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抒发了对梅雨潭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观的由衷喜爱,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强烈情感。

作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实秋,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诗和散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中学课本选取了他的散文《背影》、《绿》、《荷塘月色》等,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高度赞颂他: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学习过的《背影》是回忆性散文之典范,记述了八年前自己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的情景。

②《站立起来的水》是伊路所写的一首现代诗,生动的描写了瀑布水的生命力,并借以歌颂生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③《钱塘江的夜潮》是现代作家钟敬文的散文,通过描绘自己去钱塘江看夜潮的经过及所看到得夜潮与传说中的相差甚远的情形,表达了自己失望低落的情绪。

文章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一开始就引用古文、传说、神话,都是为了渲染看潮的浓厚兴趣,与看潮后的失望心情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造成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增强了文章表现力,突出主题思想。

④《水之歌 水之思》是当代作家周鸿所写的一篇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运用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水对生命、对地球面貌及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作用,揭示了人类对地球水资源的严重破坏,呼吁人们珍惜保护地球珍贵的水资源。

9、《借书不还,天打雷劈》①本文用调侃、诙谐的语言论述了“借书不还”这一不良的社会风气,分析其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