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 中南民族大学第一学期A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4805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 中南民族大学第一学期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毛概 中南民族大学第一学期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毛概 中南民族大学第一学期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毛概 中南民族大学第一学期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毛概 中南民族大学第一学期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 中南民族大学第一学期A卷.docx

《毛概 中南民族大学第一学期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 中南民族大学第一学期A卷.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 中南民族大学第一学期A卷.docx

毛概中南民族大学第一学期A卷

中南民族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试卷类型:

A卷共6页

考试形式:

闭卷考试

适用范围:

 全校各文科学院2010年级各本科专业

1.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概念。

A李大钊B周恩来C毛泽东D刘少奇

2.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确立的。

A.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六大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的问题是()

A什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

B什么是党的最高纲领、怎样为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纲领而奋斗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4.邓小平理论从根本上解决了()这样重大的理论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5.邓小平指出: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这段话深刻阐明了()

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改革开放的重要性D.发扬民主的重要性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

C.执政为民D.科学发展

7.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D.民族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8.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新民主主义论》

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D.《论人民民主专政》

9.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基本观点是()。

A、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生产关系

C、要统筹兼顾

D、主张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

10.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可用“()”来概括。

A、三化一改B、一化三改C、二化三改D、三化二改

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新中国成立B.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

C.“一五计划”开始实施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2.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是在()

A.1978年B.1980年C.1987年D.1992年

13、提出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是()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1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精神文明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15.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用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

C.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斗争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6.“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以上三个都包括

1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

A.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B.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C.坚持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D.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C.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针对()

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

C.香港和澳门问题D.台湾问题

20.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是()

A.按劳分配制度B.按需分配制度

C.社会保障制度D.平均分配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

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相结合

B.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历史相结合

C.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文化相结合

D.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2.毛泽东思想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括()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C.社会主义建设理论D.毛泽东晚年思想

3.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为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党中央相继提出了()

A.科教兴国战略B.人才强国战略

C.西部大开发战略D.两型社会建设战略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取决于()

A.马克思主义学说

B.中国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

C.文革中我们所犯的严重错误

D.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

7.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

C.发展是动力D.稳定是前提

8.我国目前已经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多合作B.全方位

C.多层次D.宽领域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包括()

A.市场经济的共性

B.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10.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

A.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B.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C.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

D.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20分,共60分)

第一题

材料1:

毛泽东指出:

“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41页)

材料2:

1929年9月,《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指出:

“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

如有人怀疑红军的存在,他就是不懂得中国革命的实际。

材料3:

1938年11月,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指出:

“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客观依据。

(8分)

(2)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现实可能性。

(8分)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4分)

 

第二题

材料1: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10月14日)

材料2:

2005年10月11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材料3:

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摘自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2分)

(2)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8分)

 

第三题

下面是有关我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状况的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9%左右,尤其在1991年以后的十年(1992—2001年)中,GDP总值翻了一番半(增长152%),GDP年均实际增长率达到了9.7%,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8.8%。

2004年我国GDP达到13.65万亿元,人均GDP突破万元。

但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的差距却不断扩大。

世界各国往往把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指标之一。

按照国际通过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分配比较均等,0.3—0.4属于分配比较合理,0.4—0.5表明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则意味着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

据统计,2000年以后,我国城乡居民的综合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4,而且呈继续上升趋势,近几年的增速甚至超过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

200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65,2005年逼近0.47。

据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科学大学调查,中国内地基尼系数已高达0.53或0.54。

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6》提供的127个国家近年来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测量指标,基尼系数低于中国的国家有94个,高于中国的国家只有29个,其中27个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亚洲国家只有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两个。

中国按基尼系数由低到高的顺序,与几个拉美和非洲国家并列于第95位,列入少数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很高的国家之一。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主要由三方面的因素组成: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例为:

1988年为2.17:

1;2002年为3.12:

1;2004年为3.21∶1;2005年为3.22∶1;2006年为3.28∶1。

2006年绝对额的收入差距已经达到8172.5元。

  二是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据2006年各省市区人均GDP排行榜显示,最落后的西部省份人均GDP只有740美元,而最发达的东部省份人均GDP达到4080美元,是最落后省份的5.5倍多,最发达的上海市人均GDP已达到7330元,是最落后省份的9.9倍多。

三是阶层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据统计,在过去十年间,城镇和农村各阶层间收入差距都显著扩大了。

其中,占城镇居民家庭10%的城镇最高收入居民和占农村居民家庭10%的农村最高收入居民,收入增长显著快于其他各组居民,他们与全国绝大多数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显著拉大。

相比之下,城镇最高收入居民与其他各组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势头更猛。

    

各占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10%的最低收入居民在这10年中收入增长相当缓慢。

国家统计局1990年至200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

从1989年至2003年我国城镇不同阶层居民收入差距是扩大的。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在向有利于“富人”的方向变化,富人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多,而“穷人”的占有的收入份额越来越少。

不少专家提出,中国要谨防“拉美化陷阱”,防止因贫富悬殊过大而出现政局动荡、经济衰退。

此外,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状况加大了缩小贫富差距的难度。

据统计,2004年,收入最高的10%家庭的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接近一半,收入最低的10%家庭的财产比重只有1%左右。

而且,高收入家庭收入的增长明显快于低收入家庭。

四是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尤其是垄断性行业与非垄断性行业收入差距扩大加快。

当前我国有些垄断行业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使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总体上呈扩大的趋势。

1978年我国最高收入行业和最低收入行业的工资比是1.38:

1,2004年我国分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最高为最低的6.13倍。

高收入行业基本上集中在具有垄断性的行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却导致了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10分)

  

(2)当前为了防止收入分配差别过分拉大,实现收入均等化和最终共同富裕目标,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10分)

答案(A卷)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C2.C3.D4.C5.B6.A7.B8.C9.D10.B11.D12.C13.B14.D

15.D16.A17.B18.A19.D20.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ABCD2.ABC3.ABCD4.AB5.AB6.BD7.ABD8.BCD9.ABCD10.ABCD

 

三、材料分析题(共3题,每题20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20分)

参考答案:

(1)(8分)

(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

第一、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

第二、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依靠农民阶级。

第三、中国革命的重心必须在农村。

(2)(8分)中国可以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第二、有第一次大革命影响的存在。

第三、有继续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

第四、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

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他的政策的不错误。

(2)(4分)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第一、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第二、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对于国际共运的发展、开创各国革命道路的多样性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

 

(二)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20分)

参考答案:

(1)

(1)(12分)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它内在地包含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也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要求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东部与中西部、经济与政治文化、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同时兼顾和协调发展。

(2)(8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第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第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三)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20分)

参考答案:

(1)(10分)从资料看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的差距却不断扩大,导致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合理因素,双有不合理因素。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实施。

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会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实行按要素分配的政策,使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能得到更多的收入;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调动积极性、提高效率放在优先位置,也会使收入差距拉大。

第二,我国地域差别、行业差别、城乡差别的存在。

第三,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使人们的收入差距在更大的领域里拉大。

第四,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还不够完善。

第五,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2)(10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以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为出发点,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促进共同富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