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教学关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3016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讲 教学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五讲 教学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五讲 教学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五讲 教学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五讲 教学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讲 教学关系.docx

《第五讲 教学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讲 教学关系.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讲 教学关系.docx

第五讲教学关系

第五讲教学关系

(1)学生究竟具有哪些特性

教师与学生、教与学,这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最基本的一对关系,把师生关系恢复到“人的关系”上来,建立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这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基本任务。

教师的全部工作,不论是教育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是要向学生进行的,因此,都贯穿着一个怎样对待学生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一个根本问题:

学生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他们有没有什么本能或天然倾向?

所谓“学生观”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的认识问题。

所谓正确的学生观,也就是指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有正确的认识,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保证和核心要求。

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先生指出:

在学生身上,存在着两种相对应的本质属性:

一、向师性

学生的“向师性”是指学生都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有人把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形象地比喻为学生好象花草树木之趋向于阳光一样,趋向于教师。

“向师性”一词也由此而来。

“向师性”是学生的本质属性,它表现在:

1.凡是学生都具有一种“学生感”:

都感觉到自己是学生,要学习,要听老师的教导和指挥。

存在决定意识,是学生就有这样的学生感,这是很自然的事,但也是很奇妙的事。

学生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是要学习和听从教师的教导的。

不仅如此。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常是很高大,并且往往比实际的人物高大。

他们常是觉得,他们的教师如果不能说是博学的话,至少也是在某一方面很有学问,具有专长的。

这是因为事实上教师总是在某些方面比学生知道得多,是有一定专长的,所以,钦佩、尊重、崇敬教师,听从教师的教导,可以说是学生的一种自然倾向和基本心理特征。

2.学生的再一个共同心理是:

不论学习哪一门课,都希望有个好教师;不论在哪一个班学习,都希望有个好班主任。

学生的这种希望表明:

教师,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也许可以说,教师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

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或者说,每天生活的主要部分,是同教师在一起或在教师的影响或支配下度过的。

在一定上意义上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教师的手里。

他们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所以,他们才殷切地希望能遇到好教师。

3.学生还有一种共同心理,这就是希望自己能得到教师的注意。

当然,这里所说的是教师的热情的注意,而不是冷眼的监视。

教师的注意,对学生来说,就意味着发现了他们的光彩,意味着对他们的了解、重视、鼓励、关怀和喜爱。

教师的注意,常常比表扬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和作用。

由于这样,教师对一个学生的注意,就可以在他和这个学生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并且鼓舞这个学生更加向上。

反之,对一个学生长期忽视,不予注意,就等于抹杀了他的优点,以至否定了他的存在。

二、“独立性”

独立性也是学生的本质属性。

无论学生是如何倾向于老师、和老师有怎样的依赖关系,也无论怎样地缺乏独特的个性,也无论是年龄大小,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立性。

学生的独立性有四层意思:

一是: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

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

这是别人不能代替,也不能改变的。

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

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二是: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决不是教师想让学生怎么样,学生就会怎么样。

学生既不是教师的四肢,可以由教师随意支配;也不是泥土或石膏,可以由教师任意捏塑。

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首先就要把学生当作不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作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

教师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是不能强加给学生的。

强加,不但加不进去,而且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或抗拒。

三是:

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倾向和独立的要求。

独立自主性是个性的核心内容,指的是个体要求独立自主的愿望、需要和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突出表现在:

学生觉得自己能看懂的书,就不想再听别人多讲;自己感到自己能明白的事理,就不喜欢别人再反复哆嗦;自己相信自己能想出解答的问题,就不愿再叫别人提示;自己认为自己会做的事,就不愿再让别人帮助或多嘴。

实际上,学生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

四是:

每个学生,除有特殊原因者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

第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从饮食起居、辩认事物、说话听话、读书写字、争论辩解、画画唱歌、戏耍交游,一直到许许多多课堂上没有教过的社会生活知识和能力,绝大部分都是他们自己独立学来的;第二,即使是教师教给他们的东西,也是靠他们已经具有的基础,运用他们已经具有的独立学习能力,包括听、看、读、想、说、写、练等,才能被他们掌握的。

但是,教师由于总是从“学生需要教”这个方面来考虑问题,同时又常常被一些难教之处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所吸引,再加上站在高处往下看,就常常会低估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只有承认、尊重、深刻认识、正确对待并积极引导学生的“独立性”,才能在教育和教学上取得优良的成果。

反之,如果你不承认、不尊重、不认识和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独立性”,那你不仅不能在教育或教学工作上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会造成严重恶果,并遭到学生的反对,以至在学生中间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既要以学生的向师性为基础,又要以学生的独立性为导向。

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生的向师性和独立性及其两者的关系是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

(2)教师的态度如何影响学生的成长

在这里,教师的态度主要指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包括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以及相关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特性。

有一句话说得好:

态度决定一切。

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曾深情地说:

“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

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

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

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

当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

当我们一脸阳光地走进教室时,学生们的心情就会很舒展、很轻松;当我们一脸怒气地走近他们时,学生们则噤若寒蝉,生怕自己撞到老师怨气的枪口上;我们在课堂上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赏的眼光激励学生,他们的心里会充满幸福与喜悦,表现得很兴奋;我们指责、挖苦、嘲讽学生,则无疑是给他们心灵的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乌云。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的核心是对学生的关爱、尊重,态度既是内隐的,又是外显的,其表现方式主要有:

(1)语言方式

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灵的外壳。

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态度情感,教师应该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情感。

如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用鼓励性、期望性的语言;学生回答正确时,应该用肯定性、赞扬性的语言;学生回答不对时,应该用谅解性、引导性的语言。

这样的语言就比较容易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2.动作方式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一个人的态度情感往往有意无意地通过外部的表情动作而流露出来。

同样的道理,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表情动作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态度,达到学生心灵交流的目的。

如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赞美的手势等都可表达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和善意,使学生有被重视感和被关怀感。

这里要特别强调微笑的价值。

微笑是最能表情达意的面部表情动作。

微笑能表达友好态度,微笑能使学生的心里感到轻松。

借助微笑可以表达出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态度,发自内心的微笑意味着:

“我喜欢你们”,“对你们的回答我很感兴趣”,“和你们在一起我很愉快”,以及“我相信你们也会喜欢我”。

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不懂得微笑,那么学生可能会认为这个教师对他们并无好感,或者认为这个教师冷漠无情,不好接近。

如此,师生心灵交流也就不可能发生了。

3.眼神方式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俗语说:

“眼睛会说话”,就是指不用有声语言时,眼神也能传递情感和态度。

课堂教学中的眼神交流要求教师要积极地关注班上的每个学生,教师讲课时,眼睛应该与学生保持对流,使连坐在角落的学生都能感受到:

“老师看见我了,老师在跟我点头呢!

”请同学起来回答时,教师更应全神贯注地、亲切地注视着他(她)。

有些教师讲课时,眼睛往往只看着他的几个最得意的学生而忽视其他学生,使这些学生感到受到了冷落;还有一些教师往往只习惯看着前排的学生,不注意看后排或角落的学生,使这些学生产生了自己不受重视的感觉。

在国内一次调查中,学生对不喜欢的教师进行了一番描述,其中有“不耐心”,“情绪不稳定”,“过于严厉”,“粗暴不讲理、讲话刻薄、讥讽挖苦人”,“表情严肃、不和蔼,整天脸无笑容”等内容。

而美国一位教育家在对九万多名学生进行调查后,归纳出好教师的12种素质:

(1)友善的态度――“她的课堂犹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

(2)尊重课堂上的每一个人――“她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弄。

(3)耐性――“她绝对不会放弃要求,直至你能做到为止。

(4)兴趣广泛――“她带我们到课堂外去,并帮助我们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5)良好的仪表――“她的语调和笑容使我很舒畅。

(6)讼正――“她会给予你应得的,没有丝毫偏差。

(7)幽默感――“她每天会带来欢乐,使课堂不致单调。

”   .

(8)良好的品性――“我相信她与其他人―样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

(9)对个人的关注――“她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我的进步赖于她使我得到松弛。

(10)伸缩性――“当她发现自己有错,她会说出来,并会尝试其他方法。

”   

(11)宽容――“她装作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

” 

(12)颇有方法――“忽然,我能顺利念完课本,竟然没有察觉到这是因为她的指导。

显然,学生对好老师与坏老师的评价主要是以教师的态度为参照标准的。

教师对学生的不良态度被认为是对学生的“心灵施暴”或“心理虐待”:

施暴和虐待有的是有形的,有的则是无形的。

所谓有形的是指教师直接用语言、手势、强烈的脸部表情等,来嘲笑、侮辱学生,使之受到伤害,既然是有形的,自然也就可“捕捉”。

而无形的则更可怕、更隐蔽。

国外有的心理学家称之为“看不见的灾难”。

其主要形式有:

①支配。

教师在教学中不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随意支配、吆喝学生,从而使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伤害,心理得不到健康的发展,甚至生理发育也会受到阻碍。

②冷漠。

教师对学生缺乏热情,不为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而高兴,也不为学生的失败而难过。

学生感到与教师形同路人,这种陌生感大大减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乐趣。

③贬低。

这是一种糟糕透顶的心灵施暴,它大大地抹煞了学生的存在价值。

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这是尤其残酷的打击。

   新课程实施几年来,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强烈冲击下,师生关系在朝着民主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有明显的改善,但是由于师道尊严的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建立基于尊重体现发展精神的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尚需不断的努力。

(3)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

在对待教与学的关系上,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形成了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关系。

表现为:

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

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

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教学关系就是:

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

不是教师的教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学,而是学生的学服从、服务于教师的教。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丧失了,教师也不是教学的主导者,而是扮演了教学活动的主宰者的角色。

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

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

这一观念更是根深蒂固,它源于我国封建教育中的师法和家法,学生只能跟随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

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

“教与学”本末倒置、越俎代庖的种种片面性,导致学生的亦步亦趋、囫囵吞枣,最后摧毁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在这种教学关系中,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

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可以说,这种以教为本位的教学关系,完全把学生定位在依赖性层面上,低估、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忽视、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从而导致学生独立性的不断丧失,这是传统教学不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原因。

教学关系不是静态的、固定的关系,而是动态的、变化的关系,从学生角度来说,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由小到大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

最后是学生完全的独立,教师作用告终。

根据这一基本思想和思路,江山野先生把教学过程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完全依靠教师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每一点知识都要靠教师来教,在学习中每前进一步都要靠教师引领。

第二阶段是基本上依靠教师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已经可以不完全依靠教师了,他们已经获得了一些自己学习的能力,可以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自己获取一些新的知识。

第三阶段是学生可以相对独立地进行学习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和标志就是学生基本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大略明白所要学习的内容;但是并不一定能够理解得确切、全面透彻,也不一定能够抓住要领,并且常常会感到学习上有许多困难。

第四阶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基本上独立学习的阶段。

第五阶段是学生完全独立地进行系统学习的阶段。

学生在校学习全过程可以划分为这五个阶段,学生学习一门课程(乃至课程中的一章一个单元)往往也要经历这五个阶段。

每个教学阶段对教学方式方法都有一些质的规定性:

第一阶段的基本教学方式是:

教一点,学一点,练一点;第二阶段的基本教学方式是:

问答、阅读、演示、讲解相结合,逐步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探求未知;第三阶段的基本教学方式是:

首先让学生预习,然后根据学生预习中提出的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第四阶段的基本教学方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第五阶段的基本教学方式是完全由学生自学。

(参阅江山野:

《论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教育研究》,1983年第9、10期)总之,教师选用教学方式方法一定要有动态的、发展的观点,要适合各个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唯其如此,才能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过程从一个发展阶段推向另一个发展阶段,最后培养出具有很高的独立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人才。

从教学实际来看,当前教学存在的根本问题是,教学方式和方法严重滞后于教学过程的发展阶段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切地说是学生的学习潜力),从而严重地阻碍教学阶段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如上所说,独立性是客观存在的、学生所普遍具有的一种根本特性。

这种特性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经常地、顽强地表现出来,是学生学习极重要的一种品质。

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这是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体现。

从教师角度来说,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自身专业化成长的过程。

第斯多惠说得好:

“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为教学生,教师必先教自己,以促进学生的学为落脚点,教师自身的教与学在教学中也是同步发展的,一位语文教师对此是这样举例说明的:

为教好鲁迅小说《药》,首先必须博览、研读与《药》有关的研究资料及鲁迅其它作品,以增强对鲁迅作品的感悟,其次还得搜集研究名师处理本课的教学研究成果或方法,把它当作自己教学的借鉴,这样一课一课地“教”,一课一课地“学”,天长日久,日积月累,就能使自己成为语文教学所需要的“杂家”和“专家”。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陶行知)。

“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当前,面对新课程新的设计思路、新的目标要求、新的内容体系、新的实施策略,面对急剧发展变化的教育对象,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终生学习,成为学习型教师,唯其如此,教师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丰富自己的学识,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的需要。

相反,教师要是“吃老本”,固守原有的经验,缺乏学习和进取的意识,他就会落伍于时代的发展,甚至被时代所抛弃,成为学生眼里的“老古董”,成为新课程推进的阻力。

实践证明,教师通过学习,可以汲取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神营养,并把这种精神营养转化为自己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既充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又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4)为什么要提倡和强调对话

   简单地说,对话是师生基于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过程。

对话作为一种教育精神,它强调师生人格的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

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作为有生命的、具有平等地位的人相遇,相互尊重彼此的独特个性,自由而持久地交换意见,共享不同的个人经历、人生体验。

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民主和平等的观念,学习尊重差异、尊重生命。

由此,教师与学生之间就形成了真正的人与人的关系,我们相信,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对话作为一种认识方式,它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对话的认识意义表现在,第一,促使知识增值。

“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

师生通过对话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丰富学习内容,求得新的发现。

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第二,活跃师生思维。

古人言: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

缺少交往和对话很难产生思维的碰撞和创造的火花。

有些观点是想出来的,有些观点则是“讲出来”的。

引用一句哲人的话:

“一个苹果跟一个苹果交换,得到的是一个;一个思想跟一个思想交换,得到的是两个,甚至更多。

”对语教学有助于激发灵感,产生新颖的观点、奇特的思路,从而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

总之,对教学而言,对话意味着互动,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

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

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

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

”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对话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在实践中,对话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话不是简单的问答。

一提到师生对话,许多人就自然而然联想到课堂上的师生问答,以为那就是师生对话。

但作为教学状态的师生对话,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课堂上的师生问答。

发生在课堂上的有些师生问答,其实并非真正的教学对话。

真正的师生对话,指的是蕴涵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需要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

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

这是对话在质方面的要求。

2.对话并非越多越好。

教学中的对话无论是作为一条“原则”,还是作为一种方法,它的使用都必须服从服务于教学的目的,不能为对话而对话,对话的滥用必然导致形式主义。

总之,对话并非越多越好,这是对话在量方面的要求。

3.对话的目的并不是要达成一致。

对话不是为了消除差异、排除异己,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珍视差异。

观点的不同正说明问题的复杂性,说明有对话的必要与可能。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应该是“对话”的主旋律。

案例1:

有形无实的对话

一提到师生对话,也许我们中的许多人就自然而然联想到课堂上的师生问答,以为那就是师生对话。

但作为语文教学状态的师生对话,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语文课堂上的师生问答。

发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有些师生问答,其实并非真正的语文教学对话。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刘胡兰》一文时,在与学生进行的这么一段问答。

师问:

这篇文章是写谁的?

生答:

是写刘胡兰的。

师问:

你怎么知道?

生答:

题目就是刘胡兰。

师问:

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生答:

1947年1月4日。

师问:

你怎么知道?

生答:

课文第一句就是这么写的。

师问:

这个云周西村在什么地方?

有学生答是在陕北,有学生答是在延安。

师说:

云周西村在革命根据地。

课文中有敌人对刘胡兰说的这么一句话:

“你说出一个共产党员给你一百元钱。

”师问:

谁知道那时发什么钱?

有学生答是发银圆,有学生答是发铜板,而另有一位学生则说,那时候的钱中间是有窟窿的。

教师最后作总结说:

反正那时候的钱比现在的钱值钱。

这段对话虽然以师生的问答组成,但却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对话,因为这样的对话徒具师生对话之形,却不具师生对话之实。

而我们所说的师生对话,指的是蕴涵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需要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

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是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

案例2:

深度对话 提升认识――关于《孔雀东南飞》悲剧结局的探讨(张海波)

在指导学生赏析《孔雀东南飞》这篇经典之作时,当品读到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焦仲卿亦“自挂东南枝”时,很多学生为之叹惜。

我灵机一动,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

“刘焦的悲剧结局令我们扼腕叹息,那他们的死应该由谁负主要责任呢?

一个学生不假思索地说:

“当然是焦母,她是一个刁婆子,蛮不讲理,自私自利,(学生笑)为了自己的好恶,不顾儿子的幸福,棒打鸳鸯,活生生地拆散了一对恩爱夫妻。

“我觉得刘兄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刘兰芝回家后,不是他强迫刘兰芝改嫁,刘兰芝和焦仲卿就不会双双殉情,可能还有机会在一起呢。

”另一个学生补充道。

“还有其他意见吗?

”我又问。

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举起手来:

“我觉得,对于两人的悲剧结局,焦仲卿应该负主要责任。

作为当事人,他一直唯唯诺诺、窝窝囊囊,一点儿不像个男人,(学生笑)导致自己的妻子被迫改嫁,万般无奈之下投水自尽,他这才一咬牙,一跺脚,‘自挂东南枝’了。

”这个学生情绪颇激动:

“我看他也没脸活了。

”(学生又笑)

“看来,同学们非常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所以在探寻谁是责任者的时候,言语之中都充满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为了使我们的课堂不变成批判会,我们再换个话题:

你们觉得,刘兰芝和焦仲卿死得值吗?

”我因势利导。

“当然值得。

”一个学生斩钉截铁地回答:

“为了真挚的爱情,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留给世人的是感佩与震动,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向破坏他们婚姻的人抗争,最后‘两家求合葬’不正昭示着这种抗争的胜利吗?

“我不同意他的观点。

”一个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太爱发言的学生忽然站起来:

“他们以死抗争固然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但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