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设计课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2929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8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建筑设计课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公共建筑设计课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公共建筑设计课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公共建筑设计课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公共建筑设计课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建筑设计课教学大纲.docx

《公共建筑设计课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建筑设计课教学大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建筑设计课教学大纲.docx

公共建筑设计课教学大纲

 

《公共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二○○六年四月

内容一览表

一、建筑学专业

1.公共建筑设计(Ⅰ)・・・・・・・・・・・・・・・・・・・・・・・・・・・・・・・・・2

2.公共建筑设计(Ⅱ、Ⅲ)・・・・・・・・・・・・・・・・・・・・・・・・・・・・・・・4

3.公共建筑设计原理・・・・・・・・・・・・・・・・・・・・・・・・・・・・・・・・・・6

二、城市规划专业

1.公共建筑设计(Ⅰ)・・・・・・・・・・・・・・・・・・・・・・・・・・・・・・・・・8

2.公共建筑设计(Ⅱ)・・・・・・・・・・・・・・・・・・・・・・・・・・・・・・・・・10

3.建筑设计(Ⅲ)・・・・・・・・・・・・・・・・・・・・・・・・・・・・・・・・・・・12

三、艺术设计专业

1.建筑设计・・・・・・・・・・・・・・・・・・・・・・・・・・・・・・・・・・・・・14

建筑学专业

《公共建筑设计Ⅰ》教学大纲

(学期:

4学时:

96+2K)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建筑设计基础的继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原理,基本方法和步骤。

初步了解建筑空间的组织的基本手法,培养方案构思的基本能力,进一步加强设计表达的基本功训练(徒手草图,工具草图,工具正式图,彩色透视图)。

二、课程基本内容:

1、进行小空间,室内外空间等组合训练;

2、功能分区和流线训练;

3、单体→总体;总体→单体的设计构思程序;

4、功能、空间、形态和结构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5、设计构图的草图表达(徒手草图,工具草图);

三、教学要求

1、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2、处理好功能分区,动静关系,内外关系及流线关系;

3、训练和培养建筑构思能力;

4、初步理解室内环境设计原则和建立室内环境设计观念;

5、初步理解室外环境构成因素与建筑的关系;

6、初步具有处理建筑功能、技术、建筑艺术等相互关系和组织空间的能力;

7、顺利完成质量较高的墨线正版图纸和运用水彩渲染技法表现设计成果。

四、教学程序及学时分配

1、讲授原理及建筑的现状及发展(及设计课题)8学时

2、参观、调查7学时

3、设计(草图、定稿图、教师三轮辅导)72学时

4、图纸成果表达4~6天(设计周)

5、快图表达1天

6、总结展评1天

五、题目建议

小区幼儿园设计、区、县级文化馆、展览馆

六、评分标准:

设计方法、步骤的正确性10%

方案构思、分析、解决问题、方案的合理性、综合评价40%

艺术处理(空间、形体、构成)20%

结构、构造的合理性10%

快速设计20%

七、参考书目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编二本)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

形式、空间、秩序》弗朗西斯・D.K.天津大学出版社

《在投影之外文化视野下的建筑图学研究》吴葱天津大学出版社

《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展览建筑》程世丹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幼儿园建筑设计图集》东南大学出版社

《文化馆建筑设计方案图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公共建筑设计Ⅱ、Ⅲ》教学大纲

(学期5、6学时:

192+4K)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建筑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以综合性中型公共建筑为题,在初步学习和掌握建筑设计一般程序和思维方法的基础上,解决有一定复杂性的建筑设计问题,进一步扩展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加深对建筑设计的认识,并进一步学习建筑思维方法和建筑理论与思潮。

二、课程基本内容

1、综合性建筑空间中人的行为心理对建筑布局与功能分区的影响;

2、精神与功能因素对建筑的双重制约作用;

3、工程技术(结构、材料、设备)和经济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4、建筑造型手法和室内设计基本方法;

5、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要求

1、掌握中型建筑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并初步了解建筑设计中的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构造、结构、设备)。

2、创造性地学习和掌握建筑设计方法和程序,在思维方法、构思能力和创作观念上有所突破;

3、培养对建筑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其理论水平;

4、通过对建筑及技术的学习,加强对建筑的科学及艺术双重特性的理解,培养建筑设计和思维方式的创造性。

5、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图式(分析)和形象诸元素表达设计的能力,培养建筑立意的思辩能力。

四、教学程序与学时分配

1、讲课(8学时)

2、设计(88学时)

(1)对设计对象的同类建筑的参观调研

(2)建筑地点现场踏勘、调查

(3)方案构思、多方案比较

(4)模型体块研究、方案定案

(5)深化设计

(6)室内设计、定稿图

3、设计周(1周)

五、选题建议

1、选题:

第5学期:

大学生活动中心、民俗展览馆,或社区活动中心、建筑艺术馆等。

第6学期:

多高层旅馆,图书馆建筑设计,另加观演建筑、高层办公楼选一,或结合适宜全国竞赛题。

2、规模:

建筑面积3000~12000M2,高度控制在32M以下。

六、评分标准

平时设计:

20分

总平面:

10分

单体设计:

30分

室内外环境:

10分

结构技术合理性:

10分

设计成果:

20分

七、参考书目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编二本)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

形式、空间、秩序》弗朗西斯・D.K.天津大学出版社

《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展览建筑》程世丹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建筑形式美的原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图解与思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观演建筑》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旅馆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图书馆建筑设计手册》鲍家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学期:

4学时:

40)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理解公共建筑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学习和掌握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二、课程基本内容

1概论

(1)公共建筑的基本特点及分类

(2)公共建筑与城市·人的相关性

2第一章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

(1)典型功能及功能分区

(2)交通组织及形态特征

3第二章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

(1)公共建筑中工程技术因素的交织

(2)公共建筑与结构技术

(3)公共建筑与设计技术

(4)公共建筑与经济问题

4第三章公共建筑的空间布局

(1)空间概念及构成要素

(2)建筑室内空间布局的基本原理

(3)建筑室外空间布局的基本原理

5第四章公共建筑的艺术处理

(1)公共建筑的空间形态处理

(2)公共建筑的外部形体塑造

(3)公共建筑的文脉的表达

三、课程教学要求

1、在了解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基础上,着重理解其共性问题。

2、在分析丰富的建筑外在表象基础上,着重领会其内在规律。

3、学习和掌握公共建筑的空间布局原理。

4、树立“建筑·人·环境”的正确设计思想。

 

四、教学程序与学时分配

1、本课程教学方式采取课堂讲授与自学并重,课堂讲授以精讲重点为主,辅以幻灯等教学手段,指导学生自学。

2、课时分配

概论4学时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10学时

第二章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6学时

第三章公共建筑的空间布局10学时

第四章公共建筑的艺术处理10学时

作业、习题建议

为提高学习效果,可适当布置课外作业,作业内容以分析建筑典例为主。

六、评分标准

6.1本课为考试科目,采用开卷方式

6.2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所占比例为1:

1

七、其它

1本课程的学习应具备一定的建筑设计训练基础

2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天津大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

《建筑空间论》赛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部空间设计》 芦原义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文丘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规划专业

《公共建筑设计Ⅰ》教学大纲

(学期:

3学时:

96+2K)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公共建筑设计Ⅰ是城市规划专业的建筑启蒙教育课。

它是继规划初步课程之后,为继续的建筑设计的准备,并起到过度作用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基本内容:

1、室外空间环境设计;

2、小型公共建筑设计;

三、教学要求

1、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2、处理好功能分区,动静关系,内外关系及流线关系;

3、训练和培养建筑构思能力;

4、初步理解室内环境设计原则和建立室内环境设计观念;

5、初步理解室外环境构成因素与建筑的关系;

6、初步具有处理建筑功能、技术、建筑艺术等相互关系和组织空间的能力;

7、顺利完成质量较高的墨线正版图纸和运用水彩渲染技法表现设计成果。

四、教学程序及学时分配

1、讲授原理及建筑的现状及发展(及设计课题)8学时

2、参观、调查7学时

3、设计(草图、定稿图、教师三轮辅导)72学时

4、图纸成果表达4~6天(设计周)

5、快图表达1天

6、总结展评1天

五、题目建议

小区幼儿园设计、区、县级文化馆、展览馆(初期可安排小型单一性空间构成、小型幼儿园或其单项训练、单项构成和分解训练)

六、评分标准:

设计方法、步骤的正确性10%

方案构思、分析、解决问题、方案的合理性、综合评价40%

艺术处理(空间、形体、构成)20%

结构、构造的合理性10%

快速设计20%

七、参考书目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编二本)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

形式、空间、秩序》弗朗西斯・D.K.天津大学出版社

《在投影之外文化视野下的建筑图学研究》吴葱天津大学出版社

《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展览建筑》程世丹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幼儿园建筑设计图集》东南大学出版社

《文化馆建筑设计方案图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公共建筑设计Ⅱ》教学大纲

(学期4学时:

96+2K)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城市规划专业的必修课,以综合性中型公共建筑为题,在初步学习和掌握建筑设计一般程序和思维方法的基础上,解决有一定复杂性的建筑设计问题,进一步扩展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加深对建筑设计的认识,并进一步学习建筑思维方法和建筑理论与思潮。

二、课程基本内容

1、综合性建筑空间中人的行为心理对建筑布局与功能分区的影响;

2、精神与功能因素对建筑的双重制约作用;

3、工程技术(结构、材料、设备)和经济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4、建筑造型手法和室内设计基本方法;

5、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要求

1、掌握中型建筑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并初步了解建筑设计中的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构造、结构、设备)。

2、创造性地学习和掌握建筑设计方法和程序,在思维方法、构思能力和创作观念上有所突破;

3、培养对建筑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其理论水平;

4、通过对建筑及技术的学习,加强对建筑的科学及艺术双重特性的理解,培养建筑设计和思维方式的创造性。

5、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图式(分析)和形象诸元素表达设计的能力,培养建筑立意的思辩能力。

四、教学程序与学时分配

1、讲课(8学时)

2、设计(88学时)

(1)对设计对象的同类建筑的参观调研

(2)建筑地点现场踏勘、调查

(3)方案构思、多方案比较

(4)模型体块研究、方案定案

(5)深化设计

(6)室内设计、定稿图

3、设计周(1周)

五、选题建议

1、选题:

社区活动中心、艺术展览馆,图书馆、文化馆等。

2、规模:

建筑面积3000~12000M2,高度控制在32M以下。

六、评分标准

平时设计:

20分

总平面:

10分

单体设计:

30分

室内外环境:

10分

结构技术合理性:

10分

设计成果:

20分

七、参考书目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编二本)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

形式、空间、秩序》弗朗西斯・D.K.天津大学出版社

《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展览建筑》程世丹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建筑形式美的原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图解与思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图书馆建筑设计手册》鲍家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设计Ⅲ》教学大纲

(学期5学时:

96+2K)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城市规划专业的选修课,以综合性大中型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单体为题,在初步学习和掌握建筑设计一般程序和思维方法的基础上,解决有一定复杂性的建筑设计问题,进一步扩展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加深对建筑设计的认识,并进一步学习建筑思维方法和建筑理论与思潮。

二、课程基本内容

1、综合性建筑空间中人的行为心理对建筑布局与功能分区的影响;

2、精神与功能因素对建筑的双重制约作用;

3、工程技术(结构、材料、设备)和经济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4、建筑造型手法和室内设计基本方法;

5、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要求

1、掌握大中型建筑和居住建筑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并初步了解建筑设计中的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

2、掌握建筑设计方法和程序,在思维方法、构思能力和创作观念上有所突破;

3、培养对建筑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其理论水平;

4、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图式(分析)和形象诸元素表达设计的能力。

四、教学程序与学时分配

1、设计一(综合性大中型公共建筑设计)72+1K

(1)讲课,布置设计任务书

(2)对设计对象的同类建筑的参观调研

(3)建筑地点现场踏勘、调查

(4)方案构思、多方案比较

(5)模型体块研究、方案定案

(6)深化设计阶段

(7)定稿图阶段

(8)设计周(1周)

1、设计二(城市型住宅)24+1K

(1)讲课,布置设计任务书

(2)调研、资料收集及环境分析

(3)方案构思、多方案比较

(4)深化设计阶段

(5)定稿图阶段

(6)设计周(1周)

五、选题建议

1、设计一:

可选用城市旅馆、综合办公楼或结合适宜的全国竞赛为题。

2、设计二:

多种户型组成的单元式多层住宅

六、评分标准

1、设计一:

(1)平时设计:

15分

(2)总平面:

10分

(3)单体设计:

40分

(4)室内外环境:

10分

(5)结构技术合理性:

10分

(6)设计成果:

15分

2、设计二:

(1)平时设计:

15分

(2)居住环境分析:

10分

(3)平面空间布置:

20分

(4)平面指标:

10分

(5)厨房、卫生间布置:

10分

(6)物理环境:

10分

(7)建筑艺术:

10分

(8)图面表达:

15分

七、参考书目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编二本)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图解与思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旅馆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艺术设计专业

《建筑设计》教学大纲

(学期4学时:

80)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艺术设计专业的选修课,以综合性中型公共建筑为题,在初步学习和掌握建筑设计一般程序和思维方法的基础上,解决有一定复杂性的建筑设计问题,进一步扩展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加深对建筑设计的认识,并进一步学习建筑思维方法和建筑理论与思潮。

二、课程基本内容

1、综合性建筑空间中人的行为心理对建筑布局与功能分区的影响;

2、精神与功能因素对建筑的双重制约作用;

3、工程技术(结构、材料、设备)和经济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4、建筑造型手法和室内设计基本方法;

5、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要求

1、掌握中型建筑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并初步了解建筑设计中的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构造、结构、设备)。

2、创造性地学习和掌握建筑设计方法和程序,在思维方法、构思能力和创作观念上有所突破;

3、培养对建筑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其理论水平;

4、通过对建筑及技术的学习,加强对建筑的科学及艺术双重特性的理解,培养建筑设计和思维方式的创造性。

5、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图式(分析)和形象诸元素表达设计的能力,培养建筑立意的思辩能力。

四、教学程序与学时分配

1、讲课(8学时)

2、设计(48学时)

(1)对设计对象的同类建筑的参观调研

(2)建筑地点现场踏勘、调查

(3)方案构思、多方案比较

(4)模型体块研究、方案定案

(5)深化设计

(6)室内设计、定稿图

3、设计周(24学时)

 

五、选题建议

1、选题:

社区活动中心、艺术展览馆,图书馆、文化馆等。

2、规模:

建筑面积3000~5000M2左右。

六、评分标准

平时设计:

20分

总平面:

10分

单体设计:

30分

室内外环境:

10分

结构技术合理性:

10分

设计成果:

20分

七、参考书目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编二本)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

形式、空间、秩序》弗朗西斯・D.K.天津大学出版社

《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展览建筑》程世丹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建筑形式美的原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图解与思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图书馆建筑设计手册》鲍家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