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导学案.docx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导学案.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在前面
亲爱的同学们:
新学期开始了,面对崭新的语文导学案,你七年级的语文学习之旅已经启程了,在使用这本导学案的过程之中,老师建议可以结合以下方法使用它。
⑴切记做好课前预习,循序渐进。
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切实掌握导学案中的字形、注音、词语解释、古诗词背默、名著导读),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
每天能认真的练几十个字,每周能熟练的背几首诗,仔细的读几篇文章;一个学期读几本名著,做几本读书笔记,语文水平就会大有长进。
⑵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
在学校里,语文学习主要表现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语文课本的学习。
其实,老师的话也好,教参的话也好,都是一家之言,同学们可以有、也应该有自己的理解,说不定你们自己的理解会更好。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既可以激活同学们的思维,还可以锻炼你们的多种能力。
同时,课堂上同学们如果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一定很高兴,因为老师希望与你们进行思想交流、心灵的沟通和智慧火花的碰撞。
所以,同学们应该多思考,多提问,多研讨,使课堂活动丰富多样,精彩纷呈。
⑶养成自控式学习习惯。
培根说过: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
语文学习尤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要用心听讲、作业书写规范、独立完成作业、主动制定学习计划、多读、多背、多思考、经常练笔、看报等。
编者寄语:
语文学习并没有太好的办法,甚至可以说,每一位同学,都能把我们的语文学好,当然,前提是字要规规矩距地写,词语要一个一个地积累,句子要一句一句地理解,课文要正确流畅地读,话要清楚连贯地说,作文要通通顺顺地写,该背诵的诗文要扎扎实实地背诵……做到这一些,定会在七年级阶段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深厚的语文功底较为轻松地迎接下一阶段的学习和未来生活的挑战。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七年级语文组
2017/7/15
记叙文的做题方法
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人+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二、记叙文题目的作用
1、题目新颖别致,吸引读者。
2、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3、体现(寄托、表达)……的感情。
4、交代写作对象。
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在开头:
总领全文、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埋下伏笔、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2、在中间:
承上启下或过渡,总结了上文……,引出了下文……。
3、在结尾:
(内容上)画龙点睛、篇末点题、升华主旨
(结构上)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照应题目。
四、赏析句子的方法
(一)修辞句的赏析
比喻句子的赏析:
把XX比作XX,生动形象地写出……特点,突出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拟人句子的赏析:
把XX赋予人的色彩,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排比句子的赏析:
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二)描写类型句子的赏析
运用XX的描写,(如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表达了人物……
(三)词语含义及赏析
词语的本义,在句子中引申义,这个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五、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2、推动故事情节,为下文做铺垫。
3、突出人物性格或品质。
4、渲染……气氛5、烘托人物……心情6、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7、深化主题。
8、象征暗示
六、记叙文的顺序:
顺序、倒叙、插叙、补叙。
1、顺序的作用:
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
2、插叙的作用:
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
3、倒叙的作用:
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引人入胜。
4、补叙的作用:
对原来的叙述起补充作用。
七、叙述人称的好处
1、第一人称:
真实可感,便于直接叙事。
2、第二人称:
亲切自然,便于抒发感情。
3、第三人称:
客观、全面、灵活、自由,不受时空限制。
八、表现手法:
1、侧重于整篇文章:
写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寄情、托物言志、
托物寓言、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象征、对比。
2、侧重于具体语段:
动静结合、以静衬动、以动衬静、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渲染烘托等。
九、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十、记叙文中议论句(段)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十一、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十二、
(1)文章常见的线索:
①以某一件有特殊意义的实物为线索
②以人物为线索
③以作者的思想情感或思想情感的变化为线索
④以时间为线索
⑤以地点的变化为线索
⑥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
(2)怎样找文章的线索?
①文章的标题
②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
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⑤“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十三、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到题眼(关键词),带着问题读文,使问题具有明确目标。
2、读文时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准备答题时,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的相关段落,要仔细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还要阅读全文。
说明文做题方法
一、题目的作用:
1、点出说明对象
2、交代说明对象及特点
3、新颖别致、形象生动、吸引读者
二、开头“引用”故事、对联、谜语等作用:
既引出说明对象又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三、文中引用诗词的作用:
增强文章趣味性,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吸引读者。
四、说明内容=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特征
五、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六、说明文分类:
1、按内容:
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按语言:
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七、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举例子:
举……的例子,真实具体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2、分类别:
条理清晰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3、打比方:
把……比作……,生动形象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4、列数字:
具体、准确的说明了事物……特征。
5、作比较:
把什么和什么作比较,突出事物的……特征。
6、作诠释:
具体透彻地说明了事物特征。
7、下定义8、画图表9、摹状貌
10、引资料引用……的资料,更加有力地说明了……,使……更有说服力。
1、春
朱自清
【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重点、难点)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难点)
4、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和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高贵品质。
【资料链接】: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
作者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创作初期诗文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
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
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是一曲春的赞歌。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1、填空。
《春》的作者是,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作品有诗文集《》,散文集《》《》,《》等。
2、给加点的字注音
水涨蓑衣应和黄晕酝酿鸟巢笼着捉迷藏抖擞精神朗润
钻出婉转眨眼稀疏嫩绿
3、解释下列词语
朗润:
卖弄:
婉转:
花枝招展:
呼朋引伴:
【整体把握】
1、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提示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2、请你找出文章描写春天的哪些景物?
3、课文共描绘了春天哪几幅图画?
如:
图。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1、第一自然段写盼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2、春草图中春草有什么特点?
3.春花图中春花有什么特点?
4、春风图中从哪些感觉角度来写?
(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有什么好处?
5、春雨有哪些特点?
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
(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品读赏析】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4、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拓展延伸】仿写句子: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天像
春天像
春天像
2、济南的冬天
老舍
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重点)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重点、难点)
3、培养学生的观察自然、热爱自然、感悟自然的审美能力。
作者简介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
1918年,师范毕业后在北京任教;1924年,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
1930年,回国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担任教授。
作者称山东是自己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为1931年在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
第一课时
一、给加点字注音
济南伦敦镶上奇迹宽敞
看护贮蓄水藻澄清髻儿
二、解释下列词语响晴:
温晴:
安适:
秀气:
贮蓄:
【探究质疑】
1、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段哪个词最能概括它的特点?
2、作者怎样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
3、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1、课文2—6段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2、课文2—3自然段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3、文章第4自然段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找出相关词语。
4、第4自然段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进行分析)
5、第6自然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写作特点
1、善用比喻和拟人,准确而恰到好处,给人美感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直接抒情,或创设意境,流露深情,或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3、色调对比,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描写。
3、雨的四季
刘湛秋
学习目标
1、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于寄托的思想感情。
(重点)
2、与《济南的冬天》进行对比阅读品味抒情散文,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发情致和意趣的方法,提高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难点)
3、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热爱自然,热爱生命。
作者介绍
刘湛秋,1935年生,安徽芜湖人。
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
著有《诗集无题抒情诗》《生命的快乐》,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给加点字注音
池畦静谧咄咄逼人高邈
莅临吝啬粗犷睫毛
淅淅沥沥屋檐干涩
问题探究
1、诵读全文,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给整个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
2、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
4、如果把文章题目改成《四季的雨》好不好?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征
(1)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有什么效果?
(2)请在文中找一句你觉得写得特别美的句子,并简单分析它美在哪里。
4、古代诗歌四首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和诗歌四首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
2、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重点、难点)
3、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
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
诗作融会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李白,字太白,自号清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
王湾,唐代人,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
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
所作杂剧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黄粱梦》等15种。
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
第一课时
【基础积累】
给加点的字注音
碣石澹竦峙萧瑟
【合作探究】
《观沧海》曹操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
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3、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绘制大海形象的?
《次北固山下》王湾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
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景吗?
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3、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4.赏析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课堂检测:
1、《观沧海》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
2、《观沧海》是写景抒情诗,描绘了一幅
壮丽景象,抒发了作者
的抱负。
3、《次北固山下》中富含哲理即是新生事物将要代替旧事物的句子是:
,。
其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
第二课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文体解说】
1、闻:
听说。
左迁: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古人以右为尊,左迁就是降职。
寄:
寄托,托付。
2、背景:
诗人王昌龄于天宝8年被贬偏远之地,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分析诗句】
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
写这些事物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
(1)点明时令:
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
黯淡、凄楚的气氛
杨花:
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
子规啼鸣:
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3)烘托心情:
痛苦,痛惜,悲痛
2、这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
3、“杨花落尽子规啼”所展示的画面及妙处.。
4、明月与轻风本来是没有情感的,作者为什么还要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5、主题:
诗人通过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6、写作特色:
(1)融情入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
(2)客观事物人格化,抒情更强烈,更深沉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
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请按文章的层次作简要分析。
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3.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
课堂检测: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明月人格化,表达对朋友关切之情的句子:
,。
2、《天净沙·秋思》中的主旨。
3、杨花落尽子规啼,。
4、《观沧海》中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现象的气概的句子:
。
词语盘点
1、2、3、4、
5、6、7、8、
9、10、11、12、
13、14、15、16、
17、18、19、20、
21、22、23、24、
25、26、27、28、
29、30、31、32、
33、34、35、36、
37、38、39、40、
41、42、43、44、
45、46、47、48、
49、50、51、52、
53、54、55、56、
57、58、59、60、
本单元重要的四字词语及意思。
(1)
(2)
(3)
(4)
(5)
5、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一、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将浓烈的感情寄托在叙事中的写法。
2、掌握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重点)
3、深切地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难点)
二、学法指导
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瘫痪时,怀着博大无私之爱的母亲是怎样地痛心与忍辱负重地照顾自己,来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愧疚和怀念之情。
三、预习内容
1、通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自查字典标给加点字注读音。
瘫痪侍弄整宿憔悴仿膳豌豆烂漫翻来覆去
絮絮叨叨诀别淡雅暴怒
沉寂捶打
2、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男,北京人,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职称。
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坛》等。
四﹑初步感知
1、课文写母亲关爱儿子是围绕那几件事展开的?
2、你觉得文中的“我”,性格脾气是什么样的?
品读第三段,母亲又是怎样对待儿子的?
3、母亲此时,自己的情况是怎样的?
4.母亲为什么要带我去看菊花?
第二课时
五﹑合作探究
1、课文为什么不以《怀念母亲》为题,却以《秋天的怀念》为题?
2、“我”的双腿瘫痪之后,母亲的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
3、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什么?
6、散步
莫怀戚
【学习目标】
1、品读课文语言,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
(重点)
2、学习以小见大、结尾升华主旨的写作方法。
(难点)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
第一课时
【预习导入】
1、给下面字词注音:
嫩芽霎时熬过水波粼粼
拆散分歧信服取决委屈
2、词语解释
信服:
熬:
各得其所:
分歧:
【整体感知走进亲情】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从文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2、文中哪些文字流露出亲情?
至少找出四处。
3、文中对初春田野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4.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找出文中对称句并朗读。
【课后作业,感恩亲情】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
浓浓的亲情不止在作者笔下,
更萦绕在每一位同学身边。
用心发现自己家庭生活中的细节,并将感想写成一篇随笔—--《感悟亲情》。
请同学们回到家中,不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母、亲人表示理解、感恩,比如给父亲捶捶后背,揉揉肩,帮母亲洗洗衣服,做做饭……写下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7、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
一、学习目标
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重点)
2、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难点)
二、简介作者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1、给下列加字注音。
匿笑祷告花瓣罗摩衍那
戈嘻膝棚
2、解释下列词。
嗅——罗摩衍那——
匿笑(nì)——祷告——
沐浴——
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你认为诗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诗中的妈妈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5、“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
6、体验延伸。
请以“妈妈,假如我变成了___”来说一句话,表达你对妈妈的爱。
7、课外回读书写亲情。
为母亲(其他亲人)刷刷碗、捶捶背、洗洗脚……注意观察母亲(其他亲人)的神情,并结合自己内心感受,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随笔。
荷叶母亲
冰心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本诗,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通过品读分析,领悟作者对母爱的赞颂;
3、学习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重点、难点)
二、作者简介
1、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代表作有:
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
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2、文体知识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表现力。
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
3、给下列字注音
姊妹菡萏荫蔽
徘徊并蒂攲斜
4、解释下列词语
花瑞:
攲斜:
菡萏:
亭亭:
适意:
徘徊:
遮拦:
荫蔽:
5、整体感知
(1)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清课文层次:
莲莲莲莲
(3)课文重点写莲花,为什么要写与祖父赏莲?
(4)这篇散文诗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什么?
(5)作者是借助哪种具体形象来歌颂的?
这种写法叫什么?
(6)文章的最后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呢?
6、重点鉴赏审美探究
(1)课文重点描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作者的心情有没有变化?
请找出变化过程。
(2)“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A、“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B、如何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C、这一句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四拓展延伸
(1)欣赏一首诗,冰心的《纸船》,再次体会这种借物喻人写法的妙处。
我不从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借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8、《世说新语》二则
刘义庆
一、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