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100条感悟1900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32109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的100条感悟19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摄影的100条感悟19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摄影的100条感悟19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摄影的100条感悟19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摄影的100条感悟19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摄影的100条感悟1900字.docx

《摄影的100条感悟19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的100条感悟1900字.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摄影的100条感悟1900字.docx

摄影的100条感悟1900字

摄影的100条感悟(1900字)

摄影的100条感悟(复制来的,感觉挺好,转发在此)1.拥有昂贵相机,不代表他就是好摄影师。

2.永远以RAW格式拍摄。

3.定焦镜头可以助你学习做个更好的摄影师。

4.后期本身是一门艺术。

5.三分构图法99%情况下都适用。

6.微距摄影并不适合所有人。

7.UV滤镜的功能与镜头盖差不多。

8.外出拍照,好过花大量时间在摄影论坛。

9.捕捉平凡中的美丽,你会得到可获奖的作品。

10.胶片并不优于数码。

11.数码并不优于胶片。

12.拥有魔法的相机或镜头并不存在。

13.更好的镜头不会给你更好的照片。

14.花少一点时间去看别人的作品,花多一点时间去自己拍摄。

15.不要带你的单反相机去派对。

16.女孩子喜欢摄影师。

17.将照片变成黑白,并不会让它自动变得有艺术气息。

18.如果你告诉别人,你的作品是PS过的,他们会不屑;所以告诉他们,你在数码暗房制作照片。

19.你不需要拍摄所有东西。

20.替你的作品存两个备份,如同战争的教训:

两个等于一个,一个等于没有。

21.丢掉颈带,使用手带。

22.拍摄时接近多一点,作品通常会好一点。

23.拍照时成为场景的一部分,不要偷窥。

24.蹲下来拍摄的照片,通常更有趣。

25.少担心技术问题,多关注构图方面。

26.用黑色胶纸封住相机上的标志,令你更低调。

27.在大白天下拍照,习惯调低2/3挡曝光。

28.拍得越多,拍得越好。

29.在同一个地点,不妨以不同的曝光、角度或光圈值拍摄。

30.只展示你最好的作品。

31.傻瓜机也是相机。

32.加入一个网上摄影讨论区。

33.赏析别人的作品。

34.拍摄前请思考。

35.好照片不需附以解释。

(虽然会补充背景资料)36.酒精与摄影并非好拍档。

37.可以受其他摄影师启发,但不要崇拜他们。

38.颗粒是美丽的。

39.放弃双肩包,使用侧袋,让你更容易拿到镜头和相机。

40.简洁是关键。

41.摄影的定义:

用光绘画。

所以请惯于运用光线。

42.找出你的摄影风格,并贯彻之。

43.拥有双屏幕对后期工作是最好的。

44.SilverEFEXPro是最好的黑白转换软件。

45.随时随地带着你的相机。

46.别让摄影防碍你享受生活。

47.毋须宠护你的相机,使用它,用坏它。

48.拍摄内容直接且清晰的照片。

49.充满自信地拍摄。

50.摄影与陈列是好朋友。

51.把照片大大地冲印出来,你会喜欢的。

52.把照片送给朋友。

53.把照片送给陌生人。

54.别忘记裱起照片。

55.Costco(一家冲印公司)又便宜又好。

56.与朋友出外拍照。

57.参加摄影组织或自己发起一个。

58.照片是好的礼物。

59.拍摄陌生人是刺激的。

60.自然直率比搔首弄姿好。

61.自然光是最好的光线。

62.全画幅上的35mm是最好的街拍焦距。

63.需要时别害怕推高ISO。

64.无需随身携带三脚架。

65.过度曝光永远比曝光不足好。

66.拍摄流落街头者以获得具有艺术气息的作品,其实是在剥削他们。

67.在最不可能的情况下,你会找到最好的拍摄时机。

68.照片里有人物元素会更有趣。

69.差的照片不会被PS成好的照片。

70.如今人人是摄影师。

71.不用非去巴黎才拍到好照片;最好的照片可能就在你身边。

72.拿着数码单反自拍的人看起来像白痴(对不起)。

73.相机是工具,不是玩具。

74.从构图来说,摄影与绘画分别不大。

75.摄影不是爱好,而是生活风格。

76.去拍照,而不是找借口。

77.忠于自己的摄影风格,不要复制。

78.最好的照片在会说故事之余,还引出观众更多故事。

79.除了黑色的相机,其他都太引人注目。

80.携带器材越多,享受摄影越少。

81.好的自拍照比看起来困难多了。

82.笑声能在照片中带出人们的真性情。

83.拍照时与环境融合,别行动得鬼鬼崇崇。

84.等得久了风光摄影可能变得沉闷。

85.摄影就是要快乐。

86.不要删除你的照片。

87.不论拍摄人或景都要保持尊重。

88.想拍摄神态自然的路人,广角镜比远摄镜好用。

89.旅游与摄影是完美组合。

90.学习如何阅读直方图。

91.有噪点的照片比模糊的照片好。

92.不要害怕下雨时拍摄。

93.学习如何享受当下时刻,而非麻木地不断捕捉完美画面。

94.肚饿时不要拍摄。

95.透过你自己的照片,你会更认识你自己。

96.不要藏起你的摄影眼光,与世界分享。

97.不要停止摄影。

98.摄影不只是拍照,它是关乎生命的哲学。

99.捕捉决定性瞬间。

100.写下你自己的清单。

第二篇:

一个老摄影工作者的摄影感悟9300字一个老摄影工作者的摄影感悟这篇文章是从一个摄影工作者的角度谈‘摄影’,但对一般业余爱好者还是有启发的。

一、纪实摄影拍什么?

怎么拍?

感觉我们的纪实摄影有些走入误区,如什么21条之类的,作为摄影基础构图训练是不错的,但作为纪实摄影指南极容易误导初学者。

带着心里事先设计好的那个构图框架和内容,到纷繁多变的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套用,是把生活与艺术本末倒置了,这样来拍纪实是注定要失败的,这样的纪实摄影肯定会越拍越窄小,最后误入一个死胡同。

当然,21条的原作者也是反对以这样的方法来拍摄纪实照片的。

我们国内有相当部分的摄影家或摄影爱好者拿着相机扫街时是怀着一种猎奇不正常的心态,他们总是把镜头对准破街老巷和边缘人群,房子是越破烂越好,人是越穷、越变态、越怪异就越激起他们的兴奋快感。

在许多摄影展上总是能够看到很多远离生活主流的光怪陆离的纪实照片,而这样的作品又总有几幅获了奖,于是乎又进一步误导了更多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误认为只要能拍到这样光怪陆离的内容就容易成功。

当然我并不绝对地反对拍摄这样的纪实作品,因为人人都有好奇心,都市大街上偶然死一只老鼠也会围上一大堆人看热闹。

但如果总是这样的猎奇式内容充斥着我们的纪实摄影就是不正常的现象了,因为它们毕竟不是我们整个社会的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我们相当多的摄影家,放着眼前的大量鲜活的生活、工作内容不去反映,不去表现,而是专门寻找一些刺激性阴暗画面和场景,我认为是对纪实摄影的一个误导。

难怪有外国人说我们中国没有真正的纪实摄影,我们的纪实摄影在那里?

纪实摄影的着重点应当放在那里?

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身边,在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在身边单位同事工作中、在回家的路途上、在家人逛公园、进超市购买物品、与小商小贩讨价还价、到医院看望父母老人、为孩子交学杂费等等。

这样的平凡的工作和平凡的生活,我们太熟悉了,熟悉得我们都懒得举起相机,这样平凡的内容太泛味,泛味得我们都懒得拿出照相机。

如果你是一位刑警,你拍摄过刑警队员的枯燥无味日常调查取证工作吗?

拍摄过下乡几月,胡子没刮,疲惫地回家的景象吗?

如果你是一位巡警,你拍摄过同事们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和寒风刺骨的冬天上街巡逻吗?

你拍摄过你的同事们风餐风宿露的工作场景吗?

你用手中的相机记录过你最熟悉的朋友们喜怒哀乐的场景吗?

你是否还能对这样平凡的生活感动吗?

如果你对这样的题材和内容一点提不起兴趣,我只能非常遗憾地告诉你,你还不具备一个纪实摄影家的最基本元素,尽管你的摄影技术非常高超。

如果你对这类熟悉的工作和生活很感兴趣,并能够长期坚持拍摄,那我一定非常尊重你,我认为你起码已经具备了纪实摄影大师们的最基本特性,那就是热爱生活、观察平凡,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提取生活的真谛,这是中外纪实摄影名家们的共同特性之一,很难想像一位对生活没有热情的人能够拍摄出好的纪实作品。

在这方面我们大家应当向侯剑华老师学习,不信你可以看看他的纪实作品,很难得呀!

如果你想学习纪实尤其是人文纪实摄影,我推荐一定要向候老师学,你在纪实革命的大方向上就绝对没有错,你在纪实革命的康庄大道上会越奔越欢畅,你终于找到了丰富多彩、变幻莫测、无穷无尽、永不枯竭的生活之源。

当年黄埔军校的那些毕业生,个个都是才华横溢,但路线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跟了蒋介石就倒霉失败,跟了***就奔向胜利。

“不怕进错门,就怕跟错人”呀!

老祖宗的经典之谈。

二、什么是人文纪实?

我个人认为:

人文纪实从广泛的定义就是真实地反映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现状;从隘义上讲

就是反映人与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情感。

想起78年到81年我在北京当兵时,每次进城都要为许多战士在天安门前拍摄一幅照片,这是纪实性的记念照,这幅照片对这个人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性质,它记录了这个人在某年某月某日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实现了他小的心中梦想,这时他在照相机前是庄重而严肃的,他会当作一件十分重要大事来完成,这既是他本人真实自我反映,但又不是他本质个性的表现。

但拍完记念照后,他会如释重负,高兴地转过头细细观赏天安门城楼,或兴奋地与战士们在广场上奔跑跳跃,新奇地观看每一个建筑物,这时我一定会把相机追随着他的身影连续拍摄,这才是他真实的自我个性反映,这时摄影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你所拍摄的内容已经不是记念照了,这是真正的纪实摄影,你可以把这一组照片整理出来,取名为《我终于看到了天安门》,它反映的不是他一个人,而是那一个年代人们对天安门的普遍情感,你能够拿出当年这样的照片来么?

遗憾的是我许多年后才认识到这一点,虽然当年我的摄影技术并不差,俺凭别人的瞳孔变化就可以准确地测光,用步幅可以准确地测距,为战士们拍摄的每一幅天安门记念照都很清晰,我相信他们直到现在肯定还珍贵地保存着,但我却留下的遗憾。

我反对纪实摄影构思在先,技术前先,如21条之类的,这些条条框框多了,会埋没你的灵感和思想,一定的摄影构图规律和摄影技巧是必要的,但纪实摄影最重要的记录下你感兴趣和有历史价值的客观生活内容。

离开了鲜活真实的内容,纪实摄影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泉。

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根本就没有时间作出反映,这时最要紧的就是把客观内容拍摄记录下来,其余的统统是次要的。

美国9.11事件中,中国大使馆一位专业摄影记者抓起相机开车就往现场跑,反映确实够快!

而另一位摄影爱好者没能及时赶上车,只好提起装有“小钢炮”的F100相机往使馆楼顶上冲,结果他在使馆顶楼上远距离拍下了第二架飞机冲撞世贸大楼照片,并立即被全世界所有的通讯社采用,当年这幅照片获得金奖。

而那位专业摄影家则什么也没有,虽然也拍摄了许多现场宝贵的纪实照片,但这样的照片已经有一大堆美国人早就冲到现场在拍摄。

物以稀为贵,冰山上的雪莲花再怎么干枯都很珍贵,江南的大白菜再怎么水灵都很便宜。

据说那位专业摄影师看着业余爱好者拍得并不怎么清晰的那幅飞机撞世贸大楼的照片,把肠子都悔青了。

老子在烟雾弥漫的世贸大楼钻进钻出,还差点丢了性命,你衣冠整齐地在楼项上拍摄,唉!

假若是我来拍,一定怎么怎么。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超人倒转地球,让重大事件重新再来一次的机会只有在电影中出现。

当然,这件事仅是一个巧合,不代表谁的选择正确或错误,但仍然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

今天你拍摄的照片也许很普通很一般,但十年、二十年后可能变成极为珍贵,甚至独此一家,也许还可以发些小财,正好用来购买架M6或数码的M8,当年莫奈穷困潦倒时,一张画只能换一份廉价的午餐,现在却价值连城,如果那位餐厅老板稍有艺术眼光,不是大大地发财了吗?

今年重庆直辖十周年,报上正在重金收集当年重庆直辖的那一天你拍摄的照片,什么内容都要,但十年前的那一天你拿相机拍摄了吗?

能拿得出来吗?

重庆建立警察博物馆,大量地收集各个时期反映人民警察的照片,但在我们这一代手中收集得并不算太多,有位退休老民警对我说了句至今铭心刻骨的话:

“你不是很会照像吗?

你的照片呢?

”我无言以对,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

如果把摄影与绘画来比较是很有意思的,摄影与绘画的共同点都是以物体形象表达对这个世界的感受,这其中既有反映客观的世界景物,同时也明显地带有作者主观的思想。

我曾经系

统地学习了20多年的绘画,虽然没有能成为画家,但至少对绘画艺术和绘画理论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绘画这种形式从人类出现早期就有了,我们发现人类艺术活动最早的遗迹是岩洞中的壁画或岩刻等,并非后来出现的文字。

这是人类适应自然的一种本能,绘画远比任何一种语言、文字、音乐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要早而长久,每一人在小时候都有过涂涂抹抹的涂乌经历,那也是人类本能地、自发地表达对自然的内心感受。

从表达一个人对客观世界及内心情感的外在形式来讲,绘画无疑是最好的形式之一,一幅绘画作品,可以凭借画家对创作主题而任意取舍,反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在形式表达上,绘画艺术要比摄影要简单得多,这是绘画最大的优势,绘画难是难在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基础技巧训练,如素描、速写、色彩等等基础技术技巧,只有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技术和技巧,才能够达到心手相应,心到手到,这就决定了绘画只能是少数人掌握的工具,不可能普及到大众。

而照相机是伴随工业大革命的产物,从诞生发展到现阶段不过才100多年,从最初的简陋笨重的木匣手动照相机到现在高精密的数码自动照相机,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叹,过去从事摄影行业是比较困难的,单是熟悉相机结构和掌握测光技术、后期冲印技术就需要较长的时间,没有钱的人肯定玩不起,同时没有老师傅的传授,仅凭自学也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能够玩摄影的人也相对是少数。

但与绘画相比,摄影不需要长期的手工基础训练,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地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景物,这是它的巨大优势,也正由于这点不断推动相机技术革命和发展,从过去的经验积累测光到现在的多种形式自动测光,从过去的手动对焦到现在的自动对焦,从玻璃底片到胶片,从黑白胶片到彩色胶片直到目前的数码相机,照相机的技术发展,已经把人们从大量繁杂的相机拍摄技术上解放出来,使摄影技术越来越简单明了,现在的全自动相机只需要用手指头轻轻按动一下快门就OK!

尤其是现代数码照相机的出现,使照相真正从贵族的神坛上走下来,迅速普及到千家万户,现在可以说,任何一个人只要对照相有兴趣,都可以拍出相当不错的照片,其实摄影真的并没有什么太复杂的东西,我认为随着摄影器材的发展和进步,不远的将来人人都会有一台相机,至少手机摄影也能达到相当不错的效果了。

现代相机的快速发展,使一些过去手头技术非常过硬的朋友非常地奥恼,因为他们在现代相机前面失去了优势,尤其是数码影像后期处理及眼花缭乱的各种逼真效果,也使过去暗房的复杂冲印技术及效果相形见绌。

其实用不着奥恼,也不用争论,因为这些内容与摄影本质比较起来,统统不算上什么,至多也就是技术和技巧这类层面上的东西,这些不过是我们表达情感的某种形式和手段,当然,这些技术和技巧是极其重要的表达手段,但再重要也只是手段,毕竟不是我们摄影的最终目的。

鲁迅曾经说:

“再伟大完美无缺的苍蝇,也只不过是只苍蝇,再丑陋的战士,毕竟是位战士。

”我引用这话来形容玩摄影器材和认真追求摄影艺术两者之间的巨大区别,可能有些不恰当和过于偏激,这确实是你是否追求摄影艺术或玩器材的一个本质区别。

过去我端着海鸥120相机拍摄时,首先是看看天气如何?

再考虑光圈多少?

快门多少?

打开放大镜费力地对焦,它们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现代相机的快速发展对爱好摄影艺术的人们来讲真是件大好事,因为它终于把人们从大量注重摄影复杂技术的表面层次解放出来,回归到摄影的本质,剩下的就是比镜头后面的脑袋瓜子了。

拍了这么多年才明白,照相最难的是:

拍什么?

怎样拍?

沙龙摄影是一个方面,糖水片、风光片、海归派、印象派、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但这不是世界摄影史的主流,那仅仅是主流下的一个分流,我这样讲并不是偏爱纪实摄影,我其实更偏爱糖水和风光,现在随着年龄大了,心境比较平和些了,有一天带老婆小孩到父母家探望,推门进房后,发现早已过七旬的父母依偎在沙发傍,拿着放大镜在观看过去的老照片,好温馨好感人,眼泪差点就掉了下来,真是后悔当年没有为他们多拍一些照片。

最近中国摄影家学会搞了一个新中国50幅重大摄影回顾,全国各地的读者从上万幅精选的各类题材照片中,最终选择了排名前50幅照片,其中具有历史重要价值、在全国人民心中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纪实照片占据了前47幅,如全国人民都很熟悉的***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幅高居首位,志愿军回国、雷锋擦车等等。

在世界各国,纪实摄影也是主要潮流。

所以讲,只有纪实摄影尤其是人文摄影永远是摄影的主流,我曾经想了很久,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想来想去,其根本原因是无论那个国家和民族,人类社会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永远会高度关注自己人类的生活与生存环境,关心人类情感世界的喜怒哀乐。

喜马拉雅山壮丽,作为一个摄影人能够到西藏拍摄一次,从个人角度这个意义上讲此生无憾。

但一千年以后的摄影家再去拍摄,珠峰也不会有大的改变,套句歌词“山也还是那座山,河也那是那条河”。

会迅速变化的是人类活动,50年前的周庄的照片与现在的周庄照片,无论是在建筑特色或人们的生活内容,都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其中的历史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但我们国内目前现阶段的纪实摄影、人文摄影主题与内容有些偏离了方向。

许多人放着自己熟透了的工作和生活不去反映,偏偏跑到自己根本不熟悉不了解的如西藏或一些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去吃苦受罪(精神可嘉),拍回来许多脏兮兮的少数民族,自认为反映了西藏人民真实的生活,我看不一定,真实的照片并不代表真实的生活,难怪那位叫刘树勇教授前些年写了篇《你老往西藏跑什么》?

结果招致业内摄坛上对他老兄一遍骂声,直骂了他个狗血淋头,这老兄也真是的,明明知道大家都热爱我们的西藏,何必起这样一个题目嘛。

但我认为这是一篇难得好文章,没有看过的朋友可以到网上搜出来,怀着一颗平静的心来仔细看看,认真想想,对你怎样拍?

拍什么?

是会有启发和帮助的。

我认为国内纪实摄影编辑得最好的一书是《中国人本》,我得感谢总编有生活眼光和艺术洞察力,这是一本好书,比较真实客观,反映了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虽然仍嫌不够全面,但绝对值得一看!

三、武器要精,本领要强。

去年重庆市公安局“大练兵”竞赛中,有一个射击比赛项目,其中10发静止靶位,10发活动靶位,要求30秒全部打完,参赛的民警当然都不是等闲之辈,个个都是神枪手,静止靶位一枪一个靶心,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活动靶位一打完,选手之间的区别就出来了,特警总队打得最好,事后大家都说我们哪能跟特警比呀,那些家伙武器熟悉得跟自己手掌一样,天天训练日日操练,那是用子弹给堆出来的。

纪实摄影就相当于活动靶,也是这样一个道理,同样的场景同样的角度,有人拍出来就出了彩获了奖,有人拍出来就抓了瞎,晕乎乎地一大片啥也没有。

这就是功夫到家和不到家的区别。

我始终认为:

纪实摄影作品最能展现一位摄影师的思想境界、敏锐眼光、技术水平,是对一位摄影人各方面素质最全面综合的展现。

记实摄影是活的摄影,不同于室内摄影和摆拍,后者可以精心布置场景、光线、人的情绪调动及可能的一切元素,你可以等到最佳的那一时刻按下快门,相当于射击中的静止靶位。

而前者则大不相同,那是一个你无法事先预料的世界,所有的景和物都在不断变幻,大千世界,瞬息万变,相当于射击中的活动靶位。

你做梦都想达到一个个威震世界摄影史的大师级那样的程度吗?

这其中是否有秘径和诀窍?

有!

那就一个字,勤学苦练。

首要的是选择好器材,一部照相机尤如战士手中的武器,我曾经与十三集团军的一位神枪手

交谈过,这家伙“五四”式手枪使得那个熟悉呀!

指那打那,弹无虚发。

但他一用我的那只“五四”式手枪就不太那么神了,他对我解释说你的枪我不熟悉。

其实这就是奥秘所在。

必须要彻底熟悉和完全掌握自己手中的照相机,熟悉到啥程度?

要熟悉得成为自己的身体手脚一样,成为自己身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你相机的光圈有多少级?

快门有多少级?

镜头最佳表现?

视角度有多大?

测光系统如何?

相机那部分最容易出毛病?

不同胶卷、不同的光线下,有什么不同的反映和表现?

后期该如何处理?

遇到紧急情况时怎样出机速度最快?

遇到严禁拍照的场合怎样进行隐蔽地拍摄?

如何进行盲拍?

盲拍时的不同高度、角度、测距、对焦如何进行?

等等等等。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熟悉相机到了这份上,你就差不离了。

无忌论坛上有篇文章叫做《一机一镜、怎么都够了》,文章中心意思是:

扫街别带多的镜头,一机一镜,能够充分发挥你的潜力,一心一意地放在一个视界角度中,我是赞成这个观点的。

你瞧老布一辈子只一个标准镜头,把标头运用得滚瓜烂熟,对标准的视角熟悉得蒙上眼睛也照拍不误。

纪实摄影最好用定焦镜头,21焦段、28焦段、35焦段、45焦段、50焦段,你喜欢那种就个焦段就用那个。

就是别用变焦镜头。

变焦镜头记者们倒是很喜欢,那是为了工作的方便。

但老是变来变去的,会把你变得没有个准星了。

其次是选择用什么相机,这也是纪实摄影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说件趣事。

记得多年前一次跟家人到重庆最繁华的商业中心解放碑玩,忽然看见几位摄影大师手端着硕大的F5或F100,个个装备着精良的长枪短炮,大师们身着桔红色的摄影背心,那背心上还赫然写着“重庆市XXX摄影学会。

”大师们表情威严,真是帅呆了、酷毙了!

大师们的镜头指向那儿,那儿的人群就尤如中弹似地散开,比我们警察在足球场上驱赶闹事骚乱的人群还管用,直把俺都给看傻了眼,俺那口子也不禁对大师们肃然起敬,看了半天转身对我嘲笑道:

“瞧瞧!

这才是真正的摄影家,那像你上街照个像我看就跟偷鸡摸狗做贼似的,难怪你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

”可不就跟做贼做的吗?

静下心来想,这嘲笑还是有些道理的,咱后面再讲。

纪实摄影的显著特点是不干扰地记录客观世界,所以怎样隐藏自己的摄影人的特征就是一个非常很重要的问题,再说得通俗点,就是要向电影中的007那样,搞好伪装,隐藏身份,隐藏得越好,你成功拍摄的机率就越高。

所以这就是纪实摄影时大家都喜爱选择傍轴照相机的原因,有些家伙还选择前苏联的间谍照相机,只是微型胶卷确实不好搞,不然俺也会弄一台来用。

现在的数码相机倒是很小巧玲珑,也很隐蔽,但还没有能达到纪实摄影中光圈与速度的要求,我建议至少目前不要选择。

扫街还是选择传统的傍轴相机最好,体积小巧、隐蔽性强,捕捉对象能力高,没有单反相机的反光板和马达的躁动,高级些的有莱卡M系列,当然贫下中农们是装备不起的,但中农们可以选择日产系列傍轴相机,就是像俺一样,穷得叮当响的贫农和佃农们,还可以选择咱国产凤凰205(其实这款相机的优秀的光学表现力,令很多外国专业摄影师也感到吃惊)。

胶片相机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所拍摄的内容证据确凿。

假如某一天你拍摄到了一个罕见的、能够载入历史的场景,评审委员会那些专家们一定求证你拍摄的真实性如何,你只要把底片给人家一看,那就是确实无疑的铁证,数码由于后期可变性太大,往往在关键时刻就有些麻烦了。

真正搞纪实摄影有时是很紧张的,纪实摄影具有不可逆转性,就是说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不可能再重复,如果你真想要拍纪实,首先必须要具备犹如军队中特种兵那种“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拼命精神。

拍摄婚礼或为重要领导参观视察等类似内容的拍摄过程也属于纪实摄影范围,本是件十分严肃的事情。

但我看有些年轻人对拍摄朋友的婚礼或重要领导视察工作等题材时,吊儿郎当,满不在乎的样子,我看此情况就想发火,别人终身大事、重要领导的工作场面,你就这样一个态度?

如果机子出了问题,片子出了问题岂不是悔之晚矣,对这样的拍摄人,最好不要请他拍摄任何纪实性的题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