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讲课稿.docx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讲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讲课稿.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讲课稿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讲课稿)
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雄强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多致的发展历程。
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
第一节上古:
中国文化的发生
中国先哲与当代学者往往以“上古”来概括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而这一遥远的文化期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一、中国人起源
1、时间:
170万年
1965年5月,考古学者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发现了距今170万年的猿人化石,定名为元谋猿人,这是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活动的历史确证。
2、人种
根据人种学分类,中国人属蒙古人种。
从元谋人、蓝田人到马坝人、大荔人,再到山顶洞人,颧骨高突、铲形门齿、印加骨、额中缝等一系列现代蒙古人种所具有的典型体征在明显的进化趋势中一脉相承。
二、原始物质文化
1、火与工具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
火的使用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取火技术的发明权有时记在“燧人氏”名下,有时记在“伏羲”名下,有时又归功于“黄帝”。
北京猿人文化遗址内已发现灰烬,出土了大量因烧灼而变色破裂的石块、骨骼,甚至还有木炭。
这一切确凿证明,距今约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已能熟练地使用火。
,
制造石器使人与动物开始分手,那么,火的使用标志着人与动物的最后诀别。
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工具,不仅是人类物质文化的开端,而且直接标志着文化的起源。
2、新石器时代
距今7000年开始,中华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的较为精致的石器取代了打制的粗糙的石器。
农业、畜牧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首要的生产部门。
以“泥条盘筑”为主要制作方法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最著名的类型,有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1921年发现于河南)、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1959年发现于山东)等。
三、原始观念文化
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
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
1、自然崇拜
对大自然的崇拜(太阳、大地)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在仰韶、屈家岭、马厂等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人们往往发现表现太阳图形的纹饰。
2、生殖-祖先崇拜
中华先民对于自身的繁衍非常关注,由此产生炽热的生殖崇拜。
从辽宁牛河梁和东山咀红山文化遗址发掘出来的高腹丰臀、乳房硕大的陶塑女神像,在相当广阔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男性生殖崇拜物——石祖、陶祖,发现于新疆呼图壁县境内的大型生殖崇拜岩画,都展示了人们的生命崇祀的庄严情感。
3、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较为高级的宗教形式。
由于在原始思维中,类比和联想是主要方法,原始人一般都相信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密联系,并以之作为氏族崇拜的对象,这就是“图腾”。
考古发掘和神话传说中,有丰富的图腾崇拜资料。
相传黄帝率熊、罴、貔、貅、豹、虎六兽同炎帝殊死搏斗,这六兽其实是指以其为各自图腾的六个氏族。
鱼、鸟、蛙、龟、蛇、猪、马等实有自然物以及人们运用抽象的、概括的思维能力创造出来的对象,如龙、凤等,都曾是中华先民崇拜并奉为本族徽帜的图腾物。
原始宗教是原始时代观念文化的主流。
4、原始艺术
距今4000年的河南密县池北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陶塑猪头,这是最早的陶塑艺术品。
陶绘是原始艺术的又一样式,考古发掘表明,那一时期的陶绘图样千姿百态,几何纹样,动、植物图形都是先民创制陶绘艺术的基本素材。
原始雕刻艺术亦有众多发现,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鸟纹骨,刻有勾嘴、修尾的水禽,线条流畅,姿态生动。
大汶口墓地出土的象牙简花瓣交错,结构别致。
江苏连云港锦屏山的将军崖岩画与新疆呼图壁县内的生殖崇拜岩画皆气魄宏大,画面生动,展现了先民粗犷的情感以及一派活泼天真、生机盎然的人类童年气息。
四、原始社会组织
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
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与猿类分途后的中华先民在婚姻关系上经过血亲杂交、血缘群婚、族外婚等阶段,在社会组织形式上经过母系氏族、父系氏族阶段。
大致说来,母系氏族社会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形成,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女娲氏、庖牺氏、神农氏、有巢氏、燧人氏,是这一时期中华先民创造的神。
父系氏族社会则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私有制开始萌生。
传说中的五帝,便生活在这一时期。
五帝的组成,有多种说法。
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这五位上古帝王。
氏族制后期,部落联盟产生,其首领推举方式即著名的禅让。
舜到暮年,亦仿当年故事,禅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上古社会关于权力嬗递的传说,并非虚幻的美妙编造,而确实是当时制度文化的折光。
禹的时代开始了今天已初显轮廓的“夏文化”的进程。
夏文化大致具有如下特征:
工具形态由石器、陶器过渡到青铜器;农业生产已有相当发展;私有制确立;中华文化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建立起来。
阶级社会-文明社会的曙光在中国大地上初现熹微。
五、上古文化分布
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不仅有考古学方面的充足证据。
神话传说及民族学、民俗学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
1、华夏集团
发祥于黄土高原,后沿黄河东进,散布于中国的中部及北部的部分地区,即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分布区。
华夏集团内又分两支,一支称黄帝,一支称炎帝。
神话传说中那位桀骜不驯的共工氏,也属于这个集团。
2、东夷集团
活动区域,大致在今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中部一带,即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及青莲岗文化江北类型分布区。
与黄帝恶战的蚩尤、射日的后羿,都属于这个集团。
3、苗蛮集团
主要活动于湖北、湖南、江西一带,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分布区。
如若向东延伸,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也可归于此集团。
大名鼎鼎的伏羲、女娲都属于这个集团。
4、几大集团的融合
在中国跨入文明时代门槛的前夕,黄河流域出现了一系列部落联盟之间的兼并战争。
首先是炎帝、黄帝诸部联军在涿鹿大败蚩尤,从而完成了炎黄诸部与蚩尤部落的融合。
继之而来,炎黄二帝发生冲突,阪泉一战,黄帝打败了炎帝,炎帝溃败,向东南方转移,黄帝因此成为华夏集团的代表。
经过对东夷集团以及稍后对苗蛮集团的征战,华夏集团取得连续胜利,从而确立了在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多元发生中的主流地位,对后世文化发展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节殷商西周:
从神本走向人本
从文化开始发端,到传说中的禹“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中国文化发展和其他民族的原始文化大体一致,“还没有脱掉自然发生的共同体脐带”,至殷商西周,中国文化的特殊面貌才开始形成。
一、殷商神本文化
1、文字、典籍的出现,标志古代中国已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
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
在初始阶段,商人主要从事游耕农业。
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长期流动不定的商族在第十代君王盘庚率领下,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徙并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在此传位八代十二王,历时273年。
商人的文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兼具“象形”、“会意”、“形声”等制字规则的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
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使迁殷以后的商人率先“有册有典”。
这些由掌理卜筮和记事的“贞人”书写与保管的典册,便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文献。
这些文献包含有丰富的文化思想。
文字、典籍、青铜器,以及“殷”这座目前所确认的中国最早的古都,标志着古代中国已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
2、商代文化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
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
《礼记·表记》称: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
殷人观念中的神,地位最高的是“帝”或“上帝”。
它统率各种自然力,也主宰人间事务。
为了听命于上帝,按鬼神意旨办事,殷人以卜筮来决定自己的行止。
商王既是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又是最高祭司。
商人还频频举行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以表示对上帝或鬼神的敬意,祭祀用牲畜有达四五百头者。
殷商人也有祖先崇拜,但祖宗神的地位居于第二位,而其之所以被祭祀,也在于他们生前担任最高祭司的职务,死后“宾于帝所”,侍于帝左右,成为上帝与人世的交通桥梁。
以尊神重鬼为特色的殷商文化,是人类思维水平尚处于蒙昧阶段的产物。
二、周人的文化维新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来说,周人入主中原,具有决定文化模式转换的重要意义。
“周”是一个历史几乎与“商”同样悠久的部族,作为偏处西方的“小邦”,它曾长期附属于商。
经过数百年的惨淡经营,周族逐渐强大,并利用商纣的腐败和商人主力部队转战东南淮夷之机,起兵伐纣。
公元前11世纪,“小邦周”终于战胜并取代“大邑商”,建立起周朝。
周朝建立后,一方面因袭商代的种族血缘统治办法,一方面实行文化主旨上的转换,正如《诗经》所云: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
周人的“维新”,首先表现在宗法制度的建立。
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
除了建立完备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将上层建筑诸领域制度化外,周人的另一文化创新,乃是确立把上下尊卑等级关系固定下来的礼制和与之相配合的情感艺术系统(乐),这便是所谓“制礼作乐”。
王国维说,礼是“周人为政之精髓”,是“文武周公所以治天下之精义大法”②。
这些论断深刻地指明了礼在周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周人所确立的“礼”,为后世儒家所继承、发展,以强劲的力量规范着中国人的生活行为、心理情操与是非善恶观念。
中国传统的“礼文化”或“礼制文化”,即创制于西周。
周人推行的种种制度典礼,如分封制、宗法制、礼制,实质上无不渗透着一种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
周初统治者在总结夏亡殷灭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等重要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主义、民本主义、忧患意识乃至“天人合一”的致思趋向,皆肇始于此。
第三节 春秋战国:
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公元前722年,周平王从关中盆地丰镐东迁到伊洛盆地的洛邑,揭开了春秋战国的帷幕。
这个战乱的动荡时代,中国文化却奏起了辉煌的乐章。
春秋战国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周天子权威失坠,诸侯们云合雾集,竞相争霸。
据文献记载,春秋300年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史记·太史公自序》)。
战国250余年间,发生大小战争220余次,“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
一、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辉煌,最根本的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
1、士的崛起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
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2、文化重组
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3、环境宽松
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建立一统的观念形态。
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从而为道术“天下裂”提供了前提条件。
4、学者集团兴起
随着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起。
正是如上种种条件的聚合,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创造了一种干载难逢的契机。
气象恢宏盛大的诸子“百家争鸣”,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二、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
所谓“百家”,只是诸子蜂起、学派林立的文化现象的一种概说。
西汉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西汉刘歆又将诸子归为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小说十家。
先秦诸子在学派风格上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1、儒家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
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2、道家
以老、庄为代表,是先秦诸子中与儒学并驾齐驱的一大流派。
道家在许多方面都是儒家的对立面:
儒家注重人事,道家尊崇“天道”;儒家讲求文饰,道家向往“自然”;儒家主张“有为”,道家倡导“无为”;儒家强调个人对家族、国家的责任,道家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
道家它既以超脱社会伦常为目的,于是把复归“自然”当做寄托身心的不二法门,这就使天人谐调从人际谐调的从属地位独立出来而成为“第一义”。
道家所谓的“自然”,决不等同于儒家的“天命”或“天理”,它是一种超功利的境界,带有玄思的品格和自适的情趣。
从这个角度上来把握与发挥天人关系的作用,恰好可以补救儒家在这方面的缺略,给拘限于人伦日用世界的儒家学说打开新的天地。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儒和道,就这样由对立走向了互补,相反而又相成。
3、法家
先驱人物是齐国的管仲与郑国的子产,他们力主强化法令刑律,使民“畏威如疾”,以达到富国理乱的效果。
他们的理论是:
火烈,民望而畏之,故死于火的人少;水弱,民狎而玩之,故死于水的人多。
因此法令刑律宜严不宜宽。
法家学说的思想方法是一种“矛盾不可和而解”的专讲对立的极端辩证法,故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严刑峻罚,在文化政策上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法家是战国时的“显学”,后来成为秦王朝统治天下的政治理论。
汉以后,儒学独尊,但法家学说仍然或隐或彰地发挥效应,历代统治者多采取“霸王道杂之”即儒法并用的统治方术,有的则是“阳儒阴法”。
4、墨家
创立者是鲁国人墨翟,其信徒多系直接从事劳作的下层群众,尤以手工业者为多。
故墨家学说强调物质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尚力”),反对生存基本需要外的消费(“节用”),企图以“普遍的爱停止战乱取得太平”(“兼爱”),同时又尊崇天神(“天志”),鼓吹专制统治(“尚同”),从而典型地映现出小生产者、小私有者的性格
5、阴阳家
邹衍为最重要代表人物,其特长是“深观阴阳消息”。
所谓“阴阳消息”,即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矛盾双方互为消长,一生一灭,构成自然社会万事万物运动发展的终极原因和基本方式。
运用阴阳消长模式来论证社会人事是阴阳家的一大创造,而从时间、空间的流转变化中去把握世界则是阴阳家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
创立诸子学派的孔墨老庄,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修订《易》、《书》、三《礼》、《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极的议论。
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追索和创造,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大致确定。
有鉴于此,文化史家借用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的概念,将春秋战国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三、华夏族的最终形成
春秋战国的特殊文化环境,不仅为“文化轴心时代”的确立提供了契机,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华夏族的最终形成。
第四节 秦汉:
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完成了古代中国的统一大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君主集权的一统帝国——秦王朝建立。
秦王朝二世而亡,起而代之的是刘邦建立的汉朝。
一、宏阔的文化精神
秦皇汉高建立的秦汉王朝具有宏大的规模和气象;秦帝国是与东地中海的罗马、南亚次大陆的孔雀王朝并立而三的世界性大国;汉帝国的版图与事功更在秦之上,与其同时并立的世界性大国惟有罗马。
1、宏阔的追求成为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
秦汉帝国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生气勃勃、雄姿英发,社会文化基调也处于一种不可抑制的开拓、创新的亢奋之中。
宏阔的追求成为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
秦长城,兵马俑,汉赋,《史记》,无不是在秦汉宏阔文化精神的统摄下产生出来的辉煌制作物。
2、中国古代学术、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开拓进取、宏阔包容的时代精神作用于中华文化共同体内部,激发了工艺、学术的创作高潮;作用于共同体外部的广阔世界,则大大促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
汉武帝时期丝绸之路开辟的张骞通西域,向西方传播了中国文化,西域乃至印度的文明成果,也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中国文化因此增添了灿烂的色调和光彩。
二、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
秦汉统治者在建立一统帝国的同时,还致力于思想文化的统一,其重要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
1、“书同文”
李斯以大篆为基础,汲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笔画简省的优点,创制出一种人称“秦篆”的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颁行全国。
2、“车同轨”:
定车宽以六尺为制,统一车辆形制。
以首都咸阳为中心,修筑驰道,东抵燕齐,南达吴楚,两年以后,又修筑咸阳通九原(今包头西北)的“直道”,劈山填谷,长达l800余里。
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与各地的联系,畅通了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
3、“度同制”:
统一度量衡,结束战国时各国货币、度量衡标准制度混乱的局面。
4、“行同伦”:
“以法为教”,并在各地设置专掌教化的乡官,名日“三老”,统一人们的文化心理。
5、“地同域”:
废除周代以来的封土建国制度,粉碎地区壁垒,将辽阔版图统一于中央朝政的政令、军令之下。
秦始皇统一文化的措施固然以强化专制君主集权政治为目的,同时也有力地增进了秦帝国版图内各区域人们在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乃至文化心理上的共同性,从而为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思想学术上的统一
秦汉时期的文化一统,还包括思想学术上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对中国文化其后的历程影响至深至巨。
秦统一天下后,秦始皇执著于“别黑白而定一尊”,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的文化专制政策,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开历史上君主思想专制的恶例。
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
三、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
西汉王朝取得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繁盛,统一思想的课题便再次被提出。
汉武帝接授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政策,使儒学取得了“定于一尊”的显赫地位,成为汉代文化思潮的主流。
武帝把《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并推行“以经取士”的选官制度,天下学士多靡然风从,传经之学和注经之学成为专门学问。
这就是汉代至清代的官方哲学——“经学”。
武帝以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都成为儒家经典的一统天下,但是,经学内部却因学术派别不一,爆发出今古文之争。
概要说来,今文经学的特点是政治的,讲阴阳灾异,讲微言大义。
古文经学的特点是历史的,讲文字训诂,明典章制度,研究经文本身的涵义。
前者主合时,后者主复古。
前者学风活泼,而往往流于空疏荒诞;后者学风朴实平易,但失之烦琐。
从武帝时代直到西汉末,今文经学居“官学”正统地位,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至为重要的影响。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
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汉末董卓之乱,使汉帝国崩溃瓦解,长达近四百年的战乱由此展开。
在全国范围内,先有魏、蜀、吴三国鼎立;继之而起的西晋命祚短促。
随晋亡而来,在北方,先有十六国割据,后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政权的嬗递。
在南方有东晋、宋、齐、梁、陈诸王朝的起伏更替。
战乱与割据打破了帝国的一元化政治与集权式地主经济体制,定型于西汉中期的以经学为主干、以儒学独尊为内核的文化模式崩解,取而代之的是文化生动活泼的多元发展局面。
一、玄学崛起
玄学是魏晋时期崛起的一股新的文化思潮。
玄学的产生是从两汉到魏晋思想上的一个重要变化。
随着东汉王朝的崩溃,这个包罗万象的宇宙系统论的神圣光圈黯然失色,经学也成了令人难以忍受的烦琐学问。
统治阶级的腐败以及社会大动乱更有力地宣布了儒学的“不周世用”和思想的虚伪。
在这样一种时代大背景下,玄学应运而生。
玄学是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其宗旨是“贵无”,其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
玄学在主体面貌上与两汉儒学大不相同。
两汉儒学着眼于构建实实在在的王道秩序与名教秩序,玄学却以探求理想人格为中心课题;两汉儒学热衷于“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魏晋玄学却从汉代的宇宙论转向思辨深邃的本体论。
玄学的兴起,对魏晋文化思潮产生了深刻影响。
玄学作为一种本体论哲学,其现实意蕴乃是对魏晋人所亟亟追求的理想人格作理论上的建构。
在“贵无”思想的深刻影响下,魏晋士人或徜徉山水,“琴诗自乐”,追求一种“萧条高寄”的生活;或“动违礼法”,“以任放为达”。
陶渊明与“竹林七贤”便分别是以上两种行为方式的代表。
在魏晋士人的推动下,老庄之学轻人事、任自然的价值观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占据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进而铸造了中国士人玄、远、清、虚的生活情趣。
二、道教创制与佛教传入
玄学的兴盛,体现出动乱时代人们对个体存在意义和价值的关注,而这样一种社会心理也成为道教与佛教兴盛的土壤。
1、道教兴起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
它酝酿于东汉,发展于魏晋,至南北朝时期,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刘宋庐山道士陆修静藉政权之力清整民间道派,并首次使用“道教”一词统一各道派。
与此同时,道教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宗教仪式和斋醮程式、道德戒律。
萧梁陶弘景更以“天子师”之尊构造道教神仙谱系,叙述道教传授历史。
道教作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宗派至此基本定型。
作为宗教的一大流派,道教具有宗教上的一般性特征,但作为中华民族创立的宗教,它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这就是在思想渊源上从道、儒、墨等哲学流派以及传统星相家、医方家、谶纬家那里充分汲取思想资料;在神仙世界的构造上以古代中国尤其是流传于楚文化圈的种种神话人物为本源;在教旨上,以长生成仙为目标,讲求归本返朴、归根复命的养气健身术,倡导以长寿祛病为宗旨的“房中术”,钻研追求不死的炼金服丹之术。
民间劾治恶鬼、躲避死亡的种种迷信手段,如臂悬五彩、悬苇画鸡、桃符桃印、治邪驱鬼等也网罗无遗,发展成为禁咒、印镜等法术,从而与全力关注“人死后如何”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不同,道教最关心的是“人如何不死”。
这一致思趋向正是中华民族重现世、重现实的民族性格在宗教观上的体现。
2、佛教传入
与道教勃兴的同时,另一支宗教大军也气势日增地开进了魏晋南北朝文化系统,这就是来自南亚次大陆的佛教。
由此形成二学(儒学、玄学)、二教(道教、佛教)相互颉颃、相互融合的多元激荡的格局。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玄、佛、道二学二教的相互冲突、相互整合,造成意识形态结构的激烈动荡。
这一时期因匈奴、鲜卑、羯、氐等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引发的胡汉文化的大规模冲突,更使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
在文化的多重碰撞与融合中,中国文化得到多向度的发展和深化,强健而清新的文化精神大放异彩。
第六节 隋唐:
隆盛时代
公元七世纪,当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及其身后的“哈里发”相继攻陷麦加、耶路撒冷与亚历山大城,建立起横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之时,在东亚大陆,杨隋和李唐相继开疆拓土,军威四震,建立起东临日本海、西至中亚细亚的隋唐大帝国,在空前壮阔的历史舞台上,中国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弘、史诗般壮丽的隆盛时代。
一、文化背景
1、门阀制度的瓦解
魏晋南北朝,活跃于中国政治舞台上的是门阀世族地主阶级。
然而,门阀世族势力在隋唐时期趋于急剧没落。
给予门阀地主致命打击的首先是摧枯拉朽的隋末农民大起义,继之而来的则是杨隋和李唐政权所推行的在门阀世族衰落的同时,大批中下层士子,由科举入仕途,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从而突破了门阀世胄的垄断。
2、科举制度
包括均田制、“崇重今朝冠冕”及科举制在内的一系列全面压抑门阀世族的改革措施。
使世俗地主阶级的精英分子(庶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