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有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5449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年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7年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7年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7年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7年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7年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有答案.docx

《17年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年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有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7年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有答案.docx

17年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有答案

17年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有答案)

  期末考试就快来了,考试只是检验孩子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只要做好充分准备,注意复习方法,考出理想的成绩并不难。

本文17年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来看看吧。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请将正确地答案的番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

1.用一把刻度尺测某一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A减小观察刻度时,由于视线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

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C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

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2.坐在高速行驶火车上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对象作为参照物的()

A铁轨B迎面开来的火车

C火车车厢D车厢里走动的乘务员

3.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小的是()

A钢轨B纯水

C木材D空气

4.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

5.南极洲有着一望无际的冰川,如下对于冰川描述,正确的是()

A白天在太阳的照射下,冰川吸热熔化成水,傍晚气温下降,水又凝固成冰川

B白天在太阳的照射下,冰川不能吸热,所以不会熔化成水

C白天在太阳的照射下,冰川吸热,但冰的温度达不到熔点,故不能熔化

D不管是白天还是傍晚,冰川的温度始终是0℃

6.关于液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缩体积可以使所有的气体液化

B液化过程是个吸热过程

C液化过程是个放热过程

D液化过程既不放热,也不吸热

7.下列关于光的传播速度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B光和声音一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最大

D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大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0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200,则入射角为600

9.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拿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从透镜处缓缓远离透镜,这时白纸上看到的现象是()

A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小亮点),光斑大小不变

B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大后变小

C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小后变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0.显微镜可以观察微小的生物,是因为显微镜放大倍数较大,被观察的物体经过了

A一次放大作用B二次放大作用

C三次放大作用D四次放大作用

11.下列现象中,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将一块铁矿石由地球运到太空

B砍树的斧头被磨锋利以后

C铁块熔化成铁水

D用拔丝机将一根铁丝拉长以后

12.如图1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现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已知硫酸>盐水>酒精,则三个容器中依次分别装的是()

A硫酸、盐水、酒精

B盐水、酒精、硫酸

C酒精、硫酸、盐水

D硫酸、酒精、盐水

得分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3.速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

14.描述物体运动情况时,选择不同的_______判断同一物体的运动,得到的结果可能不同,所以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的。

15.在体育与健康测试中,小明跑前500m路程所用的时间为1min20s,跑后500m路程用的时间为2min。

则他跑前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比后半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选填“稍快”、“稍慢”或“相等”),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______m/s。

16.在一个两端开口纸筒的一端蒙上橡皮膜,用橡皮筋扎紧。

对着火焰敲橡皮膜,火焰会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强弱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___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计量噪声强弱常用_____________做单位。

18.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测量温度的工具——__________进行测量,温度常用的单位是_______(填符号)。

19.我国民间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雪在融化时需要_______热(选填“吸”或“放”)。

20.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离水面4m时,小鸟在湖面上的“倒影”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离小鸟________m。

21.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液体时,已知入射光线与液体表面的夹角是45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是1050,则折射角是_______0,入射角是__________0。

22.在用电饭锅蒸包子时,透过玻璃罩可以看到包子较大,而实际上我们看到是包子的一个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玻璃罩起到了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作用。

23.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人眼中的_______,但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从而使所成的像变得更亮;现代天文望远镜都力求把物镜的口径____________(选填“缩小”或“加大”),以便观测到更暗的星。

24.托盘天平在调节平衡的过程中,如果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边,则应该将在左边的________向_____边调节。

25.野战部队携带的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相比,好处在于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它的密度_________,体积______。

(选填“较大”、或“较小”)

26.某同学从均匀大岩石上砸下一小块岩石,用天平称得质量是27g,放入装有8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到90mL,这块岩石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3;这一小块岩石的密度与那一大块岩石的密度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7.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金奖。

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酒:

0.9×103kg/m3),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______kg,若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水的质量比装酒的质量多______kg。

三、探究与解答题(28题8分,29题5分,30题6分,31题5分,32题10分,共34分)

28.⑴如图2所示,李芳同学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请画出反射光线及平面镜的位置,并标注反射角的度数。

(4分)

28.⑵如图3所示,一束光线射向一块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

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并标出法线。

(4分)

29.如图4所示,某种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观察图像并回答:

(5分)

⑴物质开始加热时的温度是______℃;

⑵这种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⑶物质的熔点是______℃,熔化过程中用了______min;

⑷BC段表示物质处于____________状态(填物态形式)。

30.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请思考下列问题:

(6分)

⑴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5所示(P点是2倍焦距处)。

你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调整后,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这次成的倒立、______的实像;这一成像规律应用在____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上。

⑶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_________像。

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图中的_______点(选填“C”或“D”)箭头所示的方向去观察。

31.在探究某种物质特性的实验中,晓芳提出了以下猜想:

(5分)

猜想一:

对于不同种类的物质,体积相同,质量一般不同;

猜想二:

对于不同种类的的物质,体积不同,质量不同,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猜想三:

对于不同种类的物质,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晓芳所在的实验小组通过合作,得到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物体名称m/gV/cm3

1水A1010

2铁块A7910

3水B2020

4铁块B15820

5铜块26730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对比实验1和2或者3和4,可验证猜想_____是正确的;(2分)

⑵为了探究猜想二是否正确,可以选择实验_____________或者选择实验_____________。

(2分)

⑶对比实验1与实验4以及实验5,可以验证猜想_____是正确的;

⑷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一个瓶子的质量是500g,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1000g,装满某种液体时的总质量是900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1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请将正确地答案的番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

1.C2.C3.D4.B5.C6.C

7.C8.D9.C10.B11.B12.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3.米/秒(m/s、m?

s-1)、秒14.参照物、相对15.稍快、516.抖动(晃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17.无规则振动、dB或分贝18.温度计、℃19.凝华、吸20.虚、821.30、4522.虚、放大23.晶体状、加大24.平衡螺母、右25.较大、较小26.2.7×103、相等27.0.45、0.05

三、探究与解答题(28题8分,29题5分,30题6分,31题5分,32题10分,共34分)

29.(每空1分)

⑴40⑵晶体⑶80、6⑷固液共存

30.(每空1分)

⑴蜡烛上调或光屏上调或透镜下调(选一)

⑵右、放大、幻灯机

⑶虚、C

31.⑴一⑵1和3、2和4⑶三⑷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每空1分)

32.

由ρ=m/v………………………………2分

得v=m水/ρ水………………………………2分

=(1000-500)×10-3kg/(1.0×103kg/m3)………………1分

=500×10-6m3………………1分

则ρ液=m液/v………………………………2分

=(900-500)×10-3kg/(500×10-6)m3………………1分

=0.8×103kg/m3………………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