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西省高三智慧上进大联考一轮复习验收数学文试题解析.docx
《届江西省高三智慧上进大联考一轮复习验收数学文试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西省高三智慧上进大联考一轮复习验收数学文试题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江西省高三智慧上进大联考一轮复习验收数学文试题解析
2022届江西省高三智慧上进大联考一轮复习验收数学(文)试题
一、单选题
1.设集合,则( )
A.B.C.D.
答案:
C
【分析】化简集合B,根据交集运算求解.
解:
故选:
C
2.的虚部为( )
A.9B.C.D.
答案:
B
【分析】根据复数的乘法运算,将化为形式,即可得答案.
解:
所以的虚部为-7,
故选:
B
3.已知平面向量,其中,若,则( )
A.26B.13C.D.
答案:
D
【分析】利用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进行求解
解:
,
,
故答案选:
D
4.若数据的方差为8,则数据的方差为( )
A.1B.2C.13D.32
答案:
B
【分析】根据计算即可得解.
解:
解:
因为数据的方差为,
所以数据的方差为.
故选:
B.
5.标准对数视力表采用的“五分记录法”是我国独创的视力记录方式,此表由14行开口方向各异的正方形“E”形视标所组成,从上到下分别对应视力,且从第一行开始往下,每一行“E”形视标边长都是下一行“E”形视标边长的倍,若视力4.1的视标边长为a,则视力4.9的视标边长为( )
A.B.C.D.
答案:
D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视标边长从上到下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记视力的视标边长为,则视力4.9的视标边长为,从而可得出答案.
解:
解:
根据题意可知视标边长从上到下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记视力的视标边长为,
则视力4.9的视标边长为.
故选:
D.
6.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 )
A.B.C.6D.7
答案:
A
【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再根据等差数列前项和的公式即可得解.
解:
解:
因为,
所以,即,
所以.
故选:
A.
7.已知O为坐标原点,双曲线,若垂直于y轴的直线与C交于两点,且,则C的渐近线方程为( )
A.B.C.D.
答案:
D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图形,设出点,将代入双曲线方程,求出,
由,得出,进而求出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
解:
因为垂直于y轴的直线与C交于两点且,
所以是的中点并且为直角三角形,设点,
如图所示,
由题意可知,点在双曲线上,
所以,解得(负舍),即,
在中,
又因为,所以
解得,
所以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为.
故选:
D.
8.对正整数a,函数表示小于或等于a的正整数中与a互质的数的数目,此函数以其首位研究者欧拉命名,故称为欧拉函数.例如:
因为均和8互质,所以.基于上述事实,( )
A.8B.12C.16D.24
答案:
C
【分析】先由对数的运算计算,再由欧拉函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解:
∵小于或等于32的正整数中与32互质的实数为,,共有16个,
.
故选:
C
9.已知四棱锥的底面为正方形,平面为等腰三角形,若分别为的中点,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B.C.D.
答案:
B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
然后写出的坐标,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即可求解.
解:
由题意可知,平面,底面为正方形,以为坐标原点,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
,
因为分别为的中点,所以,
所以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故选:
B.
10.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 )
A.6B.3C.8D.4
答案:
A
【分析】根据函数解析式可得,可知函数图象关于点中心对称,即可得解.
解:
,
故,
则的图象关于点中心对称,
故在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6.
故选:
A
11.已知函数的图象过点,且在上仅有1个极值点,若在区间上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A.B.C.D.
答案:
C
【分析】利用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分别代入,即可求出,进而利用数形结合,即可求出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
函数的图象过点
,可得
,整理得,,且,,
在上仅有1个极值点,则,
综上,可得,又由于,得,则函数为,由于函数经过,可得,该函数为,因为
在区间上恒成立,所以,,则有
,且,解得
,故
故选:
C
关键点睛:
1.代入,得,进而求出;
2.利用在上仅有1个极值点,求出,进而得出;
3.对于在区间上恒成立,即可利用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即可求出实数a的取值范围,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进行求解,属于难题
12.已知四面体中的所有棱长为,球是其内切球.若在该四面体中再放入一个球,使其与平面、平面、平面以及球均相切,则球与球的半径之比为( )
A.B.C.D.
答案:
D
【分析】根据图形,先求出四面体的高、表面积,利用等积法求出内切圆的半径,再由得出即可求解.
解:
如图,
设S在平面ABC内的射影为O,为球的半径,为球的半径,分别为球,球与侧面的切点,
在中,该四面体的高,
又四面体的表面积,
则,解得,
所以,即,
解得,故.
故选:
D
二、填空题
13.若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
答案:
14
【分析】由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要使有最大值,即直线与可行域有交点时在y轴的截距最大,即可求的最大值.
解:
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
联立,解得,
由,得,
由图可知,当直线过时,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最大,有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
.
14.若从甲、乙等6名获得奖学金的高三学生中随机选取3人交流学习心得,则甲被选中且乙没被选中的概率为_______.
答案:
0.3
【分析】分别求出从6名获得奖学金的高三学生中随机选取3人和甲被选中且乙没被选中的选法,再根据古典概型公式即可得解.
解:
解:
从6名获得奖学金的高三学生中随机选取3人,共有种选法;
其中甲被选中且乙没被选中,有种选法,
所以甲被选中且乙没被选中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
15.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F,过F作斜率为的直线与C交于两点,若线段中点的纵坐标为,则F到C的准线的距离为_______.
答案:
【分析】设、,利用点差法可得出,最后根据线段中点的纵坐标为即可求出结果.
解:
设,,则,,
两式相减得,即,
因为、两点在斜率为的直线上,所以,
所以由得,
因为线段中点的纵坐标为,所以,
则,,
所以F到C的准线的距离为.
故答案为:
.
16.已知曲线与过点的直线相切,则的斜率为_______.
答案:
【分析】设切点为,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出切线方程,再根据切线过点求出切点,从而可得出答案.
解:
解:
设切点为,
,则,
则切线方程为,
将点代入得,
化简得,解得,
所以切线的斜率为.
故答案为:
.
三、解答题
17.在①,②,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并作答.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_.
(1)求B的大小;
(2)若,求的最大值.
注:
如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答案:
(1)
(2)8
【分析】
(1)选①,利用余弦定理化角为边,再利用余弦定理即可得解;
选②,利用正弦定理化边为角,即可得解;
选③,利用正弦定理化边为角,再根据三角形内角的关系求得,即可得解;
(2)利用余弦定理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得出答案.
(1)
解:
选①,因为,所以,
即,
所以,
又,
所以;
选②,因为,所以,
即,
因为,所以,
所以,
所以;
选③,因为,所以,
则,
则有,
即,
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
又,
所以;
(2)
解:
由
(1)得,
即,
解得,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所以的最大值为8.
18.如图所示,四棱锥中,平面平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1)求证:
平面;
(2)若点E在线段上,且平面,求的值.
答案:
(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
(1)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又可得平面SBC;
(2)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可得,利用三角形即可得解.
(1)
因为平面SAB,故,
在中,由,设,得,
因为平面SAB,SA平面SAB,故,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SB=BC=2,
在中,,
解得,故,即
因为平面,,
故平面SBC.
(2)
连接交于点,连接EG,
因为平面ACE,平面∩平面,
故,所以,
在直角梯形中,,
故,故
(1)求a的值,并估计这500名学生一周上网课时间的平均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表);
(2)为了了解学生与家长对网课的态度是否具有差异性,研究人员随机抽取了200人调查,所得数据统计如下表所示,判断是否有的把握认为学生与家长对网课的态度具有差异性.
支持上网课
不支持上网课
家长
30
70
学生
50
50
附:
,其中.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答案:
(1)0.03,13.5h;
(2)有
【分析】
(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各小矩形的面积之和为1求解,再利用平均数的定义求解;
(2)根据列联表求得的值,再与临界值表对照下结论.
(1)
解:
因为,
所以,
平均数为;
(2)
因为,
所以有的把握认为学生与家长对网课的态度具有差异性.
20.已知函数.
(1)求在上的最值;
(2)若不等式对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答案:
(1)最小值为-e,最大值为;
(2).
【分析】
(1)求f(x)导数,根据导数正负判断f(x)在上的单调性,据此即可求其最值;
(2)分x=2和x>2讨论,当x>2时,不等式参变分离,问题转化为.
(1)
依题意,
令,解得,
当时,;当时,,
∴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而,
在上的最小值为-e,最大值为;
(2)
依题意,在上恒成立.
当时,,∴;
当x>2时,原不等式化为,
令,则,
∵,∴,∴在上单调递增,
∴,∴,
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21.已知椭圆过点.
(1)求C的标准方程;
(2)若过点且不与x轴垂直的直线与C交于两点,记C的上顶点为D,若,求证:
.
答案:
(1)
(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将点代入椭圆的方程,求得,即可求得椭圆的方程;
(2)设直线的方程为,联立方程组,利用韦达定理求得,求得向量,求得,得到,结合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作出证明.
(1)
解:
由椭圆过点,
可得,解得,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2)
因为直线过点且不垂直轴,可设直线的方程为,
联立方程组,整理得,
设,则,
又由,
可得
,
所以,所以,
又由,可得点为的中点,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所以,
又由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所以.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是.
(1)求的极坐标方程以及C的直角坐标方程;
(2)设点分别在与C上,求的最小值.
答案:
(1)的极坐标方程为,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2)
【分析】
(1)将直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再化为极坐标方程即可,根据将曲线C化为普通方程即可;
(2)的最小值即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设,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解.
(1)
解:
因为直线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
所以直线的普通方程为,
所以,
即,
即的极坐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