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2557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docx

《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docx

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武汉城市圈,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

城市圈的建设,涉及工业、交通、教育、金融、旅游等诸多领域。

正式成员

  共有副省级城市1个、地级市5个、省直辖县级市3个、地级市代管的县级市7个、市辖县15个。

  武汉市

  咸宁市(包括赤壁市 嘉鱼县 通城县 崇阳县 通山县)

  黄石市(包括大冶市阳新县)

  黄冈市(包括麻城市 武穴市 团风县 红安县 罗田县 英山县 浠水县 蕲春县 黄梅县)

  孝感市(包括应城市 安陆市 汉川市 孝昌县 大悟县 云梦县)

  鄂州市

  仙桃市

  天门市

潜江市

 

最早发起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加快湖北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2年6月10日)

  俞正声

  同志们:

  ......

  (五)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经济布局、城市发展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

武汉作为全国特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

武汉市要着眼于提高综合竞争力,构筑在国际竞争中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和现代化基础设施框架,拓展和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形成武汉经济圈,更好地发挥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

襄樊、黄石、宜昌、荆州、十堰等区域性中心城市要增强经济实力,完善城市功能,扩大承载能力,形成区域特色,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其他中小城市应力求做优,在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的同时,着力提高建设质量。

以县城和条件较好的少数建制镇为重点,积极稳妥发展小城镇。

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按市场经济的办法建设和管理城市。

加快改革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消除政策性障碍,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县域经济是全省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

在继续加快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要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以吸引内外资为主、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以发展特色工业为主,着力抓好县域经济的发展。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巩固脱贫成果,尽快解决尚未脱贫群众的温饱问题,加快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小康建设进程。

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

(摘自《在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获批全国“两型社会”试验区

  2007年12月14日,湖北、湖南两省接到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批文,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国家发改委《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的通知》中称,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从各自实际出发,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全面投入各个领域的改革。

同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

  国家发改委要求两省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并尽快将方案报送国家发改委,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形成一小时交通圈

  2007年12月26日随着武汉阳逻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连通武汉城市圈的7条城市高速出口公路基本建成,武汉与城市圈8个城市形成“一小时交通圈”。

这对加快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改革试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鄂湘合力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

  两型社会”的改革试验任务,给政府带来的更多的是责任,给企业和百姓更多的是期盼和憧憬。

昨日,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同时获批全国“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消息,成为上至政府机关、下至市井百姓热议的话题。

  省市有关部门表示,将发展和改革并重,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增长极,逐步消除城乡和区域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成为全国“两型社会”示范区。

  此间不少专家认为,两大城市圈地处长江中游,两个城市群联手,有望合力打造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后,中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

  企业界人士表示相信,在金融创新、产业对接、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等方面,国家已为武汉指明了大方向,此中商机众多。

  更多的城市圈内的市民则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8个字可能带来的变化满怀渴望。

此外,户口、人才流动、生活环境、交通通讯的便捷……都令百姓充满期待。

编辑本段

工业发展分析

  近几年,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城市圈建设已经成为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强劲动力和有效方式,其发展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经济界的普遍关注。

经济一体化的城市圈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

2002年6月,在湖北省八次党代会上,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了建设武汉城市圈的重要发展战略,并要求充分发挥武汉市的龙头作用,通过城市经济圈建设拉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

在随后历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将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建设武汉城市圈,促进城市规模结构合理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启推动湖北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不仅能使湖北的发展始终走在中西部的前列,而且对于湖北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意义重大。

  武汉城市圈,是指武汉及其周边100公里范围以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市,又称“1+8”。

该圈域占全省33%的土地和51.6%的人口,城市密集度较高,经济基础较好,环境及自然条件优越,是湖北省乃至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圈域。

2004年,武汉城市圈贡献了全省59.4%的GDP,65.3%的财政收入,吸纳63.4%的投资,承载62.5%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是湖北经济实力最强的核心区域。

  虽然历经谋划、联姻、分工、定型、起步和发展,武汉城市圈经济迅速成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但与全国其它城市圈相比,武汉城市圈无论在城市群规模、中心城市规模、城镇体系、城际联系、产业发展、吸引力以及可持续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根据中国城市最新竞争力排名,在15个城市群中武汉城市圈位居中游,远不如东部城市群;在中部城市群中,落后于中原城市群,强于长株潭城市群和合肥城市群。

显然,武汉城市圈还处在襁褓阶段,成长及发展空间巨大。

编辑本段

工业发展描述

基本情况

  1、规模与发展。

近年来,武汉城市经济圈工业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显示出了作为湖北工业核心增长级的良好发展势头。

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4年,武汉城市经济圈完成工业增加值1218.03亿元,占全省工业的60.1%,与2000年相比增长52.3%(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1%。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935.48亿元,比2000年增长55.2%,年均增幅11.6%。

  2、比重与地位。

武汉城市经济圈以其特有的区位优势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奠定了在全省工业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集中度高。

至2004年底,武汉城市经济圈工业企业单位数已达17946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6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02家,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数的57.8%。

资产4110.07亿元,占全省工业的51.5%。

其中固定资产2637.72亿元,占全省工业的50.4%。

二是总量比重大。

2004年,武汉城市经济圈完成工业总产值3196.19亿元,占全省工业的60%。

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3072.4亿元,占全省工业的60%。

三是经济效益贡献突出。

2004年,武汉城市经济圈工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40.34亿元,贡献了全省工业利润的50.3%。

圈域工业在企业集中度、生产总量、经济效益等方面均处于显著地位。

  2004年武汉城市经济圈主要工业指标占全省的比重(%)

结构特征

  1、所有制结构。

从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看,武汉城市圈工业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单位数所占比例超过六成,其中私营企业10428家,占58.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605家,占3.4%。

公有制企业单位数所占比例不足两成,其中国有企业460家,占2.6%;集体企业3080家,占17.2%。

规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2317家,占12.9%。

其他各类型企业数占5.8%。

与单位数构成情况不同,在工业总产出指标中,公有制企业占据份额最大,是圈域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

2004年,武汉城市圈国有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979.8亿元,占圈域工业总产值的30.7%,其中中央企业完成总产值835.94亿元,占26.2%;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完成总产值549.4亿元和460.04亿元,占17.2%和14.4%;私营企业完成总产值545.58亿元,占17.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总产值507.68亿元,占15.9%

编辑本段

正确处理好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在各类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中发挥出愈加重要的作用。

工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的最终决定力量还是市场,不能简单地依靠政策和行政手段来调整行业分工和发展。

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只能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顺势而为。

政府及其经济政策的作用主要是营造一个适合于经济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微观和宏观经济环境,在完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过程中应该而且必须处于辅助地位。

要通过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把政府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转到创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政策和法律环境上来,形成使市场机制更好发挥作用的条件。

  八、中心城市优先发展战略促进中心区域集约发展 目前,我省各类生产要素资源有限,要促进武汉城市圈乃至湖北经济的发展,较适合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

通过配置规模较大、增长迅速,且具有较大地区乘数作用的区域增长极,实行重点集约发展,来带动整个城市圈和全省工业的发展。

武汉市作为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具有较高的首位度,其支柱行业也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符合中心城市集约发展的良好条件。

从历史条件看,由于历史发展的结果,武汉市在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有利于增长极的形成。

从技术经济条件看,武汉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更适合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

从资源条件看,武汉市在能源、原材料等方面的区位优势明显,具备作为增长极的支撑环境。

编辑本段

促进区域产业集群构建和结构优化

  优势产业群代表着区域经济特色,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优化区域工业结构,可以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武汉城市圈优势产业群必须根据其产业基础、发展前景以及竞争力水平来确定。

武汉城市圈应重点建设六大产业群

建设现代机械制造产业群

  以汽车制造为主体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武汉城市圈工业的主导行业,也是现代机械制造业中加工度高、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大的行业。

2004年,武汉城市圈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位居第3位,占圈域工业的比重为8%,但行业区位商仅为1,行业优势并不突出,因此优先建立和发展以汽车制造业为重心的现代机械制造产业群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要利用现有的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来构建现代机械制造产业群,进而提高行业结构层次主要是后加工水平。

要抓紧利用新技术,特别是自动控制技术、新材料技术来改造和提高产品性能。

要紧快提升武汉及武汉城市圈优势制造业的能力,使武汉成为中国内陆地区最为重要的重工业制造基地,在汽车、重型装备等重型制造业领域形成更大更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基地。

建设优势能源和原材料产业群

  武汉城市圈具有明显的能源和原材料优势,2004年,圈域内冶金、电力、石化、建材等行业所占比重达51.6%,是城市圈工业的支柱行业群,在城市圈工业的稳定增长和健康发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冶金和电力行业分列城市圈工业的头两位,行业区位商高,分别达到2.79和1.49,是圈域工业的“龙头”和优势行业。

要巩固已经形成的冶金和电力行业优势,加快钢铁工业的产能扩张和技术、产品升级。

三是建设高新技术产业

  群武汉市大学院校密集,知识、技术和人才储备优势明显,具有发展高新技术行业的关键性和基础性条件。

武汉市高新技术行业起步较早,光纤、光电子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医药等制造行业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

当前,要充分利用武汉科技人才优势,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行业。

要重点抓好显示器、光电子材料、新兴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生产和性能升级。

要确立武汉作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的重要地位,并使之成为我国重要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大学与科研院所为后盾的多层次、网络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网路。

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群

  上世纪80年代,农产品加工业曾经是我省五大支柱行业之一,虽然经历近二十多年的市场经济竞争,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已优势不在,但是其发展条件和基础依然雄厚。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资源优势和市场条件的改善,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开始显现出发展潜力。

因此,要紧扣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契机,以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作为载体,促进我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再次复兴。

建设轻纺产业群

  与农产品加工业相似,我省纺织行业也经历过发展的低潮期。

近年来,武汉城市圈纺织业复苏势头明显。

2004年,武汉城市圈工业中纺织业所占比重已升至4.9%,居39个大类行业的第5位,已成为圈域工业的主导行业之一。

当前,随着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国内市场扩大,轻纺业已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要充分利用我省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嫁接以新技术和新工艺,在新高起点上振兴轻纺业。

培育和发展环保产业群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深入,社会经济发展必然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和层级。

而这一过程给环保产业的发展拓开了广阔的前景。

目前,环保类行业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2004年,武汉城市圈环保类行业完成总产值3.4亿元,占圈域工业的0.1%,但在全国的区位商高达4.47,为39个大类行业之首,显示该行业未来预期发展前景良好。

因此,武汉城市圈环保类行业应抓住契机,抢占先机,率先发展。

环保类行业涉及面大,其发展应从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两大市场的需求来规划考量。

一是要根据生产领域对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环保设备需求量的增长,大力发展环保专用设备制造业。

二是要根据生活领域对人类生存环境改善和提高的迫切要求,积极推进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的发展。

编辑本段

九、整合区域资源,确立圈域内分工协作机制

  地区间、城市间合理的分工协作机制的形成,是城市圈发展成熟的显要特征。

要促进生产要素在城市间的有序流动,必须建立合理的协作分工机制。

武汉城市圈中心城市首位度高,城市间发展断层明显,没有形成合理的梯度结构,因此从武汉及周边城市的发展历史和现实条件看,确立圈域内分工协作机制,找准各城市的市场定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首先要确立中心城市的定位。

当前的新一轮经济增长是以住宅、汽车、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龙头,拉动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中间行业,然后再拉动电力、煤炭、石油等基础性行业。

这种增长格局正好覆盖了武汉市的所有主导行业,可以说武汉工业的发展正逢其时。

要充分发挥武汉市作为圈域经济增长极的乘数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

采取集群方式优先发展以汽车制造为主体的产业链长、辐射面宽、带动作用大的现代制造业和以冶金、石化、建材为主的对城市圈经济有较大支撑作用的基础性行业,利用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发展以光纤、光电子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医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行业。

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制造业行业群、基础行业群和高新技术行业群。

  其次要根据圈域内其他城市的特点确立分工协作机制。

“前店后厂”是武汉城市圈建设所要形成的基本格局,周边城市要根据区域分工和自身特点,发展优势配套产业。

如在鄂州建立生物医药基地,咸宁建立电力能源和新材料加工制造基地,孝感建立盐磷化工和汽车配件加工基地,仙桃、天门建立轻工和纺织基地,黄石建立有色冶金、建材和服装制造基地,潜江建立石油化工基地等。

编辑本段

推进武汉城市圈工业与域外经济的融合

  在构建武汉城市圈的战略视野上应具备开放性和远瞻性,可从三各层面逐步扩展武汉城市圈工业与域外经济的融合面。

  一是省内融合。

建立和形成以武汉为中心,以襄樊和宜昌为副中心,以及黄石、十堰、荆州等六个大城市为支撑,以县域经济为基础,竞相发展、互相促进的区域经济格局。

把襄樊建成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把宜昌建成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和中国最大磷化工生产基地,使两市分别成为秦巴经济走廊和辐射鄂西南、连接渝东地区的中心城市。

支持荆州加快发展轻纺和汽车零部件产业,荆门壮大延伸石化产业链,十堰建成中国重要的商用车生产基地,随州加快发展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和高新技术产业。

  二是国内融合。

首先是与中部融合,中部正在出现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城市群,与中部城市群融合发展,形成一个更大的经济圈,不仅可以拓展武汉城市圈的发展空间,更能提升中部地区的发展水平。

其次是参与国内经济竞争,在构建武汉城市圈的战略视野上,应该眼睛向东和向南,承接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辐射和产业梯度转移。

  三是国际融合。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时代,积极参与世界经济的分工协作,是提高武汉城市圈工业品位,实现高起点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方式。

编辑本段

武汉城市圈综改方案的批复

  2008年9月27日上午,湖北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复。

湖北省省长李鸿忠说,这标志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对湖北的改革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总体方案》确定改革试验的总体目标是: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全国宜居的生态城市圈,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成为与沿海三大城市群相呼应、与周边城市群相对接的充满活力的区域性经济中心,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

  近期而言,要经过努力,到2012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3%,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0%、12%,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9%以上,主要河流、湖泊水库III类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0%,主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要求,优良天数达到310天以上。

服务业比重增加3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

  《总体方案》明确改革试验的重点内容是创新九大体制机制,即重点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和节约集约用地等六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配套推进财税金融、对内对外开放和行政管理等三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平台和制度保障。

  国务院在批复中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支持武汉城市圈开展有关专项改革,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相关的改革事项,要优先放在武汉城市圈先行先试。

并希望武汉城市圈为全国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提供经验和示范。

  湖北省政府表示,在当前全国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时,《总体方案》得到批复恰逢其时。

湖北省将以此为抓手,细化“两型社会”建设的专项措施,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试验,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以实际行动落实科学发展观。

编辑本段

大事记

2001年

  1月

  因为武汉经济地位下滑、聚集能力也有所下降,武汉市领导提出“大武汉集团城市”。

2002年

  2002年初,《发展“大武汉”集团城市的构想》和《“大武汉”集团城市发展方略》两篇论文发表,两篇论文被公认为是武汉城市圈理论的奠基之作。

  5月25日

  武汉和周边8市联合在汉召开了“武汉及周边城市经济协作、联合座谈会”,形成了《会议纪要》。

  6月10日

  俞正声在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武汉市要着眼于提高综合竞争力,构筑在国际竞争中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和现代化基础设施框架,拓展和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形成武汉经济圈,更好地发挥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

2003年

  湖北省先后组织召开了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研讨会和专家座谈会,形成了《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若干意见》。

  11月8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石孙出席了湖北《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理论研讨会》会议。

会后,武汉城市圈正式进入了中央高层的视野。

2004年

  4月7日,省政府下发《关于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的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建设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城市建设一体化的“四个一体化”基本思路。

  省政府下发文件,明确了“武汉城市圈”的叫法。

2005年

  “中部崛起”10号文件,“武汉城市圈”被列为中部四大城市圈之首,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省政府明确提出武汉城市圈建设“四个一体化”基本思路。

2005年完善为“五个一体化”。

  11月25日武汉城市圈农业经济协作第一次会议在汉召开。

圈内9城市达成共识,将依托武汉,积极参与推进城市圈的农业发展。

2006年

  6月

  6月12日举行的省政府第七次新闻发布会透露,近期武汉城市圈建设将重点推进11项工作。

这些工作重点的主题词是:

对接、共享、集聚和一体化。

  6月30日武汉城市圈联席会议在汉召开。

会上,各城市还就建立武汉城市圈建委主任联席会机制和联络员制度、建立城市建设、规划和房地产互访机制、开通武汉城市圈电子信息平台、建立建筑业市场合作、建立建筑业科技合作机制和城建人才培训机制等问题联合签署了《武汉城市圈建委主任联席会合作协定》。

  12月

  国家发改委把武汉城市圈列为了重点跟踪考察点。

2007年

  1月

  由武汉城市圈9市工商局、武烟集团联合主办的“武汉城市圈首届商标品牌战略促进黄鹤楼论坛”在汉举行。

  武汉图书馆承办全省市州图书馆长会,武汉城市圈内所有城市图书馆长参加会议,交流讨论办馆经验。

  4月

  下旬,武汉市科技局、武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和孝感市科技局共同举办“武汉城市圈技术难题洽谈会”。

  4月30日,武汉市政协主席叶金生率市有关部门赴英山县考察,与黄冈市、英山县领导进行了座谈。

  5月

  组织蔬菜集团、飘飘食品等企业到孝感市考察,与孝感市相关单位签订了3.9亿元的合作项目。

  武汉市委顾问殷增涛,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袁善腊和部分企业负责人考察了咸宁的赤壁市,就咸宁明清一条街、生物发电、茶场开发达成了投资意向。

  7月

  我市邀请国家发改委领导来汉调研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申报工作,在国家发改委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确立并上报了《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框架方案》。

经过多方努力,

  9月

  市政协召开十一届四次常委会,专题协商讨论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苗圩,市政协主席叶金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武汉市经协办、武汉市科协和华中师范大学联合承办的2007中国科协年会系列论坛活动之一“中部地区崛起和城市群发展论坛”在汉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加快中部地区城市群建设和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