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安装验收与系统调试攻略大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3672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7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联机安装验收与系统调试攻略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多联机安装验收与系统调试攻略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多联机安装验收与系统调试攻略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多联机安装验收与系统调试攻略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多联机安装验收与系统调试攻略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多联机安装验收与系统调试攻略大全.docx

《多联机安装验收与系统调试攻略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联机安装验收与系统调试攻略大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多联机安装验收与系统调试攻略大全.docx

多联机安装验收与系统调试攻略大全

一、室内机安装

1.位置准确,并保证水平度。

二、室内机必须做好防尘措施

防止装修异物进入机组,造成后期机组产生异味、电机异响、冷凝水管脏堵、蒸发器脏堵,空调制冷效果差。

回风口和出风口也可以采用防尘贴,在防尘贴上注明内机出风口和回风口尺寸,检修口位置也要标明,方便后续人员施工。

1.室内机必须预留足够的检修空间,并且必须采用无异味阻燃纳米帆布导风。

内机做防尘保护,风道软连接必须采用三防布(防火、放水、防霉)。

工艺规范:

所有的制冷剂管道安装时,要保证与机组电器盒的距离在500mm以上,以保证足够的维修空间。

这个位置是目前没有得到重视的地方,请安装人员注意!

三、吊杆支架及保护套安装要

1.管道吊杆支架安装前应红外激光或墨斗弹线定位,吊杆安装完成后应横竖成线。

2.冷媒管的吊杆间距应小于1.2m,做到间隔均匀,统一美观。

3.吊杆支架处须采用套管保护,避免震动造成保温棉破损。

四、冷媒管安装要求

1.管路必须做到横平竖直,美观整洁,经销商自行订做广告标识进行粘贴。

2.管路保温须用保温胶水封严实,不得出现管路外露的现象。

3.管路穿过墙体孔洞时须用发泡剂封堵,若穿过不规则墙体时必须做套管保护,避免划破保温棉。

4.铜管焊接时必须充氮保护,通氮气压力0.05Mpa左右。

五、分歧管安装要求

分歧管的主要作用是将制冷剂合理分流。

安装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歧管必须与设备配套,不得使用厂家规定以外的产品;

2、分歧管安装前一定要核对型号,与铜管规格需匹配;

3、在分歧管安装时应尽量靠近室内机,减小室内机支管路对冷媒分配的影响;

4、分歧管有以下两种布置方式:

水平安装时:

要求三个端口在同一水平面上,夹角不应>15°;

竖直安装时:

可以向上或向下,需保证三个端口在同一个立面上,但不允许倾斜;

特别提醒:

分歧管支管方向必须一致,不然会导致冷媒分配不均影响设备制冷制热效果。

分歧管的位置选择:

①相邻两个分歧管之间的直管段长度大于等于500mm;②分歧管主管端口前的直管段大于等于500mm;③分歧管支管到室内机部分直管段大于等于500mm。

六、冷凝水管安装要求

1.冷凝水管连接室内机处必须使用透明软管连接,且试水后须用保温棉包紧软管。

2.冷凝水管保持支管大于1/100的排水坡度,水平干管坡度应保证3%及以上。

3.每个室内机必须做一个通气孔,另外每6米须增加一个通气孔。

4.冷凝水管不能T型对接,避免产生对冲现象,造成倒坡和排水不畅。

5.通气孔孔口须朝下,以避免异物掉入水管,造成水管脏堵。

6.冷凝水管应遵循“就近排放,多点排放”原则,严禁接入污水管,雨水管。

7.冷凝水管安装完毕必须做试水实验,试水一定要做通水试验和满水试验。

七、信号线及电源线安装要求

1.信号线必须全部做线管保护,以防老鼠咬断线,造成机组不能正常运行。

2.与内机连接时,信号线、电源线须单独使用软管保护。

八、冷媒管路吹污

1.冷媒管吹污必须使用氮气,不允许用其他气体代替。

2.冷媒系统管路长且分支管路多,应分段进行吹污,吹污时所有阀门(除安全阀外)处于开启状态以保证吹污效果。

3.排污口选择在系统最低处。

4.将氮气瓶通过减压阀与冷媒管一端相连,向系统充0.5~0.6Mpa的氮气,另一端用手或其他材料堵住,压力升高到无法抵住时,快速放开,反复多次,可将杂物清理干净。

5.迅速放开管口时,应注意操作安全,防止吹出的污物伤人。

6.系统检查可用白布放置在排污口观察,无污物则认为合格。

九、气密性试验

1.气密性试验使用氮气,不允许用其他气体代替,禁止使用氧气实验。

加入氮气时,从高低压两侧同时进行,加压分三阶段进行;

2.R410A冷媒系统实验,先加至0.5Mpa,五分钟后在加至1.5Mpa,最后将压力升至4.1Mpa。

3.用肥皂水对焊口和喇叭口逐个检查,如有泄漏,会有气泡冒出。

检查完毕,记录当时的温度和压力,放置24小时,压力无下降为准(环境温度会影响系统内的压力,一般环境温度每变化10C,系统压力会有0.01Mpa的变化)。

4.如压力24小时降低0.03Mpa以上,又查不出明显的漏点,则应分段检查,逐步缩小漏点的范围。

5.如果系统有漏点并处理完毕后,应重新加压至4.0Mpa,并放置24小时再观察。

6.气密试验合格后,如系统暂不调试,应将管道压力控制在0.5Mpa左右。

十、真空泵选择

真空泵应能使系统真空度达到-755mmHg以下。

为防止润滑油逆流进入冷媒系统中,应采用带有电子单向阀的真空泵。

十一、真空干燥

1.抽真空应从高低压两侧同时进行,将双头压力表接在气管和液管截止阀的维修口上,运行2小时以上,真空度应能达到-755mmHg以下,如达不到,则系统有泄漏点或有水分。

2.向系统加入少许冷媒气体,使系统压力达到0Kg/cm2以上,继续抽空2小时,使系统的真空度达到-755mmHg以下。

十二、真空保持试验

关闭表阀使系统在-755mmHg真空下保持1小时,以真空表指针不上升为合格,如真空度上升则有泄漏点或水分。

十三、冷媒添加

追加冷媒应在真空干燥完成后或制冷运转时进行。

将冷媒钢瓶、双头压力表通过软管依次连接在室外机的高、低压阀上,打开钢瓶阀,将管内的空气赶出。

添加冷媒必须使用磅秤或电子秤,称重定量加氟,严禁按I、U(电流、电压)或经验估计值加注。

添加冷媒应根据液管直径和长度经计算后确定,冷媒应以液态方式充注。

冬季室外温度较低,添加冷媒时可以用温水把钢瓶加热来加快添加速度。

加注完毕后,对阀门部位进行检漏,防止冷媒泄漏,并将添加量填写到冷媒充注表格里。

(是否添加冷冻油)

十四、调试前准备工作

配电连接是否正确牢固可靠,开关容量线径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外机接地电阻≤4欧姆,用500V兆欧表检查对地绝缘电阻>2兆欧姆。

电源电压、相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用万用表测量电源电压,应在额定电压±10%内,控制线连接正确牢固可靠。

对照施工图纸检查冷媒配管连接是否正确,管径及分歧管型号是否与图纸相对应,检查喇叭口连接是否良好。

对照图纸检查信号线系统,连接是否正确,线径及线色是否与图纸相对应。

冷凝水管坡度是否正确,是否做过排水试验,保温是否全部完成。

设备与冷媒管、冷凝水管软接是否保温,保温无缝隙。

高压截止阀、低压截止阀、均油阀是否全部打开。

设备通信地址是否已经设置完成,有无重复设定。

确认内机电脑板拨码开关、跨接线的设置是否正确。

十五、设备供电

接通室外机电源,开机运转前,必须保证机组预热6小时以上。

室内机通电,检查外机数码管、内机线控器或遥控器是否正常。

外机检测内机台数与实际是否一致。

十六、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分制冷试运转和制热试运转。

开机运转,设定风速为高速,运转半小时以上,记录运转电流、高压压力、低压压力、排气管温度、吸入管温度、频率等参数。

制冷运行时,内机送回风温差8度以上;制热运行时,内机送回风温差10度以上为正常。

室内机可自动或手动设定地址,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