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财政学第四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4980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财政学第四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财政学第四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财政学第四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财政学第四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财政学第四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财政学第四章.docx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财政学第四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财政学第四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财政学第四章.docx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财政学第四章

第三章财政投资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

1.财政投资支出

财政投资是指政府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将一部分财政资金转化为公共部门资产的行为和过程。

(一)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

1•财政投资的特点(P417)一一与非政府部门投资的比较

目的一一政府:

不盈利、低盈利,追求社会收益最大化:

非政府部门:

盈利;

资金来源一一资金来源:

政府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税收无偿取得:

非政府部门市场渠道筹集:

资金使用一一政府:

大型、长期项目,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可以而且应该集中于投资一些“外部性较大”的项目。

如:

服务对象公共性一一再生产的外部条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明显的规模经济性一一资本密集型产业(钢铁、煤炭、自来水)、服务效益的社会性一一外部正效应“外溢性”(道路等)。

非政府部门:

周期短,见效快项目:

投资的管理形式不同:

政府一一立项、审批、验收,非政府部门一一直接管理。

2.财政投资决策标准(P417—418)

一是强调资本这种稀缺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和贡献,要求政府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尽可能地选择节省资本(资本一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或增加资本(资本一劳动力比率最大化标准)的项目。

资本一产岀比率最小化标准(或称稀缺要素标准)一一选择资本一产岀比率最低的投资项目,或选择单位资本投入能产生最大产出的投资项目。

依据是:

G=S/C

资本一劳动力比率最大化标准一一选择使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的投资项目。

依据是:

该比率越髙,说明资本技术构成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髙,经济增长就越快。

可见,这种标准强调政府应投资于资本密集型项目。

二是强调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强调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是财政投资项目的目标。

就业创造标准一一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

依据是:

政府决左财政投资时,应尽可能估价这种投资支岀可能产生的总就业机会,既要考虑财政投资支出的直接就业影响,还要考虑间接就业影响(财政投资项目带动的其他投资项目所增加的就业机会)。

3.我国现阶段的财政投资决策标准(P418-419)主要依据就业创造标准。

原因是:

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

失业会产生许多社会影响:

有助于改善收入分配状况。

(二)经济基础设施投资

1.基础设施的分类

经济基础设施(P419):

是指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所依赖的基本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通讯、水利、供电、机场、港口、桥梁和城市供排水、供气等。

社会基础设施(P419):

社会成员可享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以及福利制度。

基础设施具有公用性、非独占性和不可分性,即具有公共产品的一般特性。

2.经济基础设施投资的特点(P419)

3.经济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方式(P420)

基础设施投资最关键的问题是投融资方式问题一一关系到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率和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

政府直接投资,无偿提供方式:

政府直接投资,非商业性经营方式:

财政投融资方式(财政投融资作为一种政策性投融资,介于一般财政投资和一般商业性投资之间,其特点:

有偿性、公共性、非利性、统筹性、灵活性;P420)

建设一经营一转让投资方式(BOT投资方式)。

(三)农村和农业的财政投资

1•财政对农村和农业投资的必要性(P421)—一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农业发展已是我国一项长期国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也是我国亟待发展的产业:

提供生活资料,提供生产资料,为发展苴它产业出口创汇,扩大市场规模,增长财政收入(农业发展与财政关系十分密切: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财政收入的基础):

农业部门生产率较低,自身难以产生足够的积累。

农业是弱质产业:

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特姝性:

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一一供给:

受自然条件影响,生产波动性很大;需求:

对农产品的需求却相对稳定:

农业积累较慢,且很难吸引优质资源进入;

农业内部积累不能满足农业发展客观需要,许多农业投资项目只适于政府投资:

如大型水库和各种灌溉工程;在发展农业中,国家财力的支持责无旁贷:

2.财政对农村和农业投资的垂点(P421-422)

农村和农业的基础设施的投资

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的投资

农业研发和科技推广领域的投资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魏位:

亿元

年份

支农支出

农业基本

建设支出

农业科技

三项费用

农村救济费

其他

用于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1978

150.66

76.95

51.14

1.06

6.88

14.63

13.43

1980

149.95

82.12

48.59

1.31

7.26

10.67

12.20

1985

153.62

101.04

37.73

1.95

12.90

7.66

1989

265.91

197.12

50.61

2.48

15.70

9.42

1990

307.84

221.76

66.71

3.11

16.26

9.98

1991

347.57

243.55

75.49

2.93

25.60

10.26

1992

376.02

269.04

85.00

3.00

18.98

10.05

1993

440.45

323.42

95.00

3.00

19.03

9.49

1994

532.98

399.70

107.00

3.00

23.28

9.20

1995

574.93

430.22

110.00

3.00

31.71

8.43

1996

700.43

510.07

141.51

4.91

43.91

8.82

1997

766.39

560.77

159.78

5.48

40.36

8.30

1998

1154.76

626.02

460.70

9.14

58.90

10.69

1999

1085.76

677.46

357.00

9.13

42.17

8.23

2000

1231.54

766.89

414.46

9.78

40.41

7.75

2001

1456.73

917.96

480.81

10.28

47.68

7.71

2002

1580.76

1102.70

423.80

9.88

44.38

7.17

2003

1754.45

1134.86

527.36

12.43

79.80

7.12

2001

2337.63

1693.79

542.36

15.61

85.87

9.67

2005

2450.31

1792.40

512.63

19.90

125.38

7.22

注:

从1998年开始,“农业基木建设支岀”包括増发国债安排的支出。

附录:

美国扶持农业发展的财政经济政策

由于农业生产是经济再生产过程同自然再生产过程的统一,而自然条件的变化对农产品供求与价格都会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可能影响农业的稳左,这使美国政府自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对农业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以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

主表现在几个方而:

1.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的教育、科研工作。

美国联邦政府举办以促进农业发展为中心的大型综合开发项目,最为典型的是出纳西流域工程计划。

1933年,联邦政府成立了出纳四流域管理局,负责进行了以修筑水库堤坝、综合利用水资源为主的大型公共工程,并在与各州及地方政府的通力合作下,共修建了29个大坝,控制了洪水,疏通了干余公里的航道,改善了水源供应,发展了鱼类及野生动物的繁养,还开辟出优美的游览区。

这一大规模综合开发试脸区取得的成功,使出纳西流域的收入增长了4倍,并提供了充足的电力。

在农业教育和科研方而,每个州都建立一个州立农业学院,或者在州立大学设立农学院,各州赠地给学院建立农业试验站,联邦政府的农业部设研究试验局,组织农业科研工作。

同时,政府为农业发展与应用研究提供经费。

2.推行休耕、限耕汁划,控制耕种而积。

针对美国不断出现农产品生产过剩问题,为避免由此推动农产品市场价格下降,导致农场主收入下降情况的出现,美国政府每年制世有偿休耕、限耕汁划,以控制农产品生产,协调供求关系(这一计划目前主要适用于饲料粮食、小麦、稻谷和棉花这几种主要产品)。

具体方法是:

每一农场主的基本耕种而积要分为三个部分,即计划内面积、弹性而积和环保性休耕而积。

汁划内而积必须耕种汁划作物并可得到政府的补贴,弹性而积可耕种任何汁划作物和除水果、蔬菜以外的任何汁划外作物,但不能获得政府补贴;环保性休耕而积是不耕种的而积。

农场主是否参加政府的休耕、限耕计划是自愿的,但凡是参加这一计划的农场主都可得到现金、实物或贷款补偿。

3.价格支持政策。

为了稳妃农产品价格,保证农民收入,联邦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对一些主要农产品进行价格支持,即保证农民岀售的农产品价格不低于官方提出的最低价格。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联邦政府采取了无追索权贷款和政府购买的手段。

所谓无追索权贷款,就是由联邦政府的农产品信贷公司发放给符合条件的、生产特左农产品的农场主的一种贷款。

贷款率,即单位农产品的贷款额,是由联邦立法机构或农业部长根据立法规则确立的。

如果市场上农产品的价格髙于贷款率,那么农场主在出售农产品后,可以归还这一贷款加上应付利息;如果农产品价格低于贷款率,农场主可以不归还贷款而把自己的农产品交给农产品信贷公司,并且不负担任何费用或罚款。

显然,贷款率就是支持价格或最低价格。

如果贷款率高于市场价格,必然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这时,政府必须负责收购多余的农产品以维持支持价格,这就是所谓的政府购买。

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政府购买是维持支持价格的基本手段,但目前这一手段只用于牛奶和糖两种产品。

4.宜接收入支持政策。

就是通过直接给农场主提供收入支持,保障他们收入的稳泄。

其具体手段包括目标价格和差额支付。

目标价格,就是政府设置一个用于il•算支付农场主收入的价格,或者说是理沦上的合理的农产品价格。

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那些符合规左条件的农场主就可依法获得差额支付或补贴。

支付率,即单位农产品应得的支付额或补贴额,等于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和贷款率两者之高者的差额。

就是说,当市价高于贷款率,则支付率就等于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之差,如果市价低于贷款率,则支付率等于目标价格与贷款率之差。

宜接收入支持政策的实施范围主要是玉米、小麦、棉花等主要农产品。

5.为农产品的销售创造市场。

包括扩大国内消费和促进农产品出口。

在扩大消费方面,美国政府在支付社会福利费用时尽量增加食品的消费,这包括向低收入者发放用于领取食品的"食品券”,向在校儿童供应有政府补贴的早、午餐等。

扩大岀口方而,早在1954年美国政府根据国会通过《480号公法》(1959年起称为''粮食用于和平计划”),以赠予和长期优惠贷款的方式向第三世界大量提供粮食、奶粉等食品,以帮助解决国内的农产品过剩问题。

70年代后,美国政府主要采取提供补贴和给买主以出口信贷的办法来促进农产品的出口。

直到目前,联邦政府仍对小麦等农产品的出口给予补贴•同时还对一些农畜产品的进口实施严格的限额制度,以保护国内的生产者。

“沉没成本”:

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Sunkcost)的槪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

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做决策时仅需要考虑可变成本。

如果同时考虑到沉没成本(这被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是错误的),那结论就不是纯粹基于事物的价值作出的。

大多数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做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

比如你预订了一张电影票,已经付了票款且假设不能退票。

此时你付的价钱已经不能收回,就算你不看电影钱也收不回来,电影票的价钱算作你的沉没成本。

这样可能有两种可能结果: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但忍受着看完;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退场去做别的事情。

两种情况下你都已经付钱,所以应该不考虑这件事情。

如果你后悔买票了,那么你当前的决龙应该是基于你是否想继续看这部电影,而不是你为这部电影付了多少钱。

此时的决左不应该考虑到买票的事,而应该以看免费电影的心态来作判断。

经济学家们往往建议选择后者,这样你只是花了点冤枉钱,而选择前者你还要继续受冤枉罪。

2.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制度

1.社会保障的概念(P463)

2.政府提供社会保障的原因(P463)—一保险市场的失灵:

道徳风险和逆向选择。

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成(P463)——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苴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

社会保险是由法律规定的专门机构负责实施、而向劳动者建立、通过向劳动者及其雇主筹措资金建立专项基金,以保证在劳动者失去劳动收入后获得一圮程度的收入补偿的制度。

具体包括:

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左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泄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岀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

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之一。

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是当人们生病或受到伤害后,由国家或社会给予的一种物质帮助,即提供医疗服务或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工伤保险和生冇保险

苴中养老保险是最重要的。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主要区别

1、实施目的不同。

社会保险是为社会成员提供必耍时的基木保障,不以熹利为目的:

商业保险则是保险公司的商业化运作,以利润为目的:

2、实施方式不同。

社会保险是根据国家立法强制实施,商业保险是遵循“契约自由”原则,由企业和个人自愿投保:

3、实施主体和对彖不同。

社会保险由国家成立的专门性机构进行基金的筹集、管理及发放,其对象是法定范用内的社会成员:

商业保险是保险公司來经营管理的,被保险人可以是符合承保条件的任何人:

4、保障水平不同。

社会保险为被保险人提供的保障是报基本的.其水平高于社会贫困线,低于社会平均匸资的50%,保障程度较低:

商业保险提供的保障水平完全取决干保险双方为事人的约定和投保人所缴保费的多少,只要符合投保条件并有一定的缴费能力.被保险人可以获得高水平的保障。

4.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模式(P464)

1)完全基金制一一用过去积累的缴款所挣取的利息收入提供保险金的制度(即是一种以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的筹资方式,北特征是建立个人账户,使退休金直接来源于社会成员本身的储蓄积累)。

具体做法如图:

图7-2全额积票制及养老基金的运作

保费〉当年支出(结余):

优点一一不存在给付风险

缺点一一但存在通胀风险、初期缴费率较髙、不适合中国国情

2)现收现付制一一用当期的缴款提供保险金的制度(即以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用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

具体做法如图:

图7-1现收现付制

保费二当年支出:

优点一一不受通胀影响

缺陷一一存在给付风险、存在代际负担、容易入不敷出、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挑战。

3)部分基金制一一兼有上述两种制度部分特征的一种混合制度(即社会保险税收入一部分支付当期的保险金,一部分投资于政府管理的基金或社会保障信托基金;或在通过现收现付制满足当前支付需要的前提下,留出一左的储备以适应未来的支出需求。

是一种结合了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与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原则的筹资方式)。

保费〉当年支岀(部分结余):

可行选择缴费率阶梯上升、避免频繁增加、避免负担过重。

5.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P464-465)——“统帐结合”制度,是指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即社会统筹部分和个人帐户部分共同组成我国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社会统筹:

政府通过工嶄税或社会保险税筹集资金,记入专门的社会统筹账戸,作为公共养老基金,并由政府将这些资金用于退休职工的养老开支。

在这一形式下,养老金的给付水平通常事先确定。

现收现付制一般采取社会统筹形式。

个人账户:

由政府推行的职工在职期间强制储蓄,账户基金属个人所有。

完全积累制一般采用个人账户形式。

类似部分基金制,但与部分基金制又有不同:

社会统筹部分与部分基金制的资金筹措方式不同(前者用收费的形式,后者用征税的形式)。

个人帐户部分与部分基金制的资金来源和运作方式不同(前者来源于个人的直接缴款,用于现付保险金,个人帐户基本上是“空帐”:

后者来源于社会保险税收入用于现付保险金后的余额,并以信托基金方式运作)。

(二)社会保障支出

1.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现状(P465):

要全而反映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现状,必须考虑两个方面的开支:

国家预算中的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

中央政府在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方而的支出占GDP的比率很低,只占GDP的0.2%,而且还有降低的趋势。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9丿]17日透露,中国将积极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持别是加大地方政府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逐步把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提高到15%—20%°郑斯林正在出席北京举行的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第28届全球大会。

据他介绍,近两年來,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基本保持在10%-11%之间,社会保障支出増长速度几乎与同期财政支出増长速度同步。

社会保障覆盖而太低,仅为30%。

与国际比较,低收入国家平均为47%,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75%。

社会保障城乡差别过大。

城镇枕保覆盖而为88.7%,农村仅3.3%。

社会保障基金严重短缺,保障功能十分脆弱。

社会保障支岀的范囤不确左,至今没有一个综合机构能够准确计算出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的地区差距较大。

部分地区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社会保障对贫富差距不能起调肖作用。

若干国家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财政收支的比重(%)

美国

英国

日本

巴西

韩国

马来西亚

社会保障税占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31.9

17.2

26.5

26.5

9.3

1.2

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

2&8

31.1

36.8

30.4

10.8

7.2

T-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

-•—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

资料來源:

《中国统计年鉴(2007)>

图3.10:

1978—2006年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状况(单位:

%)

表3-8:

1980年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成长水平

国别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美元〉

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例(%)

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例(%)

发达国家

瑞典

14882

32

4&5

前西德

13304

23.8

50.4

丹麦

12961

26.9

41.3

法国

12137

26.8

44・4

奥地利

10288

22.4

45.51

中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

阿根廷

5666

9・4

37.5

乌拉圭

3542

8

47.67

智利

2350

10.6

39.63

哥斯达黎加

2164

7

30.8

厄瓜女尔

1361

3

9・1

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摩洛哥

887

1・2

5・2

菲律宾

733

0・6

1・7

多哥

406

1

4・6

斯里兰卡

283

0・7

12.3

孟加拉国

145

0・9

3・3

资料来源:

InternationalLabouroffice:

TheCostofSocialSecurity(1978-1980).

2.影响社会保障支出的因素(P465-466)

经济因素一一如人均收入水平较低

制度因素一一如企业办社会,社保和福利长期由用人单位负担,政府在这方而支岀较少。

社会因素一一如家庭自我保障意识较强,对社会保障的认识和需求不是很强烈。

3.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变化趋势(P466)一一将大幅度增加。

复习思考

1.名词解释:

就业创造标准财政投融资建设一经营一转让投资方式

2.简述题;

简述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

简述政府对农村和农业投资的重点。

简述养老保险制度的三种筹资模式。

3.论述题

我国现阶段应采用哪种财政投资决策标准?

为什么?

从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谈谈政府加大对农村和农业财政投资的必要性和重点。

第四章税收原理

一.税收的基本问题

(一)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P466—467),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基本特征。

(二)税制要素(P467-468)

纳税人:

纳税义务人简称纳税人,又称为纳税主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所谓自然人,一般是指公民或居民个人:

所谓法人,是指依法成立并能独立行使法左权利和承担法左义务的社会组织,主要是各类企业。

与纳税人有联系的一个概念是负税人。

负税人是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它与纳税人有时是一致的,如在税负不能转嫁的条件下:

有时是分离的,如在税负可以转嫁的条件下。

课税对象、税源、税目

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它是指税法规泄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

课税对象是税收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也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税源:

税源是指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

有的税种的课税对象和税源是一致的,如所得税,其课税对象和税源都是纳税人的所得。

有的税种课税对象与税源不同,如财产税的课税对象是纳税人的财产,但税源往往是纳税人的收入。

由于税源是否丰裕直接制约着税收收入规模,因而积极培育税源始终是税收征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税目:

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或课税对象的具体划分。

一般来说,一个课税对象往往包括多个税目,如消费税、关税;当然,也有的课税对象十分简单,不再划分税目。

税目的划分,可以使纳税人更透彻地了解税收制度,也可以使国家灵活地运用税收调节经济,如对各个税目规定不同的税率,就是调节经济的方式之一。

课税标准:

课税依据又称税基,表明依据什么征税。

一些税种的课税依据就是它的课税对象,如企业所得税的课税依据和课税对象都是企业的应税所得额:

而另一些税种的课税依据和课税对象则是两个槪念,如房产税的课税对象是房产,而其课税依据是房产原值(扣除一泄比例)或房屋的租金收入。

税率一一是指国家征税的比率,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反映了征税的深度,体现了国家的税收

政策。

具体包括:

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是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苴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

在比例税率下,同一课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的负担相同,具有鼓励生产、计算简便的优点,也有利于税收征管,一般应用于商品课税。

比例税率的缺点是有悖于量能纳税原则,且具有累退性。

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是指对同一课税对象随着数量的增加,征收比例也随之升高的税率,其具体形式是将课税对象按数额(或按比例)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对不同等级规立由低到高的不同税率。

在累进税率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