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三诊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3829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三诊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三诊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三诊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三诊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三诊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三诊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

《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三诊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三诊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三诊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

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三诊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21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三诊理综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粮食问题始终是全人类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我们在节约粮食的同时更要发展农业,而种子又是农业的“芯片”。

下列有关种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稻和小麦种子作为“主食”的原因是其含有大量淀粉

B.种子在土壤中萌发的早期过程碳元素的含量会有所增加

C.利用超声波提高水稻种子的萌发率属于物理信息的应用

D.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建立种子库,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2.研究发现,有些没有线粒体的单细胞寄生虫可以从宿主细胞内“偷取”部分ATP。

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宿主细胞有大量ATP存在,少量偷取对其影响不大

B.这些寄生虫因为无线粒体,所以自身无法合成ATP

C.“偷取”来的ATP可直接用于该寄生虫的生命活动

D.长期缺氧环境引起这类寄生虫发生线粒体缺失突变

3.随体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染色体片段,人体细胞中的13、14、15、21和22号染色体有随体,其余染色体无随体。

不考虑任何变异,下列关于人类精子形成过程中的随体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精原细胞的随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染色体复制而复制

B.初级精母细胞中的随体数量在减数第一分裂结束无随体染色体时减半

C.次级精母细胞中的随体数量在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时加倍

D.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每个精子中含有5条有随体染色体

4.人尿液中能够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结合植物生长素相关知识,对该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人体内缺乏能够降解IAA的酶B.人体内IAA由内分泌细胞分泌

C.IAA能够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D.人体内IAA的合成需要色氨酸

5.生命观念包含生命的物质性、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生物进化和适应性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生物膜系统的存在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B.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是使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D.稳态不仅表现在个体水平,细胞和群体水平也可以表现出稳态

6.某家系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Ⅲ代1号的致病基因来自I代2号

B.上图中只有3个人的基因型是能够确定的

C.Ⅲ代3号的基因型为杂合子的几率为11/12

D.无法判断控制两种的病的基因能否自由组合

二、综合题

7.某研究小组将绣球植株分组并给予不同遮光处理,适应一段时间后测定绣球植株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晴朗的白天,绣球植株进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CO2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图分析可知,科研小组测定的净光合速率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的。

(2)为了解绣球植株叶片在晴朗白天的实际光合速率,研究小组还测定了植株叶片的呼吸速率具体操作是测定植株叶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测定全光组、50%遮光组、75%遮光组的呼吸速率分别是0.53、0.36、0.41(单位:

μmolCO2·m-2·s-1)。

结合本题材料推测,绣球植株叶片适应遮光环境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保证植株在遮光环境中的正常生长。

8.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市某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

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

(1)在该水库生态系统组成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______________,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____。

(2)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鳙______________的生物积累量(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应捕杀鲢、鱅的_______________。

(3)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元素,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______________,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投放鲢、鳙这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调整了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关系,从而改变了生物积累量的比例,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9.科研团队尝试利用遗传学原理和生物技术解决稻米镉污染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稻种质资源库中,同种水稻的富镉和低镉两种表现类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

(2)已知该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为了解它们的显隐性关系,研究人员先用能够稳定遗传的富镉和低镉水稻做亲本进行杂交,结果F1中无低镉水稻,说明______________;后用这两种水稻进行多株杂交时,在F1群体中偶然出现了一株低镉水稻,从遗传变异的角度分析,其可能原因是富镉水稻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欲利用生物技术对高镉水稻进行遗传改良,他们在富镉基因内插入了一段DNA,大大降低了水稻对镉的吸收量,该操作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_。

进一步研究发现,改良后的植株,不仅镉吸收量大幅下降,对锰的吸收量也显著降低,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研究小组为探究为什么要使用公筷,将聚餐时的每道菜品分为三份,一份餐前直接留样,一份使用公筷取食,份不使用公筷取食。

通过无菌操作采集样品,经冷链运送至实验室,梯度稀释后接种于某培养基上,恒温培养适宜时间,菌落统计如下表。

菜名

结果(表示每克样品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总数)

餐前

餐后

公筷

非公筷

凉拌萝卜丝

14000

16000

45000

炖萝卜

60

150

56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适宜采用_______________法进行接种,菌落的概念是_______________。

(2)统计菌落数目时,需要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使用的餐具、筷子及取样工具已经过灭菌处理,取食过程中筷子上的微生物来源有_______________(答出3点)。

凉拌萝卜丝里的菌落明显高于炖萝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需要获取餐前留样数据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的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公筷能

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1.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

(1)癌细胞具有无限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的______________系统发挥清除作用。

(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

步骤一、每周对一组小鼠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作为免疫组

步骤二、每周对另一组小鼠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班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作为空白组。

步骤三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87(一种癌细胞)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结果见下表。

细胞

细胞与抗体的结合率(%)

血清

iPSC

DB7

MEF

免疫组

77

82

8

空白组

10

8

9

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______________空白组的数值,说明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

表中DB7和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DB7和iPSC有相似的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表明:

iPSC在肿瘤治疗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与传统的放疗、化疗相比,注射iPSC对抗癌细胞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1、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有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其中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质中的脂肪是储能物质,核酸是遗传物质。

2、物理信息:

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

解:

A、水稻、花生含有大量淀粉,能被人体分解生成葡萄糖,能提供大量能量,用于维持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故可作为“主食”,A正确;

B、种子在土壤中萌发的早期过程由于有机物的消耗增多,且种子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故碳元素的含量会有所降低,B错误;

C、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利用超声波提高水稻种子的萌发率属于物理信息的应用,C正确;

D、建立濒危物种的精子库、种子库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D正确。

故选B。

2.C

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ATP在细胞内数量并不很多,可以和ADP迅速转化形成。

人和动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只有呼吸作用,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但形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或植物的光合作用。

解:

A、细胞内ATP含量很少,但ATP和ADP的转化速度很快,A错误;

B、这些寄生虫因为无线粒体,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合成ATP,B错误;

C、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偷取”来的ATP可直接用于该寄生虫的生命活动,C正确;

D、缺氧只是选择能进行无氧呼吸的寄生虫保存下来,而非引发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C。

3.C

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

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

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

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

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前期:

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

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

①前期:

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

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

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

A、根据题意,随体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染色体片段,属于染色体的一个部分,在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随体在间期会随染色体复制而复制,A正确;

BCD、在不考虑任何变异情况下,人体细胞中的13、14、15、21和22号染色体为有随体染色体,说明体细胞中有5对(10条)有随体染色体,经染色体复制后,初级精母细胞中的随体数量加倍为20个,在减数第一分裂结束时形成的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均有随体10个;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虽然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有随体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各含一个随体)分开形成两条有随体染色体,但其随体数量没有发生改变,还是10个;再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每个精细胞中应有随体5个,BD正确,C错误。

故选C。

4.A

生长素是植物激素,本质为吲哚乙酸。

生长激素是动物激素,本质是蛋白质。

二者不能混用。

解:

A、根据题意,人体内的IAA来自蔬菜等食物,经消化道吸收而来,人尿液中能够分离出IAA,说明人体内缺乏能够降解IAA的酶,A正确;

B、吲哚乙酸(IAA)是一种植物激素,由植物特定部位(如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合成,人体内分泌细胞不能合成植物激素IAA,B错误;

C、植物激素IAA能够促进植株自身的生长发育,而不能作用于人体的生长发育,C错误;

D、在植物细胞内,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为生长素IAA,人体细胞内不能利用色氨酸合成IAA,D错误。

故选A。

5.B

生物膜系统:

1、概念:

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功能:

(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

(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

(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解:

A、细胞器膜将细胞器分割成一个一个小的区室,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A正确;

B、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选择,B错误;

C、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C正确;

D、稳态,一般指内环境的稳态。

目前,稳态的概念扩展到其他的生命现象,广义的稳态就是相对稳定的状态。

不仅表现在个体水平,细胞和群体水平甚至生态系统也可以表现出稳态,D正确。

故选B。

点评:

6.B

分析题图:

Ⅱ1和Ⅱ2患甲病,Ⅲ2女儿表现为正常,则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Ⅱ1和Ⅱ2都不患乙病,Ⅲ1患乙病,则乙病为隐性遗传,由题意可知,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假设甲病由A、a控制,乙病由B、b控制。

解:

A、根据分析,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确定Ⅰ2、Ⅱ1和Ⅱ2的基因型为Aa,I1的基因型为aa,因此Ⅲ代1号的甲病致病基因来自I代2号;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Ⅲ1的基因型为XbY,Ⅱ1和Ⅱ2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Ⅰ1和Ⅰ2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因此Ⅲ代1号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I代1号,A错误;

B、根据A选项可知,Ⅱ1和Ⅱ2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Ⅰ1的基因型为aaXBXb,其他个体的基因型无法确定,B正确;

C、Ⅱ1和Ⅱ2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Ⅲ3为A_XBX-,纯合子AAXBXB的概率为1/3×1/2=1/6,则杂合子的概率为1-1/6=5/6,C错误;

D、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控制两种的病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故选B。

7.细胞呼吸和外界空气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绣球植株叶片吸收的CO2量在黑暗(或无光)条件下的CO2释放速率植株在遮光条件下通过提高叶片光能利用率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同时通过降低叶片呼吸速率以减少自身消耗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内因主要有色素的含量和酶的含量。

不同的光质也可以影响光合作用。

解:

(1)晴朗的白天绣球植株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进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CO2来源于自身细胞呼吸产生和从外界空气中吸收。

据图分析,从净光合速率的单位:

μmolCO2·m-2·s-1可知,科研小组测定的净光合速率是以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绣球植株叶片吸收的CO2量来表示的。

(2)依据植株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关系,即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为了解绣球植株叶片在晴朗白天的实际光合速率,需测定植株叶片在黑暗(无光)条件下的CO2释放速率。

(3)据图分析,在相同光照强度(尤其是低于400μmol·m-2·s-1),50%遮光组和75%遮光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全光组,说明绣球植株在遮光条件下可以提高叶片光能利用率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保证有机物的正常制造量;从叶片呼吸速率结果可以看出,50%遮光组和75%遮光组植株的呼吸速率明显低于全光组,说明植株在遮光条件下通过降低叶片呼吸速率来减少自身消耗。

故植株叶片在遮光条件下通过提高光能利用率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同时通过降低呼吸速率以减少自身消耗以确保自身有机物正常积累量,从而保证自身正常生长。

8.生产者生物群落捕食对象(藻类和浮游动物)天敌或捕食者降低鲢、鱅与银鱼在食物上存在竞争关系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

2、分析题图:

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以后,鲢鱼和鳙鱼的生物积累量增加,而银鱼的生物积累量减少。

是因为鲢、鱅与银鱼在食物上存在竞争关系,银鱼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获得的食物和生存空间较少。

解:

(1)在该水库生态系统组成中,引起“水华”的藻类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

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2)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鳙上一营养级(捕食对象)的生物积累量,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根据上一营养级的生物量,确定鲢鱼鳙鱼的投放量,保证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大于输出的能量。

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应捕杀鲢、鳙的天敌,以减少鲢、鳙被捕食的机会。

(3)据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降低。

是因为鲢鱼、鳙鱼等以浮游动物为食,是银鱼的竞争者,所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银鱼获得的食物减少,导致银鱼生物积累明显下降。

(4)投放鲢、鳙这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调整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的流向鲢、鳙,从而改变了生物积累量的比例,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能结合题中和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9.相对性状水稻富镉是显性性状(或水稻低镉是隐性性状)富镉水稻植株形成的某一配子中控制富镉性状的基因突变为控制低镉性状的基因;或富镉水稻植株形成的某一配子中控制富镉性状的基因片段缺失;或富镉水稻某一配子中含富镉基因的染色体丢失基因突变一对基因可以控制多种性状

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生物的有些性状是受单基因控制的(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有些性状是由多对基因来决定的(如人的身高)。

解:

(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在水稻种质资源库中,不同水稻植株的镉积累量有所不同,水稻的富镉和低镉两种表现类型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

(2)根据题意,已知该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先让能够稳定遗传的富镉和低镉水稻亲本杂交,F1中无低镉水稻,即F1全表现为富镉水稻,说明水稻富镉是显性性状,或水稻低镉是隐性性状;假设A、a基因分别控制富镉和低镉性状,则稳定遗传的亲本富镉植株(AA)与低镉植株(aa)杂交,应为杂合的富镉植株(Aa),但在多株杂交实验中,群体中出现了一株低镉水稻。

若从基因突变的角度分析,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推测A配子突变为a;若从染色体片段缺失分析,该植株的基因型为0-a,推测某一配子中A基因片段缺失,则出现该植株的原因可能是富铜水稻植株形成的某一配子中控制富镉性状的基因突变为控制低镉的基因,或富镉水稻植株形成的某一配子中控制富镉性状的基因片段缺失;或富镉水稻某一配子中含富镉基因的染色体丢失。

(3)研究人员利用生物技术对富镉水稻进行遗传改良,在富镉基因上插入一段DNA,属于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属于基因突变;经遗传改良后的原富镉植株,不仅镉吸收量大幅下降,而且对锰的吸收量也显著降低,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一对基因可以控制多种性状。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特征,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特征,能根据选项中的具体实例说出其相应的特征,并能结合题意分析作答。

10.稀释涂布平板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子细胞群体防止因涂布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数目,导致数据不准确空气、实验者(口腔,手)、菜肴炖萝卜经过了高温处理,杀灭了大多数微生物与餐后数据形成对照明显降低菜品的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常见的接种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

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接种,划线,在恒温箱中培养,在划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落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

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解:

(1)因要统计菌落数,故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

菌落是由单个或多个同种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群体。

(2)统计菌落数目时,需要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涂布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数目,导致数据不准确。

(3)取食过程中筷子上的微生物来源有空气、实验者(口腔,手)、菜肴等,凉拌萝卜丝里的菌落明显高于炖萝卜的原因是炖萝卜经过了高温处理,杀灭了大多数微生物。

(4)本实验需要获取餐前留样数据的意义是与餐后数据形成对照。

(5)本实验的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公筷能明显降低菜品的微生物污染。

11.增殖/分裂免疫高于抗原物质对抗癌细胞的同时,不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明显损伤

1、实验设计的主要作用就是减少非处理因素的干扰,以较少的受试对象取得较为可靠的信息。

因此在设计时必须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重复原则、科学性原则等。

2、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注射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因变量是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合表格分析,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免疫组的iPSC、DB7两种细胞与癌细胞的结合率都明显增加。

解:

(1)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分裂的特点。

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的免疫系统发挥清除作用,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监控、清除的作用。

(2)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高于空白组的数值,说明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

免疫组的血清中含有抗iPSC的抗体,既能与iPSC结合,也能与DB7结合,说明说明DB7和iPSC有相似的抗原物质。

(3)注射iPSC,人体会产生针对iPSC的特异性抗体,具有特异性,优点是对抗癌细胞的同时,不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明显损伤。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癌细胞的特点及相关实验设计,难度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