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和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复习及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5433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和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复习及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4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和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复习及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4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和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复习及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4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和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复习及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4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和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复习及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和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复习及习题.docx

《4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和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复习及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和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复习及习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和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复习及习题.docx

4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和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复习及习题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和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一、一周内容概述

  本周学习了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和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介绍了:

分子、和离子的概念及其特性,相对分子原子质量;化学式及其书写;简单化合物的命名;化合价及其规律;原子团;相对分子质量及其有关计算。

二、重难点知识剖析

(一)分子

1、概念: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分子的特性:

  

(1)分子的质量、体积很小;

(2)分子是运动的;

  (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4)同种物质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分子的性质不同。

(二)离子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叫做阳离子,如Na+、NH4+,带负电的离子叫做阴离子,如Cl-、NO3-,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等于该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的数目。

1、离子可以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

非金属元素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带上电荷。

2、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如NaCl是由Na+和Cl-构成的。

3、原子团

  某些元素的原子集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化学反应,它所起的作用和一个原子一样,这样的原子集合叫做原子团。

化学上常用“根”命名,如氢氧根(OH-)、硝酸根(NO3-)、碳酸根(CO32-)、硫酸根(SO42-)等。

(三)离子符号

  数字和“+”、“-”号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号表示电性,数字在“+”、“-”号的前面。

例如,Cl-表示氯离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Mg2+表示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注意:

离子符号和相关数字的意义,例如,2Al3+;“2”表示两个铝离子;“3+”表示每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四)化学式

1、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

  

(1)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

  

(2)各种物质的化学式都是通过实验方法测定出来的,一种纯净物只能由一个化学式来表示,不能主观臆造。

2、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一般包括宏观和微观角度)

  

(1)宏观上:

表示某物质;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2)微观上: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或者一个原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表示某物质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

  我们以水(H2O)为例说明:

化学式的涵义

以H2O为例

宏观

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水这种物质

表示该物质有哪些元素组成的

表示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微观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一个水分子

表示一个分子里有多少个原子

表示一个水分子中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质量

表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Mr(H2O)=2Ar(H)+Ar(O)=2+16=18

表示物质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

1

表示物质中各种元素的质量比

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

8

3、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

如:

aRbc

  

(1)表示有a个这样的微粒

  

(2)表示一个微粒中有b个原子或原子团

  (3)表示一个该离子中带有c个单位正(负)电荷

如:

  

Ca2+:

表示钙离子,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注意:

  同元素符号的意义相似,在化学式前有数字后,就不能表示宏观含义,只能表示微观含义

(五)简单化合物的命名

1、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命名

  根据元素的名称,从右往左读作“某化某”。

如NaCl读作“氯化钠”。

部分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原子的个数在元素的名称之前读出。

如P2O5读作“五氧化二磷”,Fe3O4读作“四氧化三铁”。

但要注意,H2O就是“水”,不能读成“氧化氢”,NH3就是“氨气”。

2、含有OH原子团的化合物的命名

  一般命名为“氢氧化某”

  如:

NaOH读作“氢氧化钠”,Cu(OH)2读作“氢氧化铜”

3、含有其他原子团的化合物的命名

  一般根据原子团和另一元素的名称从右到左的顺序读作“某酸某”。

  如:

CaCO3读作“碳酸钙”,Cu(NO3)2读作“硝酸铜”

    但注意,H2CO3就读作“碳酸”,H2SO4就读作“硫酸”等。

(六)化合价

1、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号在数字的前面,如

等。

说明:

  

(1)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与离子符号不同。

“头上长着化合价,离子旁边带个把(bà)”。

  

(2)有些元素常见化合价为两种,通常低价的称为“亚”,如FeCl2称为氯化亚铁,FeCl3称为氯化铁。

  (3)同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如NH4NO3中N元素分别显-3价和+5价。

2、元素化合价的几点规律

  

(1)在任何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2)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3)在化合物中,氢通常显+1价,氧通常显-2价;

  (4)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但在非金属氧化物里,氧显负价,另一非金属元素显正价);

  (5)许多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

  (6)原子团的化合价由构成元素原子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算出,原子团的化合价代数和不为零。

中(-3)+(+1)×4=+1。

3、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及根据化学式判断其中元素的化合价

  

(1)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例如:

书写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

    ①正价左,负价右:

    ②交叉约简定个数:

P2O5

  

(2)根据化学式求其中某元素的化合价

    例如:

计算H3RO4中R元素的化合价

    ①标出已知未知化合价

    ②列出正负化合价代数和(+1)×3+(+x)+(-2)×4=0,x=+5

(七)化合价的规律

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1)化合物中氧元素通常显-2价,氢元素通常显+1价;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2)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因此在单质的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例如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

2、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任何化合物的分子作为一个整体是电中性的,因为在化合物里,某些原子失去多少个电子(我们规定为正几价),就有另一些原子一定得到多少个电子(我们规定为负几价),有多少共用电子对偏离某些原子(我们规定为正几价),也就有多少共用电子对偏向另一些原子(我们规定为负几价),所以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元素的化合价就是元素的一个原子得失电子数目或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所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般等于它的最外层电子数,非金属元素最高正价等于它的最外层电子数,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8。

  常见元素化合价的记忆口诀:

  一价氢氟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三五氮,铜汞二价最常见,

  一五七氯都齐全,单质零价永不变。

(八)原子团

  某些元素的原子集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化学反应,它所起的作用和一个原子一样,这样的原子集合叫做原子团。

例如,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OH)、硝酸钠中的硝酸根(NO3)都是原子团,也叫做根,根也有化合价,如OH的化合价为-1价,NO3的化合价为-1价。

1、原子团不是化合物,不能把原子团看成化学式,它只是化合物中的一个部分。

2、有些原子团形式相同,但并不是同一种原子团,如KMnO4中的MnO4为高锰酸根,其中Mn的化合价为+7价;而K2MnO4中的MnO4则为锰酸根,其中Mn的化合价为+6价。

3、常见的原子团及化合价

原子团

化学式

化合价

原子团

化学式

化合价

氢氧根

OH

-1

硝酸根

NO3

-1

碳酸氢根

HCO3

-1

高锰酸根

MnO4

-1

碳酸根

CO3

-2

锰酸根

MnO4

-2

氯酸根

ClO3

-1

硫酸根

SO4

-2

磷酸根

PO4

-3

亚硫酸根

SO3

-2

氨根

NH4

+1

 

 

 

(九)化学式的书写

  

1、单质的化学式的写法

  

(1)金属单质、固体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

如金属单质:

Fe(铁)、Na(钠);固体非金属:

S(硫)、P(磷)等;稀有气体:

He(氦)、Ne(氖)等

  

(2)氧气等多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添上下标,表示一个分子含有多少个该原子。

如:

O2(氧气)、O3(臭氧),Cl2(氯气)

2、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根据化合价来写化学式

  

(1)一般是正价的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左边,负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右边

  

(2)在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般呈正价,非金属呈负价;在化合物中,氧元素一般呈-2价,氢元素一般呈+1价

  (3)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注意:

  

(1)标注某元素的化合价时,务必要写在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先标电性,后标数目

      +2

    如 CuO     +2表示在氧化铜中铜元素呈+2价

  

(2)某些元素具有可变价态,它们表示在与其他元素化合形成化合物时,会出现多种可能。

    特别:

Fe在命名时,+3价就是铁,而在+2价时要被称为亚铁

(十)相对分子质量

1、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中所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符号为Mr)。

2、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如:

氧气(O2)的相对分子质量=16×2=32

    二氧化碳(CO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2=44

  

(2)计算物质组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如:

    二氧化碳(CO2)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2:

16×2=3:

8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如:

    元素的质量分数(ω)=

×100%

    =

×100%

  水(H2O)中氢元素质量分数=

  (4)计算一定质量的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该元素在物质中的质量分数

    如:

求60gMgSO4中含有氧的质量

    m(O)=m(MgSO4)×ω(O)=60g×53.3%=32g

  (5)已知物质的质量,计算某元素的质量,如,2.32g四氧化三铁中含铁多少克?

    

  (6)已知两物质某元素质量相等,求其中一种物质的质量。

如:

  1kg碳酸氢铵(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与多少千克的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解析:

  NH4HCO3中,W(N)=

  1kg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1kg×17.7%=0.177kg

  NH4NO3中,W(N)=

  NH4NO3的质量为:

0.177kg÷35%=0.51kg

  (7)已知不纯物质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求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如:

  某硫酸铵样品中,(NH4)2SO4的质量分数为90%,求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样品中只有硫酸铵中含氮元素)。

解析:

  

在线测试

窗体顶端

一、选择题

1、经过“普九”工程后,校园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垂柳飘飘,绿树葱葱,花儿遍遍,坐在教室里不时传来花香。

能闻到花香这种现象说明了()

A.分子很大                 

B.分子分裂成原子

C.分子在不断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