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4032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建筑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建筑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建筑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建筑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docx

《建筑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docx

建筑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

建筑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

第一章建筑项目概要

第二章建筑项目背景及可行性

第三章建筑项目选址用地规划及土建工程

第四章建筑项目总图布置方案

第五章建筑项目规划方案

第六章建筑项目环境保护

第七章建筑项目清洁生产

第八章建筑项目能源消费及节能分析

第九章建筑项目建设期及实施进度计划

第十章建筑项目投资估算

第十一章建筑项目融资方案

第十二章建筑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三章建筑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第十四章建筑项目综合评价及投资建议

第一章项目概要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一)项目名称

建筑生产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本期工程项目属于新建工业项目,主要从事建筑的研制开发与制造业务。

二、项目承办企业及项目负责人

某某有限责任公司

三、项目建设背景分析

之所以我国能够成为“世界工厂”,很大程度上基于两个原因:

一是我国“人口红利”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形成;二是发展初级阶段人们向往致富的愿望极为迫切,追求速度与规模,但也导致了对资源、环境、能耗等问题的认识不足。

当下,需要正视的是我国“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环境问题也日益成为无法承受之重。

如此背景下,中国制造要寻求转型升级,就必须在方向、重点等关键环节探索规划全新的应对之策并且及时推进予以落地实施。

四、项目建设选址

“建筑投资建设项目”计划在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经济开发区实施,本期工程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53333.60平方米(折合约80.00亩),净用地面积52773.60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79.16亩)。

该建设场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道路、电力、天然气、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善,非常适宜本期工程项目建设。

五、项目占地及用地指标

1、本期工程项目拟申请有偿受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划总用地面积53333.60平方米(折合约80.00亩),其中:

代征公共用地面积560.00平方米,净用地面积52773.60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79.16亩);本期工程项目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7632.84平方米;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53887.10平方米,其中:

不计容建筑面积0.00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53887.10平方米;绿化面积3620.27平方米,场区停车场和道路及场地硬化占地面积10045.93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52773.60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

2、该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建筑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建筑制造经营的规划建设需要。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8】24号文及国土资发【2008】308号文的规定,某某县土地等别为九等,本期工程项目行业分类:

建筑行业;根据谨慎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3295.29万元/公顷>1259.00万元/公顷,建筑容积率1.02>0.80,建筑系数71.31%>30.00%,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86%<20.00%,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4.80%<7.00%,各项用地技术指标均符合规定要求。

六、项目产品规划方案

本期工程项目主要开展建筑的制造和销售业务。

七、环境保护

本期工程项目生产过程中无有毒物质排出,并且生产用水为循环水,故无废水排放;环境污染因子主要为生活废水、生活垃圾及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

“十二五”期间,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强化工业节水,切实抓好工业节水指标的落实。

一是制订一批取水定额国家标准、节水型企业标准,印发了《重点工业行业用水效率指南》,健全了工业节水标准体系,引导企业对标达标。

二是开展节水型企业评价,在钢铁、造纸、纺织、饮料等行业评选了首批12家节水标杆企业和标杆指标。

三是加快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节水技术,筛选163项先进适用节水技术,公告两批《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推动高耗水行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

八、建设期限及进度安排

1、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

2、“建筑投资建设项目”目前已经完成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

市场调查研究、项目建设选址、建设规模的确定、用地审批手续、建设资金筹措等项事宜,目前正在着手进行办理项目备案工作。

九、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1、按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要求,本期工程项目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两部分,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预计总投资22955.28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17390.3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76%;流动资金5564.9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24%。

2、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建设投资17334.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51%;建设期固定资产借款利息56.1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24%。

3、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投资17334.21万元,其中:

工程建设费用15702.6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8.41%,包括:

建筑工程投资6086.4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51%;设备购置费9336.1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0.67%;安装工程费280.0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2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375.3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99%(其中:

土地使用权费96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18%);预备费256.1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2%。

4、总投资及其构成:

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固定资产借款利息+流动资金,项目总投资=17334.21+56.15+5564.92=22955.28(万元)。

十、资金筹措方案

1、项目总投资22955.28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某某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6694.7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2.73%。

2、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3825.9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67%,其中:

项目建设期申请银行固定资产借款1825.9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5%;本期工程项目正常经营期拟申请银行流动资金借款200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71%。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无固定资产借款计划。

3、本期工程项目采取其他方式筹措资金2434.6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61%(其中:

申请国家专项资金1391.2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06%;其他融资1043.4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55%)。

十一、预期经济效益

1、根据预测,本期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达纲年营业收入55649.15万元,总成本费用45799.95万元,税金及附加291.43万元,年利税总额12446.95万元,其中:

年利润总额9557.77万元,税后净利润7168.33万元,纳税总额5278.62万元,其中:

增值税2597.75万元,税金及附加291.43万元,年缴纳企业所得税2389.44万元。

2、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达纲年投资利润率41.64%,投资利税率54.22%,全部投资回报率31.23%,全部投资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6.18%,财务净现值20413.63万元,总投资收益率42.48%,资本金净利润率57.25%。

3、根据谨慎财务估算,全部投资回收期4.47年(含建设期12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3.39年(含建设期);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现的盈亏平衡点48.45%,因此,本期工程项目经营非常安全,财务盈利能力指标表明本期工程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十二、社会效益分析

1、通过与其他备选生产工艺技术对比,本期工程项目能源消费处于节能优势,根据谨慎节能测算,项目达纲年综合节能量27.85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18.63%,项目节能效果显著。

2、项目达纲年预计营业收入55649.15万元,占地产出收益率10544.94万元/公顷;达纲年纳税总额5278.62万元,占地税收产出率1000.24万元/公顷;项目建成后,达纲年全员劳动生产率100.00万元/人。

3、本期工程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某某省某某市发展规划,有利于促进某某市某某县区域建筑产业集群发展;此外,项目达纲年为社会提供556.49个就业职位,每年可为某某市某某县增加财政税收5278.62万元,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十三、简要评价结论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某省及某某市某某县建筑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某县建筑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建筑投资建设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鼓励类发展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导向;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加速我国建筑的国产化进程,推动建筑制造产业调整和行业振兴;有助于提高某某有限责任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本期工程项目的实施是必要的。

3、某某有限责任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建筑投资建设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556.49个,达纲年纳税总额5278.62万元,可以促进某某县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由此可见,本期工程项目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4、项目拟建设在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经济开发区内,工程选址符合某某省某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证项目用地要求,而且项目建设区域交通运输便利,可利用现有公用工程设施,水、电、气等能源供应有保障。

综上所述,通过本章上述所做的技术、经济、环保、安全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建筑投资建设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本报告认为:

本期工程项目所提供的建筑产品市场前景良好,投资方向正确,技术方案设计先进合理,经济效益突出,因此,本期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并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因此,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第二章建筑项目背景及可行性

总结两年来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实践,我们的体会是,完善顶层设计和夯实基础能力相结合是前提条件,稳增长和调结构相结合是内在要求,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是战略选择,转变政府职能和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相结合是实现途径,中央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和地方政府发挥因地施策相结合是根本保障。

加强国际合作。

一是建立国际化研发体系,实施新兴产业全球创新网络计划,大力引导企业在全球研发优势地区设立研发机构。

二是研究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指数,推动利用全球资源。

三是通过建设一批新兴产业海外基地,设立国际合作机构、国际化创投基金和并购基金等方式,加强重点国家新兴产业领域国际合作,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开放发展。

第三章项目选址用地规划及土建工程

一、项目选址方案

1、由某某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建筑投资建设项目”,通过对拟建场地缜密调研,充分考虑了项目生产所需的内部和外部条件:

距原料产地的远近、企业劳动力成本和生产成本的高低以及拟建区域产业配套情况、基础设施条件及土地成本等,拟选址在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经济开发区,0.00项目建设选址区域地势平坦开阔、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排水通畅、环境适宜、公用设施比较完善、远离污染源的地段;所选建设区域土地资源充裕,而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四方通衢、地形平坦、土地平整、交通条件便利、配套设施齐备,符合项目选址要求。

2、拟定建设区域属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项目总用地面积53333.60平方米(折合约80.00亩),代征公共用地面积560.00平方米,净用地面积52773.60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79.16亩);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建筑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建筑生产经营的需要。

二、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概况

∶∶46。

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2%、40.9%和54.9%,分别拉动GDP增长0.29、2.86和3.85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62592元(按年末汇率折算为9620美元),增长6.5%。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取得新突破。

全市“1669”产业实现增加值406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9%。

品牌农业方面,新增农业“三品一标”数量59个,销售过亿元农业龙头企业达222家。

全市土地流转面积371.2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39.2%。

全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6大战略新兴产业实现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830.7亿元,增长22.3%,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15%。

机械装备、纺织服装等6大传统优势产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利税总额分别增长8.8%、20.9%、16.6%。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634.7亿元,增长9.2%,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0.7%。

工业生产稳定。

全市384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6%。

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3%,集体企业增加值下降15%,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3.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7%。

按轻重工业分,重工业增加值增长7%,轻工业增加值增长3.6%。

2017年,全市统计范围内的223种主要产品中,有118种主要产品生产量同比增加或持平。

发动机、电声器件、锂离子电池等产品增幅在20%以上,其中,汽车用发动机、新能源汽车、生物基化学纤维等增速超过30%。

工业效益回升。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228亿元,增长9.2%;实现利润总额707.4亿元,增长20.2%;实现利税总额1086.5亿元,增长17.2%;全年产品销售率98.9%。

前100名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89.5亿元,增长24%,占全市收入的41.6%;实现利润总额318.7亿元,增长54.3%;实现利税总额470.5亿元,增长43%。

装备产业发展良好。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4.3亿元、638.1亿元和341.5亿元,增长26.7%、8.4%和19.7%;分别实现利润总额113.3亿元、45.4亿元和38.1亿元,增长61%、47%和45.6%;分别实现利税总额159.5亿元、63亿元和41.2亿元,增长60.5%、31.4%和44%。

2、某某有限责任公司所选建设地址—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经济开发区,建有现代化的城区道路、桥梁、供水厂、配气站、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程控电话、电信枢纽;某某县经济开发区水、电、气、路、电视、通讯、排污管道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三、项目选址土地利用情况

1、项目选定场址为租用,该场区已经按某某县经济开发区规划进行施工建设,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合理地将场区土地进行了规划和利用。

2、项目租用场址位于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经济开发区的现有场区及标准化厂房;场区内建筑物有生产用房,配套了动力、公用工程设施,有配电房、生产车间等。

3、项目租用的场区总用地面积53333.60平方米,本期工程项目目前租用建筑面积53887.10平方米,需要根据生产和办公使用的要求进行部分改造。

4、某某有限责任公司租用的场区场地平整,道路、绿化、公用工程设施等均已基本完善。

本期工程项目没有新建的建筑物,所以总图布置不需变动。

场区的消防和各幢建筑物的消防设施已经齐备,本期工程项目亦不需做大的改动。

四、项目用地规划及功能指标分析

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经济开发区建设,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选定区域预计规划总用地面积53333.60平方米(折合约80.00亩),其中:

代征公共用地面积560.00平方米,净用地面积52773.60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79.16亩);本期工程项目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7632.84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53887.10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53887.10平方米,绿化面积3620.27平方米,场区停车场和道路及场地硬化占地面积10045.93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52773.60平方米。

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对比分析

根据综合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71.31%,建筑容积率1.02,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86%,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4.80%,固定资产投资强度3295.29万元/公顷,建设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

六、土建工程建设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预计总建筑面积53887.10平方米,其中:

不计容建筑面积0.00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53887.10平方米,计划建筑工程投资6086.4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51%。

第四章总图布置方案

本期工程项目总用地面积53333.60平方米,其中:

净用地面积52773.60平方米;项目总建筑面积53887.10平方米;其中:

生产性建筑面积49243.03平方米,非生产性建筑面积4644.07平方米。

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7632.84平方米,其中:

生产性建筑占地面积35099.71平方米,非生产性建筑占地面积2533.13平方米。

计容建筑面积(H≥8.00米按两层计)53887.10平方米;场区停车场和道路及场地硬化占地面积10045.93平方米;规划广场面积8391.00平方米;场区围墙长度7372.80延米;绿化面积3620.27平方米;建设场区土地综合利用面积52773.60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强度3295.29万元/公顷;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4.80%;建筑设计耐久年限50年;建筑抗震设防烈度Ⅷ度;建筑结构安全等级2级;建筑耐火等级3级;建筑系数71.31%;建筑容积率1.02;绿化覆盖率6.86%;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理论停车泊位93.00个;人均建设用地指标94.83平方米/人;产业工人人均宿舍面积3.44平方米/人;人均绿化面积6.51平方米/人。

第五章产品规划方案和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总体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期工程项目拟建场区总用地面积53333.60平方米(折合约80.00亩),其中:

净用地面积52773.60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79.16亩);总建筑面积53887.10平方米(其中:

不计容建筑面积0.00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53887.10平方米);建筑工程投资6086.41万元;计划购置安装247台(套)主要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环境保护和安全保障设备,预计设备购置费9336.16万元。

二、土建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期工程项目预计总建筑面积53887.10平方米,其中:

规划建设主体工程40994.52平方米,仓储设施面积7018.89平方米(其中:

原辅材料仓储设施4116.34平方米,成品贮存设施2902.55平方米),办公用房3166.41平方米,职工宿舍1213.79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1493.49平方米(含部分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预计建筑工程投资6086.41万元。

三、建设公用工程

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建设的公用工程包括:

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供热系统、办公生活设施、消防系统等,同时建设场区道路、绿化等公用工程和室外工程,为“建筑投资建设项目”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及便捷舒适的生产经营环境。

四、组建生产管理机构

第六章环境保护

一、项目建设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砂石料统一堆放,采取遮盖措施;对作业面和土堆适当喷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减少扬尘量;开挖的泥土和建筑垃圾要及时运走;运输车辆不应装载过满,采取密闭措施减少沿途抛洒,并及时清扫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和建筑材料。

二、项目建设期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间在排污工程不健全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物料流失、散落和溢流现象;另建造集水池、砂池、排水沟等水处理构筑物,并对施工期废污水进行必要的分类处理达标后排放。

水泥、黄砂、石灰类的建筑材料须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防雨措施,及时清扫施工运输过程中抛洒的上述建筑材料,以免这些物质被雨水冲刷带入污水处理装置内和附近的水体。

三、项目建设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格按照施工噪声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严禁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施工工具;采用文明施工方法,降低噪声源。

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掩蔽物;应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尽量压缩工区汽车数量和行车密度,控制汽车鸣笛;设备调试尽量在白天进行。

四、项目建设期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工程建设期间对生活垃圾要进行专门收集,严禁乱堆乱扔,防止产生二次污染;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的所需原辅材料及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堆场,严禁安置在地表水源周边。

五、项目建设期环境控制措施

项目建设期以控制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为重点内容,加强扬尘污染控制,有效降低大气中颗粒物浓度,提高大气能见度;工程结束后,全面覆盖裸土、树穴,裸土覆盖率达到100.00%。

大力整治堆场削减扬尘污染源;加强道路保洁,所有建设施工过程全面实施扬尘污染规范化控制措施;加强建筑施工场地噪声控制,对工地噪声的相关工序的重点监控。

六、项目建设期实现固体废弃物的安全、有效、无害化处置措施

项目建设期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建成运营后全面核实工业废物产生情况,实施工业废物特性检测,特别是正确识别危险废物,避免将危险废物作为一般工业废物处理造成污染。

七、项目运营期环境保护对策

本期工程项目建成运营期生产过程中无有毒物质排出,并且生产用水为循环水,故无生产废水排放;环境污染因子主要是生活废水、生活垃圾及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

八、项目运营期废水治理措施

本期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劳动定员556.49人,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达纲年生活废水排放量约1545.93立方米/年,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SS、氨氮,经场区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再处理,排放浓度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表6中的二级排放标准,同冲洗废水一同排入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经济开发区市政管网,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

九、项目运营期固体废弃物治理措施

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场区职工办公及生活产生垃圾量约69.56吨/年,经集中收集后由环卫工人及时清运,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在建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含废弃包装物),设专人收集后定置存放并进行集中处理,或交回收公司综合利用。

十、项目运营期噪声污染治理措施

本期工程项目噪声主要是建筑生产时所产生的机械噪音,因此,在设备选型上首先选用先进的、符合国家噪声排放标准要求的设备(设施),同时,加装防护设施进而降低噪声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对噪声较大的设备可在安装时增加减振消声装置,同时,对于设备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选用降噪装置,降低噪声对场区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

特别说明:

由于某某有限责任公司没有提供上级环保部门关于该项目执行环境标准的正式批复文件,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只是执行环境保护的建议标准和规范,所以,报告所描述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仅仅作为初步分析预测的参考文本。

如若与其后所做的《建筑投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或表)有冲突或不相符的地方,均以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的正式批复文件为准。

第七章清洁生产

一、工艺技术的特点与先进性分析

1、“建筑投资建设项目”使用电能、新鲜水、天然气作为能源,就能源本身而言属于清洁能源,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2、本期工程项目对其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采取比较彻底的预防性治理或回用处理,符合清洁生产、循环使用的环保理念。

3、在设备选型上杜绝采用国家公布的淘汰产品,选用高效率、低耗能的环保设备。

项目设计中设备选型立足于国内先进、节能型设备,并充分考虑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复用率。

4、各生产车间内均设置了通风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