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专题歧义与变换.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43147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概论专题歧义与变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语言学概论专题歧义与变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语言学概论专题歧义与变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语言学概论专题歧义与变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语言学概论专题歧义与变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学概论专题歧义与变换.docx

《语言学概论专题歧义与变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专题歧义与变换.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学概论专题歧义与变换.docx

语言学概论专题歧义与变换

歧义分析

一.歧义的含义及歧义研究的目的

 

(一)歧义的含义

  所谓歧义,指的是以下的语言现象:

    ①公园里有三个幼儿园的孩子。

    (有三个孩子,他们是幼儿园的/孩子属于三个幼儿园)

    ②我借他一本书。

    (我借给他一本书/我从他那里借来一本书)

  从上边的例子可以了解到:

  歧义,指的是一个语言形式包含多种不同的意义的现象。

有人称之为多义现象。

第六章 歧义分析

  在一般情况下,歧义现象研究短语以上的语言单位。

如歧义短语、歧义句等等。

单独的多义词通常放在词汇中研究而不放入歧义现象中讨论:

    [报销]①领款人向财务主管报账,请求注销。

②人或物毁坏。

    [看医生]①请医生看病。

②看望医生。

  这种具有多个意义的词语,通常只要进入特定的句法环境,就只具有单义性,所以,如果不引起歧义,就不必放到歧义讨论中来。

不过,如果引起了歧义,就必须作为歧义现象加以讨论:

    ①我买的那只灯泡早就报销了。

(灯泡毁坏了/报账了)

    ②昨天我去看医生去了。

(看望了医生/找医生看了病)

  这种词汇上的多义是造成上述歧义的根本原因。

 

(二)歧义研究的目的

  1.探究影响语言形式和意义结合的因素。

  2.为语言教学和学习提供依据。

二.歧义的种类

 

(一)同音造成的歧义

  大概由于汉字的缘故,汉语尤其是在口语当中的同音词比较多。

同音现象往往造成听者理解上的歧义。

如:

    ①吃这种药可以zhì癌。

(治/致)

    ②马上就要进行期zhōng考试了。

(终/中)

    ③和人家说话不得无lǐ。

(礼/理)

    ④对面走过来一duì青年。

(对/队)

  其他需要注意的还有“他、它、她|的、地、得”等。

  由同音造成的歧义现象,只要写出来,就可以消除歧义,因为同音往往不同形。

 

(二)同形造成的歧义

  这里的同形,指的是一些语言单位只是形体相同,而读音、意义都不同。

在书面语当中,这种同形但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语言单位也可以造成歧义。

如:

    ①这树枝怎么会这样长?

(zhǎng/cháng声母差异)

    ②我说不好。

(bu/bù轻声与否)

    ③他想起来了。

(qilai/qilái轻声与否)

    ④他吃了饭才走。

(cái/cái有无重音)

 (三)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

  汉语的实词和虚词在特定的句法环境之下都可以造成歧义。

  1.由实词多义造成的歧义。

如:

    ①我叫他敲了三下。

(允许/被)

    ②小王走了三个小时了。

(离开/行走)

    ③他不能说。

(应该/能力/环境限制:

病)

  2.由虚词多义造成的歧义。

如:

    ①我准备从上海去北京。

(经过上海/从上海出发)

    ②你给我写封信。

(对、向/代替)

    ③她梳着辫子呢。

(动作进行:

正在梳/状态持续:

留着)

 (四)一词兼类造成的歧义

  一个词兼属于不同的词类情况下在语义个性上也往往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往往也可以造成歧义:

    ①大门没有锁。

     (锁1:

名词/锁2:

动词)

    ②他听了这话,可不高兴了。

     (可1:

语气词/可2:

转折连词)

 (五)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

  语义关系不同,指的是一种句法结构之中包含有几种语义关系,这种隐含于同一种句法关系之中的不同的语义关系往往也可以造成歧义。

由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现象内部情况比较复杂,具体情况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种。

  1.定+中:

一个定中结构中包含有不同的语义结构,从而造成歧义的现象。

如:

    ①看见的人有哪些?

     (动作+施事/动作+受事)

    ②我们参观了一家“妇女理发店”。

     (施事+处所/受事+处所)

 2.动+宾:

一个动宾结构中包含有不同的语义结构,从而造成歧义的现象。

如:

    ①他总共切了五块肉。

    (动作+结果:

把肉切成五块

     动作+受事:

把五块肉切小)

    ②那人刚才问谁?

    (动作+内容:

问有关谁的事情

      动作+对象:

向谁问)

    ③我们准备选班长。

    (动作+目的:

选出班长来

      动作+受事:

选班长作X)

    ④村长罚他砍树木。

    (动作+原因:

因砍树而罚他

     动作+内容:

让他砍树作为对他的惩罚)

3.主+谓:

一个主谓结构中包含有不同的语义结构,从而造成歧义的现象。

有两种情况。

   

(1)一些具有“服务”性质的动作行为动词语的主语有时既可以是施事,又可以是受事,从而造成歧义:

     ①他今天手术,不能来了。

     (施事+动作:

他给人作手术

      受事+动作:

给他作手术)

     ②他上课去了。

     (施事+动作:

他讲课

      对象+动作:

他听课)

   

(2)在特殊情况下,一些一般的人和事物也可以由于其主语语义角色的不确定而造成歧义:

     ①这个人恨死我了。

     (施事+行为:

这个人恨我

      对象+行为:

我恨这个人)

     ②这姑娘看得他脸都红了。

     (施事+动作:

姑娘看他,他脸红

      对象+动作:

他看姑娘,他脸红)

4.联合短语A和B:

一个联合短语中包含有不同的语义结构,从而造成歧义的现象。

联合结构的内部的几个项目之间在语义上关系是有差异的:

  

(1)有的是加和关系——在特定的句法环境中,属于并列关系的A、B不能分列。

如:

    (A+B)的C≠(A的C)+(B的C)

  

(2)有的是可分列关系——在特定句法环境下,属于并列关系的A、B可以分列。

如:

    (A+B)的C=(A的C)+(B的C)

  下边是两个实例:

    ①大家正在讨论老王和老张的事情。

     →大家正在讨论有关老王和老张的事情。

(加和关系)

     →大家正在讨论老王的事情和老张的事情。

(可分列关系)

    ②妈妈正在讲星星和月亮的故事。

     →妈妈正在讲关于星星和月亮的故事。

(加和关系)

     →妈妈正在讲星星的故事和月亮的故事。

(可分列关系)

  很明显,两种语义结构之下的句子的含义是不同的,即有歧义的。

 (六)结构层次不同造成的歧义

  有时,构成一个句法结构的词语及其顺序在表层上都是清晰的,但在构成的句法结构内部却可能隐含着不同的结构层次,这种不同的结构层次又影响了人们理解上的差异,造成歧义。

因此,所谓结构层次不同造成的歧义现象指的是:

一种词语排列顺序构成的某个句法结构内部隐含着不同的句法结构层次造成的歧义现象。

由结构层次不同造成的歧义现象比较复杂,这里以句法搭配的格局为出发点做一些介绍。

  

  歧义条件:

在语义上,定语和两个名词都能构成定中关系,且名1和名2也有定中关系。

例如:

    ①三个幼儿园的孩子

     →三个(幼儿园的孩子)

     (定+中:

三个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

     →(三个幼儿园)的孩子

     (定+中:

属于三个幼儿园的孩子)

    ②彩色铅笔盒子

     →彩色(铅笔盒子)

     (定+中:

彩色的铅笔盒子)

     →(彩色铅笔)盒子

     (定+中:

彩色铅笔的盒子)

   

     

  歧义条件:

名1和名2可以有并列关系,名1、名2都可以和名3构成定中关系。

    ①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定+中:

江苏的部分地区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定+中:

江苏全部以及浙江的部分地区)

    ②老张和老李的上级

     →老张和老李的上级

     (定+中:

老张的上级和老李的上级)

     →老张和老李的上级

     (定+中:

老张以及老李的上级) 

      

  歧义条件:

动词和名1、名2都可以构成动宾关系,同时,动词和名1、名2都可以构成定中关系。

如:

    ①看比赛的孩子

      →看(比赛的孩子)

      (动+宾:

看望比赛的孩子)

      →(看比赛)的孩子

      (定+中:

孩子看比赛)

    ②咬死猎人的狗

      →咬死(猎人的狗)

      (动+宾:

猎人的狗死了)

      →(咬死猎人)的狗

      (定+中:

狗咬死了猎人)

         

  歧义条件:

动词可以和后边的动词或形容词发生中补关系,又可以和后边的名词发生动宾关系,而中间的动词或形容词又可以和后边的名词发生定中关系。

比如:

    ①拉长的绳子

      →拉(长的绳子)

      (动+宾:

拉动长绳子)

      →(拉长)的绳子

      (定+中:

拉长了的绳子)

    ②听不清楚的音乐

      →听(不清楚的音乐)

      (动+宾:

听着音乐,音乐不清楚)

      →(听不清楚)的音乐

      (定+中:

不能听清楚的音乐)

   

  歧义条件:

前边的动词可以带主谓短语作宾语,后边的动词或形容词可以和前面的“动+名”整体构成主谓关系。

如:

    ①发现这种矿石非常重要

      →发现(这种矿石非常重要)

      (动+宾:

发现这种矿石非常重要)

      →(发现这种矿石)非常重要

      (主+谓:

发现这种矿石,非常重要)

    ②怀疑他的观点缺乏证据

      →怀疑(他的观点缺乏证据)

      (动+宾:

他的观点缺乏证据,值得怀疑)

      →(怀疑他的观点)缺乏证据

      (主+谓:

怀疑他的观点这件事还缺乏证据)

  歧义条件:

动1可以带名1作宾语,也可以带“名1+动2+名2”共同充当的宾语,同时,名1既可以作动1的宾语,又可以作动2的主语。

如:

    ①批评老张表扬小李

      →批评(老张表扬小李)

      (动+宾:

老张表扬小李该批评)

      →(批评老张)(表扬小李)

      (联合:

批评老张,表扬小李)

    ②理解教师教育自己的孩子

      →理解(教师教育自己的孩子)

      (动+宾:

理解了教师教育自己的孩子这件事)

      →(理解教师)(教育自己的孩子)

      (联合:

理解教师,教育自己的孩子)  

  歧义条件:

动词可以带双宾语,中间的名词或代词可以充当前边动词的宾语,又可以和后边的宾语发生定中关系。

如:

    ①喊他哥哥

      →喊(他哥哥)

      (动+宾:

喊他的哥哥)

      →喊(他)(哥哥)

      (动+双宾:

称呼他为“哥哥”)

    ②问那个陌生人姓什么

      →问(那个陌生人姓什么)

      (动+宾:

问:

那个陌生人姓什么?

      →问(那个陌生人)(姓什么)

      (动+双宾:

问那个陌生人,问姓什么)

  

  歧义条件:

介词和名1以及“名1的名2”都可以发生介宾关系,同时,名1和名2有定中关系。

如:

    ①关于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关于(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介+宾:

与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有关)

      →(关于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定+中:

与牛郎和织女有关的故事)

    ②对售货员的意见

      →对(售货员的意见)

      (介+宾:

对于售货员提出的意见)

      →(对售货员)的意见

      (定+中:

给售货员提出的意见)

 (七)语法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

  同一结构层次中包含不同的语法关系也可以造成歧义现象,即:

   

  由语法关系的差异造成的歧义现象的内部情况也比较复杂,大致有以下几种。

  1.动宾/偏正重合:

同一个表层结构中包含一个动宾结构和一个偏正结构,造成多义。

如:

    ①学习文件

     动宾关系:

学习(过/了)文件

     偏正关系:

学习(的)文件

    ②修订方案

     动宾关系:

修订(了)一个方案

     偏正关系:

一种修订(的)方案

  其他还如“调查结果”、“模仿动作”等等。

  2.主谓/中补重合:

同一个表层结构中包含一个主谓结构和一个中补结构,造成多义。

如:

    ①翻译准确

     主谓关系:

翻译很准确,表达也清晰

     中补关系:

翻译得准确,表达得清楚

    ②叙述清楚

     主谓关系:

叙述很清楚

     中补关系:

叙述得清楚

  其他还如“认识透彻”、“钻研深入”等等。

  3.联合/定中重合:

同一个表层结构中包含一个主谓结构和一个中补结构,造成多义。

如:

    ①学生家长座谈会

     联合关系:

学生和家长的座谈会

     定中关系:

学生的家长的座谈会

    ②虾仁炒鸡蛋

     定联合关系:

(中午吃)虾仁和炒鸡蛋

     定中关系:

(中午吃)虾仁炒的鸡蛋

  4.定中/同位重合:

同一个表层结构中包含一个定中结构和一个主谓结构,造成多义。

如:

    ①他最讨厌陈龙这个徒弟

     定中关系:

在陈龙的徒弟中,他最讨厌陈龙的这个徒弟

     同位关系:

在自己的徒弟中,他最讨厌这个徒弟——陈龙

    ②就他们老师没来

     定中关系:

其他人的老师都来了,就他们的老师没来

     同位关系:

学生都来了,就老师没来

 (八)指代不明造成的歧义

  这是由代词的指示对象不明确造成的歧义。

这种歧义现象比较简单:

    ①刚才老张把信交给老赵的时候,他的脸涨得通红。

     (“他”指老张还是老赵?

    ②昨天晚上,小李看见小王和他爱人在河边散步。

     (“他”指小王还是小李?

 (九)省略不明造成的歧义

汉语的主语经常可以承前省略,这是一种使语言经济的表达方法,但如果省略不明,也会造成歧义。

如:

    ①我认识他的时候,[]也不过十多岁。

     (“我”还是“他”不过十多岁?

    ②我猜想他已经知道了一些情况,[]所以,就派人来查看查看。

     (“我”还是“他”就派人来查看查看?

 (十)范围不明造成的歧义

  语言中一些表示某种范围的词语,如“以上、以下、以内、以远”等,如果在具体语境中所表范围不明确,也会造成歧义。

如:

    ①六十岁以上的工作人员一律退休。

     (“六十岁以上”含不含六十岁?

    ②春运期间,郑州以远有硬座票号。

     (“郑州以远”包括不包括郑州?

    ③十八岁以上的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十八岁以上”含不含十八岁?

 (十一)社会文化背景差异造成的歧义

  语言中有一些词语除了具有字面义之外,还具有特定的社会文化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如果这两种意义同时存在,就会造成歧义。

如:

     ①他经常到隔壁王二嫂那儿吃豆腐。

     ②他还没来得及考虑个人问题。

     ③老王家的二小子又进去了。

     ④锁柱哥,我要和你好一辈子。

     ⑤这家伙真是一条狗。

     ⑥你的耳朵呢?

练习:

试分析以下句子

没有穿破的衣服。

撞倒了小王和小李的自行车。

变换理论与句式变换分析

(变换的三种含义:

句子的改换、不同句式的变换、底层结构向表层结构的转换)

一、结构层次分析的局限和句式变换分析法的产生

“层次分析”是分析与研结构时候所不可缺少的。

层次分析理论也有局限,即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

例如:

(1)a不适当地教育孩子,对孩子成长是不利。

b我们目前需要进口设备。

c反对的是他。

这三个句子都是有歧义句子。

a可以通过层次分析中的“切分”加以分化;b可以通过层次分析的中的“定性”来加以分化。

c就无法通过层次分析的“切分”或“定性”来分化了。

比较:

(2)a不适当地教育孩子,对孩子成长是不利。

12

3()4

34

5()6

b我们目前需要进口设备。

78(7-8,可以是动宾,也可以是定中关系)

c反对的是他(他反对,反对他)

12

3456(3-4是“的”结构,5-6是动宾)只有一种切分,一种定性

层次分析的这种局限促使变换分析的运用。

下面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下面的(3)中两个例子格式相同,此类序列也都相同(其中“名词L”代表处所的名词性成分,“名词语”代表名词性词语)。

比较:

(3)a戏台上摆着鲜花。

(名词L+动词+着+名词语)

b戏台上演着京戏。

(名词L+动词+着+名词语)

如果对这两个句子进行层次分析,“切分”和“定性”都相同。

(4)名词L动词着名词语

a戏台上摆着鲜花。

b戏台上演着京戏。

12(主谓结构)

34(动宾结构)

但是明显地能感觉到a与b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是不同的。

表示“存在,静态”,“动词+着”在意思上大致相当于“有”。

b句表示“活动,动态”,“动词+着”在意思上表示行为动作正在进行。

如果把a句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假定为A义,为“A式”;b为B义,为“B式”。

现代汉语句子里有即符合A义又符合B义的歧义句。

例如:

(5)山上架着炮。

那么,例(4)中这种A义和B义的差异是怎样造成的呢?

那就是由句法结构内部实词与实词之间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造成的。

具体说,(4a)“戏台上摆着鲜花”里的共现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是,“戏台上”(名词L)指明“鲜花”(名词语)存在的处所。

(4b)“戏台上演着京戏”共现词之间的语义关系结构是指,“戏台上”(名词L)指明“演京戏”(名词语)这一活动进行的场所。

要揭示这种隐含在句子里边的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的差异,就要寻求新的分析手段。

“句式变换分析”或者“变换分析”正是针对这种对语义关系研究的需要而产生的。

下面就用变换分析来分化上述同形的“名词L+动词+着+名词语”的句式。

调查、分析发现,“A式”可以跟“名词语+动词+在+名词L”句式(称为“C式”)相联系,即“A式”可以变为“C式”。

(6)“A式”→“C式”名词L+动词+着+名词语→名词语+动词+在+名词L

a1台上坐着主席团→a2主席团坐在台上

b1门口站着人→b2人站在门口

c1前三排坐着来宾→c2来宾坐在前三排

d1床上躺着病人→d2病人躺在床上

e1门上贴着对联→e2对联贴在门上

f1黑板上写着字→f2字写在黑板上

g1墙上挂着画→g2画挂在墙上

h1树上钉着广告牌→h2广告牌钉在树上

………………

“A式”为“原句式”,“C式”就是“变换式”。

拿“原句式”“A式”与“变换式”“C式”之间的关系来说,a原句式中的共现词“台上”是指明“主席团”存在的处所,“主席团”跟动词“坐”之间是施事与动作的关系;而变换式中的共现词表示的是同样的关系,即仍然是施事与动作的关系。

e原句式中的共现词“门上”是指明“对联”存在的处所,“贴”与“对联”之间是动作与受事的关系;而变换式中的共现词表示的是同样的关系,即仍然是动作与受事的关系。

这说明两个句式变换前后的语义结构关系都保持不变。

其他例子也都这样。

说明“A式”与“C式”之间存在着一种变换关系,可以建立一个变换公式(7):

(7)“A式”→“C式”

再看“B式”。

发现,“B式”可以跟“名词L+正在+动词+名词语”(假设为“D式”)发生联系,而且共现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保持不变,即“B式”可以变换为“D式”。

例如:

(8)“B式”→“D式”名词L+动词+着+名词语→名词L+正在+动词+名词语

a1台上演着京戏→a2台上正在演京戏

b1门外敲着锣鼓→b2门外正在敲锣鼓

c1外面下着大雨→c2外面正在下大雨

d1大厅里跳着舞→d2大厅里正在跳舞

e1教室里上着课→e2教室里正在上课

……………

a原句式中共现词“台上”指明“演京戏”这一活动进行的场所,“演”与“京戏”之间是动作与受事的关系;变换式中的共现词“台上”同样是指明“演京戏”这一活动进行的场所,“演”与“京戏”之间仍然是动作与受事的关系。

其余例子相同。

这说明,“B式”与“D式”存在变换关系。

可以建立一个公式(9):

(9)“B式”→“D式”

值得注意的是,“A式”只能变换成“C式”,却不能变换成“D式”。

即:

(10)“A式”→“C式”“A式”≯“D式”

例如:

(11)“A式”:

台上坐着主席团→“C式”:

主席团坐在台上

———————≯“D式”:

﹡主席团正在坐台上

反之,“B式”只能变换为“D式”,不能变换为“C式”。

即:

(12)“B式”→“D式”“B式”≯“C式”

例如:

台上演着京戏

(13)“B式”:

戏台上演着京戏→“D式”:

戏台上正在演京戏

———————≯“D式”:

﹡京戏演在戏台上

前面说到,例(5)“山上架着炮”这一句式有歧义,这也可以通过变换来加以验证,因为,例(5)可以有上述两种变换式:

(14)“A式”:

山上架着炮→“C式”:

炮架在山上

“B式”:

山上架着炮→“D式”:

山上正在架炮

二、句式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和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

层次分析的客观依据是句法结构的层次性。

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是“句法结构的相关性”。

造成这种相关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语言表达要求细致而又经济的原则致使语言中同一个意义可以用不同的句法格式来表达,从而造成语言中存在大量的同义格式。

前边举过一个例子。

例如,说基本意思是“我在昨天由于不小心丢了两把办公室的钥匙”,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可以用不同的说法来表示。

例如:

(15)a我昨天不小心丢了两把办公室的钥匙。

b我昨天不小心把两把办公室的钥匙丢了。

c昨天不小心,两把办公室的钥匙我给丢了。

d昨天不小心,我把办公室的两把钥匙丢了。

e我不小心在昨天把办公室的两把钥匙给丢了。

f是我昨天不小心把办公室的两把钥匙给丢了。

e我昨天不小心,办公室的钥匙给我丢了两把。

而且在对话中,本着说话经济的原则,其中有些成分,如“我”、“昨天”等还可以常常可以省略。

例如:

(16)——你昨天玩儿得怎么样?

——倒霉透了,把办公室的两把钥匙给丢了。

第二,语言中要表达的意义是无限的,而表达意义的句法格式是有限的。

要用有限的格式来表达无穷的意义,就致使同一种句法格式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从而使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歧义句法格式。

例如,“老虎不吃鸡了”和“鸡不吃白菜了”时意思不同的两句话,但在各自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为了说话要经济,这两个意思就有可能会用相同的句子来表示,从而造成歧义句子。

请看下面两组例子:

(17)a[“鸡”是吃的受事]

a1老虎不吃鸡了(回答“老虎还吃鸡吗?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