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源集团企业质量诚信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5150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9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源集团企业质量诚信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永源集团企业质量诚信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永源集团企业质量诚信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永源集团企业质量诚信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永源集团企业质量诚信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永源集团企业质量诚信管理制度.docx

《永源集团企业质量诚信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源集团企业质量诚信管理制度.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永源集团企业质量诚信管理制度.docx

永源集团企业质量诚信管理制度

永源集团有限公司

共35页

企业质量诚信制度

第一版第0次修改

颁布日期:

2008年12月30日

企业质量诚信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

受控

手册版本号:

第一版2008年12月30日发布2009年1月1日实施

企业质量诚信制度

第1页共35页

第一版第0次修改

颁布日期:

2008年12月30日

第一章质量诚信教育和奖惩制度

第一节质量诚信教育培训管理办法............................2

第二节质量奖罚制度........................................3

第二章质量检验制度

第一节质检部管理制度......................................6

第二节检测设备管理制度....................................9

第三节原材料控制程度......................................11

第四节过程质量控制程度....................................13

第五节检验和试验规程......................................18

第三章售后服务制度

第一节质量三包服务承诺....................................21

第二节顾客投诉处理程序....................................22

第三节售后服务管理规定....................................24

第四节顾客满意度调查程序..................................27

第四章产品追溯制度

第一节产品质量可追溯性控制程序............................29

第二节员工、环境及社会责任管理控制程序....................32

第五章质量诚信自律

第一节企业质量诚信测评管理制度............................34

第一章质量诚信教育和奖惩制度

第一章第一节

第2页共35页

质量诚信教育培训管理办法

第一版第0次修改

颁布日期:

2008年12月30日

1.目的

为了强化企业质量诚信意识,加强企业质量诚信教育,落实三级质量诚信教育培训制度,提高整体质量诚信素质,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各部门及车间。

3.职责

3.1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所有各部门的一级质量诚信教育培训,为公司所有质量诚信教育培训的归口部门。

3.2生产部为制造下属各部的二级质量诚信教育归口部门,负责所有各部门的培训。

3.3各车间负责人为各车间班组长及员工的三级质量教育培训。

4.管理规定

4.1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情况并结合公司的培训管理规定,特制定质量诚信教育培训管理办法;认真贯彻执行质量诚信的精神,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推广和宣传。

4.2企业诚信教育培训内容和范围包括为:

4.2.1企业诚信教育培训范围为公司内外部经营管理活动及涉及的对象;

4.2.2企业诚信教育培训内容为:

a)企业产品设计、生产、采购、销售、服务等所有产品领域;

b)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宣传及活动组织;

c)内部员工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

d)社会环境与社会责任;

4.3对公司三级质量诚信教育的规定:

4.3.1凡在岗的专职检验人员和计量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由部门经理和有关部门负责培训和考试,经考试和考核合格者,上报总经理批准,人力进行了资源备案,比如计量人员或检验关键岗位人员必要时也可进行委外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确保持证上岗。

4.3.2公司每年定期举行培训教育,一级培训不低于4次;二级培训不低于4次;三级培训不低于6次。

4.3.3所有教育培训的考核及管理办法同公司培训管理规定相同;

第一章质量诚信教育和奖惩制度

第一章第一节

第3页共页

质量诚信教育培训程序

第一版第35次修改

颁布日期:

2008年12月30日

4.3.4对在培训及学员成绩优异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培训后在工作岗位上起着明显带头或突出成绩的员工也给予一定奖励,同时在其他员工中宣传和推广经验。

4.4三级企业质量诚信教育开展

4.4.1公司认真组织好一级教育工作,根据制定的总要求,对各部门下达企业诚信教育任务,并监督其实施执行情况。

4.4.2各部门负责人部根据公司要求,编制教育培训计划和内容,认真组织下属的教育培训。

4.4.3各车间经理认真组织好班组长及员工的诚信宣传教育工作,并收集其员工诚信教育信息,并及时反馈情况,使其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4.4教育方式:

可以通过专题培训、书面文字进行张贴或传达、利用带头或先进员工进行经验交流、也可以利用早会或班前会、还可以利用图片展示等多种方式。

5.相关文件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6.记录

《年度培训计划》

《员工培训申请表》

《员工培训记录》

《特殊岗位人员鉴定表》

第一章质量诚信教育和奖惩制度

第二章第二节

第4页共35页

质量奖罚制度

第一版第0次修改

颁布日期:

2008年12月30日

第二节质量奖罚制度

1.目的

为了稳定公司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产品质量,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严肃工艺纪律,增强全体员工的工作责任心,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考核对象

公司所有部门的职员及所有车间的操作者。

3.考核办法

3.1检验员抽检时发现的质量问题,每月月底汇总统计。

3.2在车间生产过程中上下道工序互检时发现的质量问题由发现者反馈到检验员处。

3.3车间生产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由发现者反馈到检验员,由检验员记录作汇总统计。

4.处罚条例

4.1零配件进货检失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a)300元~1000元,由责任人负担60%损失;

b)1000元以上,由责任人在负担

(1)项处罚的基数上再负担超过部分30%损失。

4.2毛坯进货检失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a)3000元~5000元,由责任人负担15%损失;

b)5000元以上,由责任人在负担a)项处罚的基数上再负担超过部分10%的损失。

4.3车间巡检、完工检、装配首检失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处罚参照4.1进行。

4.4最终检失控,按合同金额计算损失:

a)5000元~20000元,每次300元,其中责任人负担200元,部门负责人负担100元;

b)20001元~100000元,每次600元,其中责任人负担400元,部门负责人负担200元;

c)100000以上,每次1500元,其中责任人负担1000元,部门负责人负担500元。

4.5技术图纸出错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a)100元~1000元,由责任人负担20%损失;

b)1000元~5000元,由责任人在负担a)项处罚的基数上再负担超过部分10%的损失;

c)5000元以上,由责任人在负担b)项处罚的基数上再负担超过部分5%的损失;

以上设计、审核、批准各负担33%损失。

4.6生产交货期延迟,合同价值在:

a)50000元以下,每天处5元处罚;

b)50000元~200000元,每天处10元处罚;

c)200000元以上,每天处15元处罚。

4.7车间生产批量报废,处罚参照4.1进行,直接责任人占处罚金额的50%,车间巡检员占处罚金额的30%,车间主任责任人占处罚金额的20%。

4.8供应部采购延期的,延期到货每份合同按每日2元处罚,其中部门负责人占1.5元,协助人员占0.5元(因自然灾害、不可抗力造成除外,本项每月由行政部进行统计)。

采购计划出错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处罚参照4.1进行。

4.9销售部由于合同传递不清或审核不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a)300元~1000元,由责任人负担60%损失;

b)1001元~5000元,由责任人在负担a)项处罚的基数上再负担超过部分30%的损失。

第一章质量诚信教育和奖惩制度

第二章第二节

第5页共35页

质量奖罚制度

第一版第0次修改

颁布日期:

2008年12月30日

c)5000以上,由责任人在负担b)项处罚的基数上再负担超过部份10%的损失。

4.10物流部数量填写错误及无复核每次处5元处罚,其中直接责任人占10元,复核人5元。

领发料错误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处罚参照4.1进行;

4.11行政部、财务部人员失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处罚参照4.1进行。

5奖励条例

5.1车间与车间之间互相监督把好质量关,减少批量性质量问题。

下道工序要及时指出上道工序的质量问题,上道工序所处罚的50%金额用于奖励下道工序。

5.2车间员工对质量问题提出书面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得到落实的一次性奖励30~200元。

5.3在产品创名牌、质量创优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一次性奖励100~300元。

5.4车间主动组织QC小组活动,对生产过程、质量问题进行讨论并获得成果的一次性奖励200~500元。

5.5在提高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作出较大成绩,受到上级部门表彰、用户的表扬,为公司提高信誉的一次性奖励300~800元。

5.6车间及时反映出技术设计上的缺陷并能提出改进措施,避免批量性质量问题或提高产品质量、产品的奖励300~1000元/次。

6执行说明

6.1制度的执行为质检部,当达到处罚或奖励的标准时,由质检部及时提出申请,处罚由生产副总审批,奖励由总经理审批。

6.2如果被处罚人员不服,可以提出异议,经明确责任后可取消处罚。

6.3本处奖罚条例目的不在于罚款,而是通过奖罚来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使产品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7记录

《奖罚单》

第二章质量检验制度

第二章第一节

第6页共35页

质检部管理制度

第一版第0次修改

颁布日期:

2008年12月30日

1.品质管理和检查制度

1.1贯彻执行国家、部、行业的质量法规和公司的企业标准。

1.2制定企业按各项质量检验工作制度和各类质量检验人员岗位责任制,进行月度考核。

1.3品质工作是对产品图纸、技术标准、工艺规程等技术文件以及订货合同中技术条件对产品进行检验和验收,做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1.4对工艺规程中检验工序的合理性、可检查性、完整性进行审查,按检验指导书检验。

1.5参与新老产品的改进试验、技术鉴定和评审工作。

1.6参与对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的供应方的质量保证能力的质量评审工作。

1.7负责对不合格品控制实行监控、统计、管理、不得由其他部门自行处理。

1.8及时分析质量事故,提出相应意见,报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

1.9组织产品的例行试验、对可靠性、安全性试验及其它分析与鉴定工作的质量试验。

1.10每月对产品质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掌握产品质量动态,报告各有关部门。

1.11参与用户访问和售后服务工作,及时进行质量信息反馈工作。

2对车间检验人员的规定

2.1车间检验员根据各自车间、流水线的安排进行工作。

2.2按时上岗,不得早退、不得请假,如有事应及时告之质检部办公室,并由办公室人员组织安排人员顶岗、替岗。

2.3下班前做好本班工作,及时清理、清扫工作区域的脏污,切断电源。

3培训制度

3.1原则

根据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部的培训计划,质检部建立培训制度,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认真贯彻质量体系标准,推广全员培训,加强员工专业知识及业务水平,全面提高检验队伍的整体素质。

3.2推广新员工的培训,建立持证上岗制度

3.2.1试用期员工在试用期内通过“师傅带徒弟”或“岗位练兵”形式开展培训,利用业余时间由专人负责授课,讲解岗位知识、管道系统知识、计量器具维护和保养等知识,学员通过笔试,成绩在70分以上为合格,录用,并发放检验员资格证书。

3.2.2根据企业发展与人力资源的统一安排,组织新员工学习公司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安全生产等培训。

3.3在岗员工针对性培训

3.3.1检验员必须熟练掌握信息化软件的功能,学会操作计算机。

3.3.2ISO基础知识培训,由专人授课和各检验负责人日常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检验员要严格按照质量手册内容执行,熟悉掌握各自岗位职责,认真做好记录,真实反映质量状况,监督和督促车间纠正和整改。

3.3.3JJF1112-2003计量检测体系基础知识培训,由专人授课和专职计量员日常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基础知识培训。

计量员要求严格按照计量检测体系手册内容执行。

3.3.45S现场管理知识培训,由专人负责统一授课,每月检查和指导的方式开展。

3.4其他内容

每年年底总结一年培训实施情况,制定下年度质检部培训计划,上报人力资源部。

第二章质量检验制度

第二章第二节

第7页共35页

质检部管理制度

第一版第0次修改

颁布日期:

2008年12月30日

4检验管理

4.1本办法适用于品质部门的基本任务、工作职责及有关部门相互关系和考核内容。

4.2基本任务是以质量为中心,切实做好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工作,协助质量认证工作。

4.3与各部门的关系

4.3.1应每日、年向有关部门提供日报和有关资料提供部门之间工作的配合。

4.3.2及时反映生产部门有关产品质量的报表和资料。

4.3.3对物资仓库提供及时合格与不合格的处理意见。

4.3.4及时反馈供应部门外协、外购、毛坯等物资合格与不合格的处理意见。

4.3.5处理客户投诉处理意见。

4.3.6及时向各车间反馈有关产品售后服务客户投诉的质量信息,以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改进。

4.4检查与考核

4.4.1对本公司产品的质量负责监督、检查、考核。

4.4.2对本部门检验规程和有关规章制度的修订,出厂合格证的签署负责。

4.4.3对不合格品的处置负责作出处理。

4.4.4按照公司质量考核细则规定对各有关部门进行考核负责。

4.4.5如违反上述考核细则及有关规定,按公司规定的经济责任制条款进行处罚。

5质量分析例会

5.1为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使质检部及时准备地掌握质量情况,科学地搞好质量管理,质检部采取定期召开质量例会制度。

5.2质量分析例会在每个月的30号召开,如逢星期天往后顺延一天召开。

5.3质量分析例会由生产副总主持召开,技术部、生产部、质检部、销售部及各相关车间等应参加会议。

5.4质量分析例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本月质量月报的汇报、不合格处置情况、顾客信息反馈情况、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及整改要求。

5.5质量分析例会做好例会记录,与会人员签到,会议内容整理后要及时以文件的形式发至各相关部门,质检部要收集例会记录归档形成质量资料。

6检验室管理

6.1严格执行按照质量管理制度和检验流程进行检验,按图纸及检验规程的要求进行严格检验,并作好原始记录,即《进行检验记录》。

各自在电脑中输入进货检验数据。

6.2非本公司及外协部零件,严禁私自检验,违者给予纪律处分。

6.3老产品新客户、未经相关领导审批送来的零部件、不得进行检验,必须经分管领导审批后,质检人员才准许进行检验。

6.4检验人员对于检测设备,量刃器具必须爱护,保持检验室和设备的卫生清洁,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发现故障,不得自行拆修。

若发现检测设备非正常人为损坏,根据情节轻重,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和赔偿。

6.5各车间及非相关人员不得进入检验室,更不得私自操作检测设备及电脑,如不执行报质检部经理处理。

6.6零配件的合格单位人员不得进入检验室,检验不合格的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第二章质量检验制度

第二章第二节

第8页共35页

质检部管理制度

第一版第0次修改

颁布日期:

2008年12月30日

6.7当天送检的零配件必须当天检验完毕,及时填写合格零配件入库手续,不合格零配件当场退掉,为协作单位提供良好服务。

6.8图纸、量具任何人不得外借,如出借量具需经部门领导批准,定时、及时归还。

第二章质量检验制度

第二章第二节

第9页共35页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版第0次修改

颁布日期:

2008年12月30日

1目的

对测量和监视装置(以下简称计量器具)的控制,保证所有计量器具满足实际测量要求。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计量器具的控制,特种设备由生产部管理。

3职责

3.1质检部负责计量器具的归口管理。

3.2供应部负责计量器具的采购。

3.3各部门负责在用计量器具的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

4工作程序

4.1计量器具的配备

4.1.1生产部根据生产过程的测量要求及有关标准的规定提出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

4.1.2计量器具的采购由使用部门填写《计量器具和试验设备申购单》,经质检部批准后,由供应部负责采购。

成批采购需报总经理批准。

4.2计量器具的管理

4.2.1公司设计量员,归属质检部,统一负责公司范围内的计量管理。

4.2.2计量员对公司在用计量器具统一编号,并按《计量器具台帐》进行登记。

4.2.3在用计量器具应建立《计量器具领用登记及周期检定一览表》。

4.2.4常用计量器具的领用由领用人填写《工量具/零配件申领发放单》,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由计量员发放。

常用计量器具发放应建立《常用计量器具发放/收回登记表》,并经领用者签字。

4.2.5常用计量器具使用完后,由领用人及时归还,计量员在《常用计量器具发放/收回登记表》中做好回收记录。

4.3计量器具的检定

4.3.1计量器具检定的对象包括所有在用计量器具。

4.3.2列入国家强制检定范围内的计量器具,报当地政府计量部门备案,由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

4.3.3公司无法检定的计量器具,送具有法定资格的计量部门检定。

第二章质量检验制度

第二章第二节

第10页共35页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版第0次修改

颁布日期:

2008年12月30日

4.3.4国家规定的计量器具检定规程优先采用,国家无检定规程的自制计量器具,由技术部编制检定规程,并实施检定。

4.3.5计量器具的检定记录由计量员统一保管,周期检定合格后,发放使用前,由计量员在计量器具上贴合格标识。

4.3.6新购置的计量器具,无检定证书的,应执行周期检定后,方可投入使用。

4.4计量器具使用、维护和保养

4.4.1在用计量器具应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否则不准使用。

4.4.2在用计量器具的维护、保养责任到人,谁使用、谁负责。

4.4.3使用者必须了解计量器具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后,方可使用。

4.4.4使用计量器具时先核对零位,检查有否损坏,如发现不准确,应及时送检。

4.4.5仪器、仪表等固定安装的计量器具,一定要按规定安装,不得随意拆迁。

4.4.6库存计量器具由计量员负责保养,安全环境管理、生产过程使用的计量器具应妥善保管,合理放置,使用后必须擦洗干净。

4.5人员资格

4.5.1计量员按有关规定进行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后由计量部门颁发“计量检定员证书”,才能从事相应项目计量检定工作。

4.5.2安全环境管理、生产过程中使用计量器具的人员必要时应经有关业务培训。

4.6计量监督

4.6.1计量器具发现偏离校准状态时,应停止使用,送计量部门检定,对其间所检产品的有效性进行重新确认,并作记录。

4.6.2无检定合格证或超过检定周期一律不得使用,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应能出具检定合格证书或有关记录。

5记录/表格

负责归档部门

5.1《计量器具和试验设备申购表》质检部

5.2《计量器具台帐》质检部

5.3《计量器具领用登记及周期检定一览表》质检部

5.4《常用计量器具发放/收回登记表》质检部

第二章质量检验制度

第二章第三节

第11页共35页

原材料控制程序

第一版第0次修改

颁布日期:

2008年12月30日

1.目的

确保进货物料符合规定的要求,使未经检验、验证或检验不合格的毛坯、零部件、外购件不进入仓库,同时为评估和选择提供依据。

2.范围

适用于采购入公司的各种生产性原辅材料、外购外协件的检验。

3.职责

3.1质检部负责对原辅材料进货质量控制,进货人员按进货《检验和试验规程》、《检验指导书》对生产性作进厂检验、试验及供应商品质异常状况的反馈与监控,并做好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

3.2待检室人员负责进货物料的登记、开具检验单,对检验完毕后的物料进行检验状态的区分;负责通知采购人员到货情况及物料处置品存放和联络事宜。

3.3仓库人员负责物料的点收及保管工作。

3.4技术部负责提供采购(或外协)物资的图纸(或样品实物)、技术标准、《产品零配件目录》及《采购物资分类明细表》等技术资料。

3.5供应部负责编制采购计划,实施采购,负责不合格品处置,联络供应商组织进行质量改进;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贷方评定工作。

4.工作程序

4.1进货检验

4.1.1技术部依据标准、技术要求、合同要求等编制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对每项重要检验项目的方式、方法贮存作出规定,其内容必须包括:

检验方法、检验工具以及精度、抽样方法和验证方式。

对于复杂的检验和试验须制定检验和试验操作规程。

4.1.2外购外协件、原辅材料到达公司后,由供应部开出《送检单》送至质检部进货检验员实施检验。

4.1.3供方送货人员将物料送至待检区,质检部进货检验员依《送检单》,及有关合格证明文件、检验报告,及时到送货点现场按《检验和试验规程》随即抽样,并按检验文件作业指导书对产品进行正常检验,填写记录单送呈主管负责人审批,对非标准或非常用物料无检验依据的原材料,材料提供人需提供产品相关的技术资料。

4.1.4验收结果判定合格,由进货检验员在《送检单》上标注合格结论,并做好合格标识,并将《送检单》交至仓库原物料收货处。

4.1.5仓库管理员凭《送检单》办理入库手续,不得接受不合格及未检验的产品。

4.2不合格处理

4.2.1不合格品的处理《不合格控制程序》执行。

4.2.2不合格品经返工(返修)、分拣后,必须经过重新检验。

检验合格后,检验员在《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上注明,填入合格数和不合格数。

主管负责人复核后办理入库手续。

如再不合格,按4.2.1条执行。

4.3紧急放行

4.3.1任何进厂物资,必须经过质检部检验,不存在紧急放行。

5.相关文件

第二章质量检验制度

第二章第三节

第12页共35页

原材料控制程序

第一版第0次修改

颁布日期:

2008年12月30日

《检验和试验程序》

《进货检验规程》

《不合格控制程序》

6.质量记录

《送检单》

《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

7.流程图

7.1原材料控制流程

Y

N

7.2退货流程

NG

OK

第二章质量检验制度

第二章第四节

第13页共35页

过程质量控制制度

第一版第0次修改

颁布日期:

2008年12月30日

1.目的

对产品实现的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实现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的能力进行测量;对生产所用原材料、外购零配件、在制品和成品及顾客提供的财产进行监视和测量。

3.职责

质检部负责外购产品的检验及对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确保产品的符合性。

4.工作程序

4.1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4.1.1技术部负责提供满足过程能力的技术文件。

生产部负责识别需要进行监视和测量的生产过程,配置了相应的仪器仪表、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